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洒水降温的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04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洒水功能的伞具。



背景技术:

在烈日的暴晒下,伞面的温度会很高,伞面下的空间也会很闷热,即使烈日退下后,伞面上的温度也不能很快的降下去,现有的各种伞具结构都不具有降温的功能,因此,本申请人针对给伞具降温的问题提出本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洒水降温的伞具,其通过改进伞具结构实现洒水功能,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洒水降温的伞具,包括中空的伞中棒、设置在伞中棒上的伞面及分别设置在伞中棒两端上的伞尾和伞柄,所述伞中棒内穿设有一条水管,所述伞尾上设有向伞面洒水的洒水部件,所述伞柄内设有储水腔,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洒水部件和储水腔,所述伞柄上开设有通向储水腔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上设有孔塞,所述伞柄上还设有用于将储水腔内的水从洒水部件洒出的出水装置。

所述洒水部件为内空腔的圆柱型状,其下端面上设有供与水管连接的端口,其侧壁上环形均布间隔开设洒水孔。

所述洒水孔为倾斜向下设置,便于将水洒到伞面上。

所述伞柄的下端面为通向储水腔的开口,所述出水装置包括推片、连接在推片下表面上的推杆和连接在推杆下端的推柄,所述开口上设有挡住推片的挡沿,所述推片与储水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出水装置将储水腔内的水推向水管,再从洒水部件洒出,从而实现洒水的功能,给伞面进行降温,上述洒水部件的结构设置和出水装置能够达到较好洒水效果,还有,上述结构简单,便于伞具的生产制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即适合常用伞具的设置使用,也特别适合于户外伞具的设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可洒水降温的伞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伞中棒-1;伞面-2;

伞尾-3;洒水部件-31;端口-311;洒水孔-312;

伞柄-4;储水腔-41;进水孔-42;孔塞-43;开口-44;挡沿-45;

水管-5;

出水装置-6;推片-61;推杆-62;推柄-63;密封圈-6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洒水降温的伞具,如图1所示,包括中空的伞中棒1、设置在伞中棒1上的伞面2及分别设置在伞中棒1两端上的伞尾3和伞柄4,所述伞中棒1内穿设有一条水管5,所述伞尾3上设有向伞面2洒水的洒水部件31,所述伞柄4内设有储水腔41,所述水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洒水部件31和储水腔41,所述伞柄4上开设有通向储水腔41的进水孔42,所述进水孔42上设有孔塞43,所述伞柄4上还设有用于将储水腔41内的水从洒水部件31洒出的出水装置6。在需要洒水时,从进水孔42向储水腔41内加水,加满后用孔塞43塞住,然后通过出水装置6将储水腔41内的水推向水管5,再从洒水部件31洒出。

为使得洒水时,能够覆盖较大的面积,本实施例进一步,所述洒水部件31为内空腔的圆柱型状,其下端面上设有供与水管5连接的端口311,其侧壁上环形均布间隔开设洒水孔312。进一步,所述洒水孔312为倾斜向下设置,便于将水洒到伞面2上,从内向外扩散流开。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伞柄4的下端面为通向储水腔41的开口44,所述出水装置6包括推片61、连接在推片61下表面上的推杆62和连接在推杆62下端的推柄63,所述开口44上设有挡住推片61的挡沿45,挡沿45还具有供推杆62推拉导向的作用,如图中所示,所述推片61与储水腔41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64,能够有效防止漏水。

上述结构,在需要洒水时,向下拉动推柄63,使得推片61下降到最低位置,储水腔41为最大空间,然后从进水孔42向储水腔41内加水,加满后用孔塞43塞住,然后通过向上推动推柄63压缩储水腔41空间,向上推动推柄63时储水腔41内的水从水管5挤出流向洒水部件3,水从各洒水孔312喷洒出在伞面上,推柄63推到贴近挡沿45出水腔41内的水则完全排空,可重复上述再进行加水继续洒水。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