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17938发布日期:2018-08-07 21:59阅读:101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于2011年10月10日提交的、共同未决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13/269,828的继续部分申请,并要求其权益,该非临时专利申请又要求于2010年10月11日提交、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391,851的权益,在此以引证的方式将它们全部公开内容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两根或更多根电线、线束、缆绳或其他对象保持在一起或用于将这些对象与其他结构连接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捆扎多个对象诸如电线、线束、缆绳或其他对象的缆绳束紧捆扎组件,以及使用这些缆绳束紧捆扎组件的方法。

习惯将具有两根或更多根线和束的各个电线、线束或缆绳分组并通过使用缆绳扎带或缆绳束紧带沿其长度的不同点处保持彼此相邻。将这些分组捆扎或绑束在一起旨在帮助确保组件的安全性和寿命。

缆绳扎带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且通常由包括一端与搭扣连接的细长固体条带的整体塑料成型件形成。该条带用来围绕一束电线,然后供送通过搭扣的通道。系带上和搭扣内的相应表面通常具有能够实现位置锁定的互补锯齿形图案。因此,缆绳扎带搭扣通常包括通道内整体成型的锁定元件或爪形结构以与沿着系带的整体成型锯齿或牙齿结构配合。该搭扣可包括单独设置的金属爪形结构以与系带上的锯齿结构啮合。可替代地,系带可具有平坦的表面,且搭扣可包括单独设置的金属倒钩或刀状条带穿孔元件以切割或咬入条带并防止条带向后撤出。然而,当其切割或咬入条带时,这样的倒钩或刀状条带穿孔元件对条带是破坏性的,永久性地降低条带的强度并增加条带撕裂的倾向。

一旦缆绳扎带的条带穿过搭扣,其可被切割以除去自由端。然而,从搭扣伸出的成型塑料条带的切割部分会呈现不理想的、相当锋利的障碍,其对于相邻的电线束会导致磨损问题,而且如果有人试图通过例如面板开关的孔拉动电线束,也是有问题的。这也是成型搭扣本身的事实,它是较大的且会具有相当锋利的边缘。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其相对刚性,成型塑料缆绳扎带的另一个缺点是它们通常不能紧密啮合不规则形状或矩形的形状,当捆绑电线、线束或缆绳或将它们与其他结构连接时该情况可能发生。

在航空航天环境中,缆绳扎带能够经受高达400华氏度的温度。这会导致通常由例如尼龙的热塑性材料成型制成的常规缆绳扎带蠕变或失去结构完整性。啮合条带的完整锁定元件或爪形结构然后会屈服,使得电线束分离或松动。锁定元件或爪形结构通常将构造为可偏转的,以减少条带插入力,但这损害了保留条带的能力,尤其在高温的条件下。即使在高温下,具有单独设置的金属锁定元件或爪形结构的缆绳扎带旨在增加保持,但当通过金属元件时,这些结构通常需要更高的插入力。

由于上述许多涉及塑料成型缆绳扎带的缺点,在需要较高安全水平的领域中,例如军事和商业飞行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和一些海洋环境中,需要优先使用被称为“缆绳束紧”的程序来固定或捆绑电线、线束或缆绳。缆绳束紧包括将通常称为“缆绳束紧带”的材料围绕电线、线束或缆绳并在缆绳束紧带上打结,或者在沿所述束的长度的离散位置上打结,称为点结,或者打结成缆绳束紧带持续沿着结点位置之间的束行进的形式。

现代缆绳束紧带通常为薄的、相对平坦的、机织或编织的线,其通常称为“带”,且具有由诸如尼龙、聚酯或诺梅克斯的材料制成的长丝,而且该系带可用涂层浸渍以提高特定的性能特征。例如诺梅克斯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同时不易燃、对流体和润滑剂有高的耐受性,并能在极端温度环境,例如从大约-65华氏度到500华氏度中使用。然而,缆绳束紧的缺点在于,缆绳束紧带通常以昂贵的、劳动密集和耗时的方法手工捆扎。由于这些问题,已经进行多次尝试来使缆绳束紧过程自动进行。这样一种自动打结的装置在美国专利6648378中说明。

这种打结装置有其自身缺点,且人们仍然面对使用的缆绳束紧带必须切割的情况。实际上,形成点结后,很常见的是切去缆绳束紧带的端部以便不以悬挂或易被其他物体钩住的方式离开它们。然而,切去缆绳束紧带的端部可导致编织长丝的散开。因此,在一些装置中,已经常见的是试图通过应用例如一滴粘合剂或胶水的粘结剂来融化切割的缆绳束紧带端部。将粘合剂或胶水的使用合并到装配方法的需要会呈现额外的困难,例如该应用的清洁度、其他物体和表面的无意粘接和引入潜在的不期望的烟雾和/或易燃的或不相容流体或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将多个物体保持在一起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例如其中多个物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相同物体或不同物体,该物体在一个或多个预定位置,例如沿着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电线、线束或缆绳的点形成束。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由低轮廓的头部组件和一段编织的长丝元件构成,该元件在下文中称为缆绳束紧带。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例如长度的第一端部,可保持在头部组件中,例如运送通过或以其他方式连接到或通过称为埋入成型的方法成型在头部组件的主体内。埋入成型提供了将编织的缆绳束紧带连接到头部组件的极其稳固的方法。尽管对应于其预期的性能特性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但头部组件的主体优选由适用于相对高温环境中使用的材料成型,例如聚醚醚酮(PEEK)或聚醚酰亚胺(PEI)。头部组件还包括可具有突起的保持件,例如与主体啮合的单独保留板的形式或作为压缩构件或者成型为头部组件的主体表面上设置有突起。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可替代地保持在头部组件的保持件中。

在一方式中,保持件可具有突起,其配置以通过延伸并位于编织长丝之间与缆绳束紧带啮合。这种突起设计用来钩住长丝并阻止缆绳束紧带在一方向上的运动,该方向与缆绳束紧带从头部组件的撤出相关。在另一方式中,保持件可具有突起,其配置以增加或将局部压缩施加到缆绳束紧带来提高施加到该系带的保持力。可替代地,保持件成型在头部组件内,以沿着内表面设置突起。在所有方式中,配置以与缆绳束紧带结合的保持件的突起并不旨在成为破坏性元件,因此它们不旨在刺穿、切去或以其他方式损坏缆绳束紧带单独的长丝。

如上所述,头部组件可包括压缩构件,且压缩构件包括或配置为保持件。压缩构件或保持件可配置以促使缆绳束紧带与头部组件的相对表面啮合。此外,头部组件可包括突起形式的保持件,其位于压缩构件上或位于头部组件内的其他相对表面上。压缩构件还可以是独立部件,其与主体啮合,或与头部组件的主体整体形成或以其他方式连接其上。

因此,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缆绳束紧带具有编织的或机织的长丝,头部组件保持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并具有一段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头部组件包括适用于保持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一部分长度的保持件。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其具有头部组件、缆绳束紧带和适用于促使部分缆绳束紧带进入头部组件中的保持件,其中缆绳束紧带包括编织的或机织的长丝。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将多个物体保持在一起的方法,其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包括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缆绳束紧带包括编织或机织的长丝,其中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配置有保持在头部组件中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并具有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第二部分的一段缆绳束紧带,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头部组件定位到或靠近多个对象;移动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到围绕多个对象的位置;和移动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到一位置;其中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与头部组件啮合并在头部组件中保持。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缆绳束紧带包括编织或机织的长丝、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该头部组件包括通道通过其中的主体、从未锁定位置可移动到锁定位置的保持件、具有端部且该端部在路径上安排通过头部组件中通道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其中当拉动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的端部时,保持件从未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将多个物体保持在一起的方法,其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包括通道通过其中的头部组件、缆绳束紧带和保持件,缆绳束紧带包括编织或机织的长丝并配置有头部组件保持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端部的第二部分,该保持件可从未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以保持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在头部组件内。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头部组件定位到多个对象上或多个对象附近;将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移动到围绕多个对象的位置;当保持件在未锁定位置和路径上时,安排第二部分的端部通过头部组件中的通道,由此拉动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的端部将去除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的松弛并将保持件从未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拉动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的端部直到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的松弛去除且保持件从未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其中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其包括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缆绳束紧带包括编织或机织的长丝,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头部组件包括通道通过其中的主体、位于头部组件内并配置以使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在所述通道内自由移动直到被一工具阻碍的保持件,其中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被压缩并保持在头部组件内。

仍然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缆绳束紧带包括编织或机织的长丝并具有一定长度和两端,头部组件包括保持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的主体,其由缆绳束紧带两端隔开,其中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从主体延伸并安排通过主体上的通道,头部组件进一步包括与主体啮合并在未锁定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可移动的保持件,其中当第二部分设置通过主体上的通道时,保持件可从未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以保持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在头部组件内。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其包括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缆绳束紧带包括编织或机织的长丝;在头部组件内保持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头部组件包括通道通过其中的主体、从主体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通道通过其中并沿着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安置的保持件,且该保持件可沿着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滑动并可从沿着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隔开的未锁定位置到主体内的锁定位置移动。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其包括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头部组件包括具有通道的主体,缆绳束紧带包括编织或机织的长丝、保持在主体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位于主体内并具有通道的保持件、该保持件可在未锁定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当保持件位于锁定位置时,通过保持件的通道与通过主体的通道对齐,从主体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当保持件位于锁定位置时,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安排通过保持件和主体的通道,其中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形成阻挡件,阻止保持件从锁定位置到未锁定位置移动。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其包括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头部组件包括具有通道的主体,通道包括至少三个开口,缆绳束紧带包括编织或机织的长丝、保持在主体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当滑动接受通过所述通道的至少三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时从未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的保持件,和从主体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当保持件移动到锁定位置时,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安排通过通道的至少三个开口。

本发明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优点在于,它们可配置以提供平滑和低轮廓的头部组件,来防止对相邻电线、线束、缆绳或其他物体的磨损。缆绳束紧捆扎装置也可包括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其由一种或多种适合在涉及相对高温或其他极端条件的环境中使用的材料。通过使用重量较轻的编织长丝结构的缆绳束紧带在塑料缆绳束带上也实现重量节省。头部组件还可以配置以提供近乎零的插入力,从而使缆绳束紧带的远端相对容易地插入通过头部组件。缆绳束紧捆扎装置也可以在缆绳束紧带的方法中使用,该方法提供了非常快速和安全的安装。

本发明的一些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在使用容易方面具有优点,例如为操作方便将所有组件连接在一起且没有松散部件。本文公开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进行构造以使该装置与多个对象同步起来使用,消除了缆绳束紧带的松散并使楔形元件或其他压缩构件或保持件移动到保持缆绳束紧带在头部组件内的位置,而用户不必做除拉动缆绳束紧带自由端外的任何事情。该有效运动是自动的,其在于用户不必采取除继续拉动缆绳束紧带端部外的任何行动,直到将缆绳束紧带锁定在其安装位置上的元件上的力从未锁定位置释放并移动到锁定位置。此外,一些装置包括安排缆绳束紧带通过头部组件,使得缆绳束紧带以现有技术的塑料扎带不可能的方式通过头部组件时,自身向后弯曲并保持缆绳束紧带从头部组件表面凹进以避免意外损坏。

尽管针对可用于特定行业例如商业或军用飞机的实施例进行了讨论,但应当理解的是,公开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用在其他行业或应用中,并可并入到供使用需要连接或成束任何对象的其他电气设备和系统中。因此,尽管本发明展示并说明了各种实施例元件,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不同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电气设备和系统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实质的情况下构建。因此,尽管某些实例在此已经被描述,但是它们仅仅是说明性的,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专利的覆盖范围不限于此。

附图说明

在描述优选的实施例时,参照附图,其中类似部件具有类似的附图标记,且其中:

图1A是第一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

图1B是图1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压缩构件在锁定位置。

图3是图1中在安装位置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安装位置,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6是保持板形式的保持件透视图,其为图1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头部组件的部件。

图7是压缩构件的透视图,其是图1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头部组件的部件。

图8是图5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装置剖面垂直于系带方向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9是图1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头部组件的主体剖面图,主体剖面垂直于系带方向。

图10是图1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头部组件中没有安装压缩构件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11是图10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头部组件的主体的透视图,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12是在预安装准备位置上的第二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透视图,具有分段的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13是图1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14是第三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中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中头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在预安装位置上的第四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17是图16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18是在锁定位置上具有保持件的第五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

图19是图1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0是图1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保持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装置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21是图1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保持件在锁定位置上,装置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22是图1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保持件在倒置位置上的透视图。

图23是图1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保持件在锁定位置上,装置的剖面通过保持件上的突起并垂直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24是是图1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保持件在锁定位置上,装置的剖面通过保持件并垂直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25是在锁定位置上具有压缩构件的第六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

图26是图25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7是图25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28是图25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锁定位置上,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29是保持件的透视图,其作为图25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头部组件的元件。

图30是图25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压缩构件在倒置位置的透视图。

图31是图25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锁定位置上,装置的剖面通过压缩构件并垂直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32是第七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33是图3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34是图3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35是图3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缆绳束紧带正通过头部组件,装置的剖面垂直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36是图3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缆绳束紧带正通过头部组件并围绕压缩构件,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37是图3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锁定位置上,缆绳束紧带正通过头部组件并围绕压缩构件,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38是图3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锁定位置上,装置的剖面通过碰锁处的压缩构件并垂直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39是图3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锁定位置上,装置的剖面通过压缩构件并垂直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40是第八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压缩构件在锁定位置上,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41是图40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42是图40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43是图40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缆绳束紧带啮合并越过头部组件,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44是图40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锁定位置上,缆绳束紧带通过头部组件并围绕在压缩构件周围,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45是图40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压缩构件在锁定位置上,装置的剖面通过碰锁处的压缩构件并垂直于系带方向,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简化视图。

图46是第九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该头部组件具有压缩构件形式的保持件,压缩构件显示在未锁定位置,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从头部组件延伸且安排围绕着多个对象并通过头部组件,同时与保持件啮合。

