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骨结构,其包含有多组伞骨,每一组伞骨包含有内支骨、内主骨、内拉骨、外主骨、外拉骨及尾骨;内支骨一端枢接于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内支骨另一端枢接于内主骨上;内主骨一端枢接于套置伞中棒外围的可自由移动的下伞巢;内拉骨一端枢接于内支骨上,内拉骨另一端与内主骨另一端枢接于外主骨一端;外主骨另一端通过一枢接件枢接于尾骨一端;外拉骨一端枢接于内主骨远离下伞巢一端,另一端枢接于枢接件上;尾骨的另一端固定于伞布上;内主骨一侧成型有一缩颈部,外主骨成型有可扣合缩颈部的凹槽;借此,本实用新型伞骨可令整个伞具在收合后的外径更加细小,不仅减小了收伞的体积,还可以减轻伞具的重量,令伞具携带更加方便。
【专利说明】伞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进一步减小收伞体积的伞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伞具作为遮雨蔽日的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不断恶化,受紫外线辐射加重的影响,伞具在人们出行时更是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伞具为便于人们携带,尤其是女性使用的阳伞,业者对伞具的制作都趋向于伞收折后具轻便、体积小巧的方向发展。
[0003]如图1至图4所示,现有伞骨结构包含有多组伞骨,每一组伞骨包含有一内支骨I’、一内主骨2’、一内拉骨3’、一外主骨4’、一外拉骨5’及一尾骨6’ ;该内支骨I’ 一端枢接于伞中棒10顶端的上伞巢20,该内支骨I’另一端枢接于内主骨2’上,该内主骨2’ 一端枢接于套置伞中棒10外围的可自由移动的下伞巢30,该内拉骨3’一端枢接于内支骨I’上,该内拉骨3’另一端与内主骨2’另一端枢接于外主骨4’ 一端,该外主骨4’另一端通过一枢接件7’枢接于尾骨6’ 一端,该外拉骨5’ 一端枢接于内主骨2’远离下伞巢30 —端,另一端枢接于枢接件7’上,该尾骨6’的另一端固定于伞布上。
[0004]上述现有伞骨结构在收伞后具有以下缺点:
[0005]1、由于各伞骨在收折后无法紧紧贴靠在一起,各伞骨之间具有间隔,且各伞骨相对位置不固定,所以收折后外径比较大,相对收折后的体积也较大,以至于伞具的携带不方便。
[0006]2由于各伞骨只有相互枢接位置固定,在伞骨收折后,该伞骨容易弹开,且会左右晃动,收折比较困难。
[0007]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伞骨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一步缩小伞具收合的外径以达减小收伞体积的抗风伞的伞骨结构。
[0009]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10]一种伞骨结构,其包含有多组伞骨,每一组伞骨包含有一内支骨、一内主骨、一内拉骨、一外主骨、一外拉骨及一尾骨;
[0011]该内支骨一端枢接于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该内支骨另一端枢接于内主骨上;该内主骨一端枢接于套置伞中棒外围的可自由移动的下伞巢;该内拉骨一端枢接于内支骨上,该内拉骨另一端与内主骨另一端枢接于外主骨一端;该外主骨另一端通过一枢接件枢接于尾骨一端;该外拉骨一端枢接于内主骨远离下伞巢一端,另一端枢接于枢接件上;该尾骨的另一端固定于伞布上;该内主骨一侧成型有一缩颈部,该外主骨成型有可扣合缩颈部的凹槽。
[0012]上述缩颈部两侧形成止档部。
[0013]上述外主骨上开设有一长形槽。
[0014]上述内主骨上开设有一长形通槽。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伞骨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实用新型伞骨结构在收折后,该外主骨的凹槽扣合于内主骨上的缩颈部,借由于凹槽与缩颈部的配合,使得外主骨与内主骨紧紧贴靠在一起,且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可令整个伞具在收合后的外径更加细小,以减小了收伞的体积,令伞具携带更加方便。
[0017]2、本实用新型由于各伞骨收折后,通过固定外主骨与内主骨的相对位置,使得伞骨也不容易弹开或左右晃动,收折比较容易。
