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用链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41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拉链用链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因观察角度而色彩或图样多样化变化的拉链用链齿。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用链齿是用以安装在拉链带(10)的线圈状拉链用链齿,所述链齿包含啮合头部(6)、上脚部(7)、下脚部(8)、及将所述上脚部(7)及所述下脚部(8)连结的反转部(9),至少所述上脚部(7)形成有包含至少1个透光性层的覆膜(20),且因所述覆膜(20)而呈现干涉色。
【专利说明】拉链用链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添加装饰的拉链用链齿(以下,称为链齿)、及具备该链齿的拉链。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拉链除了作为可自如开闭的止挡件的功能以外,对装饰性也有要求。根据如此的目的,作为树脂拉链的装饰方法,进行颜料捏合或转印等。而且,为对链齿赋予进一步的高级感,而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178508号中,揭示有形成有金属覆膜层的链齿,通过在和侧导板滑动接触的链齿的除了外侧面以外的上侧表面形成覆膜,而防止金属覆膜层被刮擦,金属粉末飞散的现象。
[0003]【背景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78508号实用新型内容
[0006][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然而,由以往技术获得的链齿,就装饰性的观点来看,外观极其单一,无法展现覆膜的多样化色彩或图样。而且,如以往技术那样为提升装饰性而形成覆膜的情形时,如果持续使用,则产生覆膜剥离或破裂等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因观察的角度而色彩或图样多样化变化的链齿。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产生装饰覆膜剥离或破裂的链齿。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特征的链齿:
[0011](I) 一种拉链用链齿,其是用以安装于拉链带的线圈状拉链用链齿,
[0012]所述链齿具有啮合头部、上脚部、下脚部、及将所述上脚部及所述下脚部连结的反转部,
[0013]至少在所述上脚部,形成有包含至少I个透光性层的覆膜,且因所述覆膜而呈现干涉色。
[0014](2)根据(I)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所述透光性层的层厚形成为自所述上脚部的大致顶上部,朝向所述拉链带侧逐渐减少。
[0015](3)根据(2)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所述大致顶上部的层厚为最厚约50?约1500nm(视情形,除去树脂的膜厚(不含树脂表涂层)最厚为约50?约1500nm)。
[0016](4)根据(I)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所述透光性层的边缘是朝向所述拉链带侧越过所述上脚部的截面水平方向的中心线而形成。
[0017](5)根据(I)至(4)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所述透光性层包含经叠层的至少2种透光性层,且利用由所述至少2种透光性层形成的至少I个界面使光反射。[0018](6)根据(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所述透光性层是叠层3个以上透光性层而形成,且以邻接的2个层的相对折射率交替地成为高/低的方式叠层地形成。
[0019](7)根据(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所述透光性层含有电介质(例如,TiO2> Ta2O5> Nb205、ZrO2> HfO2> Sb2O3> CeO2> ZnO> AIN、La203、Gd2O3> A1203、Si02、MgF2>MgO、Si3N4等,且材料可为非化学计量比)作为材料。
[0020](8)根据(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所述透光性层包含导电性化合物、有色化合物或者金属-半导体作为材料。
[0021](9)根据⑶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含有所述导电性化合物、有色化合物(ITOdn2O3:Sn02(5—10% ))、SnO2, In2O3> TiN, Cr2O3> TiC、ZrC, NbC, TaC 等,材料可为非化学计量比)或者金属-半导体作为材料的层的层厚为IOOnm以下。
