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253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风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风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吹风筒,造型非常单一,外壳一般都由风筒、叶轮容纳室和手柄组成,形成一个“7”字型。由于其占用的空间较大,所以外出时,不方便携带,一般只固定在一个地方使用,如家里的吹风筒一般都只在家里使用,很少将其带到其他地方使用。另外,现有的吹风筒电源线一般都是简单外露的,使用完后一般将电源线直接缠绕在吹风筒上,或将电源线缠绕成一个卷吊在吹风筒下方,无论哪种方式,都使吹风筒看上去非常凌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型优美,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的吹风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一种吹风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两端向下弯曲的弧形管状结构,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外壳前段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所述外壳的后段构成所述吹风筒外壳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吹风筒的外壳整体采用略偏离直线的流线型设计,造型优美、时尚,进风口、出风口靠近,使弧段跨度较小,而且直接利用外壳的后段作为手柄,使吹风筒整体占用的空间较小,便于随身携带。

所述吹风筒的前段由后向前管径逐渐增大,所述前端面能平贴于平面上。

为解决吹风筒电源线的收纳问题,所述外壳的后段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外壳的后端开口相通、用于收纳所述吹风筒的电源线的收纳腔,所述吹风筒的电源线从所述外壳的前段内直接穿入所述收纳腔,所述电源线端部的电源插头与所述外壳的后端开口适配,以便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后端开口中,将所述电源线封堵在所述收纳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电源插头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源插头为折叠式插头,即所述电源插头的插片可折叠到电源插头的底座上的插片槽中。

所述电源线为弹簧线,以使电源线的收纳更加方便。

所述外壳后段侧壁即所述收纳腔的腔壁透明,透明腔壁的设计,一方面使吹风筒外观上更有层次感,更加漂亮、时尚,另一方面,可以提醒用户吹风筒电源线收纳如此,拔下电源插头将电源线拉出,即可进行吹风筒的插电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热元件、风叶和电动机,所述电热元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附近,所述风叶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上,所述风叶和电动机构成一个小风扇,安装在所述电热元件后方,所述吹风筒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是否有物体临近所述出风口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小风扇和/或所述电热元件相连,在感应到有物体临近所述出风口时,减慢所述小风扇的转速,和/或降低所述电热元件的发热功率。

为了扩展本实用新型吹风筒的适用范围,所述吹风筒的电源线与电源线端部的电源插头拆卸式连接,所述电源线的输入端设有USB公插口,所述电源插头上设有USB母插口,所述电源插头为一插头转换器,对其输入进行转换后经由所述USB母插口输出;

所述吹风筒内设置有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线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接近开关、电热元件和小风扇相连,以便将所述电源线输入的电源转换成合适范围供给所述接近开关、电热元件和小风扇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风筒的外壳内还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源线的输出端相连,吹风筒插电工作的同时,为所述蓄电池充电,在断电后,吹风筒还可以由所述蓄电池供电而继续工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吹风筒的外壳整体采用略偏离直线的流线型设计,造型优美、时尚,进风口、出风口靠近,且直接利用外壳的后段作为手柄,使吹风筒整体体积较小,占用的空间小,从而使其便于随身携带;

2)本实用新型吹风筒在外壳的后段内侧设置电源线收纳腔,解决了现有吹风筒电源线收纳的问题,并直接利用电源插头封堵所述收纳腔,使本实用新型吹风筒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收纳起来也更加顺手,而且收纳效果也会更好;

3)本实用新型吹风筒设置两种类型的电源接口,一种是普通电源插头,另一种是USB插口,有利于扩展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另外,本实用新型两种电源接口的组合方式的设计,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的设计,对用户来说,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4)本实用新型在吹风筒内设置接近开关,在感应到有物体太过靠近出风口时,可自动调节吹风筒的风速和温度,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放心;

5)本实用新型的吹风筒内置蓄电池,使本实用新型的吹风筒在没有插电时,仍可继续使用,使本实用新型的吹风筒具有一定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吹风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吹风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对现有吹风筒进行了5个方面的改进,具体介绍如下:

