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与所述口罩本体连接的固定带,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过滤部以及与过滤部连接的密封贴合部,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高度均小于佩戴者耳廓根部的上侧到下侧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带包括左侧固定带和右侧固定带,所述左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左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右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右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固定带为松紧带。所述密封贴合部为环状的弹性体,所述密封贴合部与所述过滤部靠近佩戴者面部一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连接在一起,口罩在工作状态下时,密封贴合部与佩戴者面部紧密贴合在一起。这种结构的口罩不但携带方便、造价低廉,而且过滤效果良好。
【专利说明】—种口罩【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效果良好的便携式口罩。
【背景技术】
[0002]口罩,一般大致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它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设计的,用于阻止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物质,从而避免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的种类多种多样,有活性炭口罩、空气过滤式口罩、供气式口罩以及平面口罩。口罩的阻尘效率的高低是是选择口罩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口罩的阻尘效率的高低是以其对微细粉尘,尤其对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阻隔效率为标准。因为这一粒径的粉尘能直接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一般的纱布口罩,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一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纱布中。口罩与人脸贴合的紧密程度是选择口罩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空气就像水流一样,哪里阻力小就先向哪里流动。当口罩形状与人脸不密合,空气中的危险物一样会从不密合处泄漏进去,进入人的呼吸道。那么,即便你选用滤料再好的口罩。也无法保障你的健康。平面口罩以其便携性和经济性广受使用者的欢迎,但是平面口罩因其无法与面部紧密贴合而导致过滤效果不好,现在亟需一种便携性、经济性和过滤效果都较好的口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良好的便携式口罩。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与所述口罩本体连接的固定带,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过滤部以及与所述过滤部连接的密封贴合部,其关键是: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高度均小于佩戴者耳廓根部的上侧到下侧之间的距离。·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一,所述口罩本体的四个角为折角和/或裁切后形成的导角,所述折角和/或裁切后形成的导角与所述固定带连接。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口罩本体在非使用状态下为平面结构,在所述口罩本体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可上下打开的褶皱。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过滤部包括非织材料层,所述过滤部包括与所述密封贴合部连接的第一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贴合在一起的过滤层以及与该过滤层贴合在一起的第二无纺布层。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口罩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口罩本体的宽度范围为160mm至230mm,所述口罩本体的高度范围为65mm至85mm,所述密封贴合部的宽度范围为 IOlmm 至 134.36mm。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二,所述固定带包括左侧固定带和右侧固定带,所述左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左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右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右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固定带为松紧带。所述密封贴合部为环状的弹性体,所述密封贴合部与所述过滤部靠近佩戴者面部一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连接在一起,口罩在工作状态下时,密封贴合部与佩戴者面部紧密贴合在一起。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贴合部的上部设置有口罩在工作状态下与佩戴者鼻部配合的两个凸起。所述弹性体由TPE、EVA、PU、PPE以及硅胶这五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弹性体还包括发泡成型的微孔结构。
[0011]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0012]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与所述口罩本体连接的固定带,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过滤部以及与所述过滤部连接的密封贴合部,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高度均小于佩戴者耳廓根部的上侧到下侧之间的距离。这种结构使得佩戴者在佩戴口罩时,固定带对口罩本体形成上下扩张的拉力,从而让口罩本体的两边平整伏贴在佩戴者的面部两侧,杜绝了传统口罩由于两侧与面部贴合不严而导致的漏气缺陷。所述固定带包括左侧固定带和右侧固定带,所述左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左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右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右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固定带为松紧带。固定带能够提供合适的拉力,从而保证口罩本体与佩戴者面部紧密贴合。所述密封贴合部为环状的弹性体,所述密封贴合部与所述过滤部靠近佩戴者面部一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连接在一起,口罩在工作状态下时,密封贴合部与佩戴者面部紧密贴合在一起。这种结构使得密封贴合部没有与过滤部连接的左右两部分的位置可以变化。口罩在非使用状态下,密封贴合部没有与过滤部连接的左右两部分会处在初始的位置。当口罩被使用时,密封贴合部没有与过滤部连接的左右两部分会彼此靠拢并且移动到合适的、可以适应面部曲面的位置。固定带产生的拉力作用于过滤部,过滤部将密封贴合部紧紧压在面部上,从而保证口罩在使用时有良好过滤效果。所述密封贴合部的上部设置有在口罩的工作状态下与佩戴者鼻部配合的两个凸起。用户在佩戴口罩时,两个凸起会与鼻子底部的凹陷处紧密配合,这进一步增强了口罩的过滤效果。