图47是在移动到图46所示位置之前图46中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

图48是图46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在图47所示位置沿平行于系带方向剖开的剖视图。

图49是图46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剖面图,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

图50是图46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在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已抓住并拉动通过头部组件后,直到保持件前进到锁定位置。

图51是图46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剖面图,在图50所示的锁定位置。

图52是与图46-51所示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类似的第十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并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的剖视图,除了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上,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从头部组件延伸的方向与压缩构件或保持件从头部组件延伸的方向相同。

图53是图5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剖视图,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并展示多个待捆扎对象整体上相邻地位于头部组件的底表面上。

图54是第十一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该装置在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围绕多个对象并安排通过头部组件且围绕在保持件周围之前,其具有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和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

图55是图54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剖面图,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

图56是第十二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其具有头部组件和围绕多个对象的缆绳束紧带,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头部组件并围绕在未锁定准备位置上的压缩构件或保持件。

图57是图56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剖面图,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

图58是第十三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其具有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延伸方向与压缩构件或保持件从位于未锁定准备位置的头部组件延伸的方向相反。

图59是图5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

图60是图5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俯视剖面图,装置剖面水平并平行于系带方向。

图61是图5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装置的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头部组件位于多个对象附近且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移动到围绕多个对象的位置并通过穿过头部组件、安排通过压缩构件或保持件并返回通过头部组件,然后抓住并拉动直到压缩构件前进到锁定位置而与头部组件啮合。

图62是图58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在图61所示的锁定位置。

图63是第十四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其具有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和并入头部组件并位于未锁定准备位置的压缩构件。

图64是图63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

图65是图63中放大、简化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显示了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返回延伸通过头部组件并使压缩构件处于卷曲、锁定的位置。

图66是第十五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其具有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和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和第三部分,延伸方向相反并垂直于压缩构件或保持件从位于未锁定准备位置的头部组件延伸的方向,第二和第三部分然后弯曲,彼此平行延伸,好像它们围绕多个对象,然后在与压缩构件延伸相反的方向上通过头部组件。

图67是图66中为便于观察部分去除缆绳束紧带第二和第三部分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

图68是图66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为便于观察,部分去除了缆绳束紧带第二和第三部分,装置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且压缩构件位于锁定位置。

图69是第十六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该头部组件接收并保持通过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带第二和第三部分,压缩构件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从所述头部组件延伸,且缆绳束紧带形成环形,其呈现保持在头部组件的通道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

图70是图69中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缆绳束紧带第二和第三部分通过呈现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的环形以完成对多个对象的围绕并允许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的通道内。

图71是图69中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在图70所示位置之后的位置上且当缆绳束紧带第二和第三部分被抓住并拉动时,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移动以定位并保持在头部组件的通道内部。

图72是图69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装置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其中压缩构件或保持件位于锁定位置且为便于观察,部分去除了缆绳束紧带第二和第三部分。

图73是第十七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其具有在头部组件内保持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和从头部组件延伸并通过沿第二部分可滑动的压缩构件或保持件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

图74是图73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所示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好像围绕着多个对象且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通过头部组件并返回头部组件,进而通过压缩构件或保持件。

图75是图73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剖视图,是在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已经被抓住并拉动直到缆绳束紧带紧紧围绕多个对象且压缩构件和保持件已经移动到锁定位置之后。

图76是在图75所示位置的图73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剖。

图77是第十八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其具有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和从头部组件延伸并通过沿第二部分可滑动的压缩构件或保持件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

图78是图77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所示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好像其围绕多个对象且使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通过头部组件。

图79是图77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是在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已经被抓住并拉动直到缆绳束紧带紧紧围绕多个对象且压缩构件和保持件已经移动到锁定位置之后的。

图80是在图79所示位置的图77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

图81是第十九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其具有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从未锁定准备位置的头部组件延伸的压缩构件或保持件。

图82是图81中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是在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已经被围绕好像围绕多个对象并被安排通过头部组件且压缩构件和保持件已经移动到锁定位置之后的。

图83是第二十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其具有在头部组件内保持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从未锁定准备位置的头部组件延伸的压缩构件或保持件。

84是图83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装置剖面平行于系带方向,在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已经通过在第一方向的头部组件之后且保持件仍然在未锁定位置。

图85是图83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是在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已围绕好像围绕多个对象并安排通过头部组件且压缩构件和保持件已经移动到锁定位置之后的,其中缆绳束紧带在所述锁定位置通过保持件。

图86是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具有头部组件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图,具有缆绳束紧带简化视图,其具有在头部组件内保持的缆绳束紧带第一部分、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从未锁定准备位置的头部组件延伸的压缩构件或保持件。

图87是图86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是在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已围绕好像围绕多个对象并安排通过头部组件上通道的至少三个开口之后且保持件仍然在未锁定位置的。

图88是图87所示位置之后的图86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透视剖面图,其中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已经被拉动通过以去除任何的松弛且保持件移动到锁定位置。

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而且实际的实施方式可能不同。还应当理解的是,权利要求不限制于举例说明的具体实施例或其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1B和2到11中说明了第一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包括头部组件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14。本实施例的头部组件12包括成型的主体16、保持板形式的保持件18和压缩构件20。缆绳束紧带14的第一部分22配置为保持在头部组件12内的第一位置上,其通过使在主体16内插入成型的第一端部以曲折路径来增强保持,其如图11所示。然后,一段缆绳束紧带14从头部组件12的前部延伸。例如,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可以用于将多个对象捆束在一起,例如在图3中以简化方式展示的由一组电线W形成的一束B。

主体16和压缩构件20各自优选注射成型并由适合于在相对较高温度环境下使用的材料构成,例如聚醚醚酮(PEEK)或聚醚酰亚胺(PEI),尽管其他塑料可能适合于要求不高的环境。在本实施例中以保持板形式展示的保持件18优选由例如弹簧钢的金属或例如合金或成型复合材料其他合适的材料形成,包括例如通过冲压工艺形成的以90度或90度以下的角度向上突出的突起24。

缆绳束紧带14优选由薄的、相对平坦的、编织长丝单元构成,例如已知的编织缆绳束紧带,其能够由一种或多种适合于预期使用的材料制成。这可能包括诸如尼龙、聚酯或天然纤维的材料,但优选需要更稳定的材料来应用,所述稳定材料包括诺梅克斯或其他合适的现代长丝。缆绳束紧带14在图1A、1B和2中以提供编织长丝单元上表面粗略近似的外观的方式举例说明。当缆绳束紧带在其他附图中描述时,为方便起见,其在非常简化的视图中提供,其中缆绳束紧带被表示为薄的、平的带状物。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实施例中,缆绳束紧带是机织或编织结构。在本文中,例如缆绳束紧带14第一端部的第一部分22保持在头部组件12内。缆绳束紧带14还优选包括在缆绳束紧带14的远端或第二端部28上成型的尖端26,该缆绳束紧带14从头部组件12延伸,其如图5所示。尖端26有助于防止缆绳束紧带14的编织长丝不会被解开,而且如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尖端26便于缆绳束紧带14第二端部28的插入通过头部组件12。

如图2、4、9和11所示,头部组件12的主体16具有后表面30、前表面32、顶表面34、底表面36,和具有入口开口40和出口开口42的通道38。通过主体16的通道38包括下表面44和接收保持板形式的保持件18的凹槽46。凹槽46具有以前后方式将保持板18安置在后壁48和前壁50。为肩并肩安置保持件18,主体16还包括具有后入口54的侧槽52,所述后入口带有倾斜上表面56。当保持件18插入通过主体16的入口开口40并进入侧槽52的后入口54时,保持件18将轻微弯曲以允许保持件18的中心越过后壁48的顶部,而保持件18的侧边缘在侧槽52内啮合并滑动直到整个保持件18超出后壁48。此时,保持件18将趋于向返回其静止状态并假定在凹槽46底部的位置。如图4所示,为阻止保持件18的后部跨过后壁48并退出凹槽46的可能,保持件18包括优选被精压或以其他方式形成来轻微向下成角的后边缘55。

如图7到9所示,压缩构件20包括沿其侧壁62的锁定扩展60和沿其前壁66和其后壁68表面的爪形结构64。压缩构件20还包括向下延伸的后部啮合凸耳70。将压缩构件20最初设置在准备位置,其中压缩构件由位于主体16内的对爪72之间并与其啮合的压缩构件20上的爪形结构64保持。此准备位置保持压缩构件向上,以便不阻止缆绳束紧带14的插入通过主体16后表面30上的入口开口40。这允许了缆绳束紧带14接近零的插入力。此外,当位于准备位置时,沿压缩构件20侧壁62的锁定扩展60挤压主体16内的垂直壁74且侧壁向内偏转。

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能够容易地和快速地安装。这通过将头部组件12安置在待装置捆束的多个对象处或其附近实现。然后将缆绳束紧带14第二部分移动到在一平面上围绕多个对象的位置,该平面通常垂直于对象的最长轴,而且缆绳束紧带14的第二部分进一步移动到一位置,在该位置缆绳束紧带14第二部分啮合并保持在头部组件12内。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这可通过将远端或带有尖端26的第二端部28移动到头部组件12的主体16的后表面30上的入口开口40来实现。然后尖端26插入入口开口40并通过主体16上的通道38发送直到尖端26从主体16的前表面32上的出口开口42向外和向前延伸。然后抓住并拉动尖端26直到缆绳束紧带14到达理想的拉紧或张紧程度。由于从出口开口42向前延伸的部分缆绳束紧带14被拉动时,一段更近的缆绳束紧带14持续通过通道38,且最终缆绳束紧带上的张力趋向将缆绳束紧带14向待捆束的多个对象的中心拉动,因此与从保持件18延伸的突起24形成更有力的啮合。在该点,突起24趋向迫使编织的缆绳束紧带14第二部分内的长丝分开并允许突起在长丝之间延伸,且保持件18促使缆绳束紧带14第二部分进入头部组件12内的保持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突起24的向前倾斜角导致缆绳束紧带14的编织长丝钩在突起24上。一旦钩在突起24上,突起24抵抗缆绳束紧带14第二部分向后运动。因此,在安装位置,缆绳束紧带14的两个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12内,且保持在头部组件12内的第一部分在第一大方向,保持在头部组件12内的第二部分在第二大方向,其中第一和第二大方向基本平行。

作为添加的安全特征,本第一实施例包括压缩构件20。随着拉动缆绳束紧带14通过头部组件12直到其已经到达缆绳束紧带14上的理想张紧,压缩构件20然后可能被向下压缩。压缩压缩构件20直到压缩构件20上的爪形结构64从头部组件12的主体16内的各对爪形结构72之间释放。这使压缩构件20从其准备位置移动,且随着对其持续用力并朝保持件18移动,在缆绳束紧带14上挤压后部啮合凸耳70以帮助确保缆绳束紧带14将与保持件18上的突起24保持啮合。当压缩构件20的侧壁62上的锁定扩展60到达垂直壁74的底部,允许侧壁62向外扩展到静止位置,在该位置锁定扩展60变成位于底切76内,所述底切76位于主体16垂直壁74的底部。这样,压缩构件20已经到达锁定位置,进一步促使缆绳束紧带14第二部分进入头部组件12内的保持位置并确保缆绳束紧带14不能不经意地从保持件18上的突起24抬离。

参照图5,当在已安装、锁定位置,尖端26和远端28可能挤进缆绳束紧带14下方,该缆绳束紧带14围绕被捆束或捆绑的对象延伸。可选择地,为减小体积和不必要的重量,可以在出口开口42处修剪缆绳束紧带14或人们可以留下从头部组件12的出口开口42延伸很短距离的部分。由于其编织长丝结构,修剪的缆绳束紧带14的减小的刚性和相对钝的端部帮助减少相邻电线、线束、缆绳或其他对象之间的潜在磨损,例如在受到运动或协助活动的捆绑系统中。如果人们关心缆绳束紧带14的剪切端的潜在解开,然后例如粘合剂或胶水的合适的结合剂可以用于连接剪切端的各单独的长丝。

在第一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的其他变型中,在图12和13中举例说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10包括几个可替代的结构,例如避免安装的缆绳束紧带14的剪切端解开的进一步的替代和整体成型的压缩构件120。

如图12所示,缆绳束紧带114可以包括在沿缆绳束紧带114长度的预选位置上的片段115,如果剪切缆绳束紧带114,各位置在被认为是停止解开的优选的各点的位置上。这些位置可以提供以允许去除已安装的缆绳束紧带114的不必要的或不期望的额外长度。片段115可以成型到缆绳束紧带114,或可以形成在可能阻止缆绳束紧带114的编织长丝解开的结合剂。缆绳束紧带114可在沿缆绳束紧带114部分的任何点剪切,该缆绳束紧带114从至少一部分这样的片段115更远的头部组件112延伸。因此,缆绳束紧带114优选地在沿其位于超出片段115的长度的点剪切,以便留下缆绳束紧带14的柔软端部,但确保其不能解开超出最近的片段115。替代地,缆绳束紧带114可通过片段115剪切,在将留下足够部分的片段115以阻止剩余的缆绳束紧带114解开的点处。应当理解的是,这样的具有各片段的缆绳束紧带可以在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中使用,且缆绳束紧带114还将是机织或编织结构,但为方便起见,以简化的方式举例说明。

第二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10是以其他方式由与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相同的材料和结构构建,但与单独的压缩构件20不同,该装置110包括整体形成的压缩构件120。因此,第二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10包括头部组件1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114。头部组件112包括成型主体116、在本实施例中以单独的保持板展示的保持件118和整体形成的替代的压缩构件120。头部组件112具有后表面130、前表面132、顶表面134、底表面136和具有入口开口140和出口开口142的通道138。压缩构件120从主体116延伸。保持件118以相同的方式安装并保持在头部组件112内,所述方式与上文所述的在第一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通过其与主体116内的各表面相互作用。

