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座活动提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060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座活动提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伞座,特别是涉及一种伞座活动提手。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用来遮蔽阳光的伞又称作阳伞或遮阳伞,可固定于露台桌等户外家具,或用在海滩上。伞的其它用途包括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伞座体积重,不易移动,在搬运过程中给用户造成很大的不便,运输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伞座活动提手,方便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伞座活动提手,包括拉手、上拉杆、活动扣、下拉杆、按钮,所述拉手与上拉杆的一端连接,上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下拉杆的一端连接,下拉杆的另一端设置一勾状端部,下拉杆靠近勾状端部上设置一安装孔,活动扣的一端固定于下拉杆的安装孔内,按钮设置于拉手上,按钮通过钢丝绳与活动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对相互扣合的关节,一关节的一端与上拉杆固定连接,另一关节的一端与下拉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对相互扣合的关节上分别设置通孔,通过螺杆和螺母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扣与下拉杆上分别设置一安装耳,安装耳之间卡扣一拉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按钮与拉手连接处设置为滑轨状,拉手的内部设置相应的滑槽,按钮相对拉手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按钮与拉手上分别设置位置对应的通孔,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铆钉为抽芯铆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手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拉杆的勾状端部的内径设置为可调节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拉杆与活动扣扣合连接,方便扣合伞座,实现快速移动的目的;拉杆分为上拉杆和下拉杆,可折叠,方便收纳,节约空间;通过按钮及钢丝绳控制活动扣的开合,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拉手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增加摩擦力,方便用户提起及移动;整个结构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自由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伞座活动提手,结构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如图1-4所示,一种伞座活动提手,包括拉手1、上拉杆3、活动扣6、下拉杆7、按钮8,所述拉手1与上拉杆3的一端连接。上拉杆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9与下拉杆7的一端连接,实现折叠功能,在收纳状态下,上拉杆3与下拉杆7折叠在一起,节约空间,实用性强,当需要工作时,打开即可。为了实现方便卡主伞座,本实用新型下拉杆7的另一端设置一勾状端部,勾状端部用于卡主伞座的支撑杆,且下拉杆7靠近勾状端部上设置一安装孔11,活动扣6的一端固定于下拉杆7的安装孔11内,按钮8设置于拉手1上,按钮8通过钢丝绳与活动扣6连接。活动扣6和勾状端部通过卡扣卡合于伞座的支撑杆上,原则为移动时不容易脱落,以免砸伤搬运着。另外,按钮8通过钢丝绳控制活动扣6的开合(图中钢丝绳未示出)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件9包括一对相互扣合的关节,两个关节相互扣合,方便折叠。一关节的一端与上拉杆3固定连接,另一关节的一端与下拉杆7固定连接,与上拉杆3或下拉杆7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螺接或者其他胶水粘合,也可以利用关节与上拉杆3或下拉杆7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不脱落的结合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一对相互扣合的关节上分别设置通孔,通过螺杆4和螺母10铰接连接。螺杆4穿过一对相互扣合的关节上的通孔,另一端通过螺母10锁紧固定。

为了更好的控制活动扣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扣6与下拉杆7上分别设置一安装耳,安装耳之间卡扣一拉簧5。借助拉簧5及钢丝绳的拉力来实现活动扣6的开合。本实用新型所述按钮8与拉手1连接处设置为滑轨状,拉手1的内部设置相应的滑槽,按钮8相对拉手1滑动连接。按钮8的前端设置成滑轨状,方便在拉手1内的滑槽内滑动,从而调节钢丝绳的长度,从而进一步控制活动扣6的开合。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通过按下按钮来调整钢丝绳的长度从而控制活动扣6的开合。

特别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按钮8与拉手1上分别设置位置对应的通孔,通过铆钉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铆钉2为抽芯铆钉,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铆钉或者抽芯铆钉,其他能够实现同样连接功能的连接件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例如,螺钉、螺栓或者插销等。

一般情况下,拉手如果采用金属或者不锈钢材料,容易给用户造成手滑,特别是伞座重的情况下,容易脱落砸伤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手1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塑料或橡胶材料附着力及摩擦力较大,提升使用安全。

为了适应不同的伞座,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拉杆7的勾状端部的内径设置为可调节内径。具体内径根据伞座支撑杆的形状及大小而定,例如圆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状态结构示意图,活动扣6打开,当需要工作时,如图3所示,按下按钮8,活动扣6与下拉杆7的勾状端部扣合,卡住伞座的支撑杆。当需要取下时,再次按下按钮8,活动扣6与下拉杆7的勾状端部打开。在收纳时,折叠上拉杆3和下拉杆7,如图4所示,实现收纳,节省空间。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