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骨伞的骨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骨伞的骨架,包括中棒、上巢、下巢、主骨、支骨及牵引机构;所述中棒包括滑动套接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底部伸出该外管;所述下巢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管,所述主骨的内端与所述上巢枢接,所述支骨的内端与所述下巢枢接,所述支骨的外端与所述主骨的中部枢接;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拉绳、滑轮以及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抵顶在该内管上,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内管连接;还包括副支骨以及中巢,所述副支骨的内端与所述中巢枢接,所述副支骨的外端与所述支骨的中部枢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并与所述中巢连接。下巢的移动距离远远大于该中巢的移动距离,具有收伞省力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直骨伞的骨架【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的骨架,尤其涉及一种直骨伞的骨架。
【背景技术】
[0002]伞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直骨伞因为其伞面比折叠伞大,结构结实,抗风能力强,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是直骨伞也有其局限性的地方,因为伞面不可折叠,伞柄也不能伸缩,所以合伞之后的体积比一般折叠伞大很多,不方便携带。于家中收纳时,也因为其细长的形状,需要有特定的橱柜来存放。
[0003]尤其对于直骨的太阳伞而言,较长的手柄可以使人们在日常使用中无需将手举得很高,使用过程中比较省力。但是在收合时,较长的手柄又使得人们很难将直骨太阳伞放置在随身的包袋之中,造成了许多不便,所以就需要有一种伞柄可以伸缩的直骨伞。如中国专利201110180058.5,提供了一种伞柄可以伸缩的直骨伞,在打开时,内管伸出,中棒部分加长;收合时,内管收回,中棒部分减短。解决了直骨伞因为伞柄过长在携带和收纳时造成的种种不方便。
[0004]但是,对于现有的这种可以伸缩的直骨伞,也有其局限性:在收合过程中,随着内管回收进外管内,外管内的弹簧受到内管的挤压变形也越来越大,即在收合完成时,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最大。这种结构就造成了随着收合的进行,需要克服的弹簧弹力就越大。在日常使用中,特别对于 老人和小孩来说,收合雨伞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骨伞的骨架,使得采用这种骨架的直骨伞在收合过程中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直骨伞的骨架,包括中棒、上巢、下巢、主骨、支骨及牵引机构;
[0007]所述中棒包括滑动套接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底部伸出该外管并设有定位装置;
[0008]所述上巢固定于所述外管上部,所述下巢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管,所述下巢对应该定位装置设有卡口,所述主骨的内端与所述上巢枢接,所述支骨的内端与所述下巢枢接,所述支骨的外端与所述主骨的中部枢接;
[0009]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拉绳、滑轮以及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抵顶在该内管上,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内管连接;
[0010]还包括副支骨以及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管的中巢,所述中巢介于所述上巢与所述下巢之间,所述副支骨的内端与所述中巢枢接,所述副支骨的外端与所述支骨的中部枢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并与所述中巢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的管壁与所述滑轮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通孔。
[0012]作为优选:所述滑轮位于所述弹簧上方,所述通孔与所述滑轮对齐设置。[0013]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骨伞的骨架,在收合时,使用者拉动下巢,使得下巢相对于外管向下滑动,并通过支骨与副支骨带动中巢一起相对于所述外管向下滑动。通过绑接于中巢与内管上的拉绳,就可以把内管上提回收至外管内,同时放置外管内的弹簧因为受到内管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当内管回收至其定位装置与下巢上的卡口位置相对应时,定位装置插入到该卡口内实现定位功能,收合完成;在打开时,使用者按下定位装置,内管与下巢解除锁固,内管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被推出外管。通过绑接于内管与中巢上的拉绳,就是可以带动中巢相对于外管上提,并通过支骨与副支骨带动下巢一起相对于外管上提,完成打开操作。
[0015]通过在该上巢与该一下巢之间设置该中巢,并将该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该中巢上,在收伞的过程中,该下巢的移动距离远远大于该中巢的移动距离,使得拉力该下巢所需的力气较小,具有收伞省力的优点。