在保持件118上的突起124促使缆绳束紧带114第二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116内。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构件120偏置地部分布置在缆绳束紧带114第二端部处的传入尖端126的路径上。因此,整体形成的压缩构件120趋向迫使缆绳束紧带114朝向保持件118。这促使缆绳束紧带114第二部分通过促使缆绳束紧带114啮合并被保持件118上的突起124保持来保持在头部组件112内。此外,尖端126比第一实施例中的尖端26略长。这旨在允许位于缆绳束紧带114端部的尖端126插入在后表面130上的入口开口140、通过通道138,并在头部组件112的前表面上的出口开口142出来。当人们移动较长的尖端126通过通道138并偏转头部组件112主体116上的整体压缩构件120进一步从保持件118离开时,其更容易抓住和操作。然后尖端126可以被抓住并拉动以将缆绳束紧带114向前移动到教授、安装位置。因此,本第二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10可使用将多个对象保持在一起的相同方法安装。当在安装位置时,应当理解的是,缆绳束紧带114的两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112内,且第一部分在第一总体方向上保持在头部组件112内,第二部分在第二总体方向上保持在头部组件112内,其中第一和第二总体方向基本平行。

转到图14和图15,举例说明了第三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210。该实施例装置210包括头部组件212,其具有类似于第二实施例装置110的结合的一对背对头部组件112的结构,但缆绳束紧带214不通过在主体216内插入成型来固定连接到头部组件212。为能够发送缆绳束紧带214长度的各自端部通过通道238、238′,缆绳束紧带214具有尖端,例如上文描述的通过插入成型在缆绳束紧带214长度的每一端形成的尖端226、226′。头部组件212可以由与先前实施例装置10和110有关描述相同的材料和通过相同的技术构建。缆绳束紧带214可以与任一先前缆绳束紧带14和114相同的方式构建,但为方便起见,以简化的方式示出。

头部组件212包括具有后表面230、前表面232、顶表面234、底表面236和具有各自入口开口240、240′和出口开口242、242′的通道238、238′的主体216。头部组件212还包括整体成型的趋向迫使插入的缆绳束紧带214朝向各自保持板形式的保持件218、218′压缩构件220、220′,且每个保持件以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110方面描述的相同方式安装并保持在头部组件212。保持件218、218′按与先前实施例相关的描述配置,并具有突起224、224′,其作用是促使缆绳束紧带214保持在头部组件212内。

头部组件212以与先前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使用,然而,如上所述,缆绳束紧带214不是成型在头部组件212内。相反,将缆绳束紧带214第一部分通过将带有尖端226的第一端部插入通过一个例如通道238的各通道来保持在头部组件212的第一位置内,以确保第一位置在头部组件212内。然后,头部组件212和缆绳束紧带214可以与先前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处理以通过将头部组件定位到或靠近多个对象、将缆绳束紧带214第二部分移动到围绕多个对象的位置、然后将缆绳束紧带214第二部分移动到一位置来将多个对象保持在一起,其中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啮合并保持在头部组件212内。这通过将位于缆绳束紧带第二端部的尖端226′插入通过第二通道238′。然后一个或两个缆绳束紧带214的端部被牵引以拉紧围绕多个对象的缆绳束紧带210。因此,当安装时,缆绳束紧带214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保留在头部组件212内,且第一部分在第一总体方向上保持在头部组件212内,第二部分在第二总体方向上保持在头部组件212内,其中第一和第二总体方向基本平行。此外,可选择地,如果需要,任何从各自出口开口242、242′延伸的额外长度可通过剪切缆绳束紧带214来去除。

可以设想的是,缆绳束紧带214第一端部上的尖端226可以插入入口开口240并只有尽可能移动通过通道238以使缆绳束紧带第一端部上的尖端226从出口开口242延伸。使用这种方法,在缆绳束紧带插入并移动通过通道238′,且从出口开口242′延伸之后,任何沿着在每个端部具有尖端的预制缆绳束紧带长度的剪切局限于可选的单向剪切以从第二端部去除任何过量的缆绳束紧带。此外,在第三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210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可以采用任何上述控制编织长丝缆绳束紧带214潜在解开的结构和方法。

第四实施例的缆绳束紧带310在图16和17中举例说明。缆绳束紧捆扎装置310包括头部组件312和缆绳束紧带314,所述缆绳束紧带配置为具有通过使第一端部插入成型的头部组件312的主体316来保持在头部组件312第一位置的第一部分322。主体316具有后表面330、前表面332、顶表面334、底表面336和具有入口开口340和出口开口342的通道338。尽管应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单独插入的保持件,但通过主体316的通道338包括在本实施例中展示的以沿着主体316内的表面形成的整体保持件形式的保持件318。在本实施例中,整体保持件318包括直立的突起324且缆绳束紧捆扎装置310不包括压缩构件。突起324允许保持件318促使缆绳束紧带314第二部分啮合并保持在头部组件312内。头部组件312还可以使用与先前实施例有关描述相同的材料和技术来构造。尽管缆绳束紧带314可以与先前实施例类似地构造,但因为尖端是可选的,展示出的是在远端或第二端部328处没有插入成型的尖端。

缆绳束紧捆扎装置310可容易地和快捷地安装。这通过使缆绳束紧带314第一部分322保持在头部组件312内且通过将头部组件312定位到或靠近由所述装置310保持在一起的多个对象来实现。然后从头部组件312延伸的缆绳束紧带314第二部分在通常垂直于对象最长轴线的平面上移动到围绕多个对象的位置,且缆绳束紧带314第二部分移动到一位置,在该位置第二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312内。这通过将远端或第二端部328移动到头部组件312的主体316后表面330上的入口开口340、将第二端部328插入入口开口340并将第二端部328引送通过主体316上的通道338直到第二端部328从主体316的前表面332上的出口开口342延伸出去来实现。尽管缆绳束紧带314不应该没有困难、甚至在第二端部328没有尖端地通过通道338,但如果缆绳束紧带314没有足够的刚性,那么当将第二端部328插入进口开口340时,可能有必要向上围绕缆绳束紧带314,从而从通道338出去。当第二端部328开始延伸越过保持件318上的突起324,在顶表面334有开口343的情况下,可提供抓住第二端部328并将其向上引导越过突起324的便利。然后缆绳束紧带314第二端部328可以向下返回引导进入通道338并通过出口开口342。

一旦第二端部328从出口开口342延伸出来,其然后可被抓住并拉动。当从出口开口342延伸的缆绳束紧带314的部分被拉动时,缆绳束紧带314的进一步的更近部分持续通过通道338,且最终缆绳束紧带314上的张力趋向朝向缆绳束紧带314保持在一起的多个对象组的中心拉动并与从保持板318延伸的突起324啮合,直到缆绳束紧带314已经达到理想的紧密和张力水平。在该点,突起324趋向迫使长丝分开并允许突起324在编织缆绳束紧带314内的各长丝之间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的各直立突起324导致缆绳束紧带314的编织长丝在各突起324上钩住。一旦在各突起324上钩住,各突起324阻挡缆绳束紧带314向后运动。因此,当安装时,缆绳束紧带314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312内,且第一部分在第一总体方向上保持在头部组件312内,第二部分在第二总体方向上保持在头部组件312内,其中第一和第二总体方向基本平行。

当在此安装、锁定位置时,自由第二端部328可以在围绕被捆绑的对象延伸的缆绳束紧带314下卷起,其可按此处公开的任何其他实施例进行。可选择地,为减小体积和不必要的重量,缆绳束紧带314可以在出口开口342处修剪或以便留下从头部组件312的出口开口342延伸较短距离的部分。由于其编织长丝结构,修剪的缆绳束紧带314的减小的刚度和相对钝的端部有助于减少相邻电线、线束、缆绳或其他系统内的对象之间的潜在磨损,例如在受到运动或协助活动的捆绑系统中。如果人们关心潜在的缆绳束紧带314解开,那么可以采用任何先前讨论的结构和方法。

作为附加的安全特征,这种安装方法可以包括在主体316的顶表面334上的开口343内应用结合剂,例如胶水或粘合剂。如果一段缆绳束紧带314从其从出口开口342向外延伸的地方去除,在此位置的缆绳束紧带314上的结合剂的应用可用于到防止缆绳束紧带314的编织长丝解开,且也可用于将缆绳束紧带314结合到整体形成的保持件318上。因此,随着缆绳束紧带314被拉动通过头部组件312直到其在缆绳束紧带314上达到理想的张力,突起324将阻止缆绳束紧带314向后移动和回撤,从而促使缆绳束紧带314第二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312内。如果将结合剂应用到开口343内的缆绳束紧带314上,优选先于选择地剪切掉任何从出口开口324延伸的过量缆绳束紧带314,这样进行。

转到图18到24,举例说明了第五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410。缆绳束紧捆扎装置410包括头部组件412和一段使用与先前实施例描述相同的材料和技术构造的缆绳束紧带414。此实施例的头部组件412包括成型主体416和通常U形盖形式的保持件418。缆绳束紧带414第一部分422配置为保持在头部组件412内的第一位置上,其通过使在主体内出入成型的第一端部以曲折路径来增强保持,其如图20和21所示。与先前实施例一样,尖端426成型到从头部组件412延伸的缆绳束紧带414的远端或第二端部418上,如图18和21所示。与先前实施例一样,缆绳束紧捆扎装置410可用于例如将多个对象保持在一起,也可用于例如形成或包含电线、线束、缆绳或其他对象。

如图20所示,头部组件412的主体416具有后表面430、前表面432、顶表面434、底表面436和具有入口开口440和出口开口442的通道438。通过主体416的通道438包括下表面444和接收保持件418的突起424的一对凹槽446。凹槽446为突起424提供额外的支持抵抗缆绳束紧带414上的张力施加的力。

在此实施例以U形盖形式展现的保持件418可以由与用于形成连接保持件418的主体416相同的材料和通过相同的技术成型形成。保持件418包括一对通过上部分452连接的侧壁450。侧壁450包括开口454,其形成在缆绳束紧带414沿侧壁450下端部方向延伸的锁定扩展460。头部组件412的主体416包括具有隔开垂直壁474的狭窄中心部分。保持件418的侧壁450被定位以共同作用并沿着主体416的狭窄中心部分的隔开的垂直壁474滑动。

垂直壁474具有提供位于主体416的垂直壁474顶部的底切466的第一倾斜扩展465,和提供位于沿主体416的垂直壁474中间坐的底切476第二倾斜扩展475。随着用户移动保持件418,例如当朝向主体416挤压保持件418时,倾斜扩展465、475配置以导致保持件418的侧壁450向外推动。侧壁450和其各自的锁定扩展460沿着垂直壁474滑动,以至于保持件418可与倾斜扩展465、475配合。因此,如图20所示,为在准备位置安装保持件418,保持件418可以移动使锁定扩展460啮合并跨过第一倾斜扩展465,从而在第一和第二倾斜扩展465、475之间停止移动并抵靠底切466。缆绳束紧捆扎装置410可以制造和分布在这样的准备位置上。

缆绳束紧捆扎装置410可以使用如先前实施例描述的相同步骤安装。因此,当安装缆绳束紧捆扎装置410时,一旦缆绳束紧带414第二部分围绕在保持在一起的多个对象并通过头部组件412的主体416上的通道438,保持件418可以移动到锁定位置以促使缆绳束紧带第二部分啮合并保持在头部组件412内,其如图21所示。应当理解的是,当保持件418朝向锁定位置移动,倾斜扩展475导致保持件418的侧壁450向外推动作为保持件418,直到锁定扩展460跨过倾斜扩展475并到达锁定位置,且锁定扩展460来抵靠底切476,其如图24所示。

为保持头部组件内缆绳束紧带414的第二部分,保持件418还具有一对从上部分452的下侧延伸的突起424。保持件突起424配置以与缆绳束紧带414第二部分啮合,其移动到延伸通过头部组件412的位置。与先前实施例的突起相同,当保持件418移动到锁定位置时,突起424趋向迫使在编织的缆绳束紧带414第二部分内的长丝分开并允许各突起在各长丝之间延伸。突起424导致缆绳束紧带414的编织长丝在突起424上钩住。一旦在突起424上钩住,突起424阻挡缆绳束紧带414第二部分向后运动。因此,在安装和锁定位置上,缆绳束紧带414的两个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412内,且第一部分在第一总体方向上保持在头部组件412内,第二部分在第二总体方向上保持在头部组件412内,其中第一和第二总体方向基本平行。如果需要,从头部组件412延伸的过量缆绳束紧带414可被剪切掉,且通过使用任何先前描述的结构和方法阻止解开缆绳束紧带。

第六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510在图25到31中举例说明。缆绳束紧捆扎装置510包括头部组件512和一段使用与先前实施例描述相同的材料和技术构造的缆绳束紧带414。此实施例的头部组件512包括成型主体516和保持件518。如图29所示,保持件518具有有效提供上和下保持板518a和518b的通常的U形结构,所述保持板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的保持件18相似。因此,每个保持板518a、518b包括例如通过冲压形成以向前倾斜的突起524,以便能够分离和移动之间和钩挂缆绳束紧带514的编织长丝并能够抵抗缆绳束紧带514向后运动,从而促使缆绳束紧带514第二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512内。

如图27和28所示,缆绳束紧带514的第一部分552配置以通过使第一端部以曲折路径在主体516内插入成型,用于增强保持,将其保留在头部组件512内的第一位置处。然后一段缆绳束紧带514从头部组件512的前部延伸。就现有实施例而言,如图25和28所示,尖端526成型到从头部组件512延伸的缆绳束紧带514的远端或第二端部528。类似于现有实施例,例如可以使用缆绳束紧捆扎装置510以将多个对象保持在一起,如此以形成或包含一束电线、线束、缆绳或其它对象。

