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595阅读:2468来源:国知局
新型雨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雨具,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新型雨伞。



背景技术:

雨伞在生活中使用非常频繁。在雨天,雨伞在收纳时伞面的雨水会碰湿其他物品,还会滴到地面上造成行走不便,需要给雨伞配一个收集雨水的筒。雨伞平时不用的时候或者手持的时候,需要悬挂或者供手提携的带子,有专利号为:201420067683.8,名称为:多用途雨伞伞柄,该结构描述了可以对雨伞伞面的水进行收集,但是该结构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存在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雨伞,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将收折后的雨伞套住后使雨水流向伞把不会打湿地面的特点。

一种新型雨伞,包括伞面以及用于围扎伞面的扎条和位于伞底部的伞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把为筒状型结构且为伸缩型,且内层较小筒能将伞面收折后套住伞面,在下层大筒底部设置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上设置有堵头。

进一步:所述小筒与大筒之间通过设置凹槽及圆球弹簧的方式进行限位。

进一步:还包括雨伞支撑杆,在雨伞支撑杆顶部安装有挂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伞把改成具有伸缩型的筒状结构,在下雨天在收折雨伞后将内筒上拉套住收折后的伞面,使得伞面上的雨水流向伞把,同时设置放水管,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伞把内的积水放掉,避免了雨伞放置在室内打湿地面导致地面易滑,该结构简单,使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伞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雨伞,包括伞面1以及用于围扎伞面的扎条3和位于伞底部的伞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把为筒状型结构且为伸缩型,且内层较小筒4能将伞面收折后套住伞面,在下层大筒6底部设置有放水管8,大筒6底部设置有孔7与放水管配合并密封,所述放水管上设置有堵头9。图中5是大筒与小筒之间的中筒;可以使得筒伸长后将伞面套住;图中2是用于将伞面支撑的限位环;通过将伞把改成具有伸缩型的筒状结构,在下雨天在收折雨伞后将内筒上拉套住收折后的伞面,使得伞面上的雨水流向伞把,同时设置放水管,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把伞把内的积水放掉,避免了雨伞放置在室内打湿地面导致地面易滑,该结构简单,使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小筒与大筒之间通过设置凹槽及圆球弹簧的方式进行限位。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该结构与折叠伞的抽拉杆结构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雨伞支撑杆,在雨伞支撑杆顶部安装有挂绳。通过设置挂绳,可以将雨伞挂在某个地方,伞面上的雨水流至伞把收集雨水,避免打湿地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