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紧固件凹材料、表面紧固件以及吸收性商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290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表面紧固件凹材料、表面紧固件以及吸收性商品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表面紧固件凹材料、表面紧固件、以及吸收性商品。
背景技术
:常规地,表面紧固件已广泛用于多种商品诸如纤维产品、塑料产品、纸产品、工业部件、电子部件和建筑材料等的固定、粘结等;例如,具有作为接合材料的表面紧固件的吸收性商品(诸如,尿布等)为已知的。对于表面紧固件,具有多种接合设计的表面紧固件为已知的,诸如例如由具有钩形接合元件的凸材料和具有环形接合元件的凹材料构成的一对表面紧固件等。专利文件1描述了一种设置有纬编针织物的针织物,该纬编针织物为用作钩环紧固件中的凹针织物的纬编针织物,其具有前侧和后侧,其中后侧具有多个彼此分离的组织轮,其中组织的环部分向外突出并且仅在基部处连接到轮,并且每个轮上的相邻环形成在适当的方向上交替的横向倾斜的自由环,并且在针织物的侧面上将纬纱插入到针织物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并且延伸以便穿过针织物的整个宽度。专利文件2描述了一种包含间歇地连接到基底的连续复丝变形纱的环材料,其中纱小于50旦尼尔,并且具有至少60焦耳/克的断裂能以及小于45%的伸长。专利文件3描述了一种用作钩环闭合系统的环构件的交织织物,该钩环闭合系统包括由基部纱形成的基部编织物和由绒头纱形成的绒头编织物,其中该绒头纱至少为7克/旦尼尔并且为约50旦尼尔至200旦尼尔的强力单丝纱,其高度为2.0毫米至3.0毫米,并且该绒头纱限定被固定在基部编织物中的环,并且相对于彼此以多种角度被定向。专利文件4描述了一种用于钩环紧固件的环部分,其中该环部分包括由多个联锁纱形成的交织的基部、以及多个连续的长浮体,该多个连续的长浮体与交织的基部延伸分开并且与其连接,使得长浮体由单丝绒头纱形成,该浮体形成在用于钩环紧固件的环中,并且该环被布置在相同长度的环系统中或者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专利文件5描述了一种钩环型表面紧固件凹材料件,其由以下各项构成:由穿过后部簧片的纱的摆动编制物编织制成的交织织物;将摆动编织物与穿过中心簧片的纱接合并且形成有紧邻面向左侧和右侧上的不同方向的编织方向的环绒头的环绒头针织编织物;以及将摆动编织物和形成编织物的环绒头与穿过前部簧片的纱接合的基部编织物。专利文件6描述了一种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其包括由经纱、纬纱和环纱构成的织物,其中经纱由具有交替重复的开口垫纱和闭合组织的链编织组织制成,只有经纱的闭合组织与环纱的开口垫纱接合,环纱固定到经纱,并且环纱从织物的一侧上的前表面相对于经纱左右交替地突出。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件专利文件1:美国专利no.6096667说明书专利文件2:美国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no.2012/0231206说明书专利文件3:美国专利no.6216496说明书专利文件4:美国专利no.6099932说明书专利文件5: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no.2004-236960专利文件6:国际公布2010/030548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将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吸收性商品诸如尿布等中,当使用由凹材料和凸材料构成的一对表面紧固件作为接合构件时,凹材料将优选地具有作为与凸材料的接合位置的指示器而被施加至其的印迹,诸如数字、划线等。例如,如果两个主表面中的一个主表面为接合表面并且另一个主表面为非接合表面(例如,针织织物或非织造织物)的基部,并且印刷层被形成在非接合表面上,则可获取具有印刷层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该基部具有光学透明性,使得印刷层可通过基部而被识别。可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图案化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其中具有印刷层支撑膜和设置在其上的印刷层的印刷膜设置在基部上的方法已被常规地用作用于制造具有印刷层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方法。然而,可用作印刷层支撑膜的膜包括cpp(浇铸聚丙烯)膜、bopp(双轴向取向的聚丙烯)膜等,其通常为不可透气的并且使附接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商品的透气性、柔韧性和拉伸性降低,从而在穿着时损害吸收性商品诸如尿布等的舒适性和贴合性。因此,需要具有用于通过将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制成若干个条等来固定可透气部分和可拉伸部分的设计。另外,印刷层支撑膜的材料成本和用于将印刷膜粘附到基部的粘合剂的制造成本不可忽视。因此,需要具有图案同时避免上述问题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常规用作用于获取具有足够的透气性和接合特性的基部的有利材料的针织织物不具有呈适于印刷的形式的非接合表面。即,通过在非接合表面上直接(即,没有基部层诸如印刷层支撑膜等)印刷不能获取有利的印刷外观。然而,当与由针织织物制成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相比时,尽管具有优异的透气性和印刷性,但是利用由非织造织物构成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不可获取足够的接合力和耐久性(特别是与分离和剪切相关的耐久性)。