如图27所示,头部组件512的主体516具有后表面530、前表面532、顶表面534、底表面536和具有入口开口540和出口开口542的通道538。通过主体516的通道538包括下表面544和凹槽546,其接收保持件518的下保持板518b。凹槽546具有前壁548,其啮合下保持板518b的前缘。保持件518包括垂直条519,其连接上保持板和下保持板518a、518b,并且啮合头部组件512的主体516内后壁的内表面。上保持板518a还包括扩展519a,其啮合主体516内上壁的内表面。当通过出口开口542插入保持件并允许保持件518的弹力将其自身固定就位而将它装在头部组件512的主体516内时,这些啮合表面用于定位保持件518。保持件518可由那些用于第一实施例的保持件18的相同材料以及通过类似技术构造而成。

本实施例的头部组件512包括压缩构件520。以有些类似保持件418的方式构造压缩构件520,其中它呈U形盖的形式,并且可由用于形成主体516的相同材料和通过类似技术成型,压缩构件520连接到主体516上。压缩构件520包括一对侧壁550,由上部分552连接。各侧壁550包括各开口554,其形成锁定扩展560,锁定扩展560沿着侧壁550的下端部在缆绳束紧带514的方向延伸。压缩构件520还包括一对向下延伸的啮合凸耳570,将其定位用于与保持件518的上保持板518a啮合。头部组件512的主体516包括狭窄中心部分,其具有隔开的垂直壁574,有些像主体416隔开的垂直壁474。压缩构件520的侧壁550进行定位,以与主体516的狭窄中心部分隔开的垂直壁574配合并沿其滑动。

垂直壁574具有提供位于主体516的垂直壁574顶部的底切566的第一倾斜扩展565,和提供位于沿主体516的垂直壁574中间的底切576第二倾斜扩展575。当用户移动压缩构件520时,倾斜扩展565、575配置以使压缩构件520的侧壁550向外推动,例如当朝主体516挤压压缩构件520时。侧壁550和它们各自的锁定扩展560沿着垂直壁574滑动,这样使得压缩构件520可以与倾斜扩展565、575配合。为了在准备位置处安装压缩构件520,如图27所示,可以移动压缩构件520以使锁定扩展560啮合并跨过第一倾斜扩展565,从而在第一和第二倾斜扩展565、575之间停止移动,并抵靠底切566。缆绳束紧捆扎装置510可以制造和分布在这样的准备位置上。

压缩构件520在准备位置处时,使用如现有实施例描述的相同步骤可以安装缆绳束紧捆扎装置510。因此,当安装缆绳束紧捆扎装置510时,一旦将缆绳束紧带514的第二部分围绕在保持在一起的多个对象周围并且通过头部组件512的主体516中的通道538,可以将压缩构件520移动至锁定位置,如图28所示,在其中啮合凸耳570啮合保持件518的上保持板518a,并强制上保持板518a朝着下保持板518b,以便强制缆绳束紧带614的第二部分啮合头部组件512并保留在其内部。应该理解的是,如图31所示,当朝着锁定位置移动压缩构件520时,倾斜扩展575使压缩构件520的侧壁550被向外推,直到随着锁定扩展560停留并靠着底切576,锁定扩展560跨过倾斜扩展575并到达锁定位置。因此,在安装和锁定位置上,将缆绳束紧带514的两个部分保留在头部组件512内,而第一部分在第一总体方向上保留在头部组件512内,第二部分在第二总体方向上保留在头部组件512内,其中第一和第二总体方向基本上平行。对于现有实施例,可以去除从头部组件512延伸的过量缆绳束紧带514,如果需要,通过采用任何先前描述的结构或方法可以防止散开。

图32至39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610。缆绳束紧捆扎装置610包括头部组件6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614。本实施例的头部组件612包括成型体616,具有突起624的枢转压缩部件形式的保持件618。如图36和37所示,通过使第一端部以曲折的路径在主体616内插入成型,缆绳束紧带614第一部分622配置以保留在头部组件612内的第一位置处,用于增强保持。如本实施例所示,在主体616中具有空隙对于成型的目的来说是有必要的,以正确捕获缆绳束紧带614。一段缆绳束紧带14也从头部组件612的前部延伸。如现有实施例已经描述的,例如也可以使用缆绳束紧捆扎装置610,将多个对象保持在一起。

主体616和保持件618优选每个都是注射成型的并由相对于前面实施例所描述的类似材料和使用类似技术构造而成。在本实施例中,保持件618包括表面上的整体成型突起624,当保持件618处于锁定位置时,其啮合缆绳束紧带614。如图34和36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616还包括主体616下表面644上的相应突起625,其啮合缆绳束紧带614并且当保持件处于锁定位置时,相对突起624设置。突起624、625具有横向延伸的肋形式,并且提供了局部压缩载荷的增加,以增强缆绳束紧带614上的抓着力,而不采用破坏性的或有破坏性的结构。在这种方式下,保持件618促使缆绳束紧带614的第二部分啮合并保留在头部组件612内。

本实施例的缆绳束紧带614优选构造成类似于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样。正如现有实施例,如图36和37所示,第一部分622,例如缆绳束紧带614的第一端部保留在头部组件612中,而成型尖端626至缆绳束紧带614的远端或第二端部628,其从头部组件612延伸。正如现有实施例,尖端626有助于防止缆绳束紧带614的编织长丝散开,并且便于通过头部组件612插入缆绳束紧带614的第二端部628。

如图34所示,头部组件612的主体616具有后表面630、前表面632、顶表面634、底表面636和具有入口开口640和出口开口642的通道638。通过主体616的通道638包括下表面644和凹槽646,在其中可以看到缆绳束紧带614。主体616还包括侧壁674,每个都具有朝前的凹槽676,以接收枢销678和凹槽680,其接收从保持件618侧延伸的锁定扩展660。每个凹槽680具有底切表面682,用于与保持件618上的锁定扩展660锁定啮合。侧壁674的内侧也具有倾斜表面684,当锁定扩展660向下移动通过主体616停留在与底切682啮合的锁定位置处时,使用倾斜表面以使锁定扩展660促使侧壁674并稍微向外偏转。

保持件618包括具有孔692的底座部分690,枢转销678延伸穿过孔中,从而枢转连接保持件618到主体616。保持件618还包括手柄部分694,通过其可以从图34至36所示的未锁定准备位置处操纵枢转至图37所示的锁定位置处。中央部分696在底座部分690和手柄部分694之间桥接,在保持件618中形成开口697,同时允许主体616具有侧开口698,用于扩大压缩的缆绳束紧带614,并避免保持件618和主体616的侧壁674之间的干扰。

因此,保持件618是从未锁定的准备位置处枢转至锁定位置的。当解锁并旋转至垂直于缆绳束紧带614的常规路径时,保持件618处于准备位置处,并插入缆绳束紧带614穿过主体616中的通道638直至出口开口642,其中可以抓住缆绳束紧带614的第二端部并重新安排以越过保持件618的底座部分690并且向后穿过保持件618中的开口697。由于缆绳束紧带618向后延伸并且在主体616之上延伸,保持件618可朝主体616向下枢转,其通过手柄部分694使得缆绳束紧带614强制向下,并与向前延伸穿过通道638的部分啮合。如图36和37所示,当保持件达到锁定位置而且缆绳束紧带614啮合主体616后壁652的内表面650时,缆绳束紧带614还包裹在手柄部分694周围,并重新定向向上。穿过主体616并且围绕保持件618的各部分缆绳束紧带614的路径使保持件618来充当凸轮锁闩机构,当将进一步的张力施加到缆绳束紧带614时,其往往是自结合或自紧的,缆绳束紧带614进入头部组件612的主体616中的入口开口640。

缆绳束紧捆扎装备610安装方便快捷。这可通过缆绳束紧捆扎装备610将头部组件612定位于待保持在一起的多个对象或在多个对象附近实现。然后,在大致垂直于对象的最长轴线的平面内,移动缆绳束紧带614的第二部分到围绕多个对象的位置,进一步移动缆绳束紧带614的第二部分到一位置,其中它啮合并保留在头部组件612内。在该第七个实施例中,这是通过图34至37所示的安排,由向上的准备位置处的保持件618开始,通过移动远端或第二端部628与尖端626至头部组件612的主体616后表面630中的开口入口640来实现。然后将尖端626插入入口开口640并通过主体616中的通道638供送,直至尖端626从主体616的前表面632中的出口开口642向外和向前延伸。然后抓住尖端626,拉动缆绳束紧带614,直至它已经达到密封性或张力的所需水平。

随着正拉动从出口开口642向前延伸的缆绳束紧带614的部分,另一段更近侧的缆绳束紧带614继续穿过通道638,最终缆绳束紧带614中的张力趋于向保持在一起的多个对象的中心拉动缆绳束紧带614,因此进入与主体616中下表面664上的突起625更有力的啮合。然后尖端626向后重新安排越过保持件618的底座部分690,并向后穿过保持件618中的开口697。然后尖端626在保持件618的手柄部分694之下,进一步向后安排,再向上延伸,当保持件618枢转至图37所示的锁定位置时,在手柄部分694和主体616的后壁652内表面650之间进一步挤压。这样,保持件618上的突起624,以及头部组件612的主体616上的突起625,用于提供增加的压缩力,以协助保持缆绳束紧带614的第二部分在头部组件612内。啮合缆绳束紧带614以及当它通过通道638的部分传回时与其自身啮合的突起624、625和头部组件612的其它表面不会带来破坏性夹持环境,正如切入平板塑料缆绳束紧带的现有技术倒钩一样。因此,在安装和和锁定位置,缆绳束紧带614的两个部分保留在头部组件612内,第一部分沿第一总体方向保留在头部组件612内,第二部分沿第二总体方向上保留在头部组件612内,其中第一和第二总体方向基本上垂直。正如现有实施例,可以修整多余的从头部组件612延伸的缆绳束紧带614,如果有人关心缆绳束紧带的潜在解开,则采用任何先前讨论的结构或方法。

在来自现有实施例的其它变型中,图40至45示出了第八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710。本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710由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描述的类似材料和使用类似技术构造而成。本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710包括头部组件7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714。头部组件712包括成型体716和保持件718,其作为分离件在本实施例中示出,分离件不连接到主体716,直至将其安装在锁定位置。如图42所示,头部组件712具有后表面730,前表面732,顶表面734和底表面736。主体716包括楔形中心开口717,其具有下表面744。主体还包括具有开口780的侧壁744,其具有底切784。缆绳束紧带714的第一部分成型在头部组件712的主体716内,第二部分从头部组件712向外延伸。为了便于操作和防止松散,缆绳束紧带在远端或第二端部728包括成型的尖端726。

通过与缆绳束紧带714啮合和压缩,将保持件718安装并保持在头部组件712内。保持件718配置为压缩构件,用于插入楔形中心开口717。保持件718还包括主要主体720和延伸721。主要主体720包括从其横向向外延伸的锁定扩展760。当锁定扩展760朝着与开口780设置的底切784啮合移动时,锁定扩展760配置倾斜表面762,以协助偏转主体716的侧壁774。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延伸721具有整体成型的突起724,具有横向延伸的肋形式。很像现有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610,突起724提供了局部压缩力的增加给缆绳束紧带714的第二部分,以啮合并保留在头部组件712内。

因此,如图42至44所示,以类似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使用头部组件712,然而,如上所述,缆绳束紧带714不延伸穿过在头部组件712中的通道,反而缆绳束紧带714安排越过主体716的顶表面734,从而通过插入保持件718啮合并保持在头部组件712内,直至锁定扩展760啮合底切784,而保持件718到达锁定位置。

因此,可以以类似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处理头部组件712和缆绳束紧带714,以通过把头部组件712定位在多个对象或在多个对象附件将多个对象保持件在一起,移动缆绳束紧带714的第二部分到围绕多个对象的位置,然后移动缆绳束紧带714的第二部分到位置,其中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啮合并保持在头部组件712内。这是通过安排缆绳束紧带714越过主体716并拉动以收紧围绕多个对象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710来实现的。然后将保持件718插入在主体716中的楔形开口717,直至它到达锁定位置。因此,正如现有实施例,当安装时,将缆绳束紧带714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保留在头部组件712内,随着在第一总体方式上将第一部分保留在头部组件712内,在第二总体方向上将第二部分保留在头部组件712内,其中第一和第二总体方向基本上平行。还任选地,如果需要,通过切割缆绳束紧带714可以移动任何多余长度的缆绳束紧带714,其从头部组件712延伸。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先前所描述的,可以采用缆绳束紧带714防止散开的结构和方法。

转到图46至51,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本实施例的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可以由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描述的类似的材料和通过使用类似的构造技术构造而成,并且包括头部组件8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814。头部组件812包括成型体816和保持件818,保持件818还用作压缩构件,以下将其称为保持件818。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保持件818,大致为楔形,并通过与主体816形成一体并且在保持件818的侧面具有臂820,保持件将其连接至主体816,耦合至主体816。构造各臂820以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处保持保持件818,直至安装了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

头部组件812具有后表面830,前表面832,顶表面834,底表面836和通道838,在前表面832中具有开口840用于进入和退出通道838,在后表面830中具有第二开口842用于围绕保持件818循环缆绳束紧带814和向后穿过通道638。在本实施例中,将缆绳束紧带814的第一部分822保留在头部组件812的主体816中,例如通过插入成型或通过其它连接的方法,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讨论的。缆绳束紧带814的第二部分824从头部组件812的前表面832向外延伸,与方向相反,当在未锁定位置时,在该方向上保持件818从头部组件812延伸。因此,将保持件818保持在位置,其通过各臂820向后延伸穿过在后表面830中的循环开口842。

在本实施例中,通道838通常是锥形或楔形的,具有上壁850,下壁852和侧壁854。保持件818具有上表面856和下表面858,其包括锁定突起或延伸860。在本实施例中,配置锁定扩展860以与在通道838的上,下壁850中的锁定凹槽或棘爪862配合。应当理解的是,在任何具有锁定突起或延伸和相应的锁定凹槽或棘爪的实施例中,这种锁定结构可以位于相对于任何压缩构件或保持件的各自的相对表面或通过主体的通道的内表面,并且可以配置这样的结构,从而具有单一的,或至少一个锁定扩展和棘爪,或多个这样的锁定结构,如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对。因此,每个保持件和主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互补的锁定元件,当将保持件移动至锁定位置时,其是啮合的。