[0018]3、本实用新型借由内主骨成型有缩颈部及外主骨成型有凹槽,可相对减轻伞具的重量,使得伞收折后具轻便、体积小巧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技术伞骨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0020]图2为现有技术伞骨结构的收折后示意图;
[0021]图3为现有技术单组伞骨结构的收折后正视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伞骨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伞骨结构的收折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单组伞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单组伞骨结构的收折后正视示意图;
[0027]图9为图8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9]请参阅图5至图9,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伞骨结构,其包含有多组伞骨,每一组伞骨包含有一内支骨1、一内主骨2、一内拉骨3、一外主骨4、一外拉骨5及一尾骨6 ;
[0030]该内支骨I 一端枢接于伞中棒10顶端的上伞巢20,该内支骨I另一端枢接于内主骨2上;该内主骨2 —端枢接于套置伞中棒10外围的可自由移动的下伞巢30,该内拉骨
3一端枢接于内支骨I上,该内拉骨3另一端与内主骨2另一端枢接于外主骨4 一端;该外主骨4另一端通过一枢接件7枢接于尾骨6 —端;该外拉骨5 —端枢接于内主骨2远离下伞巢20 —端,另一端枢接于枢接件7上;该尾骨6的另一端固定于伞布上;该内主骨2—侧成型有一缩颈部21,该缩颈部21两侧形成止档部22,该止档部22可避免外主骨4与内主骨2扣死在一起不容易打开;且内主骨2上开设有一长形通槽23,在收伞后,该长形通槽23可为内拉骨3收折时提供让位空间;该外主骨4成型有可扣合缩颈部21的凹槽41,且该外主骨41上开设有一长形槽42,在收伞后,该长形槽42可为外拉骨5收折时提供让位空间。
[0031]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该伞骨结构收折后,该外主骨4的凹槽41扣合于内主骨2的缩颈部21上,如图9所示,两者相互扣合,以减小收伞的体积。
[0032]本实用新型伞骨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33]1、本实用新型伞骨结构在收折后,该外主骨4的凹槽41扣合于内主骨2上的缩颈部21,借由于凹槽41与缩颈部21的配合,使得外主骨4与内主骨2紧紧贴靠在一起,且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可令整个伞具在收合后的外径更加细小,以减小了收伞的体积,令伞具携带更加方便。
[0034]2、本实用新型由于各伞骨收折后,通过固定外主骨4与内主骨2的相对位置,使得伞骨也不容易弹开或左右晃动,收折比较容易。
[0035]3、本实用新型借由内主骨2成型有缩颈部21及外主骨4成型有凹槽41,可相对减轻伞具的重量,使得伞收折后具轻便、体积小巧的优点。
[0036]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伞骨结构,其包含有多组伞骨,每一组伞骨包含有一内支骨、一内主骨、一内拉骨、一外主骨、一外拉骨及一尾骨; 该内支骨一端枢接于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该内支骨另一端枢接于内主骨上;该内主骨一端枢接于套置伞中棒外围的可自由移动的下伞巢;该内拉骨一端枢接于内支骨上,该内拉骨另一端与内主骨另一端枢接于外主骨一端;该外主骨另一端通过一枢接件枢接于尾骨一端;该外拉骨一端枢接于内主骨远离下伞巢一端,另一端枢接于枢接件上;该尾骨的另一端固定于伞布上;其特征在于:该内主骨一侧成型有一缩颈部,该外主骨成型有可扣合缩颈部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缩颈部两侧形成止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主骨上开设有一长形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主骨上开设有一长形通槽。
【文档编号】A45B25/02GK203523996SQ20132065210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发明者】康江水 申请人:康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