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其中可获取有利的印刷外观,而无需使用具有优异的接合特性和耐久性的基部层,诸如印刷层支撑膜等。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很小的接合力横向差异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包括这些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表面紧固件和吸收性商品。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公开具有至少以下构造。(1)包含针织织物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其中该针织织物由背纱、中纱和前纱编织而成。背纱、中纱和前纱交替形成连接点(i)和连接点(ii),该连接点(i)由背纱的如下组织、前纱的如下组织和中纱的如下组织构成:背纱的组织循在第一方向或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前纱的组织循与背纱相同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与背纱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的针背垫纱;中纱的组织循与背纱和前纱相反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该连接点(ii)由背纱的如下组织、前纱的如下组织和中纱的如下组织构成:背纱的组织循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前纱的组织循与背纱相同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与背纱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的针背垫纱;中纱的组织循与背纱和前纱相反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该前纱在连接点(i)、连接点(ii)、或两者处形成闭合组织,并且按总针数标准计,背纱包含至少50%的经处理的纱。(2)包含上述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和表面紧固件凸材料的表面紧固件。(3)包含上述表面紧固件的吸收性商品。本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可在不使用基部层诸如印刷层支撑膜的情况下获取有利的印刷外观,并且提供具有优异的接合特性和耐久性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具有很小的接合力横向差异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包括这些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表面紧固件和吸收性商品。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包含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织造织物内的前纱、中纱和背纱的针织编织物的示意图。图3为示出当在图2中所示的前纱、中纱和背纱各自一进一出进给时的针织编织物的示意图。图4为示出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针织编织物之后的针织织物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从针织编织物的切割线沿图4的线a-a(垂直于中纱的流动方向)观察的被形成在针织织物中的前纱的状态(左右各一圈)的示意图。图6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表面紧固件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本发明的所例示构造,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构造,并且预期不脱离本专利的实质或范围的所有修改均被包括在本发明中。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否则预期在本公开中示出的每次测量通过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方法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的相似的方法来执行。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包含针织织物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其中该针织织物由背纱、中纱和前纱编织而成。背纱、中纱和前纱交替形成连接点(i)和连接点(ii),该连接点(i)由背纱的如下组织、前纱的如下组织和中纱的如下组织构成:背纱的组织循在第一方向或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前纱的组织循与背纱相同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与背纱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的针背垫纱;中纱的组织循与背纱和前纱相反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该连接点(ii)由背纱的如下组织、前纱的如下组织和中纱的如下组织构成:背纱的组织循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前纱的组织循与背纱相同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与背纱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的针背垫纱;中纱的组织循与背纱和前纱相反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该前纱在连接点(i)、连接点(ii)、或两者处形成闭合组织,并且按总针数标准计,背纱包含至少50%的经处理的纱。