配置各臂820来保持保持件818以允许容易安装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在任何具有这种臂机构的实施例中,各臂可以位于相对于保持件的任何相应的外表面或穿过主体的通道的内表面,其彼此相对,并且可以与主体和保持件整体成型,如本实施例所示,或可以分别形成主体和保持件然后将其加入头部组件,如下文图58至62所示和所述的。还可以采用这些替代性方案,相对于包括保持件的任何其它实施例,保持件可以从未锁定位置移动,至少从头部组件的主体部分延伸至锁定位置,进一步推进到主体。

当期望使用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来将多个对象保持在一起时,将头部组件812移动至在多个对象或在多个对象附近的位置,例如一组电线W以形成束B,位于大体垂直于第一部分822并沿着头部组件812的前表面832。移动缆绳束紧带814的第二部分824的端部828以围绕多个对象循环,并通过在前表面832中的第一开口840,然后再通道838的下臂852和保持件818的下表面858之间,从而从第二开口842向后延伸。随着第二部分824啮合头部组件812,然后缆绳束紧带814的第二部分824的端部828安排越过保持件818的后方并通过在后表面830中的第二开口842传回,并在通道838的上壁850和保持件818的上表面856之间。然后端部828向前延伸穿过第一开口840,其中可以抓住它并通过用户拉动它。

当拉动缆绳束紧带814的端部828时,吸收任何松弛,当缆绳束紧带814的第二部分824移动穿过头部组件812并围绕保持件818移动时。以这种方式拧紧缆绳束紧带814,直至拉力超过了各臂820的强度,其连接保持件的两侧到主体816。构造各臂820,从而然后中断并允许保持件818向前推进到锁定位置,如图50至51所示。以这种方式,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进行构造以用于使用方法,其中拧紧缆绳束紧带814促使保持件818从未锁定的准备位置或开启位置到锁定的准备位置。在锁定位置,从头部组件812延伸的缆绳束紧带814的部分,当它压缩在保持件818的上和下表面856,858和通道838的各个相对的上和下壁850、852之间时,环形返回通过头部组件812并保持其中。

在未锁定位置保持保持件818,与通道838的上、下壁850,852隔开,降低了在端部828成型尖端的必要,因为端部828可容易地穿过头部组件812并围绕保持件818。此外,虽然可以设置成型尖端,如现有实施例所述的,如果在保持件818已到达锁定位置后将尖端828修整成更短的长度,则不需要避免散开,因为缆绳束紧带814将无法散开,且压缩在头部组件812内。实际上,一旦在锁定位置,保持件818的楔形啮合适用于自紧,且如果多个对象拉动缆绳束紧带814,围绕保持件818的穿线将使得保持件818驱使缆绳束紧带814进一步压缩以及更牢固地保持位置。

应当理解的是,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最初可不保留在头部组件内,但是只在穿过头部组件中的通道后和在操纵保持件或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后。另外,相对于本文的任何示范性实施方式,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在传递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通过头部组件之前,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以固定的方式保留在头部组件中,将会理解,这种装置配置为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其从相同的表面从头部组件延伸,第二部分将通过安排以穿过头部组件,或可以从其它延伸而不是表面,第二部分将通过其安排以穿过头部组件。

当把第九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与第十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进行比较时,提供了呈现这种替代性方向的用于从头部组件延伸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的装置的实施例,其在图52至53中示出。第九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可以由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描述的类似的材料和通过使用类似的构造技术构成而成,但更具体地,如在图46至52中的第六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以相同的方式构造它的组件,除了缆绳束紧带814的第二部分82从头部组件812的后表面830向后延伸,而不是从前表面832向前延伸。因此,缆绳束紧带814的第二部分824从头部组件812延伸,其也用作压缩构件,当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时,保持件81从头部组件8128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在使用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定位于在进行分组的多个对象或在多个对象附件,如电线W形成束B,随着本实施例,其定位于沿头部组件812的底表面836,以便可以大致平行于缆绳束紧带814的第一部分822。此配置可能需要使用稍长的一块缆绳束紧带814的第二部分824,当围绕多个对象循环时,但它也有利于简单处理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相对于通过头部组件供给第二部分824的端部828和拉动端部828直至在保持件818的两侧上的各臂820断裂,并且允许保持件818以同样的方式移动到锁定的关闭位置,相对于第九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如上所述。这还允许更容易获取端部828,如果用户希望修剪掉缆绳束紧带814的部分,一旦安装,其将会从头部组件812延伸。因此,为了使用的一种方法,类似地配置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其中拧紧缆绳束紧带814从未锁定的准备位置或开启位置驱动保持件818到锁定或闭合位置。一旦在锁定位置,保持件的楔形啮合适用于自紧,如所描述的第九实施例。

转到图54至55,示出了第十一实施例缆绳束紧带910。实施例缆绳束紧带910可以由如现有实施例所描述的类似材料和使用类似构造技术构造而成,并且包括头部组件9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914。头部组件912包括成型体916,和也用作压缩构件的保持件918,其在下文将称为保持件918。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保持件918是大致相同的楔形配置,如现有的第九和第十实施例,而且通过各臂920类似地耦合至主体916,其与主体916和保持件918形成一体。主体916和保持件918不同于那些现有的两个实施例,在其中缆绳束紧带914的第一部分922是在保持件918内插入成型,而不是在主体916内。正如现有的两个实施例,在保持件918两侧上的各臂920将它连接至主体916并且在未锁定的准备位置保持保持件918,直至安装了缆绳束紧带910。应该理解的是,头部组件的保持件和主体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交替形成,如下面讨论的实施例和图58至62所示。

头部组件912具有后表面930,前表面932,顶表面934,底表面936和通道938,在前表面932中具有第一开口940用于进入和退出,在后表面930中具有第二开口942以允许把端部928围绕在保持件918,并且通过通道938传回。如上所述,缆绳束紧带914的第一部分922通过插入成型进入保持件918,而不是主体916,保留在本实施例的头部组件912内。因此,缆绳束紧带914的第二部分924从保持件918向前延伸并从在头部组件912中的通道938向外延伸,与方向相反,当在未锁定位置时,保持件918在该方向上从头部组件912延伸。正如现有的两个实施例,把保持件保持在一个位置,通过各臂920由在后表面930中的循环开口942向后延伸。

正如现有的两个实施例,通道938通常是锥形或楔形的,具有上壁950,下壁952和侧壁954。保持件918具有上表面956和下表面958,其包括锁定扩展960。锁定扩展960配置以配合通道938的上下壁950中的锁定凹槽或棘爪962。虽然本实施例包括两个,但如前所述,保持件和主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或单一相应的互补锁定扩展和凹槽或棘爪,当把保持件移动到锁定位置时,它是啮合的。

配置各臂920来保持保持件918,以允许安装缆绳束紧捆扎装置910。应该理解的是,各臂可以相对于保持件的任何对应的外表面或通过彼此相对的主体的通道内表面设置,并且可与主体和保持件成型为一体,如本实施例所示,或主体和保持件可以分别形成,如下文结合图58至62的实施例所示和所述。

类似于第九实施例,把头部组件912移动到在多个对象或在多个对象附件的位置,一般位于沿头部组件912的前表面932。然而,将移动缆绳束紧带914的第二部分924的端部928到环过对象的顶部和围绕多个对象,然后穿过在前表面932中的第一开口940,然后再通道938的下壁952和保持件918的下表面958之间,以便从第二开口942向后延伸。随着第二部分924啮合头部组件912,缆绳束紧带914的第二部分924的端部9228然后安排越过保持件918的后部,然后通过第二开口940传回,其在后表面920中以及通道938的上壁950和保持件918的上表面956之间。然后端部928通过第一开口940向前延伸,其中可以抓住其并且通过用户拉动。

当拉动缆绳束紧带914的端部928的时候,吸收了任何松弛,由于缆绳束紧带914的第二部分924移动穿过头部组件912并且围绕保持件918移动,直至拉力超过了各臂920的强度,打破了各臂920并且驱动保持件918向前到锁定位置,类似于在图50至51中的第九实施例所示。在锁定位置,保持件918上的锁定扩展960到达通道938的上,下壁950、952中的棘爪962。以这种方式,配置缆绳束紧带910用于使用方法,其中拧紧缆绳束紧带914驱动保持件918从未锁定的准备或开启位置到锁定或闭合位置。在锁定位置,从头部组件912延伸的锁定捆扎带的部分,当把它压缩在保持件91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956、958和各个通道938的相对上壁和下壁950、952之间时,通过头部组件912围绕回来并且保留其中。当在锁定位置时,保持件918安装前的定位和施加到头部组件912内的缆绳束紧带914的压缩,减少了端部828上成型尖端的必要,相对于第九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那些前面的讨论出于同样的原因。

在图56至57中示出了第十二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10。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10可以由如现有实施例所述的类似的材料并通过类似的构造技术构造而成,并且包括头部组件10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1014。头部组件1012包括成型的主体1016,和用作压缩构件的保持件1018,以下将其称为保持件1018。本实施例示出的保持件1018是相同的大致楔形的配置,如现有的第九实施例,并且通过各臂1020类似地耦合到主体1016,臂1020与主体1016和保持件1018形成一体。主体1016不同于第九实施例的主体816,在其中缆绳束紧带1014的第一部分不在其中插入成型。不是通过将其插入成型保留在头部组件1012中,通过将其压缩在保持件1018和主体1016之间将缆绳束紧带1014的第一部分1022和第二部分1024都保留在头部组件1012中。如同第九实施例,在保持件1018的两侧上的各臂1020把它连接到主体1016并且把保持件1018保持在未锁定的的准备位置,直至安装了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10。

头部组件1012具有后表面1030、前表面1032、顶表面1034、底表面1036和通道1038,在前表面1032中具有第一开口1040用于进入和退出通道1038,在后表面1030中具有第二开口1042以允许循环或安排缆绳束紧带1014的端部越过保持件1018并且通过通道1038传回。如图第九实施例,通道1038一般是锥形或楔形,具有上壁1050,下壁1052和侧壁1054。保持件1018具有上表面1056和下表面1058,其包括锁定扩展1060。配置锁定扩展1060以与锁定凹槽或棘爪1062配合,其在通道1038的上,下壁1050,1052中。配置各臂1020以保持保持件1018以允许缆绳束紧捆扎装置的简易安装。

类似于第九实施例,为了安装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10,移动头部组件1012到多个对象或多个对象附近的位置,例如电线W,其形成为束B。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1024围绕多个对象,并且缆绳束紧带1014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022和1024通过头部组件1012向后导向,并且通过在主体1016的下壁1052和保持件1018的下表面1058之间的头部组件移动。缆绳束紧带1014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022和1024都安排通过保持件1018的后部,然后向前通过在主体1016中并在通道1038的上壁1050和保持件1018的上表面之间的第二开口1042,当在锁定位置时,其从头部组件1012的后表面1030延伸。然后第二部分1024的端部1028以及第一部分1022的端部,通过第一开口1040向前延伸,其中可以抓住它们并通过用户拉动。

拉动缆绳束紧带1014的自由端时,随着移动通过头部组件1012并且围绕保持件1018,缆绳束紧带1014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022,1024相关的任何松弛都被吸收,直至拉力超过了各臂1020的强度,使各臂1020断裂并驱动保持件1018向前到锁定位置,类似于在图50至51中的第九实施例所示。在锁定位置,保持件1018上的锁定扩展到达了通道1038的上,下壁1050,1052中的棘爪1062。以这种方式,为了使用的一种方法配置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010,其中拧紧缆绳束紧带1014驱动保持件1018从未锁定的准备或开启位置到锁定的或闭合位置。在锁定位置,缆绳束紧带的一部分从头部组件1012延伸,当它们压缩在保持件1028和主体1016之间时,安排端部通过并保留在头部组件1012中。

当在锁定位置时,保持件1018的预安装和施加到头部组件1012内的缆绳束紧带1014的压缩降低了对于缆绳束紧带1014端部上的成型尖端的需要,相对于第九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810中的端部828,那些前面讨论的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本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包括相同优点的保持件1018的楔形啮合,以便如果缆绳束紧带1014上拉动多个对象时,随着围绕保持件1018的缆绳束紧带1014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022、1024的穿线和其促使缆绳束紧带1014进入进一步压缩的倾向,而变得自紧,从而更可靠的保持位置。应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装置也可以采用前面讨论的锁定特征和相应的压缩构件或保持件与主体之间的结构的替代性配置。因此,每个保持件和主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互补的锁定元件,当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时,其是啮合的。

转到图58到62,示出了第十三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110。这个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110包括头部组件1112和缆绳束紧带1114。组件可以由相对于第九实施例描述的类似材料并通过使用类似的构造技术构造而成,但更具体地,类似于图46至51中的第九实施例缆绳捆扎装置810的那些组件,配置它的组件,除了压缩构件或保持件1118不与头部1112的主体1116形成一体之外。相反,保持件1118是来自主体1116的单独的组件,具有臂1120,其啮合主体1116,随着保持件1118在锁定的准备或开启位置和锁定或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头部组件1112具有后表面1130,前表面1132,顶表面1134,底表面1136和通道1138,在前表面1132中具有第一开口1140用于进入和退出通道1238,在后表面1130中具有第二开口1142以允许缆绳束紧带越过保持件1118的后部并通过通道1138传回。缆绳束紧带1114的第一部分1122保留在头部组件1112的主体1116中,例如通过插入成型或通过连接的其它方法,正如现有实施例所讨论的。缆绳束紧带1114的第二部分1124从头部组件1112的前表面1132向外延伸,与保持件1118在未锁定位置时从头部组件1112延伸的方向相反。因此,通过各臂1120保持保持件1118在向后延伸通过后表面1130中的环形开口1142的位置。

