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它包括有上护板和下护板,在上护板和下护板的两侧均分别设有上侧护板和下侧护板,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中间通过基心连接,在基心上设计有将上下两层拉链分隔的舌形导片,其特征是在近基心处的下护板后端比上护板内缩一层齿厚度的距离,而在基心后端内缩位置的两侧还保留有与下护板的连接边,以增强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抗张开强度。该实用新型由于下侧护板的内缩,使得在转弯时内层拉链有足够弯曲的位置,使在开合齿时,拉头能较平顺地滑动。同时在基心后端的两侧还保留有与下护板的连接边,增加了下护板与基心的连接强度,而且在拉头开合转弯的拉链时,使拉链保持稳定的有利于进入拉头合齿的角度。
【专利说明】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提高拉链的连接强度,防止发生拉链裂开的现象,增强拉链的保护功能,将一般的单层拉链改进设计为有上下两层拉链分别相互扣合的双层齿拉链,以及用于开合此双层齿拉链的双层齿拉链的拉头,这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与单层拉链头的不同点只是加大了上、下护板之间的距离,同时在连接上、下护板的基心上设计有将上下两层拉链分隔的导片。通常上、下护板的形状相同,在上护板上连接鼻梁,鼻梁上安装有拉片。但由于拉链有上下两层,并由缝束缝制在链布上,当拉链的走向遇到转弯时,外层拉链的曲率比内层拉链的曲率大,尤其是在常用的90度转弯时,内外两层的曲率相差就比较大,此时会产生外层齿在转弯处呈齿与齿间隙外张,而内层齿之间呈内缩互挤的状态。形成上、下层用一个同腔拉头合齿时会因上、下层合齿时的时间及形态空间不协调,而阻碍拉头的合齿滑动。加大拉头的合齿滑动阻力,同时造成上、下护板和缝束的快速磨损,上、下护板的张开和基心的弯曲或拉片的撕裂等现象,使得拉头和链带过早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连接强度高,在转弯时使用也能轻松开合的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
[0004]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双层齿拉链的拉头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上护板和下护板,在上护板和下护板的两侧均分别设有上侧护板和下侧护板,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中间通过基心连接,在基心上设计有将上下两层拉链分隔的舌形导片,其特征是在近基心处的下护板后端比上护板内缩一层齿厚度的距离,而在基心后端内缩位置的两侧还保留有与下护板的连接边,以增强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抗张开强度。
[0005]在基心一端的上侧护板比下侧护板长。
[0006]在近基心处的上护板和下护板后端的内表面上均制有引导链齿进入拉头或离开拉头的凹槽。
[0007]所述凹槽入口处的宽度为链齿的宽度,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4-1/8—层齿的厚度。
[0008]根据上述方案制造的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由于下侧护板的内缩,使得在转弯时内层拉链有足够弯曲的位置,使在开合齿时,拉头能较平顺地滑动,它比拉一般的双层齿拉链摩擦阻力更小,拉动更轻松滑顺,合齿的位置更精准,拉链和链头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同时在基心后端的两侧还保留有与下护板的连接边,增加了下护板与基心的连接强度以及上、下护板之间的抗张开强度,而且在拉头开合转弯的拉链时,使得两边的链带紧靠在两连接边的侧面,起到限位的作用,使拉链保持稳定的有利于进入拉头合齿的角度。【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主视图;
[001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1]图3是图1的仰视图;
[0012]图4是图1的左视图;
[0013]图5是图1的右视图;
[0014]图6是图1的A-A剖面图;
[0015]图7是图1的B-B剖面图;
[0016]图8是图1的立体图;
[0017]图9是图7的立体图;
[0018]图10是拉头转弯时拉合拉链时的状态图;
[0019]图11是图10的右视图。
[0020]图中:1、上护板;2、下护板;3、上侧护板;4、下侧护板;5、基心;6、拉链;7、舌形导片;8、连接边;9、上凹槽;10、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图1至图9是双层齿拉链的拉头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它包括有上护板I和下护板2,在上护板I和下护板2的两侧均分别设有上侧护板3和下侧护板4,在上护板I和下护板2之间的中间通过基心5连接,在基心5上设计有将上下两层拉链6分隔的舌形导片7,在近基心5处的下护板2后端比上护板I内缩一层齿厚度S的距离,而在基心5后端内缩位置的两侧还保留有与下护板2的连接边8,以增强上护板I和下护板2之间的抗张开强度。并且在基心5 —端的上侧护3板比下侧护4板长,以防止拉链6在拉头的侧向滑出或拉头相对拉链6扭转。为了使拉链6顺利进入拉头,减小阻力,在近基心5处的上护板I和下护板2后端的内表面上均设有引导链齿进入拉头或离开拉头的上凹槽9和下凹槽10。所述上凹槽9和下凹槽10入口处的宽度E为链齿的宽度,所述上凹槽9和下凹槽10的深度为1/4-1/8 —层齿的厚度S。
[0023]该结构由于下护板2的内缩,使得在拉头转弯时拉链6的内层有足够弯曲的位置如图10所示,使在开合齿时,拉头能较平顺地滑动,它比拉一般的双层齿拉链6摩擦阻力更小,使用寿命更长。同时在在基心5后端的两侧还保留有与下护板2的连接边8,增加了下护板2与基心5的连接强度,以及上护板I和下护板2之间的抗张开强度,而且在拉头开合转弯的拉链6时,使得两边的链带紧靠在两连接边8的侧面,使拉链6保持稳定的有利于进入拉头合齿的限位角度F如图11所示,保证拉头能准确和平顺的将两边链齿啮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它包括有上护板和下护板,在上护板和下护板的两侧均分别设有上侧护板和下侧护板,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中间通过基心连接,在基心上设计有将上下两层拉链分隔的舌形导片,其特征是在近基心处的下护板后端比上护板内缩一层齿厚度的距离,而在基心后端内缩位置的两侧还保留有与下护板的连接边,以增强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抗张开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其特征是在基心一端的上侧护板比下侧护板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其特征是在近基心处的上护板和下护板后端的内表面上均制有引导链齿进入拉头或离开拉头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齿拉链的拉头,其特征是所述凹槽入口处的宽度为链齿的宽度,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4-1/8 —层齿的厚度。
【文档编号】A44B19/26GK203692693SQ201420010489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8日
【发明者】王联洲 申请人:芊茂(浙江)拉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