本公开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在本公开中也被简单地称为凹构件)可具有两个主表面,这两个主表面中的一个主表面可为接合表面(即,预期与凸材料接合的表面),并且另一个主表面可为非接合表面(即,预期不与凸材料接合的表面)。该接合表面设置有接合元件。该接合元件包括由环形纱形成的环接合元件。因此,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接合表面可接合凸材料的接合元件(例如,钩接合元件)。典型构造的表面紧固件的接合设计为钩环式。钩环式表面紧固件可为由具有钩的凸材料和具有可接合钩的环的凹材料构成的一对表面紧固件,该钩由在表面紧固件的厚度方向上凸出的突出对象构成。图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参考图1,本公开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10包括针织织物20。针织织物具有使得纱被针织在一起的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柔韧性和横向拉伸性。当凹材料用于吸收性商品诸如卫生商品中时,这些特性是特别有益的。另外,针织织物具有使得纱被针织在一起的结构,并且在一些构造中与非织造布相比可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该针织织物20包括基部编织物22、由基部编织物22上的前纱21构成的绒头。在典型的构造中,表面紧固件凹材料10可进一步包括针织布20上的印刷部分30。当将印刷施加到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非接合表面时,本发明人发现非接合表面的平滑和不透明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注意到可通过控制针织编织物来控制平滑性和不透明度。本公开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由背纱、中纱和前纱编织而成。这种针织织物可通过设置有背杆、中杆和前杆的一般针织机(例如,三杆针织机)进行编织。注意,例如,在如下所述的使用弹性纱的构造中,可使用四杆针织机等。根据本公开的针织织物可使用一般的针织机而快速且低成本地生产。在典型的构造中,背杆穿过背纱,中杆穿过中纱,并且前杆穿过前纱。对于穿线设计,存在一进一出(即,每跳过一个纱拉出一个纱),一进二出(即,穿过一个纱并且拉出两个纱)等的穿线。考虑到透气性、柔韧性、和拉伸性、以及用于形成本公开的凹材料的结构的方法,一进一出为有益的。背纱和中纱一起构成针织织物20的基部编织物22并且有助于将凹材料附接到受试商品(例如,吸收性商品)的施用受试者(例如,吸收性材料的织物)。该前纱21主要被暴露在针织织物的第一前表面上并且形成环接合元件。因此,针织织物的第一前表面可用作凹材料上的接合表面(即,与凸材料接合的表面)。该背纱主要被暴露在针织织物的与第一前表面相对的第二前表面上。该第二前表面为凹材料的非接合表面。当将凹材料附接到受试商品时,该非接合表面可用作附接表面。在本公开的典型构造中,凹材料进一步具有印刷部分。如图1所示,印刷部分30直接设置在针织织物20的基部编织物22的非接合表面上。即,印刷部分30可设置在针织织物20的基部编织物22的非接合表面上。另外,印刷部分30的一部分可存在于构成针织织物20的基部编织物22的每一个纱(背纱、中纱)等之间。在本公开中,为了有利地应用印刷(尤其是基于涂层的印刷),预期非接合表面为平滑且不透明的。除了由于针织织物而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柔韧性和伸缩性之外,本公开的凹材料还具有在没有基部层(例如,印刷层支撑膜等)的情况下印刷层能够设置在针织织物上的益处。即,在本公开的凹材料中,虽然基部层可损害凹材料的透气性、柔韧性和拉伸性,但是不存在此类基部层,并且印刷部分可直接设置在针织织物上。这允许具有印刷部分的凹材料也具有透气性、柔韧性和拉伸性。注意,在本公开中,非接合表面的平滑性受编织部分中的针织布的厚度(接合部分)与编织部分之间的针织织物的厚度(两相邻的中纱之间的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影响。该差异越小,其越平滑。另外,可通过织物的光学透射率、lab颜色空间(l*)、以及对非接合表面的外观的评估来判断不透明度。光学透射率越低并且lab颜色空间(l*)值越高,不透明度越高。该非接合表面的外观可利用对外观的视觉观察等来检查。注意,当本公开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用于吸收性商品用途(例如,尿布)时,具有有利平滑性和不透明度的非接合表面还具有以下益处。在用于吸收性商品的组装线中,需要经由设置在抽吸辊上的抽吸孔来传输,以将表面紧固件附接到吸收性商品的主体。此时,如果在表面紧固件中存在太多的间隙,或者表面紧固件的表面上的面向抽吸辊的隆起块太大,则经由抽吸辊传输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变得困难,这可引起诸如生产力降低的问题。本公开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避免了这些问题,并且具有有助于吸收性商品(例如,尿布)的生产线上的良好生产力的益处。在针织织物中,背纱、中纱和前纱交替形成连接点(i)和连接点(ii)。