[0022](10)根据(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在所述透光性层的外侧,形成有包含树脂(丙烯酸硅树脂系、甲基丙烯酸硬化树脂、聚酯-胺基甲酸酯系树脂等)作为材料的层。
[0023](11)根据(10)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含有树脂作为材料的所述层的最厚膜厚为500nm以上,优选I μ m?50 μ m。
[0024](12)根据⑴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包含金属(含半导体)作为材料(Au、Cu、Ag、N1、Cr、T1、Zr、Nb、Ta、Sn、Si等)的层形成在所述覆膜与所述上脚部之间。
[0025](13)根据(12)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中包含金属(含半导体)作为材料的所述层的最厚层厚为IOOnm以下。
[0026](14) 一种拉链,其具有根据⑴至⑷中任一项所述的链齿。
[0027][实用新型的效果]
[0028]在一态样中,本实用新型的链齿在可见的上脚部的外周部位,具有透光性的薄膜(层),因此,可形成干涉图样。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链齿形成为膜厚(层厚)逐渐减少,所以,可获得依存于观察角度且由不同膜厚形成的不同的干涉图样。而且,膜厚也处于适当的范围内,所以不易产生破裂等。另外,干涉色所获得的图样称为干涉图样。
[0029]在一态样中,本实用新型的链齿是覆膜的外周方向的边缘朝向拉链带侧越过截面水平方向的中心线而形成,所以,成为不易引起覆膜剥离的结构。
[0030]在一态样中,本实用新型的链齿通过所述覆膜包含至少2个透光性层作为叠层而形成界面。而且,可利用来自该界面的反射光,形成多样性的色调及复杂的干涉图样。作为进一步的具体例,由于高折射率的层与低折射率的层交替地叠层而形成,所以,获得来自多个界面的反射光,由此,可形成更复杂的干涉图样。
[0031]在一态样中,本实用新型的链齿可通过将透光性层中的至少I个设为有色层,而由此增强特定的色调。
[0032]在一态样中,本实用新型的链齿可通过具有包含树脂作为材料的层作为最外侧层,而提升表面的耐久性。
[0033]在一态样中,本实用新型的链齿,可通过形成以金属为材料的层,作为形成在覆膜之下的基底层,而增强反射光干涉形成的色调。[0034]在一态样中,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可通过具有所述链齿,而获得以往技术所无法获得的色度(因观察角度而色调不同)。进而,一面呈现基底的颜色一面进行半反射,因此,可赋予复杂的色调。可用于如丝绸那样的具有光泽面向高端的服饰等,或者用于各种染色或淡色的布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一 1、1_2表示具备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链齿的拉链的整体图。
[0036]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链齿的放大图。
[0037]图3-1、3— 2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链齿的上脚部的截面图。
[0038]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链齿的单丝上形成的覆膜的膜厚变化及测定方法。
[0039]图5_1、5— 2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链齿的色调变化的测量方法与观察方法。
[0040]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链齿的色调变化。
[0041]图7_1、7— 2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链齿的色调变化。
[0042]图8_1、8— 2、8— 3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链齿的因层数或膜厚引起的色
调变化。
[0043][符号的说明]
[0044]I 拉链
[0045]2 (线圈状)链齿
[0046]6 啮合头部
[0047]7 上脚部
[0048]8 下脚部
[0049]9 反转部
[0050]10 拉链带
[0051]11 芯绳
[0052]12 缝线
[0053]17 拉头
[0054]18 导引柱
[0055]19 侧导板
[0056]20 覆膜
[0057]22 单丝
[0058]24 上脚部截面
[0059]A 截面表背方向的中心线
[0060]B 截面水平方向的中心线
[0061]C 大致顶上
[0062]D 线圈链齿侧面
[0063]E 线圈链齿上表面
[0064]IL 入射光[0065]DL 检测光【具体实施方式】
[0066]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方式。
[0067]〈1.拉链的构成〉
[0068]图1表示一实施方式中包含本实用新型的链齿的拉链I整体的构成。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线圈状链齿2是由缝线12缝合在拉链带10上。链齿2具备啮合头部6,且因拉头17滑动,I对对向的啮合头部彼此啮合。
