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640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属于支撑装置领域,解决了拐杖易侧滑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复位弹簧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壳体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二壳体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后,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弧形缺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弧形缺口,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和所述第二弧形缺口可拼合形成容置通道。
【专利说明】一种拐杖防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属于支撑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拐杖通常是由一根杆制成的,当人们不使用拐杖时,常常会将拐杖依靠在桌子侧壁从而保持拐杖竖立,以便于人们下次拿取使用。当拐杖依靠在桌子侧壁时,拐杖仅仅只是通过小部分侧壁与桌子侧壁接触从而竖立在桌子一侧。因此,拐杖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易从桌子侧壁滑落到地面上。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了一种拐杖防倒装置,解决了拐杖易侧滑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复位弹簧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壳体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二壳体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后,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弧形缺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弧形缺口,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和所述第二弧形缺口可拼合形成容置通道。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弧形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弧形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设有第一挂钩,所述复位弹簧通过第一挂钩与第一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设有第二挂钩,所述复位弹簧通过第二挂钩与第二固定杆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挂钩可插入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挂钩可插入第二限位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柔性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柔性件为橡胶或海绵。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厚度为5cm-8cm,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厚度相同。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的拐杖防倒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复位弹簧和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而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铰接在一起,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以连接杆为圆心进行旋转。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弧形缺口,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可拼合形成容置通道,第一弧形缺口可增大第一壳体与拐杖侧壁的接触面积,第二弧形缺口可增大第二壳体与拐杖侧壁的接触面积。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壳体连接。
[0013]此结构中,复位弹簧可驱使第一弧形缺口与第二弧形缺口拼合,第一弧形缺口侧壁和第二弧形缺口侧壁可同时紧贴不同类型的拐杖侧壁,从而夹紧穿过容置通道的拐杖。夹紧拐杖后,连接杆的顶端面紧贴桌子的底端面,或连接杆的底端面紧贴桌子的顶端面,从而将拐杖固定竖立在桌子一侧,避免拐杖由于与桌子之间摩擦阻力小而易侧滑。
[0014]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复位弹簧可插入第一安装槽,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复位弹簧可插入第二安装槽。此结构可避免复位弹簧在拼合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时,顶触第一壳体侧壁或第二壳体侧壁,从而导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不能够夹紧拐杖。
[0015]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复位弹簧一端设置有可插入第一限位槽的第一挂钩,复位弹簧另一端设置有可插入第二限位槽的第二挂钩。此结构可限制复位弹簧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移动轨迹,避免复位弹簧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连接杆为圆心进行旋转时,向连接杆靠近,从而导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失去夹紧拐杖的作用。
[0016]连接杆端部设置有柔性件,柔性件可使拐杖防倒装置与桌子柔性接触,有效避免拐杖防倒装置将桌子划伤。
[0017]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厚度为5cm-8cm,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厚度相同。此结构可方便用户手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而打开或关闭容置通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拐杖防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拐杖防倒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复位弹簧3、连接杆4和柔性件5,第一壳体I通过连接杆4与第二壳体2铰接在一起,复位弹簧3 —端与第一壳体I连接,复位弹簧3另一端与第二壳体2连接,柔性件5设置在连接杆4的端部。第一壳体I上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 12,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第二弧形缺口 22,第一弧形缺口 12和第二弧形缺口 22可拼合形成容置通道,容置通道可夹紧拐杖。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以连接杆4为圆心旋转,用于扩大或者缩小容置通道以便于夹紧不同横截面直径的拐杖。
[0022]参照图2和图3,第一壳体I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第一安装槽1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杆6,复位弹簧3 —端设置有第一挂钩31,复位弹簧3可插入第一安装槽11内并通过第一挂钩31固定在第一固定杆6上。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1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杆7,复位弹簧3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挂钩32,复位弹簧3可插入第二安装槽21内并通过第二挂钩32固定在第二固定杆7上。
[0023]参照图2和图3,第一安装槽11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3,第一挂钩31可卡入第一限位槽13,此结构可避免第一挂钩31沿第一固定杆6轴向移动并靠近连接杆4,从而导致复位弹簧3削弱对第一壳体I的拉力。第二安装槽21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3,第二挂钩32可卡入第二限位槽23,此结构可避免第二挂钩32沿第二固定杆7轴向移动并靠近连接杆4,从而导致复位弹簧3削弱对第二壳体2的拉力。
[0024]参照图1和图3,第一弧形缺口 12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1的槽口处,第二弧形缺口22设置在第二安装槽21的槽口处。此结构可便于第一弧形缺口 12与第二弧形缺口 22拼合形成容置通道。第一壳体I上设置有第一凸台14,第一凸台14的厚度为5cm,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第二凸台24,第二凸台的厚度为5cm。此结构便于用户手持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从而扩大或者缩小容置通道。
[0025]参照图3,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可一体成型后,分别插入第一安装槽11内和第二安装槽21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件5为橡胶或着是海绵,以便于拐杖防倒装置与桌子柔性接触。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复位弹簧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壳体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二壳体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后,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弧形缺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弧形缺口,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和所述第二弧形缺口可拼合形成容置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弧形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弧形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设有第一挂钩,所述复位弹簧通过第一挂钩与第一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设有第二挂钩,所述复位弹簧通过第二挂钩与第二固定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挂钩可插入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挂钩可插入第二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柔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为橡胶或海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一种拐杖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厚度为5cm-8cm,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厚度相同。
【文档编号】A45B1/00GK203969481SQ20142040555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闵大伟, 倪跃良 申请人:平湖伟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