连接点(i)由背纱的如下组织、前纱的如下组织和中纱的如下组织构成:背纱的组织循在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前纱的组织循与背纱相同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与背纱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的针背垫纱;中纱的组织循与背纱和前纱相反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连接点(ii)由背纱的如下组织、前纱的如下组织和中纱的如下组织构成:背纱的组织循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前纱的组织循与背纱相同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与背纱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的针背垫纱;中纱的组织循与背纱和前纱相反的方向上的针前垫纱。另外,前纱在连接点(i)、连接点(ii)、或两者处形成闭合组织。通过具有这种针织编织物,前纱线本质上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使得其在针织织物的一侧的表面上从中纱左右交替地突出。在如上所述的针织编织物中,由于前纱和背纱牢固地固定在连接点(i)和(ii)处,因此编织物可具有良好的接合强度和耐久性。当制造表面紧固件凹材料(针织织物)时,并且进一步在制造之后的一段时间后,难以发生从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基部编织物突出的前纱的背侧突出部(即,其中被形成在构成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针织织物的一个表面上的前纱的绒头被形成在针织织物的相对表面上的状态)。因此,所获取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具有与凸材料优异的接合力、以及耐久性(例如,撕裂强度)。本文中,“前纱从针织织物的仅一侧的表面上的中纱左右交替突出”意指在针织织物20中,当在与中纱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横截面时,前纱21左右交替地形成,从而相对于基部编织物22与中纱连接部分处源保持一定的角度。该前纱可容易地接合凹材料的接合元件,并且有助于优异的接合特性。在所示的构造中,背纱被针织成形成连接点(i)的组织/虚垫/形成连接点(ii)的组织/虚垫的编织图案,并且前纱被针织成具有形成连接点(i)的组织/开口垫纱/形成连接点(ii)的组织/开口垫纱的编织图案,并且中纱被针织成具有链编织图案。在表面紧固件凹材料中,优选的是,接合力的横向差异小(即,当使凸材料与凹材料分离时,所感觉到的接合力的横向差异)。当连接点(i)和连接点(ii)与相同的纵行对准并且前纱以连接点(i)和连接点(ii)为中心左右摆出相同的摆动宽度时,有助于具有很小的横向差异的接合力,这为优选的。另外,当连接点(i)和连接点(ii)与相同的纵行对准并且背纱以连接点(i)和连接点(ii)为中心左右摆出相同的摆动宽度时,有助于更好的不透明度和平滑性,这为优选的。在所示的构造中,作为前纱、中纱和背纱的各个针织编织物的示例,可示出如表1所示的对象。连接点(i)和连接点(ii)可例如根据表1的编号1至编号24通过组合针织编织物来构成。[表1]编号前纱中纱背纱1(a)-(a+1)/xx/(a+1)-(a)/yy1-0/0-1/0-1/1-0(c)-(c+1)/0-0/(c+1)-(c)/d-d2(a)-(a+1)/xx/(a+1)-(a)/yy1-0/0-1/0-1/1-0(c)-(c+1)/d-d/(c+1)-(c)/0-03(a)-(a+1)/xx/(a+1)-(a)/yy1-0/1-0/0-1/0-1(c)-(c+1)/0-0/(c+1)-(c)/d-d4(a)-(a+1)/xx/(a+1)-(a)/yy1-0/1-0/0-1/0-1(c)-(c+1)/d-d/(c+1)-(c)/0-05(a)-(a+1)/xx/(a+1)-(a)/yy1-0/0-1/0-1/0-1(c)-(c+1)/0-0/(c-1)-(c)/d-d6(a)-(a+1)/xx/(a+1)-(a)/yy1-0/1-0/0-1/1-0(c)-(c+1)/0-0/(c+1)-(c)/d-d7(a)-(a+1)/xx/(a+1)-(a)/yy1-0/1-0/0-1/1-0(c)-(c+1)/d-d/(c+1)-(c)/0-08(a)-(a-1)/xx/(a-1)-(a)/yy1-0/0-1/0-1/0-1(c)-(c+1)/d-d/(c+1)-(c)/0-09(a+1)-(a)/xx/(a+1)-(a)/yy0-1/1-0(c+1)-(c)/0-0/(c+1)-(c)/d-d10(a+1)-(a)/xx/(a+1)-(a)/yy0-1/1-0(c+1)-(c)/d-d/(c+1)-(c)/0-011(a+1)-(a)/xx/(a+1)-(a)/yy0-1/0-1(c+1)-(c)/0-0/(c+1)-(c)/d-d12(a+1)-(a)/xx/(a+1)-(a)/yy0-1/0-1(c+1)-(c)/d-d/(c+1)-(c)/0-013(a+1)-(a)/xx/(a-1)-(a)/yy0-1/1-0/0-1/0-1(c+1)-(c)/0-0/(c+1)-(c)/d-d14(a+1)-(a)/xx/(a+1)-(a)/yy0-1/1-0/0-1/0-1(c+1)-(c)/0-0/(c+1)-(c)/0-015(a+1)-(a)/xx/(a+1)-(a)/yy0-1/0-1/0-1/1-0(c+1)-(c)/0-0/(c+1)-(c)/d-d16(a+1)-(a)/xx/(a+1)-(a)/yy0-1/0-1/0-1/1-0(c+1)-(c)/d-d/(c+1)-(c)/0-017(a)-(a+1)/xx/(a)-(a+1)/yy1-0/0-1(c)-(c+1)/d-d/(c)-(c+1)/0-018(a)-(a+1)/xx/(a)-(a+1)/yy1-0/0-1(c)-(c+1)/0-0/(c)-(c+1)/d-d19(a)-(a+1)/xx/(a)-(a+i)/yy1-0/1-0(c)-(c+1)/d-d/(c)-(c+1)/0-020(a)-(a+1)/xx/(a)-(a+1)/yy1-0/1-0(c)-(c+1)/0-0/(c)-(c+1)/d-d21(a)-(a+1)/xx/(a)-(a+1)/yy1-0/0-1/1-0/1-0(o-(c+1)/d-d/(c)-(c+1)/0-022(a)-(a+1)/xx/(a)-(a+1)/yy1-0/0-1/1-0/1-0(c)-(c+1)/0-0/(c)-(c+1)/d-d23(a)-(a+1)/xx/(a)-(a+1)/yy1-0/1-0/1-0/0-1(c)-(c+1)/0-0/(c)-(c+1)/d-d24(a)-(a+1)/xx/(a)-(a+1)/yy1-0/1-0/1-0/0-1(c)-(c+1)/d-d/(c)-(c+1)/0-0在表1中,xx为0-1或1-0,yy表示(b)–(b+1)或(b+1)–(b),a和c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b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d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其中a<b,并且和c+1<d。