[0069]<2.链齿的构成>
[0070]图2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的链齿的构成。链齿2是将单丝22卷绕成线圈状,形成线圈状链齿2。所述线圈状链齿2包含啮合头部6、上脚部7、下脚部8、及将上脚部7和下脚部8连结的反转部9。链齿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但可使用例如树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等)。而且,链齿的材料既可为无色透明,或者也可以经着色。而且,如下所述,作为基底,可在金属层上进行涂层。
[0071]〈3.上脚部的覆膜的结构〉
[0072]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 (24)及图3-1、3—2所示,上脚部的截面图成为大致圆形。此处,该截面的形状不一定必须为圆形或大致圆形,也可以是椭圆或多边形(例如,6边形、8边形、12边形等)等的形状。
[0073]为附加装饰性,而可在所述线圈状链齿2中用户目光所及的部分、即上脚部的表侧形成覆膜20。更具体而言,自相对于所述拉链带10的面成为大致顶上C的所述上脚部的截面外周部位,沿着所述截面外周,形成覆膜20。此处,所谓「大致顶上C」是表示以拉链带的面为基准而成为最高位置的部位。而且,所谓「截面外周部位」是将单丝22以横截的方式切断时相对于截面形状的外周部分。而且,覆膜20形成为在沿着外周朝向所述拉链带10侧(或下脚部8侧)延伸时,覆膜的膜厚逐渐减少。
[0074]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典型而言,膜厚达到最厚的部位成为单丝直径方向的截面表背方向的中心线A和截面外侧外周交叉的部分。此处,所谓「截面表背方向的中心线A」是表示穿过截面图的几何学中心(例如,对角线的交点、重心等)且在相对拉链带面垂直的方向上延长的线。然而,所述最厚膜厚的位置无需一定存在于所述交叉点,也可以是在和所述交叉点略微偏离的部位存在膜厚的峰值,且以此处为起点,膜厚逐渐减少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在以所述截面表背方向的中心线为0°偏离-45°?45°或-30°?30°或-15°?15°的线与截面外侧外周交叉的位置,存在达到最厚膜厚的部位。
[0075]在所述这些实施方式中,覆膜包含至少I个透光性层(典型而言,在覆膜内的最外侧包含至少I个透光性层)。而且,所述透光性层的厚度在达到最厚厚度的部位(例如在大致顶上部达到最厚厚度的部位)为约50?约1500nm,优选约200?约1500nm,更优选约200?约800nm,最优选约300?约500nm。而且,在层厚逐渐减少的情形时,透光性层的外周方向的边缘(即膜厚变得最薄的部位)中的厚度并无特别规定,但若所述最厚厚度部分设为100%,则典型而言为约O?约80%。另外,关于所述「最厚厚度」或「最厚层厚」,表示将属于所述截面的部位取样数个(例如10个部位),测定各截面中各自的最厚层厚,计算平均值所得的厚度值。[0076]通过制成所述厚度的透光性层而形成干涉图样。而且,可通过形成层厚逐渐减少的构成,而获得因观察角度而不同的干涉图样。若最厚层厚薄于约50nm,则不易引起光的干涉,而若厚于约1500nm,则易于造成透光性层及覆膜破裂。
[0077]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在覆膜20沿着外周朝向所述拉链带10侧延伸时,成为终点的边缘可朝向所述拉链带10侧越过上脚部的截面水平方向的中心线B而形成。此处,所谓「截面水平方向的中心线B」表示穿过单丝直径方向的截面的几何学中心(例如,对角线的交点、重心等)且相对于拉链带的面和所述截面两者大致平行地延长的线。这样一来,因覆膜的边缘越过上脚部的截面水平方向的中心线而延伸,故覆膜不易结构性地剥离。
[0078]<4.覆膜的材料〉
[0079]在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覆膜(透光性层)的层而使用的材料可采用任意的透光性材料。例如,可使用电介质、导电性化合物、有色化合物、极薄(数nm~数十nm)的金属、及半导体等。典型而言为电介质,但电介质表现为不通电的绝缘体,故大多呈现透光性。塑胶、陶瓷、云母、油等相当于电介质,作为陶瓷的电介质为以下例示的物质:例如,Ti02、Ta205、Nb205、Zr02、Hf02、5b203、Ce02、Zn0、AlN、La203、Gd203、Al203、Si02、MgF2、Mg0、Si3N4 等(但,材料可为非化学计量比)。作为导电性化合物及有色化合物为以下例示的物质:ΙΤ0(Ιη203:SnO2 (5-10% )) ,Sn02,In203>TiNXr203>TiC,ZrC,NbC,TaC ^ (但,材料可为非化学计量比)。作为金属及半导体等为以下例示的物质:Ag、Al、Au、Cr、Cu、Fe、N1、N1-Cr> T1、Zr、Mo、Pt、Pd、Si等。而且,当所述材料为氧化物、氮化物时,其比率可以不是整数比,可以是任意的比率。
[0080]<5.材料的折射率〉