如前面所指出的,可以理解的是,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最初可选地不保留在头部组件内,但是只有在通过头部组件中的通道后和已经操纵在保持件或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后。另外,相对于本文任何实施方式,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其在传递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通过头部组件之前以固定的方式保留在头部组件内,将会理解的是,这种装置进行构造以使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从同样表面的头部组件延伸,安排第二部分通过该表面以穿过头部组件,或者可以从安排第二组件通过其穿过头部组件的其他表面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九实施例,通道1138一般是锥形或楔形,具有上壁,下壁1152和侧壁1154。保持件1118具有上表面1156和类似的下表面,其每个包括锁定扩展1160。锁定扩展1160进行构造以与通道1138的上壁和下壁1152中的锁定凹槽或棘爪1162配合。如图58至60所示,各臂1120配置以啮合位于主体1116后部附近通道1138侧壁1154中的棘爪1170,其把保持件1118保持在未锁定的位置,从头部组件1112的后表面1130延伸。如图61至62所示,主体1116还包括位于主体1116前部附近的通道1138侧壁1154中的棘爪1172,其把保持件1118保持在头部组件1112的主体1116内的锁定位置。应该理解的是,在任何具有锁紧突起或延伸和相应的锁定凹槽或棘爪的实施例中,这种锁定结构都可以位于相对于任何压缩构件或保持件的各自相对的外表面或通过主体的通道的内表面,并且可以配置这种结构以便具有单一的或至少一个锁定扩展和棘爪或多个这种锁定结构,如本实施例中示出的一对。因此,每个保持件和主体都包括至少一个互补的锁定元件,当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时,其是啮合的。

保持件1118保持在未锁定位置能使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110简易安装。头部组件1112可以移动至多个对象或多个对象附近的位置,例如形成束B的一组电线W,通常位于垂直于头部组件1112的第一部分1122并沿着头部组件1112的前表面1132。移动缆绳束紧带1114的第二部分1124的端部1128以围绕多个对象并穿过在前表面1132中的第一开口1140,然后通过通道1138的下壁1152和保持件1118的下表面之间,以便从第二开口1142向后延伸。第二部分1124啮合头部组件1112,然后安排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1124的端部1128越过保持件1118的后部并通过后表面1130中以及通道1138的上壁和保持件1118的上表面1156之间的循环开口1142返回。然后端部1128通过第一开口1140向前延伸,其中可由用户抓住它并拉动。

当拉动缆绳束紧带1114的端部1128时,随着缆绳束紧带1114的第二部分1124移动通过头部组件1112并围绕保持件1118,吸收了任何松弛。以这种方式拧紧缆绳束紧带1114,直至拉力超过了保持件1118两侧上各臂1120的阻力以保持在棘爪1170内。各臂1120可以构造,以破坏后棘爪1170或简单地从其移出,并使保持件1118向前推进,直至无论各臂1120左侧是什么都到达并啮合前棘爪1171,到达图61至62中示出的锁定位置。应该理解的是,各臂可相对于保持件的任何对应的外表面或彼此相对的通过主体的通道的任何内表面进行定位。

在锁定位置,在保持件1118的上表面1156和下表面上的锁定扩展1160也到达通道1138的上壁和下壁1152中的棘爪1162。以这种方式,为了使用的方法配置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110,其中拧紧缆绳束紧带1114驱动保持件1118从未锁定的准备或开启位置到锁定的关闭位置。在锁定位置,当保持件1118的上表面1156和下表面和通道1138的各自相对的上壁和下壁1152之间压缩它时,从头部组件1112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的一部分通过头部组件1112环回并且保留在头部组件1112中。

保持件1118保持在未锁定位置,与通道1138的上壁和下壁1152隔开,降低了端部1128上成型尖端的必要,因为端部1128可以容易地穿过头部组件1112并且围绕保持件1118。此外,虽然提供了成型尖端,如现有实施例所描述的,在保持件1118已经到达锁定位置之后,如果把端部1128修整为更短的长度,避免松散不是必需的,因为缆绳束紧带1114将无法散开,而在头部组件1112内压缩。实际上,一旦在锁定位置,保持件1118的楔形啮合使用适用于自紧,而围绕保持件1118的线程将导致保持件1118促使缆绳束紧带1114进入进一步的压缩,从而更牢固保留在位置,如果多个对象拉动缆绳束紧带1114。

转到图63至65,安装了第四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210。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210可以由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述的类似的材料和通过使用类似的构造技术构造而成,并且包括头部组件12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1214。头部组件1212具有后表面1230,前表面1232,顶表面1234,和底表面1236。

头部组件1212包括成型体1216和压缩构件或保持件1218,其并入头部组件1212,例如通过成型到位或通过摩擦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保持件1218配置为可变形构件,具有穿过其中的通道,如在图63至64中可见,在前表面1232中有第一开口1240,在后表面1230中有第二开口1242。缆绳束紧带1214的第一部分1222在体1216内插入成型。然后缆绳束紧带1214的第二部分1244从体1216的前表面1232延伸到端部1288。

主体1216和保持件1218不同于那些紧接着的五个实施例,在其中保持件1218不是楔形构件,通过拉动缆绳束紧带1214的端部1228移动它。因此,如图63至64所示,在头部组件变形前,头部组件1212和保持件1218允许缆绳束紧带1214的第二部分1224在任一方向上自由地在通道1238内移动。然而,一旦通过使用工具操纵头部组件1212,其包括体1216和对应的保持件1218,沿着缆绳束紧带1214的一部分的自由移动停止了,以便压接头部组件1212。如图65所示,当压接时,压缩缆绳束紧带1214的第二部分1224并且保持在头部组件1212中。

图65还示出了缆绳束紧带1214的第二部分1244,其在第一方向上从头部组件1212的前表面1232延伸,以便允许端部1288围绕多个对象,然后在相对的方向上安排通过在前表面1232中的开口1240,以穿过在头部组件1212中的通道1238。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已经安排了端部1228,以便首先穿过在头部组件的后表面中的开口1242。或者,第二部分1224可以已经从头部组件1212的后表面1230延伸,然后可以已经安排其通过或者是在头部组件1212的前表面1232中的开口1240或者是在头部组件1212的后表面1230中的开口1242。在又一替代性实施方式中,缆绳束紧带1214的第一和第二部分1222、1224最初都可以自由得安排通过通道1238,无论是从相同的方向还是在相反的方向,然后通过工具可以压接头部组件以在头部组件1212内压缩或保持缆绳束紧带1214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在图65中示出的配置中,在传递第二部分1244通过通道1238后,由于第二部分1244通过在头部组件1212中的保持件1218移动通过通道1238,,相对于头部组件1212,可以拉动缆绳束紧带1214的端部1228来消除任何松弛。一旦已经拉紧缆绳束紧带1214,通过压接可以使用一种工具来变形保持件1218,以移动保持件1218到锁定或压缩状态,在其中保持件1218把第二部分1244保持在头部组件1212内。应当理解的是,如果第二部分1222是在松散的位置开始,并且传递它通过通道1238,然后当压接1218时,它的第一部分1222也将保持在头部组件1212中。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210可以提供轻重量装置,其可以从与上述实施例有关的讨论的任何有利的材料构造而成,尽管呈现了一种结构,其是完全组装地并且很容易使用。

在图66至68中安装了第十五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310。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310包括头部组件1312和缆绳束紧带1314,具有长度和第一和第二端部1328、1329。组件可以由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述的类似的材料和使用类似的构造技术构造而成。头部组件1312还包括体1316和压缩构件或保持件1318。在本实施例中,保持件1318与头部组件1312的主体1316成型为一体,以便通过小型各臂1320将其连接至体,配置小型臂1320以把保持件1318保持在图66至67中示出的未锁定位置,尽管通过手柄也容易破裂,如果迫使保持件1318进入体1316并且朝着在图68中示出的锁定位置。然而,应该理解的是,保持件可以分别形成,然后通过使用突起或延伸和相应的凹槽或棘爪保持在相对于主体的位置,或其它合适的连接方式,其允许保持件从未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相对于其它实施例如上所述。

头部组件1312具有后表面1330,前表面1332,顶表面1334,底表面1336,左侧表面1333,和右侧表面1335。头部组件1312还包括通道1338,在前表面1332中具有第一开口1340用于退出通道1338,在后表面1330中具有第二开口1342以允许缆绳束紧带1314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328、1329穿过在保持件1318下方的通道1338。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讨论的,缆绳束紧带1314的第一部分1322保持在头部组件1312的主体1316中,例如通过插入成型或通过连接的其它方式,虽然应该理解的是,主体1316可以滑动啮合缆绳扎带1314以把第一部分1322保持在头部组件1312的主体1316内。此外,相对于本文任何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传递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通过头部组件之前,其以固定方式保持在头部组件中,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配置这种装置以使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从来自于同样表面的头部组件延伸,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它以穿过头部组件,或可以从其它表面延伸,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它以穿过头部组件。缆绳束紧带1314的第二部分1324从头部组件1312的左侧表面1333向外延伸,而缆绳束紧带1314的第三部分1326从头部组件1335的右侧表面向外延伸。当在解锁位置时,把保持件1319保持在一个位置,保持件1318通过各臂1320从在后部1330中的第二开口1340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有些类似于一些现有实施例,通道1388通常包括上壁1350,下壁1352和侧壁。保持件1318具有上表面1356和下表面1358,而上表面和下表面1356,1358的每个包括至少一个锁定突起或延伸1360。配置锁定扩展1360以与在通道1338的壁1350中的锁定凹槽或棘爪1362配合。因此,每个保持件和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互补的锁定元件,当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时,其是啮合的。

如图68所示,当迫使保持件1318向前进入通道1338时,配置各臂1320来打破,其中保持件1318啮合缆绳束紧带1314的第二和第二部分1324,1326,而锁定扩展1360啮合棘爪1362。还配置锁定扩展和棘爪来抵抗缆绳束紧带的第二或第三部分的向后运动,其将在保持件1318和体1316之间压缩。应该理解的是,在具有在保持件上的各臂结构实施例中,各臂可以位于相对于保持件的任何对应的外表面或通过体的通道的内表面,其彼此相对,而且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与体和保持件成型为一体,或者体和保持件可以分别形成,然后加入头部组件,如结合图58至62的实施例所示和如上所述。

使保持件保持在未锁定位置允许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310的简易安装。可以移动头部组件1312到在多个对象或多个对象附近的位置,例如一组线以形成一束。随着缆绳束紧带1314的第一部分1322保持在头部组件1312内,可以移动第一和第二端部1328、1329以围绕多个对象并且穿过开口1342和穿过1338,直至它们退出开口1340,通常在垂直于第一部分1322的方向和垂直于多个对象的轴的方向,其对应于缆绳束紧带1314的第二和第三部分1324、1326。随着第二和第三部分1324,1326啮合头部组件1312,然后拉动端部1328,1329以吸收在缆绳扎带1314中的任何松弛并且拧紧缆绳扎带1314。然后端部1328、1329从第一开口1340向前延伸,其中可以通过用户抓住它们并且拉动它们。

当拉动缆绳束紧带1314的端部1328、1329时,由于缆绳束紧带1314的第二和第三部分1324、1326移动通过头部组件1312并移过保持件1318,吸收了任何松弛。以这种方式拧紧缆绳束紧带1314,直至满意地拉紧,然后手动向前移动保持件1318,超出了打破在保持件1318上的各臂1320所需的力,并且使从通道1388延伸的保持件1318从未锁定位置移动到通道1388内的锁定位置。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当用户拉动缆绳束紧带时,如果以更类似于一些其它实施例的方式配置缆绳束紧捆扎装置,提供其它实施例用于这种移动,可以提供移动保持件进入锁定位置的力。

锁定扩展1360与锁定棘爪1362的啮合把保持件1318保持在在图65中示出的锁定位置,尽管也在保持件1318的下表面1358和体1316的下壁1352的上表面之间压缩缆绳束紧带1314的第二和第三部分1324、1326。在一般情况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302可能设置有松散地或者固定地保持在头部的第一部分1322,而第二和第三部分1324、1326分别从头部1312延伸,或以接合的方式从头部1312延伸,以便在它们的端部彼此相邻或沿其长度彼此相邻。尽管可以移动两端1328、1329通过头部组件1312以保持缆绳扎带1314的第二和第三部分1324,1326应该理解的是,要么是第二部分要么是第三部分可以单独保持在头部组件1312内,如果需要的话。

在图69至72中安装了第十七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410。本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410包括头部组件1412和缆绳束紧带1414,具有一段和第一和第二端部1428、1429。组件可以由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讨论的类似的材料和通过使用类似的构造技术构造而成,而装置1410最类似于在图66到68中示出的第十五实施例装置1310。头部组件类似地包括体1416和压缩构件或保持件1418,其中保持件1418与头部组件1412的主体1416成型为一体,以便通过小附件构件或各臂1420把它连接到体,配置小附件构件或臂1420以把保持件1418保持在图69到70中示出的未锁定位置,尽管通过手柄也容易破裂,如果迫使保持件1418进入主体1416并且朝着在图71到72中示出的锁定位置。然而,应当理解的是,保持件可以单独形成,然后通过使用突起或延伸和相应的凹槽或棘爪或通过其它连接的方式保持在相对于体的一个位置,这将允许从未锁定为移动保持件1418到锁定位置,如相对于其它实施例上面所述。

头部组件1412具有后表面1430,前表面1432,顶表面1434,底表面1436,左侧表面1433和右侧表面1435。头部组件1412还包括通道1438,在前表面1432中具有第一开口1440用于退出通道1438,在后表面1430中具有第二开口1442以允许缆绳束紧带1414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428、1429穿过在保持件1418下方的通道1438。缆绳束紧带1414的第一部分1422保持头部组件1412的主体1416中,例如通过啮合在体1416中的通道1431,虽然应该理解的是,体1416可以滑动啮合缆绳束紧带1414以在头部组件的主体1416内保持第一部分1422,如在图66至68中选择性所示。如在现有实施例中,缆绳束紧带1414的第二和第三部分1424、1426从头部组件1412的侧表面1433,1435向外延伸。当在未锁定位置,向后延伸的保持件1418保持在一个位置,其通过各臂1420与在后表面1430中的第二开口1442对准。