在优选的构造中,xx为0-1。在优选的构造中,yy为(b+1)–(b)。从具有以连接点(i)和连接点(ii)为中心左右摆出相同的摆动宽度的前纱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关系b=a×2为真的。此外,从具有以连接点(i)和连接点(ii)为中心左右摆出相同的摆动宽度的背纱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关系d=c×2+1为真的。首先,从接合力的观点来看,针织编织物优选为编号1至编号8、或编号17至编号24,并且更优选为编号1至编号8。下面作为示例描述了具有针织图案的示例,其中前纱为1-2/0-1/2-1/3-2,中纱为1-0/0-1/0-1/1-0,并且背纱为2-3/0-0/3-2/5-5,即在表1的编号1中,a为1,xx为0-1,yy为(b+1)–(b),b为2,c为2,并且d为5的针织图案。图2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在包含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织造织物内的前纱、中纱和背纱的针织编织物的示意图,并且图3为示出当图2中所示的前纱、中纱和背纱一进一出进给时的针织编织物的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3,下面描述每种纱的图案,其中箭头d1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并且箭头d2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前纱21f具有这样的针织图案:循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1f;开口垫纱2f;循第一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3f;以及开口垫纱4f。背纱22b具有这样的针织图案:循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1b;通过虚垫制成的插入编织部分2b(即,由n-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表示的针织编织物中的纱移动,其中纱没有围绕针缠绕(因此不形成组织)并且被发出);循第一方向上的针前垫纱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位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3b;以及通过虚垫制成的插入编织部分4b。中纱22m具有链针织图案:循第一方向上的针前垫纱1m;循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组织2m;循第二方向上的针前垫纱组织3m;和循第一方向上的针前垫纱组织4m。组织1f、1b以及1m形成连接点(i),并且组织3f、3b以及3m形成连接点(ii)。因此,连接点(i)和连接点(ii)交替形成。背纱22b和中纱22m形成基部编织物,并且前纱21f成为针织织物的绒头,在中间纱线22m的左右侧摆出。在连接点(i)处,组织1f和组织1b循相同的针前垫纱方向,并且组织1m循与它们相反的针前垫纱方向。另外,在连接点(ii)处,组织3f和组织3b循相同的针前垫纱方向,并且组织3m循与它们相反的针前垫纱方向。在图2中示出了其中作为组织1f、3f、1b和3b,针前垫纱方向与针前垫纱的前方和后方的针背垫纱的方向相反的示例(即,闭合组织)。然而,如表1中可见,在本公开中,针前垫纱和针背垫纱可在彼此相同的方向上(即,开口垫纱)。然而,前纱在连接点(i)、连接点(ii)、或两者处形成闭合组织。另外,在图2中示出了其中在连接点(i)和连接点(ii)内,针背垫纱方向在组织1f和组织1b处相同,并且在组织3f和组织3b处相同的示例。然而,如表1所见,在本公开中,针背垫纱方向可彼此相反。图4为示出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针织编织物之后的针织织物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从针织编织物的切割线沿图4的线a-a(垂直于中纱的流动方向)观察的被形成在针织织物中的前纱的状态(左右各一圈)的示意图。参考图4,在图2和图3所示的针织编织物中,中纱22m交替地形成中纱和背纱的连接点a和交点b。另外,前纱21f从针织织物的一侧的表面在中纱22m的左右交替突出。参考图5,从接合力的观点来看,前纱21相对于针织织物的基部编织物22的突出角度优选地大于或等于30度,并且在一些构造中,可大于或等于45度。另外,突出角度没有特别的上限,并且前纱21相对于基部编织物22的突出角度可为80度或进一步为90度。背纱、中纱和前纱的针织编织物的图案在整个针织织物上可为一种类型,或者可混合多种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针织机的穿线方法和对针织程序的控制来在整个针织织物中适当地设置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图案的针织编织物。背纱、中纱和前纱可各自为单个丝或一束多个丝(即,复丝)。在优选的构造中,从平滑性的观点来看,该中纱为单丝。从增加与凸材料的接合可能性的观点来看,对于前纱,可以优选在单纱上方使用复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前纱的丝太薄,当其与凸材料接合时则可断裂,因此基于表面紧固件的形状等,选择合适的厚度。