改进一:吹风筒外壳结构的设计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吹风筒的外壳为两端向下弯曲的弧形管状结构,整体上可分为两段,前段11由后向前管径逐渐增大,且前端面可平贴于水平面上,后段12构成吹风筒的手柄。吹风筒的进风口13设于外壳前段11的上侧壁上,由两个并排的方形开口构成,方形开口中还设置有过滤结构,出风口14设于外壳的前端面上。

不同于传统吹风筒千篇一律的“7”字型结构,本实施例的吹风筒造型非常的优美、时尚。本实施例出风口13和进风口14靠近,使本实施例吹风筒结构紧凑,有利于缩短弧形外壳的跨度,以便减小其体积,另外,本实施例直接利用外壳的后段12作为吹风筒的手柄,更进一步减小吹风筒的体积。

总之,本实施例的吹风筒的外形设计,使其不但造型优美、时尚,而且占用空间面积小,便于随身携带。

改进二:电源线的收纳

本实施例吹风筒外壳的后段12侧壁透明,同时,内部中空形成收纳腔15,收纳腔与外壳的后端开口连通。吹风筒的电源线16从外壳的前段11内直接穿入收纳腔15,电源线16为弹簧线,电源线16端部的电源插头17与外壳的后端开口适配,以便安装在外壳的后端开口中,将电源线16封堵在所述收纳腔15中。所述电源插头17为折叠式插头,即电源插头17的插片171可折叠到电源插头17的底座上的插片槽172中。

本实施例在吹风筒内设置收纳腔15,电源线16可直接收纳于收纳腔15中,避免了吹风筒在使用后出现电源线16不好整理而使整个吹风筒看上去凌乱的问题的发生。另外,本实施例将电源线16设计成弹簧线,更进一步方便了电源线16的收纳。还有,本实施例直接利用电源插头17封堵所述收纳腔15,而没有设计另外的堵头,使本实施例使用时更加方便,收纳起来也更加顺手,而且收纳效果也会更好。本实施例折叠式插头的设计,使吹风筒后端不会有插片171凸出,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吹风筒的外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插片171不受损害。其次,本实施例透明的收纳腔15的设计,不仅使吹风筒外观上更有层次感,更加漂亮、时尚,还可以提醒用户吹风筒电源线16收纳如此,拔下电源插头17将电源线16拉出,即可进行吹风筒的插电操作。

改进三:两种不同类型的插电口

为了扩展本实施例的吹风筒的适用范围,使其不但可从普通的电源插座上获取电力,还可以从现在电脑等智能设备上普片设置的USB接口上获取电源,本实施例的吹风筒的电源插头17设计成一个插头转换器,其可将现在电源插头普遍的两针或三针输入方式转换成USB接口输出。本实施例的电源线16与电源线16端部的电源插头17拆卸式连接,电源线16的输入端设有USB公插口161,电源插头17上设有USB母插口173,电源插头17将其输入转换后经由所述USB母插口173输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USB接口处理的电压一般只有5V,可能与吹风筒内部的一些功能单元,如小风扇、电热元件、接近开关(下文讲到)等的工作电压不一致。所以,本实施例的吹风筒内还设置有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线16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接近开关、电热元件和小风扇等(将在下文中讲到)相连,以便将所述电源线16输入的电源转换成合适范围供给所述接近开关、电热元件和小风扇等使用。

改进四:感应有物体靠的太近,自动调整风速风温

吹风筒内一般都设置有电热元件、风叶和电动机等,电热元件安装在吹风筒的出风口附近,风叶安装在电动机的转动轴上,构成一个小风扇,整体安装在电热元件后方。小风扇转动,由进风口吸入空气,再由出风口吹出,吹出的风经过电热元件后,被电热元件(工作状态)加热,形成热风。不同于传统吹风筒,本实施例的吹风筒内还设置有有用于感应是否有物体临近所述出风口的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可以选择耐高温的红外线电子开关等,接近开关与小风扇和电热元件电连接,在感应到有物体临近所述出风口时,减慢所述小风扇的转速,并降低所述电热元件的发热功率,避免高温烫伤头发或头皮情况的发生,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放心。

改进五:续航能力

本实施例的吹风筒的外壳内还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电源线的输出端相连,吹风筒插电工作的同时,为所述蓄电池充电,在断电后,吹风筒还可以由所述蓄电池供电而继续工作,使吹风筒具有一定的续航能力,从而使吹风筒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