在本实施例中,有些类似于一些现有实施例,通道1438通常包括上壁1450,下壁1452和侧壁。保持件1418具有上表面1456和下表面1458,而上表面和下表面1456、1458每个包括至少一个锁定突起或延伸1460。配置锁定扩展1460以与在通道1438的上壁1450和下壁1452中的锁定凹槽或棘爪1462配合。如图72所示,当迫使保持件1418向前进入通道1438时,配置臂1420以破裂,其中保持件1418啮合缆绳束紧带1424的第二和第三部分1424,1426,而锁定扩展1460啮合棘爪1462。还配置了锁定扩展和棘爪以抵抗缆绳束紧带的第二或第三部分的向后移动,其将在保持件1418和体1416之间压缩。

使保持件保持在未锁定位置允许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410的简易安装。可以移动头部组件1412到在多个对象或多个对象附近的位置,例如一组线以形成一束。缆绳束紧带1414的第一部分1422呈现为自由环路,其围绕多个对象并且延伸越过头部组件1412,缆绳束紧带1414的第二和第三部分1424,1426位于其中。然后移动第一部分1422的环路到一个位置,其中其接收在在体1426中的通道1431。当拉动第一和第二端部1428、1429时,其对应于缆绳束紧带1414的第二和第三部分1424,1426,它们吸收了在缆绳束紧带1414中的任何松弛,而且拧紧了缆绳束紧带1414。这拖动第一部分1422更牢固地进入通道1431,尽管仍然允许装置的一些调整,如果需要的话。第二和第三部分1424,1426继续移动通过头部组件1412并移过保持件1418,直至拧紧了缆绳束紧带1414,然后手动向前移动保持件1418,超出了断裂在保持件1418上的臂1420所需的力,使保持件1418从未锁定位置移动,保持件1418从通道1438延伸至在通道1438内的锁定位置。正如相对于在图66至68中的实施例,应该理解的是,当用户拉动缆绳束紧带时,如果以更类似于一些其它实施例的方式配置缆绳束紧捆扎装置,提供其它实施例用于这种移动,可以提供移动保持件进入锁定位置的力。

锁定扩展1460与锁定棘爪1462的啮合把保持件1418保持在在图72中示出的锁定位置,尽管也在保持件1418的下表面1458和体1416的下壁1452的上表面之间压缩第二和第三部分1424、1426。

在一般情况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402可以设置有第二和第三部分1424,1426,其从头部组件1412延伸,而且第一部分1422准备围绕多个对象并且保持在通道1431内以松散地保持,直至拉动端部1428,1429,吸收了在装置中的松弛而且更加牢固地抓住通道1431。如在现有实施例中,第二和第三部分1424,1426分别从头部组件1412延伸,或以接合的方式从头部组件1412延伸,以便在它们的端部彼此相邻或沿着它们的长度彼此相邻。应该理解的是,端部1428,1429都必须移动通过头部组件1412以保持缆绳束紧带1414的第二和第三部分1424,1426。

在来自现有实施例的其它变化中,在图73至76中安装了第十七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510。本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510是由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述的类似的材料和使用类似的技术构造而成。本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510包括头部组件15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1514。头部组件1512包括成型体1516,和压缩构件或保持件1518,其作为分离件在本实施例中示出,分离件不连接至体1516,直至在锁定位置安装它。头部组件具有后表面1530,前表面1532,顶表面1534,和底表面1536。头部组件还包括通道1538,在前表面1532中具有第一开口1540用于退出通道1538,在后表面1530中具有第二开口1542以允许缆绳束紧带1514穿过通道1538并且接收保持件1518。通过体1516的通道1538是有些楔形的并且具有平的下表面1544和侧壁1546。通道1538还包括在上表面1564中的锁定底切,凹槽或棘爪1562。

在本实施例中,缆绳束紧带1514的第一部分1522与头部组件1512的主体1516成型,而第二部分1524从头部组件1512的前表面1532向外延伸并且终止于端部1528。正相对于本文的其它实施例所指出的,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开始可以以固定或非固定的方式保持在头部组件中,而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可以从来自于相同表面的头部组件延伸,将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或可以从其它表面延伸,将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

保持件1518在上表面1556和在大致的平的下表面1558上具有锁定突起或延伸1560,其可选地可具有突起或以其它方式粗糙化以改善抓握缆绳束紧带1514。保持件1518还通过第一中央通道1566并再次通过第二通道1568滑动地接收缆绳束紧带1514的第二部分1524。随着围绕多个对象环接自由端1528,缆绳束紧带1518的第二部分1524可以安排通过路径,然后通过在体1516的后表面1530中的第二开口1542传递它。然后端部1528可以穿过通道1538并且从在体1516的前表面1532中的第一开口1540出来,其中将安排它向上沿着后表面1530,然后安排它向后越过主体1516的顶表面1534,直至穿过了在保持件1518中的第二通道1568,并且呈现出通过用户抓握和拉动自由端1528。

保持件1518配置为压缩构件用于插入大致楔形的通道1538以在保持件1518的下表面1558和通道1538的下表面1544之间压缩缆绳束紧带1514的第二部分1524。当拉动缆绳束紧带1514的第二部分1524的端部1528时,通过第二部分1524拉动保持件1518,并穿过保持件1568,以便间隔沿着一段自体1516的第二部分1524移动保持件从它的未锁定位置到位于体1516内的锁定位置,其中锁定扩展1560啮合锁定棘爪1562。另外,如图75到76所示,当移动保持件1518到它的锁定位置时,在保持件1518和头部组件1512的主体1516的后表面1532的上部分之间压缩缆绳束紧带1514的第二部分1524。应当理解的是,类似于一些本文公开的现有实施例,还提供了在表面上的锁定扩展1560,缆绳束紧带1514的第二部分1524将越过它,以便提供锁定特征,以及局部增加施加到缆绳束紧带1514的第二部分1524的压缩力以改善它在头部组件1512内的保持。

转到图77到80,安装了第十八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610。本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610由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述的类似的材料和使用类似的技术构造而成,并且包括头部组件16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1614。头部组件1612包括成型体1616和压缩构件或保持件1618,其作为分离机在本实施例中示出,分离件不连接到体1616直至在锁定位置安装了它。头部组件具有有后表面1630,前表面1632,顶表面1634,和底表面1636。头部组件1612还包括通道1638,在前表面1632中具有第一开口1640用于退出通道1638,在后表面1630中具有第二开口1642以允许缆绳束紧带1614穿过通道并且接收保持件1618。通过体1616的通道1638包括在上表面1664和平的下表面1644和侧壁1646上的凹槽或棘爪1662。

在本实施例中,缆绳束紧带1614的第一部分1622在头部组件1612的主体1616内成型,而第二部分1624从头部组件1612的前表面1632向外延伸,并且终止于自由端1628。如相对于本文的其它实施例所指出的,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开始可以以固定或非固定的方式保持在头部组件中,而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可以从来自于相同表面的头部组件延伸,将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或可以从其它表面延伸,将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

保持件1618具有多个在上表面1656和大致平的下表面1658上的锁定突起或延伸1660。保持件1618也通过通道1666滑动接收缆绳束紧带1614的第二部分1624,其包括突起或延伸1668,当在图79至80中示出的锁定位置时,突起或延伸1668可以帮助抓握和保持缆绳束紧带1614的第二部分1624。如同其它实施例,应该理解的是,这种锁定结构可以位于相对于压缩构件或保持件的任何各自相对的外表面或通过体的通道的内表面,而且可以配置这种结构以具有单一的或至少一个锁定扩展和棘爪,或多个这锁定结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多个。因此,每个保持件和体都包括至少一个互补的锁定元件,当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时,其是啮合的。

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1624可以安排通过路径,其从围绕多个对象环接自由端1528开始,然后通过在体1616的后表面1630中的第二开口1642传递它。端部1628将穿过通道1638并且从在体1616的前表面1632中的第一开口1640出来,其中可以通过用户抓握它并且拉动它。

保持件1618配置为压缩构件,用于插入通道1638以通过保持件1618在通道1666内压缩缆绳束紧带1614的第二部分1624。当拉动缆绳束紧带1614的第二部分1624的端部1628时,吸收了在整个缆绳束紧带1614的松弛,而且可以手动移动保持件1618从间隔沿着一段来自体的第二部分1624的锁定位置到位于体1616内的锁定位置,其中锁定扩展1660啮合锁定棘爪1662。在锁定位置,如图79至80所示,在保持件1618内压缩缆绳束紧带1614的第二部分1624。应当理解的是,类似于本文公开的一些现有实施例,可以提供在表面上的锁定扩展1660,缆绳束紧带1614的第二部分1624越过其,以便提供锁定特征,以及局部增加施加到缆绳束紧带1614的第二部分1624的压缩力以改善在头部组件1612内的保持。

转到图81至82,安装了第十九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710。本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710可以由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述的类似的材料和通过使用类似的构造技术构造而成,并且包括头部组件17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1714。头部组件1712包括成型体1716和用作压缩构件的保持件1718,以下将其称为保持件1718。由于具有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保持件1718,其包括大致平行的相对表面,而且通过与体1716形成一体耦合至体1716,并且具有在保持件1718的侧壁上的臂或其它材料连接,其将它连接至体1716。构造臂1720以把保持件1718保持在未锁定,准备位置,其从体1716延伸直至安装了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710。

头部组件1712具有后表面1730,前表面1732,顶表面1734,底表面1736和通过头组件1712的主体1716的通道1738。通道1738具有至少三个开口,即在前表面1732中具有第一开口1740用于进入和退出通道1738,在后表面1730中具有第二开口1742用于沿着后表面1730退出和围绕凸耳环接缆绳束紧带1714,在顶表面1734中具有第三开口1743。在本实施例中,缆绳束紧带1714的第一部分1722保持在头部组件1712的主体1716中,例如通过插入成型或其他连接的方式,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讨论的。缆绳束紧带1714的第二部分1724从头部组件1712的前表面1732向外延伸,与方向相反,当在锁定位置时,保持件在该方向上从在头部组件11712的后表面1730中的开口1742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通道1738具有上壁1750,其大致平行于下壁1752和侧壁1754。保持件1718具有上表面1756和下表面1758,其大致是平行的和平坦的,但可以包括锁定突起或粗糙区以提高对缆绳束紧带1716的握力。应该理解的是,如在任何其它实施例中,保持件可以包括锁定突起和延伸,而体可以包括相应的锁定凹槽或棘爪,而且这种锁定结构可以位于相对于压缩构件或保持件的任何分别相对的外表面或通过体的通道的内表面。可以配置这种结构以便具有单一的或至少一个锁定扩展和棘爪,或多个这种锁定结构。因此,每个保持件和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互补的锁定元件,当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时,其是啮合的。

配置各臂1720以保持保持件1718以允许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710的简易安装。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在任何具有这种臂结构的实施例中,各臂可以位于相对于保持件的任何对应的外表面或通过体的通道的内表面,其彼此相对,而且如本实施例所示,可以与体和保持件成型为一体,或者体和保持件可以分别形成然后加入头部组件,如结合图58至62的实施例所示和如下所述。相对于任何其它实施例,可以采用这些替代方案,其包括保持件,并且从锁定位置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保持件至少部分地从头部组件的主体延伸,进一步推进到体。

当期望使用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710以把多个对象保持在一起,移动头部组件到在多个对象或在多个对象的附近并且沿着头部组件1712的底表面1636的位置。移动缆绳束紧带1714的第二部分1724的自由端1729以围绕多个对象并且穿过在后表面1730中的第二开口1742,然后通过通道1738并从在前表面1732中的第一开口1740出来。然后安排端部1728到凸耳1733并且越过凸耳1733,向下通过在顶表面1734中的第三开口1743,然后退回在头部组件1712的主体1716的后表面中的第二开口1742。随着这个安排,缆绳束紧带1714的第二部分1724越过本身,以便呈现两层缆绳束紧带啮合彼此,然后以相反的方向安排。随着这个安排,缆绳束紧带1714的第二部分1724越过本身,以便呈现两层缆绳束紧带啮合彼此,然后安排在相反的方向。然后端部1728从第二开口1742向后延伸,其中可以通过用户抓住它并且拉动它。

当拉动缆绳束紧带1714的端部1728时,由于缆绳束紧带1714的第二部分1724移动通过头部组件,吸收了任何松弛。以这种方式拧紧缆绳束紧带1714,直至达到了所期望的张力水平,然后手动移动保持件1718进入在体1716内的锁定位置,例如通过推动保持件1718直至力超过了各臂1720的强度,其连接保持件1718的侧面到体1716。如图82所示,构造各臂1720以便随后破裂并且允许保持件1718推进到锁定位置。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可以替代地配置地头部组件1712和缆绳束紧带1714的安排以允许拉动端部1728,以最终驱动保持件1718进入体1716以达到锁定位置。在锁定位置,保持件1718压缩两层第二部分1724,彼此相靠并且靠在通道1738的下壁1752。超越了压缩将趋于锁定缆绳束紧带1714的第二部分1724到位的事实,鉴于两层彼此啮合并且安排在相反的方向,它们将趋于抵抗缆绳束紧带1714的移动。

如同许多前述实施例,使保持件1718保持在锁定位置降低了对于在端部1728上的成型尖端的需要,其与通道1738的下壁1752间隔开,因为通过头部组件1712,自由端1728可以容易地穿过头部组件1712。此外,虽然提供了成型尖端,如相对于一些现有实施例所述,如果在保持件1718已经锁定位置后,将端部1728修正为更短的长度,那么不需要避免散开,因为缆绳束紧带1714将无法散开而压缩在头部组件1712内。实际上,一旦在锁定位置,为相反方向的两层缆绳束紧带1714在头部组件1712内的压缩和安排将趋于提供缆绳束紧带1714在头部组件1712内的安全保持。

