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甲刀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18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甲刀护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指甲护理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甲刀护套。



背景技术:

指甲主要是为保护富含神经的指尖免于伤害;指甲刀用于指甲的修剪,修剪后的指甲最好保留出1~2mm余量,这样既能起到保护手指尖的作用,又能容易清洗干净指甲缝内隐藏的细菌、灰尘等对人体有危害的东西。

修剪指甲时,稍不注意或者眼睛视力不好,都很容易将指甲修剪过度,造成手指尖得不到上述保护;特别是对于小朋友,还不会主动保护自己,指甲修剪过度时,还经常用手指尖去抠东西,从而发生弄疼手指头甚至手指头受伤破皮、流血等意外事故。

目前,市场上的指甲刀以及带有护套的指甲刀都还没有对用指甲刀修剪指甲时手指头与指甲刀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定位设计和考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手指头定位修剪的指甲刀护套,方便人们安全、快速、有效进行指甲修剪。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指甲刀护套,包括指甲刀护套本体,所述指甲刀护套本体为具有与指甲刀外形类似的空腔结构,所述指甲刀能够完全容纳于所述空腔结构内并互相紧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所述空腔结构与所述指甲刀头部结合处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端向内侧延伸并能够将所述指甲刀压板的压合部露在外面,所述指甲刀护套本体位于所述指甲刀头部处设有手指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手指定位装置为U字形结构,所述U字形结构两端为沿所述指甲刀护套本体两侧下部外周向外延伸而成。

优选的,所述U字形结构与所述指甲刀头部处设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挡块外侧面与所述指甲刀头部的下刀刃部之间有1~3mm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手指定位装置可以与所述指甲刀下刀刃部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通过在现有指甲刀护套结构的基础上,加设手指定位装置,方便人们修剪指甲时将手指头进行定位,手指头指甲不会过度伸入指甲刀的上下刀刃部之间,不会过度修剪,修剪后的手指甲会留有余量,以保护手指尖;对于视力不好的人们,或者还不能熟练使用指甲刀的小朋友们,只需将手指头在手指定位装置上定位好,同样达到修剪好指甲的目的。

本发明在未对指甲刀现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加设手指定位结构和功能,能够切实起到安全、快速、有效修剪指甲的作用,并且帮助到视力不好、行动力不好等确实需要的弱势群体,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与指甲刀结合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指甲刀护套本体 101、开口 20、手指定位装置 201、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指甲刀护套,包括指甲刀护套本体10,所述指甲刀护套本体10为具有与指甲刀外形类似的空腔结构,所述指甲刀能够完全容纳于所述空腔结构内并互相紧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使得指甲刀不容易从指甲刀护套中滑出,使用方便。所述空腔结构与所述指甲刀头部结合处具有开口101,将指甲刀起修剪作用的上下刀刃部露出空腔结构。所述开口101上端向内侧延伸并能够将所述指甲刀压板的压合部露在外面,将指甲刀起动力作用的压板露出空腔结构;同时,指甲刀上下刀刃部的两侧被空腔结构所包围,用于剪断后指甲的收集,使得剪断后的指甲不至于到处乱飞,容易清理。所述指甲刀护套本体位于所述指甲刀头部处设有手指定位装置20,用于指甲修剪是手指头的定位。

具体地,所述手指定位装置20为U字形结构,所述U字形结构两端为沿所述指甲刀护套本体两侧下部外周向外延伸而成,U字形结构从指甲刀护套下部延伸形成,与指甲刀护套一体成型,加工方便,连接牢固。使用时,只需将手指头定位与U字形结构内,非常方便。

更为具体地,所述U字形结构与所述指甲刀头部处设有挡块201。挡块201将手指头的定位位置向外推出一定的距离,使得手指头从结构上就不会与指甲刀下刀刃部距离过近,防止手指甲过度修剪。具体实施时,挡块201可以与U字形结构一体成型,并将其外侧面设为与手指头相吻合的形状,使方便手指头的定位更为方便简单。

更为具体地,所述挡块201外侧面与所述指甲刀头部的下刀刃部之间有1~3mm的间距。具体实施中,本发明用于婴幼儿指甲刀时,由于婴幼儿手指细小,挡块201外侧面与指甲刀下刀刃部间距为1mm即可;本发明用于成人指甲刀时,就可以将挡块201外侧面域指甲刀下刀刃部间距设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手指定位装置20可以与所述指甲刀下刀刃部为一体结构。具体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指甲刀都必须具有指甲刀护套,此种情况下,只需将手指定位装置20结合到指甲刀下刀刃部即可,使得指甲刀自身也可以对手指头进行定位,帮助需要的人群安全、快速、有效修剪指甲。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