[0081]而且,在一实施方式中,作为透光层,可通过适当地分开使用高折射材料和低折射材料,而对干涉图样赋予更`多样性。例如,在增强表面光泽的情形时,将采用高折射材料的层形成在表面。另一方面,在增强基材的颜色或干涉色的情形时,将采用低折射材料的层形成在表面。作为高折射材料,可列举TiO2 [折射率:2.2 — 2.5 (测定波长=0.55 μ m)](以下,同样地进行记述)、Ta205[2—2.3(0.5ym)]、Nb205[2.1—2.3 (0.5 μ m)]、ZrO2 [2.05 (0.5 μ m) ]、HfO2 [1.93 (0.55 μ m) ]、5b203 [2.04(0.55 μ m) ]、CeO2 [2.0—
2.4 (0.55 μ m)、ZnO [2 (0.55 μ m) ]、Α1Ν[1.9—2.2 (0.63 μ m) ]、La2O3[1.95 (0.55 μ m)]、Gd2O3 [I.92(0.55 μ m)]、Si3N4[2.05(0.55 μ m)]等或包含所述材料的各种混合材料等,但不限于这些。作为低折射材料,可列举 Al2O3 [1.63(0.55 μ m)]、SiO2 [1.45-1.47(0.55 μ m)]、MgF2 [1.38 (0.55 μ m) ]、MgO[1.7 (0.5 μ m)]等或包含所述材料的各种混合材料等,但不限于这些。而且,如果以折射率进行确定,则高折射材料层的折射率,典型而言为1.9~2.5,低折射材料层的折射率,典型而言为1.38~1.72。
[0082]而且,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覆膜包含经叠层的至少2种透光性层。而且,利用由所述至少2种透光性层形成的至少I个界面上将光反射。该反射光引起和来自覆膜表面的反射光及来自覆膜-上脚部的界面的反射光的干涉,从而可形成比透光层为I个时更复杂的干涉图样。
[0083]而且,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覆膜可将透光性层叠层3个以上而形成,且将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交替地叠层而形成。另外,此处所述的高折射率、低折射率不是表示进入特定的折射率数值范围,而是由和邻接层的折射率的相对关系规定的折射率。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覆膜例如既可为TiO2 / SiO2 / Ti02、Si02 / TiO2 / SiO2这样的3层膜,或者也可为[SiO2 / Ti02]n(n=l、2、3、...)这样的多层膜。可通过形成这样的多层结构,而形成来自各面的反射光更复杂地干涉的图样。另外,也在覆膜包含至少2个透光性层的情形时,关于覆膜的膜厚范围,优选符合上述内容。而且,此处所用的「交替」是对于折射率的关系,并非表示高/低/高/低…严谨地重复,而是在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效果的范围中,也容许高折射率或低折射率的层例如以高/高/低/高/低/低…这样的方式连续的情况。
[0084]<6.其他的层结构>
[008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覆膜是至少I个透光性层可为有色层。典型而言,在所述覆膜包含多个层的情形时,存在于层和层之间的至少I个透光性层可为有色层。或者,典型而言,存在于任意层和单丝之间的至少I个透光性层可为有色层。另外所谓「有色」是表示由白色以外的颜色进行着色。作为所述有色层的材料,例如可列举有色化合物或金属。可通过设置以这些为材料的膜,而增强特定的色调。以这些为材料的膜,优选光能进行透射的等级的薄的等级。典型的厚度是最厚膜厚为约IOOnm以下,优选约5~约50nm。作为有色化合物,例如可列举TiN、Cr203、TiC、ZrC、NbC、TaC等。作为所述金属材料,可列举Au、Cu、Ag、N1、Cr、T1、Zr、Nb、Ta、Sn、Si 等。
[0086]而且,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为了提升表面的耐久性,而设置以硬质膜或树脂等为材料的层作为最外层(表涂层)。作为具体材料,可列举SiNi4、Si02、SiC等硬质膜,或丙烯酸硅树脂系、甲基丙烯酸硬化树脂、聚酯-胺基甲酸酯系树脂等。以硬质膜为材料的最外层的膜厚,典型而言,最厚膜厚为约200nm以上,优选约200nm~约500nm。而且,以树脂等软质膜为材料的最外层的膜厚,典型而言,最厚膜厚为约500nm以上,优选约I μ m~约50 μ m。
[0087]而且,在一实施方式中,可在所述覆膜与上脚部之间设置基底层。作为基底层,可通过形成以Au、Cu、Ag、N1、Cr、T1、Zr、Nb、Ta、Sn、Si等金属(含半导体)为材料的层,而增强反射光干涉产生的色调。或者,也可以将S1、T1、Zr等金属、或它们的氧化物或氮化物作为材料。可通过使用这种层而提升密接性。所述基底层是最厚层厚为500nm以下,优选1OOnm以下。
[0088]<7.制造方法〉
[0089]可将合成树脂(例如,PET、POM(Polyoxymethylene,聚甲醒)等)的单丝卷绕成线圈状,并将线圈状链齿用作材料。对于链齿上脚部的露出部分,进行形成覆膜的作业。在覆膜形成后,将链齿缝合在拉链带,成为拉链。而且,另一方面,在将链齿缝合到拉链带之后,也可将链齿的上脚部以外遮蔽,形成覆膜。为形成覆膜,也可以采用真空蒸镀、离子电镀、溅射、化学蒸镀等期望的干式镀敷方法。典型而言,使用溅射,形成覆膜。在不仅形成电介质层,而且形成作为其他层的有色化合物层、金属膜或硬质膜的表涂层的时候,均可利用干式镀敷的方法(溅射或蒸发、离子电镀等)进行成膜,软质的树脂表涂层,可不使用干式镀敷的方法,而采用以往的喷涂或浸溃进行成膜。