[0016]另外,随着收合和打开过程的进行,伞柄会自动缩短和伸长。有效减少了直骨伞收合后的长度,节约了空间也便于携带,同时对传统直骨伞的支骨部分没有做出改动,依旧保留了原直骨伞结构结实、伞面大、抗风能力强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直骨伞的骨架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2绘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直骨伞的骨架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骨伞的骨架,包括中棒、上巢11、中巢12、下巢13、主骨31、支骨32、副支骨33及牵引机构。
[0022]所述中棒包括滑动套接的内管I和外管2,所述内管I上端滑动插设在外管2内,所述内管I的底部伸出该外管2并设有定位装置101。所述定位装置101优选为弹片。
[0023]所述上巢11固定于所述外管2上部,所述中巢12和下巢13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管2外部,并且所述中巢12介于所述上巢11与所述下巢13之间。所述下巢13设有卡口 103,所述卡口 103对应所述定位装置101设置。所述外管2的管壁与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介于该上巢11与该中巢12之间。
[0024]所述主骨31的内端与所述上巢11枢接,所述支骨32的内端与所述下巢13枢接,所述支骨13的外端与所述主骨31的中部枢接。所述副支骨33的内端与所述中巢12枢接,所述副支骨33的外端与所述支骨32的中部枢接。
[0025]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拉绳17、滑轮16及弹簧18,所述弹簧18、滑轮16放置在所述外管2内,所述弹簧18的底端抵顶在该内管I的顶端,所述滑轮16位于所述弹簧18上方,所述通孔与所述滑轮16对齐设置。所述拉绳17的一端与所述内管I连接,所述拉绳17绕过所述滑轮16,所述拉绳1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中巢12连接。
[0026]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直骨伞的骨架在收合时,使用者拉动下巢13,使得下巢13相对于外管2向下滑动,并通过支骨32与副支骨33带动中巢12 —起相对于所述外管2向下滑动。通过绑接于中巢12与内管I上的拉绳17,就可以把内管I上提回收至外管2内,同时放置外管2内的弹簧18因为受到内管I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当内管I回收至其定位装置101与下巢13上的卡口 103位置相对应时,定位装置101插入到卡口 103中,收合完成。
[0027]所述直骨伞的骨架在打开时,使用者按下定位装置101,内管I与下巢13解除锁固,内管I在弹簧18弹力的作用下被推出外管2。通过绑接于内管I与中巢12上的拉绳17,就是可以带动中巢12相对于外管2上提,并通过支骨32与副支骨33带动下巢13 —起相对于外管2上提,完成打开操作。
[0028]综上所述,所述直骨伞的骨架,随着收合和打开过程的进行,中棒会自动缩短和伸长。有效减少了直骨伞收合后的长度,节约了空间也便于携带,同时对传统直骨伞的支骨部分没有做出改动,依旧保留了原直骨伞结构结实、伞面大、抗风能力强的优点。同时,通过设置中巢12以及副支骨33,利用下巢13移动来带动中巢12移动,并且下巢13的移动距离远远大于中巢12的移动距离,收合时较省力。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直骨伞的骨架,包括中棒、上巢、下巢、主骨、支骨及牵引机构; 所述中棒包括滑动套接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底部伸出该外管并设有定位装置;所述上巢固定于所述外管上部,所述下巢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管,所述下巢对应该定位装置设有卡口,所述主骨的内端与所述上巢枢接,所述支骨的内端与所述下巢枢接,所述支骨的外端与所述主骨的中部枢接;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拉绳、滑轮以及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抵顶在该内管上,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内管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支骨以及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管的中巢,所述中巢介于所述上巢与所述下巢之间,所述副支骨的内端与所述中巢枢接,所述副支骨的外端与所述支骨的中部枢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并与所述中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骨伞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的管壁与所述滑轮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骨伞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位于所述弹簧上方,所述通孔与所述滑轮对齐设置。
【文档编号】A45B25/02GK203608943SQ201320758709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张荣仁 申请人: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