通常,该背纱、中纱和前纱的丝的总细度可为约20分特至约220分特,或约20分特至约100分特。单丝的细度可为约0.5分特至约7分特。背纱、中纱和前纱的材质可各自为一种类型或者两种或更多种类型,并且可根据针织织物的期望的特性进行设计。另外,构成背纱、中纱和前纱中的每一者的纤维的品种可为一种类型或者两种或更多种类型。对于中纱和前纱的材质,它们各自可为例如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酯、聚酰胺、聚氨酯、eva(乙烯醋酸乙烯酯)、聚乳酸酯、人造丝、它们的共聚物或混合物、或天然纤维等。在一些构造中,从防止由于与凸材料接合而导致的对凹材料的破坏的观点来看,使用高强度聚酰胺。另外,如果考虑材料成本和环境稳定性,则优选聚酯。对于背纱的材质,其可为例如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酯、聚酰胺、聚氨酯、eva(乙烯醋酸乙烯酯)、聚乳酸酯、或它们的共聚物或混合物。在一些构造中,从防止由于与凸材料接合而导致的对凹材料的破坏的观点来看,使用高强度聚酰胺。另外,如果考虑材料成本和环境稳定性,则优选聚酯。在本公开中,按总针数标准计,该背纱包含至少约50%的经处理的纱。另外,在本公开的优选构造中,除了背纱之外,按总针数标准计,前纱也包含至少约50%的经处理的纱。在本公开中,按总针数标准计,背纱和前纱至少约50%是指背纱的总针数的至少约50%(即,在针织织物上在纵行方向上布置的背纱的针数)和前纱的总针数的至少约50%(即,针在织织物上在纵行方向上布置的前纱的针数)。在本公开中,经处理的纱包括已进行用于提供膨松性和/或弹性(例如,卷曲性)的处理的所有纱。典型的构造可为通过在加捻时加热定形(施加干热或湿热)而具有膨松性、卷曲性等的纱线。经处理的纱例如可通过加捻-反捻方法、假捻方法等制造。特别地,从具有更好的平滑性和不透明度的非接合表面的观点来看,也被称为变形纱(例如,1-加热器假捻经处理的纱)的假捻处理的纱为有利的,因为其具有有利地扩张的趋势,以便填充针织织物中的组织之间的间隙。注意,从所获取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的非接合表面不透明度的观点来看,关于经处理的纱的捻数,优选下限为至少约2000tpm(tpm:每米捻数)、或至少约2500tpm,并且上限为至多约6000tpm、或至多5000tpm。对于经处理的纱,可使用s捻纱(即,在s方向加捻的纱)和z捻纱(即,在z方向上加捻的纱)。从防止针织织物卷曲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s捻纱和z捻纱的组合。防止卷曲的益处在于在吸收性商品的制造过程中使用表面紧固件凹材料为切合实际的。具体地,如前所述,当经由抽吸辊来传输表面紧固件凹材料时,防止卷曲有助于更高的效率。在优选的结构中,背纱和/或前纱在纵行方向上交替设置一个或多个s捻纱、以及一个或多个z捻纱。例如,s捻纱和z捻纱可在纵行方向上以每个纱交替设置,如szszsz,并且s捻纱和z捻纱可在纵行方向上以每几个纱交替设置,如sszzsszzsszz等。从防止卷曲的观点来看,在作为经处理的纱的优选构造中,s捻和z捻纱在纵行方向上以每个纱交替设置(即,如szszsz)。经处理的纱可具有弹性。弹性可通过构成纱的材质的弹性、通过纱的加捻方法或它们的组合来提供。在一些构造中,背纱和/或前纱还包括具有与经处理的纱相同或比其小的细度的弹性纱。预期弹性纱不为经处理的纱。聚氨酯弹性纱为弹性纱的示例。在所示的构造中,背纱和/或前纱具有在纵行方向上交替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经处理的纱和一个或多个弹性纱。例如,可交替地设置若干个经处理的纱和一个弹性纱。在优选的构造中,弹性纱的细度(总细度)为经处理的纱的细度的至少1/3并且不超过1。例如,如果经处理的纱为84分特,则弹性纱的细度可为至少约28分特,并且不超过约84分特。对于经处理的纱的处理通常相对容易退绕,并且单独的线容易分散。从良好的平滑性和不透明度的观点来看,有利的是处理至少约50%的背纱。在优选的构造中,背纱中的经处理的纱的下限为至少约55%、至少约60%、或至少约67%,而上限为至多约100%、至多约90%、或至多约80%。另外,从获取有利的益处的观点来看,如果背纱除了如上所述的经处理的线之外还包括弹性纱等,则经处理纱可为约50%至约80%(如果经处理的纱和弹性纱总共为100%)。注意,当将弹性纱插入到背纱中时,弹性纱可以与经处理的纱不同的束放入。即,除了将弹性纱和经处理的纱卷绕在相同的束中的方法之外,弹性纱可以与经处理的纱不同的束插入到背纱中。另外,从具有良好的接合力和耐久性的观点来看,有益的是至少约50%的前纱为待处理的纱。在优选的构造中,前纱中的经处理的纱的下限为至少约55%、至少约60%、或至少约67%,而上限为至多约100%、至多约90%、或至多约80%。另外,从获取有利的益处的观点来看,如果前纱除了如前所述的经处理的线之外还包括弹性纱等,则经处理纱可为约50%至约80%(如果经处理的纱和弹性纱总共为100%)。注意,当将弹性纱插入到前纱中时,弹性纱可以与经处理的纱不同的束放入。即,除了将弹性纱和经处理的纱卷绕在相同的束中的方法之外,弹性纱可以与经处理的纱不同的束插入到前纱中。该中纱可为经处理的纱或未经处理的纱(即,纱未经处理)。除了针织织物之外,本公开的凹构件可任意地具有印刷部分和另外的附加元件。在优选的构造中,印刷部分由针织织物上的涂层形成。根据本公开的针织织物的非接合表面具有优异的平滑性和不透明度,即使当印刷部分直接设置在针织织物上时,也可形成具有良好外观的印刷部分。特别地,当经由涂覆来形成印刷部分时,针织织物的良好的不透明度,特别是非接合表面的不透明度为有利的。附加元件可经由粘合剂处理来赋予针织织物、织造布、非织造布、纸、或它们的层合物以粘合性,并且利用树脂处理来赋予其以强度。层合方法不特别受限制,并且可使用常规的已知方法,诸如涂布、干式层合、挤出层合、湿式层合、热层合、超声波等。印刷部分30可直接固定到针织织物20上。印刷部分直接固定到针织物上意指着印刷部分在无另一个构件或层(换句话说,接触针织织物)的情况下被设置在针织织物上,并且印刷部分基本上不可从针织织物上移除,同时保持其形状。即,如上所述,印刷部30可设置在针织织物20的基部编织物22的非接合表面上。另外,印刷部分30的一部分可存在于构成针织织物20的基部编织物22的各纱(背纱、中纱)等之间。以这种方式,印刷部分的形状由针织织物保持,并且印刷部分以针织织物作为支撑体而被支撑在针织织物上。通常,凹材料中的印刷部分不固定到子层或其他构件诸如印刷层支撑膜等,而是以仅固定到针织织物的状态存在。