应该理解的是,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可选地最初不保持在头部组件内,但是只有在穿过在头部组件中的通道之后和已经操纵保持件或保持件移动进入锁定位置之后。另外,相对于任何本文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在通过头部组件传递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之前,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以固定的方式保持在头部组件中,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配置这种装置以使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从来自同一表面的头部组件延伸,将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或可以从其它表面延伸,将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

在图83至85中示出了第二十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80。本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80可以由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述的类似的材料和通过使用类似的构造技术构造而成,并且包括头部组件18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1814。头部组件1812包括成型体1816和用作压缩构件的保持件1818,在下文将其称为保持件1818。由于具有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保持件1818,其通常是矩形的横截面,并且通过突起,其啮合在体1816的内侧壁1854上的棘爪(未示出),耦合至体1816。构造突起和棘爪以把保持件1818保持在未锁定,准备位置,其从体1816向上延伸直至安装了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810。

头部组件具有后表面1830,前表面1832,顶表面1834,底表面1836和通过头组件1812的主体1816的通道1838。通道1838具有在前表面1832中的第一开口1840以允许缆绳束紧带1814退出并重新进入通道1838,具有在后表面1830中第二开口1842以允许缆绳束紧带1814进入并退出头部组件1812。在本实施例中,缆绳束紧带1814的第一部分1822保持在头部组件1812的主体1816中,例如通过插入成型或通过其它连接的方法,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讨论。缆绳束紧带1814的第二部分1824最初从头部组件的前表面1832向外延伸,并且在安排缆绳扎带1815用于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810的安装之后,端部1828也从头部组件的前表面1832向外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通道1838具有下表面壁1852,和侧壁1854。保持件1818具有上表面1856,下表面1858,以及侧表面1859,其通常的平坦的。保持件1818还包括通道1857,在方向上从前延伸到头部组件1812的后部,并且配置为与通道1838对准,当保持件1818在低的或锁定位置时。应该理解的是,如在任何其它实施例中,保持件可以包括锁定突起或延伸,而体可以包括相应的锁定凹槽或棘爪,而且这种锁定结构可以位于相对于压缩构件或保持件的任何各自相对的外表面或通过体的通道的内表面。也可以配置这种结构,以便具有单一的或至少一个锁定扩展和棘爪,或多个这种锁定结构。因此,每个保持件和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互补的锁定元件,当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时,其是啮合的。

如上所述,保持件1818最初可以通过突起耦合到体1816,其啮合对应的棘爪以允许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810的简易安装。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在任何具有臂结构的实施例中,可以有各臂或其它结构,其位于相对于保持件的任何对应的外表面或通道的内表面或体的内表面,其彼此相对,或者组件可以彼此成型为一体。相对于任何其它实施例,可以采用这些替代方案,其包括保持件,并且从锁定位置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保持件至少部分地从头部组件的主体延伸,进一步推进到体。

当期望使用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810来把多个对象保持在一起时,移动头部组件到在多个对象或多个对象附近并且沿着头部组件1812的底表面1836的位置。移动缆绳束紧带1814的第二部分1824的自由端1828以围绕多个对象并且穿过在后表面1830中的第二开口1842,然后通过通道1838并从在前表面1832中第一开口1840出来。然后通过用户拉动自由端1828以去除任何在整个缆绳束紧带1814中的松弛。然后通过用户手动向下推动保持件1818到较低的位置。在这样做时,保持件1818的侧表面1859和下表面1858按压缆绳束紧带1824的第二部分,其穿过通道1838,靠着相反的通道的侧壁1854和下壁1852,进一步拉近缆绳束紧带1814,其围绕多个对象延伸并且压缩第二部分1824。随着移动保持件1818到其向下的位置,通过保持件1818的通道1857与通过体1816的通道1838对准,而第二部分1824和自由端1828继续从在前表面1832中第一开口1840延伸。

然后自由端1828通过对准通道183,1857传回,直至它从在后表面1830中的第二开口1842向后延伸,从而达到锁定位置。在锁定位置,朝着自由端1828向后延伸的第二部分8124形成了停止,其抵抗保持件朝着未锁定位置的向上运动,由于额外的剪切力或压缩,必须在保持件1818的向上运动期间将其施加到缆绳束紧带1814。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保持件最初通过突起或延伸可以保持在未锁定位置,其与体1816内的凹槽或棘爪相互作用,当在图83至84中示出的向上的,未锁定位置时,体1816的内部尺寸可以替代性配置以通过摩擦配合保持保持件1818,而且当在较低位置时,围绕保持件1818具有稍微更多可用的的空间在其中,以便容纳缆绳束紧带1814在其间的存在。这种设计也将增加保持件1818向上移动的阻力,在它已经达到图85中示出的锁定位置之后,由于增加了对于剪切或压缩缆绳束紧带1814是必要的力,如果保持件1818试图向上移动到体1816内的更紧密配合的部分。还应当理解的是,可备选地配置地头部组件1812和缆绳束紧带1814的安排,以允许拉动缆绳束紧带1814的端部1828以驱动保持其器1818进入体1816来达到较低的,锁定位置。

如同许多前述实施例,使保持件1818保持在未锁定位置,与通道1838的下壁1852间隔开,降低了对于在端部1828上的成型尖端的需要,因为自由端1828可以容易地穿过体1816和头部组件1812的保持件1818。此外,虽然提供了成型尖端,如相对于一些现有实施例所述,如果在保持件1818已经到达锁定位置后,

把端部1828修整成更短的长度,那么不需要避免散开,因为缆绳束紧带814将无法散开而在头部组件1812内的主体1816和保持件1818之间压缩。实际上,一旦在锁定位置,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1814的压缩和安排将趋于提供缆绳束紧带1814在头部组件1812中的安全保持。

应该理解的是,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最初可替换地保持在头部组件内,但是只有在穿过在头部组件中的通道后和在已经操纵保持件或保持件移动进入较低位置,而缆绳束紧带通过对准通道传回以达到锁定位置之后。另外,相对于任何本文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在通过头部组件传递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之前,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以固定的方式保持在头部组件中,应当理解的是,这种装置可以配置为使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从来自相同表面的头部组件延伸,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或可从其它表面延伸,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

转到图86至88,示出了第二十一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910。本实施例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910可以由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述的类似的材料和通过使用类似的构造技术构造而成,并且包括头部组件1912和一段缆绳束紧带1914。头部组件1912包括成型体1916,和用作压缩构件的保持件1918,以下将其称为保持件1918。由于具有形状,保持件1918在本实施例中示出,其包括大致平行的相对的表面并且通过与体1916形成一体耦合至体1916,而且具有在保持件1918的侧壁上的各臂或其它材料连接,其将它连接至体1916。构造各臂1920以把保持件1918保持在未锁定,准备位置,其从体1916延伸直至安装了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910。

头部组件1912具有后表面1930,前表面1932,顶表面1934,底表面1936和通过头组件1912的主体1916的通道1938。通道1938具有至少三个开口,即在前表面1932中有第一开口1940用于进入和退出通道1938,在后表面1930中有第二开口1942用于退出和向上环接缆绳束紧带1913,并且沿着后表面1930围绕凸耳1933,在顶表面1934中有第三开口1943。在本实施例中,缆绳束紧带1914的第一部分1922保持在头部组件1912的主体1916中,例如通过插入成型或其它连接的方法,如相对于现有实施例所述。缆绳束紧带1914的第二部分11924从头部组件1912的前表面1932向外延伸,与方向相反,当在未锁定位置时,保持件1942在该方向上从在头部组件1912的后表面1930中的开口1942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通道1938具有上壁1950,其大致平行于下壁1952和侧壁1954。保持件1918具有上表面1956和下表面1958,其大致是平行的和平坦的,但是可以包括锁定扩展或粗糙区以增加对缆绳束紧带1916的抓握。应该理解的是,如在任何其它实施例中,保持件可以包括锁定突起或延伸,而体可以包括相应的锁定凹槽或棘爪,并且这种锁定结构可以位于相对于压缩构件或保持件的任何各个相对的外表面或通过体的通道的内表面。也可以配置这种结构,以便具有单一的或至少一个锁定扩展和棘爪,或多个这种锁定结构。因此,每个保持件和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互补的锁定元件,当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时,其是啮合的。

配置各臂1920以保持保持件1918以允许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910的简易安装。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在任何具有这种臂的实施例中,各臂可以位于相对于保持件的任何对应的外表面或通过体的通道的内表面,其彼此相对,而且可以与体和保持件成型为一体,或者体和保持件可以分别形成然后加入头部组件,如结合图58至62的实施例所示和如下所述。相对于任何其它实施例,可以采用这些替代方案,其包括保持件,并且从未锁定位置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保持件至少部分地从头部组件的主体延伸,进一步推进到体。

当期望使用缆绳束紧捆扎装置1910来把多个对象保持在一起时,把头部组件1912移动到在多个对象或多个对象附近和沿着头部组件1912的前表面1932的位置。移动缆绳束紧带1914的第二部分1924的自由端1928以围绕多个对象并且穿过在前表面1932中的第一开口1940,然后通过通道1938并从在后表面1930中的第二开口1942出来。然后端部1928安排向上并且越过凸耳1935,向下通过在顶表面1934中的第三开口1943,然后返回在头部组件1912的主体1916的前表面中的第一开口1940。伴随本安排,缆绳束紧带1914的第二部分1924越过本身,以便呈现出彼此啮合的两层缆绳束紧带,其安排在相反的方向上。然后端部1928从第一开口1940向前延伸,其中可以通过用户抓住它并且拉动它。

当拉动缆绳束紧带1914的端部1928时,由于缆绳束紧带1914的第二部分1924移动通过头部组件,吸收了任何松弛。以这种方式拧紧缆绳束紧带1914直至达到期望的张力水平,然后手动移动保持件1918进入在体1916内的锁定位置,例如通过推动保持件,直至力超过了臂1920的强度,臂1920把保持件198的侧壁连接到主体1916。构造各臂1920,以便然后打破各臂1918并允许臂1918推进到锁定位置,如图88所示。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可备选地配置头部组件1912和缆绳束紧带1914的安排以允许拉动端部1928以最终推动(drive)保持件进入体1916以达到锁定位置。在用于本实施例的锁定位置,保持件1918紧靠通道1938的上壁1950压缩第二部分1924。超出了压缩将趋于锁定缆绳束紧带1914的第二部分1924到位的事实,鉴于两层缆绳束紧带1914彼此啮合并且安排在相反的方向上,它们将趋于抵抗缆绳束紧带1914的移动。

如同许多前述实施例,使保持件1918保持在未锁定位置,与通道1938的上壁1950间隔开,降低了对于在端部1928上的成型尖端的需要,因为自由端1928可以容易地穿过头部组件1912。此外,虽然提供了成型尖端,如相对于一些现有实施例所述,如果在保持件已经到达锁定位置后,把端部1928修整成更短的长度,不需要避免散开,因为缆绳束紧带1914将无法散开而压缩在头部组件1912内。实际上,一旦在锁定位置,在相反方向的两层缆绳束紧带1914在头部组件1912内的压缩和安排将趋于提供缆绳束紧带1914在头部组件1912内的安全保持。

如相对于本文的其它实施例先前所指出的,应该理解的是,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最初可选地不保持在头部组件内,但是只有在穿过在头部组件中的通道后和已经操纵保持件或移动保持件到锁定位置后。另外,相对于任何本文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其具有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在通过头部组件传递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之前,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以固定的方式保持在头部组件中,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配置这种装置以使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从来自相同平面的头部组件延伸,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或者可以从其它表面延伸,安排第二部分通过其以穿过头部组件。

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对缆绳束紧捆扎装置所述或所要求的结构进行各种修改,同时仍然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内。例如,虽然示出了突起,其从不施加压缩的保持件延伸,它们反而可以从保持件延伸,其用作压缩构件。类似地,尽管第三实施例示出了一对相对面向的头部组件,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堆叠两个头部组件,或者可以集成以共享组件,例如单个保持板,其具有向上延伸和向下延伸的突起。

因此,人们可以构造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其包括头部组件和缆绳束紧带,头部组件保持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并且具有一段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而且头部组件还包括压缩构件或保持件,其适用于保持一段从头部组件延伸的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在安装缆绳束紧捆扎装置之前,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可以保持在头部组件中,或可以变为保持在头部组件内,同时安装了缆绳束紧捆扎装置,或者把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中之前或者同时把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当安装缆绳束紧捆扎装置时,保持在头部组件内的缆绳束紧带的第一部分在第一总方向上延伸,而缆绳束紧带的第二部分保持在头部组件内并且在第二总方向上延伸,其中第一和第二总方向基本上是平行的或基本上是垂直的。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缆绳束紧带还包括编织长丝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缆绳束紧带包括至少一个成型尖端。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缆绳束紧带包括至少一个成型段,其定位沿着一段缆绳束紧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把保持件布置在头部组件中的凹槽内。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保持件整体成型作为头部组件的部分。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保持件位于在缆绳束紧带上方和下方的头部组件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压缩构件或保持件是可枢转或滑动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头部组件还包括压缩构件。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压缩构件设置在头部组件内,并且配置为从准备位置移动,这并不妨碍缆绳束紧带移动到锁定位置,其啮合缆绳束紧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压缩构件配置为插入头部组件内的倾斜通道。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段落000239的装置,其中头部组件进一步包括主体和压缩构件或保持件,其配置为插入体中。

此外,人们可以构造缆绳束紧捆扎装置,其包括头部组件、缆绳束紧带、和适用于促使缆绳束紧带的部分进入在头部组件内的保持位置的保持件。

因此,虽然本发明描述了特定的实施例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的是,并不能将本发明解释为限制性的。在阅读本发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因此,目的在于,所附权利要求应解释为覆盖落入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