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4226阅读:4891来源:国知局
行李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与一种置物箱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耐冲击性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贩卖的塑料硬壳行李箱其制作流程多以模制方式将基层成型,但模制完成后的表面会有凹凸状,需将表面进行研磨后再进行喷涂,形成一平滑光亮的表面,此步骤相当繁琐与耗时。再者,一般硬壳行李箱,其耐冲击性不佳,在旅途运输的过程常因不当冲击而变形或产生裂痕,因此,要如何改善上述问题,是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能让行李箱具耐冲击性且制造上极具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行李箱,包含有一壳体、复数个轮子及一把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一基层与一保护层,所述基层为热固性聚合物材料,所述保护层为热塑性聚合物材料且包覆于所述基层的至少一侧。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基层外侧。

所述壳体具有另一保护层,所述另一保护层设于所述基层内侧。

所述另一保护层为热塑性聚合物材料。

所述热固性聚合物材料为环氧树脂或聚酯。

所述基层含有碳纤维。

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为下列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abs树脂、聚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热塑性聚氨酯、聚酰胺。

所述基层由多层的层体所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让行李箱具耐冲击性,且兼具可极具效率地快速生产制造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行李箱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2-2剖面线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用于显示基层与保护层状态;

图4类同图3,用于显示基层为多层的状态;

图5是本发明行李箱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旨在显示基层的内外侧均有保护层;

图6类同图5,旨在显示基层为多层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得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功效。

本发明的行李箱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行李箱1包含一壳体2、一拉杆3、一手提柄4、一闩锁5以及复数个轮子6,本发明以壳体2为改革重点。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壳体2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至图3所示,壳体2由一右半壳2a与一左半壳2b所组成,壳体2以拉链或其它结构作为开启或是对合使用,其中,每一半壳分别具有一基层22与一保护层24,基层22为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是以纤维掺入于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内且置入模具中经加压加热与抽真空方式成型,保护层24为热塑性聚合物材料(tp)且设置于基层22的外侧222,保护层24通过加热加压与抽真空方式与基层22接合,并固设于基层22以形成一保护膜。

前述的壳体2中,基层22在实际上是由多层的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的层体221所构成,如图4所示,可依行李箱1的尺寸需求来增加基层22的厚度,使基层22符合壳体2所需的厚度,以供行李箱1形成较佳的机械强度。此外,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可以为环氧树脂(epoxy)、聚酯(polyester),纤维可以为玻璃纤维、碳纤维、人造纤维,而纤维可以为单轴向或是编织状排列。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的基层22提供壳体2基本强度,而热塑性聚合物材料(tp)的保护层24则提供挠性,由此,一方面可强化壳体2受撞击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壳体2具有良好的坚韧性,易分散受冲击的作用力,使行李箱1不易破裂、损坏,以保护内部物品。

前述的壳体2中,保护层24使用模具加热加压与抽真空方式与基层22接合,且设置于基层22的外侧222,使壳体2形成一平滑光亮的表面。保护层24为热塑性聚合物材料(tp),可以为abs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简称abs)、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简称tpu)、聚酰胺(polyamide,简称pa)以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张力、强韧耐磨的特性。

经由上述,本发明的重点为:在模具中经加压加热与抽真空方式成型的基层22能提供壳体2基本的强度,而经由保护层24包覆基层22的外侧222使得壳体2具有较佳的耐冲击特性且兼具可快速生产。

本发明的行李箱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如图5所示,相较于第一较佳实施例更强调行李箱1内外完整保护功效,壳体2’具有一基层22’以及二保护层24’,基层22’同为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是以纤维掺入于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内,且通过加热加压与抽真空方式模压成型,各保护层24’为热塑性聚合物材料(tp),由于基层22’有一外侧222’及一内侧224,各保护层24’分别设置于基层22’的外侧222’及内侧224且通过加热加压与抽真空方式与基层22’接合并完整包覆基层外侧222’及内侧224。此二保护层24’的设计可内、外全面保护基层22’,使壳体2’更耐冲击性。

前述的壳体2’中,基层22’在实际上是由多层的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的层体221’所构成,如图6所示,可依行李箱1的尺寸需求来增加基层22’的厚度,使基层22’符合壳体2’所需的较大厚度,以形成行李箱1最佳的机械强度。如此一来,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提供壳体2’基本强度,而热塑性聚合物材料(tp)则提供挠性强度,用于强化壳体2’的受撞击的能力,使壳体2’具有良好的坚韧性,易分散受冲击的作用力,使行李箱1不易破裂、损坏,以保护内部物品。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壳体2(2’)的设计,基层22(22’)以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通过加压加热与抽真空方式模压成型,保护层24(24’)以热塑性聚合物材料(tp)通过模压与基层22(22’)结合而包覆基层22(22’)的外侧222(222’)或内外二侧,由此,让壳体2(2’)不需再如习知技术需通过人工补土的方式生产,换言之,能够大量快速生产,符合经济效益,且通过基层22(22’)与保护层24(24’)的完美复合,使本发明壳体2(2’)所制成的行李箱1特具耐冲击性。

最后,必须再次说明,本发明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也应被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箱,包含有一壳体,由一右半壳与一左半壳所组成,每一半壳包含一基层与一保护层,基层通过热固性聚合物材料(TS)模制成型,保护层以热塑性聚合物材料(TP)通过模压与基层结合而包覆基层外部,由此,让行李箱的壳体具有耐冲击性及保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元宏;吴树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永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30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