因此,例如由具有印刷层支撑膜的印刷片材和设置其上的层叠在针织织物上的油墨层制成的凹材料与其中印刷部分直接固定在针织织物上的凹材料不同,因为印刷层连同印刷层支撑膜一起通常可与基部层分离。印刷部分可仅由油墨构成,或者除了油墨之外,可具有基部涂层和/或顶部涂层。油墨和给定的基部涂层和顶部涂层可各自作为针织织物上的连续层存在,或者可不连续地设置,并且根据期望的目的(例如油墨设计的目的)来进行设计。该设计可随意选择,并且可为字符、图片、形状等。该油墨材料可为任何常规已知的油墨,并且使用水基和溶剂基油墨。通常使用的常规树脂可用作被包含在油墨中的树脂。例如,可使用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尿素树脂、聚酯树脂、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烯烃树脂、环氧树脂、石油基树脂、纤维素衍生物树脂、以及天然树脂诸如松香衍生物树脂等。通过使用具有优异坚固度的油墨,即使在使用具有本公开的凹材料的商品的油墨时,油墨也不容易脱落。从这个观点来看,例如氨基甲酸酯基油墨、环氧树脂基油墨等为优选的。另外,油墨本身可为热熔型粘合剂。在典型的构造中,可经由针织织物的非接合表面上的涂层来形成印刷部分。用于经由涂覆而印刷的常规已知的方法可用于涂层。对于可避免在具有例如印刷层支撑膜的凹材料中发生的透气性和柔韧性降低的观点,具有经由涂覆形成的印刷部分为有利的。在一些构造中,经由涂覆进一步具有印刷部分的本公开的凹构件还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柔韧性和拉伸性。当例如凹构件被用在吸收性商品诸如卫生用品中时,这些益处有利于舒适性。本公开的凹构件从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的角度来看为有利的,因为可消除使用使成本增加的材料(例如,印刷层支撑膜、粘合剂等),从而使以简单的构造和制造方法进行制造成为可能。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凹构件可具有每平方米约10g至约100g的基重。如果基重大于或等于约10g/m2,则凹材料的刚性不会变得太大,并且凹材料的柔韧良好。本发明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10与凸材料具有优异的接合力,并且另外在某些构造中,具有很小的接合力横向差异,从而与常规物品相比允许较小的基重。因此,可以低成本来制造具有优异的可视性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在优选的构造中,凹材料为柔软且柔性的。例如,凹材料的刚度优选地在md方向(中纱方向)上为至少约0.8n/英寸并且至多约3.5n/英寸,并且在与md方向形成90°的角的cd方向(背纱方向)上为至少约0.3n/英寸并且至多约3.5n/英寸。当刚性在上述范围内时,凹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同时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在有利的构造中,凹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气性。更具体地,从对卫生产品提供良好舒适度的观点来看,通过gurley方法测量的凹材料的透气性优选为约5秒/100cc或更小。更优选为约3秒/100cc或更小,进一步优选为约1秒/100cc或更小。对于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在给定的构造中,下限约为0.1秒/100cc或更大。另外的处理诸如拉绒、压印、染色或着色可进一步被施加至表面紧固件凹材料10。另外,针织织物20可完全或部分地染色。特别是当用作吸收性商品诸如尿布中的构件时,可消除已知为光泽、光亮等的光彩,从而允许可获取美学上优异的外观。本公开的另一构造提供了表面紧固件,该表面紧固件包括上述表面紧固件凹材料和表面紧固件凸材料(在本公开中也被简称为凸材料)。图6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表面紧固件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参考图6,凸材料50通常具有片形基部部分40和在基部上被设置作为突出对象的多个钩接合元件41。钩接合元件的形状不特别受限制,但可为柱形体,诸如圆柱体、矩形棱柱或六角柱,并且为了改善机械接合操作,可具有作为顶端部分的盘型、蘑菇型、键型、楔型、箭头型等。顶端部分可与对应的接合表面较好地机械接合,并且可容易地附接和移除。在具有本发明的表面紧固件凹材料10的表面紧固件中,前纱21相对于中纱从针织织物20的一个表面左右交替地突出,并且凹材料具有这样的结构,该结构使得前纱不易从背侧突出;当接合凸材料时,与凸材料的接合力横向差异小。本文中,可通过以下操作来评估接合力的横向差异:将表面紧固件凹材料与凸材料接合,并且在宽度方向(即,与c方向、d方向和中纱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多个点处测量当将它们从右向左分离时的接合力(右接合力)以及将它们从左向右分离时的接合力(左接合力),并且找到由{(所测量的右接合力的平均值)-(所测量的左接合力的平均值)}/(右接合力和左接合力的全部测量值的平均值)表示的值的绝对值。接合力的横向差异随着所获取的值接近零而变小。例如,凸材料中的钩接合元件的浓度通常为约每平方英寸500个至5000个,并且在构造中,使用每平方英寸1600个的浓度。用于凸材料的接合元件的材料可为多种热塑性树脂材料,诸如例如聚乙烯(例如,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尼龙、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缩醛、聚甲基戊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聚苯醚、聚苯硫醚、以及苯乙烯基弹性体(诸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等)、烯烃基弹性体(诸如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酯基弹性体、酰胺基弹性体、氨基甲酸酯基弹性体、氯乙烯基弹性体、硅氧烷基弹性体、氟基弹性体、及其掺杂物等。