[0090]而且,为形成膜厚逐渐减少的膜,而可通过单纯地从链齿的表侧方向进行成膜而形成期望的覆膜。例如,当单丝的截面为大致圆形时,如图3所示,可通过自沿着截面表背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进行成膜,而顺利地形成膜厚减少的膜。
[0091]实施例
[0092]〈1.制造方法〉[0093]准备下述表中所述的材料的靶材。靶材尺寸设为10英寸X3英寸。视情形,为交替地形成具有不同材料的层,而采用双靶材,进行覆膜的涂层。
[0094]将所述溅射靶材安装在河合光学公司制(型号RDS700)的双磁控溅射装置,且将溅射气压(Ar+02)设为0.5Pa,靶材与基板间隔设为100mm,将表中所述的材料的链齿作为基板,在成膜时温度为室温~70°C的状态下,将溅射功率设为4.0kW,相应于作为目标的膜厚,调整成膜时间,进行成膜。
[0095]<2.膜厚的测定方法>
[0096]关于覆膜的膜厚,通过利用FE_SEM(日立制S-4800)观察单丝的截面而测定。观察中所用的单丝的截面是将单丝进行树脂填充,利用研磨及CP (截面抛光仪)进行处理。具体而言,如图4所述,对于线圈链齿的大致圆形的截面,以0°~160°为止每隔20°地设定外周的各位置,测定各个位置的叠层电介质膜的膜厚。将截面进行10部位取样,测定各截面的每一角度。
[0097]<3.色调变化的测定方法〉
[0098]为分析观察角度引起的色调变化,而组合使用角度可变分光光度计、即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自动绝对反射率测定单元(日本分光,V-670+ARMN735)。如图5_1所示,使入射光IL照射试样(链齿),另一方面,使检测器旋转,由此,测定角度造成的检测光DL(可见光波长全域(特定波长))的差异。关于入射光IL,只要无特别记载,则任一实施例中均设为45°。如图5— 2所示,关于入射光IL的角度及观察角度(检测部的位置),自侧面D观察线圈链齿时,在上脚部的上部将切线作为基准(0° )进行定义。所得的检测光(波长分布)数据(分光分布、3刺激值)视需要,转换为xyz色度、进而CIEL * a * b *表色系的数据。
[0099]<实施例1>
[0100]以成为以下表1所述的构成的方式,形成覆膜。接着,采用所述方法,测定观察角度造成的检测光的差异,且转换为L * a * b *表色系的a值及b值的数据(横轴:红~绿(a)轴、纵轴:黄~蓝(b轴))。
[0101][表1]
[0102]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其是用以安装于拉链带(10)的线圈状拉链用链齿, 所述链齿具有啮合头部(6)、上脚部(7)、下脚部(8)、及将所述上脚部(7)及所述下脚部⑶连结的反转部(9), 至少在所述上脚部(7),形成有包含至少I个透光性层的覆膜(20),且因所述覆膜(20)而呈现干涉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层的层厚形成为自所述上脚部(7)的大致顶上部,朝向所述拉链带(10)侧逐渐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致顶上部的层厚于最厚处为50~1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层的边缘是朝向所述拉链带(10)侧越过所述上脚部(7)的截面水平方向的中心线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层包含经叠层的至少2种透光性层,且利用由所述至少2种透光性层形成的至少I个界面使光反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层是叠层3个以上透光性层而形成,且以邻接的2个层的相对折射率为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成为交替的方式叠层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光性层的外侧,形成有包含树脂作为材料的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包含树脂作为材料的所述层的最厚膜厚为500nm以上50 μ 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包含金属作为材料的层是形成在所述覆膜(20)和所述上脚部(7)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链用链齿,其特征在于: 包含金属作为材料的所述层的最厚层厚为IOOnm以下。
11.一种拉链,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齿。
【文档编号】A44B19/24GK203538527SQ20132044477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竹田英树, 山本尚三, 山口英之, 市川伸广, 中村由香子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