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中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311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透气效果良好的鞋中底。

背景技术:
一般的鞋底包括脚垫、鞋中底和鞋外底构成的三层结构。鞋外底设置在鞋底的最下层,用于与地面接触。而脚垫设置在鞋底的最上层,用于与使用者的脚底接触。鞋中底设置在鞋底的中间层,其一面与鞋外底连接,另一面与鞋垫连接,起到减震和支撑的作用。而对于封闭式的鞋子,其设置了用于收容使用者脚部的腔体,该腔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集聚使用者脚掌出汗形成的气体从而使得鞋子带有异味。而传统的鞋中底通过设置一些气孔以辅助气体的流通,但是换气也很慢,透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效果良好的鞋中底。一种鞋中底,包括:减震层,该减震层的表面的周缘设有凸起的围边。围边自减震层的脚跟部向减震层的前掌部延伸且高度逐渐减小。减震层设有若干贯穿孔。以及支撑层,该支撑层连接在减震层的底面。支撑层的硬度大于减震层的硬度。支撑层的侧壁设有通气孔。支撑层内部设有连通贯穿孔的内腔体,以及固定在内腔体中的气囊、集气管、排气管和若干支撑块。气囊位于支撑层的脚跟部。集气管和排气管分别连接气囊。集气管的端口固定在内腔体中,排气管的端口连接通气孔。支撑块均匀分布在内腔中且位于气囊、集气管和排气管的周围。上述鞋中底,减震层用于连接脚垫起到减震的作用。减震层上的围边用于定位鞋垫,同时能够包围使用者的脚部的边沿起到保护的作用。支撑层用于连接鞋外底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层中设置了连通减震层上的贯穿孔的内腔体,使得内腔体可以与脚垫处的空间连通,当使用者使用由该鞋中底制成的鞋子时,气囊被压缩,通过集气管从内腔中收集气体,然后通过排气管将气体从支撑层的侧壁的通气孔排出到外界。支撑块则用于弥补因为设置了内腔体而导致支撑层的结构稳定性被削弱的问题。通过上述设计,使得鞋中底具备气体循环功能,提高了鞋中底的透气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贯穿孔分布于围边的内侧。位于围边的内侧的贯穿孔不容易在使用时被使用者的脚部所遮挡,保证气体的流通的通畅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减震层的表面设有若干半圆形的凸起的按摩块。按摩块能够提供按摩功能,提高鞋中底的穿着舒适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减震层为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层。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的弹性良好,具有优秀的减震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的弹性和稳固性好,起到减震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鞋中底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鞋中底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鞋中底;20-减震层,21-围边,22-贯穿孔,23-按摩块;30-支撑层,31-通气孔,32-内腔体,33-气囊,34-集气管,35-排气管,36-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参见图1及图2,提供一种鞋中底10的示意图。一种鞋中底10,包括:相互连接的减震层20和支撑层30。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胶水连接或者超声波熔接,又或者是通过模具生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减震层20为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层,其表面的周缘设有凸起的围边21。围边21自减震层20的脚跟部向减震层20的前掌部延伸且高度逐渐减小。减震层20设有若干贯穿孔22,该贯穿孔22分布于围边21的内侧。同时,减震层20的表面还设有若干半圆形的凸起的按摩块23。按摩块23均匀分布在减震层20的表面的脚掌部和脚跟部。该支撑层30为连接在减震层20的底面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为了提高结构稳固性,支撑层30的硬度大于减震层20的硬度。支撑层30的侧壁设有用于连通外部的通气孔31。支撑层30内部设有连通贯穿孔22的内腔体32,以及固定在内腔体32中的气囊33、集气管34、排气管35和若干支撑块36。气囊33位于支撑层30的脚跟部。集气管34和排气管35分别连接气囊33。集气管34的端口固定在内腔体32中以采集内腔体32中的气体,而排气管35的端口则连接通气孔31以将内腔体32中的气体排出到鞋中底10的外部。支撑块36均匀分布在内腔中且位于气囊33、集气管34和排气管35的周围以稳固内腔体32的空间结构并保护气囊33、集气管34和排气管35不被挤压损坏。需要说明的是,减震层20和支撑层30还可以使用本实施例所列举的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之外的高分子材料,如经过一次发泡制作或者两次发泡制作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上述鞋中底10,减震层20用于连接脚垫起到减震的作用。减震层20上的围边21用于定位鞋垫,同时能够包围使用者的脚部的边沿起到保护的作用。支撑层30用于连接鞋外底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层30中设置了连通减震层20上的贯穿孔22的内腔体32,使得内腔体32可以与脚垫处的空间连通,当使用者使用由该鞋中底10制成的鞋子时,气囊33被压缩,通过集气管34从内腔中收集气体,然后通过排气管35将气体从支撑层30的侧壁的通气孔31排出到外界。支撑块36则用于弥补因为设置了内腔体32而导致支撑层30的结构稳定性被削弱的问题。通过上述设计,使得鞋中底10具备气体循环功能,提高了鞋中底10的透气效果。此外,位于围边21的内侧的贯穿孔22不容易在使用时被使用者的脚部所遮挡,保证气体的流通的通畅性。按摩块23能够提供按摩功能,提高鞋中底10的穿着舒适性。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的弹性良好,具有优秀的减震性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的弹性和稳固性好,起到减震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另外还能回收利用。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