由日本3m(公司)销售的钩条带(cs-600)等为凸材料的示例。本公开的表面紧固件可用于多种商品,诸如例如包括纸尿布、卫生巾、母乳垫等的吸收性商品;用于地板和墙壁的固定工具;用于服装的固定工具;用于清洁用品的固定工具;用于汽车内饰的固定工具等。本公开的表面紧固件特别优选地作为吸收性商品(例如,卫生用品诸如纸尿布等)的表面紧固件,因为由于其组成其而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柔韧性和拉伸性。在一些构造中,当表面紧固件用于吸收性商品中,尤其是纸尿布时,优选考虑凹材料和凸材料的接合特性,尤其是凹材料的性能。在标准纸尿布中,在穿戴者背部的左侧和右侧上成对地设置凸材料,并且在靠近胃的身体前侧的左侧和右侧上成对地设置凹材料。因此,尿布左右两侧上的两个位置中的凸构件和凹构件将各自接合,并且从由表面紧固件进行的对纸尿布的固定的观点来看,小的接合力横向差异(即在左侧方向上的分离力和在右侧方向上的分离力之间的差异)将为优选的。吸收性商品包括儿童尿布、成人尿布和宠物尿布以及用于卫生和其他用途的餐巾纸。在典型的构造中,吸收性商品为尿布。根据本公开的针织织物的良好的平滑性和不透明度有利于通过设置在装配线中抽吸辊上的抽吸孔来稳定地传输尿布。在优选的构造中,吸收性商品具有优异的透气性。更具体地,从对卫生产品提供良好舒适度的观点来看,通过gurley方法测量的吸收性商品的透气性优选地为约5秒/100cc或更小。更优选为约3秒/100cc或更小,并且进一步优选为约1秒/100cc或更小。对于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在给定的构造中,下限约为0.1秒/100cc或更大。吸收性商品的制造方法不特别受限制,例如其可为以下方法中的一个方法。常规已知的元件可用于除了表面紧固件之外的吸收性商品的元件,并且这里将不再详细描述。在吸收性商品中,用于将表面紧固件附接到应用的受试品的方法可为常规已知的任何方法。表面紧固件的一个表面(例如,在凹材料上,在其上形成有印刷部分的表面)可使用常规已知的连接方法(通过胶粘剂、热熔、超音速处理等的粘合;通过缝合器等的缝合、机械固定等)而被连接到应用的受试品。对于利用胶粘剂进行固定,根据需要来选择已知的粘合剂,诸如包括sis、sbs等的合成橡胶基、烯烃基、丙烯酸基、硅氧烷基、eva等粘合剂,但并不限于这些树脂。[实施方案]下文通过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例示构造进一步进行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评估方法)1.135°分离测试从具有钩的凸材料(3m机械紧固件钩nc-2050,可从日本3m(公司)商购获得)切割md方向长度25mm×cd方向长度20mm的测试片,而无需损坏钩。将获取的测试片附接到标准固定条带(4591lh(可从日本3m(公司)商购获得)的压敏粘合表面上。压敏粘合表面的剩余部分(即,压敏粘合表面的暴露部分)利用纸覆盖。将md方向长度50mm×cd方向长度100mm的凹材料测试片利用双面条带(y9448(可从日本3m(公司)商购获得)附接到测试面板。将凸材料测试片的cd方向与凹材料测试片的cd方向匹配,将凸材料测试片轻轻地放置在凹测试片上,并以约300mm/分钟的速度在cd方向上来回移动2.0kg手动辊一次。将测试板置于135°的分离夹具中。将凸材料测试片的纸端部分附接到拉伸试验机的上部卡盘上。分离的起始点位于上部卡盘的正下方。在分离测试中,在测试面板被推下而无需移动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分离图表的平均值(面积平均值)被记录为接合力。2.md拉伸强度从针织织物切割md方向50mm和cd方向约25mm的测试片,并且将其固定在tensilon拉伸测试仪((corp).oriontech,rtc-1225)的卡盘中,以300mm/分钟的速度纵向拉伸,绘制拉伸期间的拉伸距离和对应的拉伸负荷的曲线图,并且获取拉伸距离和拉伸负荷的关系曲线(水平轴:拉伸距离(mm),竖直轴:拉伸负荷(n))。从所获取的关系曲线获取的拉伸比为5%时的拉伸负荷值。3.光学透射率针织物的光学透射率根据总透光率测试方法(jisk7361)来进行测量。使用由日本电工工业(公司)(nippondenshokukogyo(corp.))制造的ndh2000作为测量装置。将从针织织物切割的50mm×50mm的测试片固定在测量装置的样品架上。将直径为1cm的白色光照射在测试片上,并且测量总透光率。4.厚度使用厚度计(mitutoyono.2109fl)来测量针织物的厚度。将从针织织物切割的100mm×100mm的测试片放置在厚度计的测量探针之间,并且测量厚度。测试探针的形状为半球形。测量连接点的厚度和连接点之间的厚度。5.非接合表面的外观对于每一个实施方案和每一个比较例,在视觉上观察针织织物的非接合表面的外观。(制备凹材料)[实施方案1至实施方案6,比较例1至比较例2]根据表2中的条件来制备表面紧固件凹材料,这些条件示出如下。评估结果在表2中示出。针织机:28规格3杆单经编针织机(由karlmayer制造)纱布置:一进一出纱品种:84t/36(分特/丝)经处理的纱(聚酯假捻经处理的纱)(假捻条件4000tpm(tpm:每米的捻数),可通过三越(公司)(sanetsu(corp.))商购获得)22t1未经处理的纱(聚酯纱)(可通过东丽(公司)(toray(corp.))商购获得)56t24未经处理的纱(可通过日本晓星(公司)(hyosungjapan(corp.))商购获得)44t2未经处理的纱(通过将22t1加倍作为背纱而制成)[表2]如表2所示,与其中未处理的纱作为背纱的比较例1至比较例2相比,其中经处理的纱作为背纱的实施方案1至实施方案6的凹材料具有良好的不透明度和平滑性,并且具有优异的接合强度。[工业适用性]本公开的表面紧固件阴性材料和表面紧固件可特别有利地应用于吸收性商品中,诸如卫生用品,诸如例如用于儿童、成人和宠物的尿布、用于卫生和其他用途的卫生巾等。[附图标号]10表面紧固件凹材料20针织织物21、21f前纱22基部编织物22m中纱22b背纱1b、1f、1m、2f、2m、3b、3f、3m、4f、4m组织2b、4b插入编织部分a连接点b交点30印刷部分40基部41接合元件50凸材料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