[0013]所述弹性体由TPE、EVA、PU、PPE以及硅胶这五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这里的TPE为热塑性弹性体、EVA为乙烯-醋酸乙烯、PU为聚氨甲酸酯、PPE为聚苯醚,所述弹性体还包括发泡成型的微孔结构,通过向弹性体的基材中加入发泡剂而形成微孔结构,固定带通过对口罩本体施加拉力将弹性体压在面部上,这些材质经发泡后形成的弹性体可以保证口罩在佩戴时能够与面部紧密贴合,保证口罩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同时材质柔软的特性也保证了口罩佩戴的舒适性。所述口罩本体的四个角为折角和/或裁切后形成的导角,所述折角和/或裁切后形成的导角与所述固定带连接,这种结构能够增强固定带与口罩本体连接的强度,避免了口罩在被频繁取戴时由于固定带从其与口罩本体的连接处断裂而导致口罩不能继续使用。所述口罩本体在非使用状态下为平面结构,在所述口罩本体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可上下打开的褶皱,使用时褶皱被打开形成一个近似半球状,固定带提供的拉力将口罩本体包覆在面部上,不但外形美观而且佩戴时不易掉落。所述过滤部包括非织材料层,具体为:过滤部包括与所述密封贴合部连接的第一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贴合在一起的过滤层以及与该过滤层贴合在一起的第二无纺布层,多层过滤结构使得口罩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口罩的颗粒过滤范围为0.1微米到4.5微米。口罩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口罩本体的宽度范围为160mm至230mm,所述口罩本体的高度范围为65mm至85mm,所述密封贴合部的宽度范围为IOlmm至134.36mm。这些尺寸范围的口罩能够适应用户不同的脸型,用户根据自己的脸型选取合适尺寸的口罩能够获得更好的过滤效果和佩戴体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非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非使用状态下的后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非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非使用状态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2、3所示,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0和与所述口罩本体10连接的固定带20。所述口罩本体10的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高度均小于佩戴者耳廓根部的上侧到下侧之间的距离,所述口罩本体10在非使用状态下为平面结构,在所述口罩本体10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可上下打开的褶皱。所述固定带20包括左侧固定带21和右侧固定带22,所述左侧固定带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左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右侧固定带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最右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固定带20为松紧带。口罩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口罩本体10的宽度为160mm,所述口罩本体10的高度为65mm,所述密封贴合部12的宽度为101_,这种规格的口罩特别适合于孩童中脸型较小的使用者。
[0023]如图4所示,所述口罩本体10包括过滤部110以及与所述过滤部110连接的密封贴合部12。所述过滤部110包括非织材料层,具体的为:所述过滤部110包括与所述密封贴合部12连接的第一无纺布层111、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11贴合在一起的过滤层112以及与该过滤层112贴合在一起的第二无纺布层113。所述密封贴合部12为环状的弹性体,所述密封贴合部12与所述过滤部110靠近佩戴者面部一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连接在一起,口罩在工作状态下时,密封贴合部12与佩戴者面部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密封贴合部12的上部设置有口罩在工作状态下与佩戴者鼻部配合的两个凸起121。口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部的上边缘中部的鼻夹片114,鼻夹片114能适应不同的鼻形,充分保证密封贴合部12与鼻部紧密贴合。所述弹性体由TPE、EVA、PU、PPE以及硅胶这五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口罩本体10的四个角为折角和/或裁切后形成的导角,所述折角和/或裁切后形成的导角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折角和/或裁切后形成的导角和口罩的边缘均采用超声波焊接或者热熔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固。所述口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部110的上边缘中部的鼻夹片114。
[0024]如图5、6所示,当口罩处在使用状态时,口罩过滤部110的折叠结构会展开,此时密封贴合部12没有与过滤部110连接的左右两部分会彼此靠拢并且移动到合适的、可以适应面部曲面的位置。固定带20产生的拉力作用于过滤部110,过滤部110将密封贴合部12紧紧压在面部上。
[0025]实施例二:
[002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0的宽度为180mm,所述口罩本体10的高度为70mm,所述密封贴合部12的宽度为111mm,这种规格的口罩特别适合于女性成人中脸型较小的使用者或者孩童使用者。
[0027]实施例三:
[0028]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0的宽度为220mm,所述口罩本体10的高度为75mm,所述密封贴合部12的宽度为134.36mm,这种规格的口罩特別适合于男性成人脸形较小的使用者或女性成人的使用者。
[0029]实施例四:
[0030]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0的宽度为230mm,所述口罩本体10的高度为85mm,所述密封贴合部12的宽度为134.36mm,这种规格的口罩特別适合于男性成人的使用者。
[0031]必须指出,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一些非限定性举例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在没有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修改、替换和变更,这些修改、替换和变更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0 )和与所述口罩本体(10 )连接的固定带(20 ),所述口罩本体(10)包括过滤部(110)以及与所述过滤部(110)连接的密封贴合部(12),其特征是:所述口罩本体(10)的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高度均小于佩戴者耳廓根部的上侧到下侧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带(20)包括左侧固定带(21)和右侧固定带(22),所述左侧固定带(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10)的最左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右侧固定带(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10)的最右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固定带(20)为松紧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贴合部(12)为环状的弹性体,所述密封贴合部(12)与所述过滤部(110)靠近佩戴者面部一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连接在一起,口罩在工作状态下时,密封贴合部(12)与佩戴者面部紧密贴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贴合部(12)的上部设置有口罩在工作状态下与佩戴者鼻部配合的两个凸起(121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由TPE、EVA、PU、PPE以及硅胶这五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弹性体还包括发泡成型的微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是:所述口罩本体(10)的四个角为折角和/或裁切后形成的导角,所述折角和/或裁切后形成的导角与所述固定带(2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是:所述口罩本体(10)在非使用状态下为平面结构,在所述口罩本体(10)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可上下打开的褶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是:所述过滤部(110)包括非织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是:所述过滤部(110)包括与所述密封贴合部(12)连接的第一无纺布层(111)、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11)贴合在一起的过滤层(112)以及与该过滤层(112)贴合在一起的第二无纺布层(1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是:口罩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口罩本体(10)的宽度范围为160mm至230mm,所述口罩本体(10)的高度范围为65mm至85mm,所述密封贴合部(12)的宽度范围为IOlmm至134.36mm。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3555199SQ201320415023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邓美生 申请人:邓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