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接鞋子前后帮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976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接鞋子前后帮的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接鞋子前后帮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缝接鞋子前后帮的过程中,一般缝线轨迹需要2-3道,并且线间距保持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中,仅仅凭借操作工根据自己的眼光进行判断和缝制,会容易出现线道间距不均匀现象,达不到所要求的工艺标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缝制这道重要工序,需要具有多年缝制经验的操作工。增加了缝制的培训时间和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缝接鞋子前后帮的工序中,仅根据经验丰富的操作工缝制,易出现线道间距不均匀现象,且增加了缝制的培训时间和人力成本。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接鞋子前后帮的模具,包括底板和快速夹,底板上表面粘合着限位板,限位板上表面粘合有盖板和合页板;

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线槽,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槽,线槽位于限位槽内,盖板和合页板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且分别平行于限位板;

底板、限位板和合页板上均开设有卡槽,快速夹通过三幅板上的卡槽安装在合页板上。

所述底板的其中一个边为弧形,线槽位于该弧形边所在的板面。

所述盖板的其中一个边为弧形,该弧形边上固定有一挡块。

所述底板、限位板和合页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定位孔,三个板通过定位孔进行定位粘合;底板、限位板、合页板和盖板上开设有合页定位孔,合页上的螺钉穿过合页定位孔将盖板与合页板连接。

所述底板、限位板采用绝缘板,盖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缝接鞋子前后帮的模具,首先解决了操作人员在加工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其次使生产工艺程式化、精简化,模板的使用也减少了生产线的人员配备,同时也减少了原生产工艺中的一些辅助工序,并且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对缝纫机不熟悉的也可以操作,无需长时间培训,进一步提升广大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此模具克服了在缝接前后帮的过程中,线道轨迹不均匀。保证了工艺过程中中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快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缝接鞋子前后帮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板的示意图。

图3是限位板的示意图。

图4是盖板的示意图。

图5是合页板的示意图。

图6是快速夹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限位板;3、盖板;4、合页板;5、线槽;6、限位槽;7、卡槽;8、快速夹;9、挡块;10、定位孔;11、合页定位孔;12、快速夹安装孔;701、卡槽一;702、卡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接鞋子前后帮的模具,包括底板1和快速夹8,底板1上表面粘合着限位板2,限位板2上表面粘合有盖板3和合页板4;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线槽5,限位板2上开设有限位槽6,线槽5位于限位槽6内,盖板3和合页板4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且分别平行于限位板2;底板1、限位板2和合页板4上均开设有卡槽7,快速夹8通过三幅板上的卡槽7安装在合页板4上。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可编程电子花样机的安装范围,如图1所示,在底板1、限位板2和合页板3的上端两侧处分别车出一个52×21mm的快速夹卡槽7,用于可编程电子花样机的固定模具,其中,快速夹卡槽7的尺寸并不限于本实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底板1上的线槽5用于对准可编程电子花样机的缝制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板2上的限位槽6的作用是把料片的边沿和限位板2的轮廓贴齐,要特别说明的是,限位板2和底板1的外形结构基本一致,区别在与限位槽6和线槽5;如图4所示,盖板3的弧度与鞋后帮的弧度吻合,便于缝线的线迹规整,盖板3和合页板4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盖板3可以上下翻转;作为优选,快速夹有两个,为快速夹一和快速夹二,分别位于合页板4的两端,并通过底板1、限位板2和合页板4上的卡槽7固定在合页板4上,快速夹一用来压住盖板3,压住前帮前部,快速夹二用来压住后帮部位,相对应的,三个板上分别开有两个卡槽,分为卡槽一701和卡槽二702,卡槽一701内安装的是快速夹一,卡槽二702内安装的快速夹二,另外,三个板上还都开设有快速夹安装孔12,快速夹一端位于卡槽7内,另外一端位于快速夹安装孔12内,如图6所示,快速夹8的结构是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不作为本申请的发明点,因此在此不作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缝接鞋子前后帮模板的工作原理是:

缝接前帮:把鞋子的前帮部位放到底板1上,把鞋帮的边沿与限位板2上的限位槽6对齐,这样前帮就完全限位在模具上,这时,盖上盖板3,目测前帮的定位是否和盖板3的边沿吻合,确保鞋帮上的划印和盖板3的轮廓一致,然后按下快速夹一压紧前帮,这样鞋帮前部就不会在缝制过程中移动,从而确保鞋帮的稳定性;

缝接后帮:鞋帮后部需要缝制的部位紧贴盖板3边沿,鞋帮后部紧紧压在鞋帮前部上,边沿处紧贴在盖板3的边沿,按下快速夹二,压住鞋帮后部,把鞋帮后部也固定在模板上,启动机器,电子花样机缝制。

通过试验比较,发现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缝接鞋子前后帮的模板,可以实现多个操作工序的合并与优化,节省操作人员一人,每年至少可以节省3.8万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缝接鞋子前后帮的模板,首先解决了操作人员在加工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其次使生产工艺程式化、精简化,模板的使用也减少了生产线的人员配备,同时也减少了原生产工艺中的一些辅助工序,并且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对缝纫机不熟悉的也可以操作,无需长时间培训,进一步提升广大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1的其中一个边为弧形,线槽5位于该弧形边所在的板面。底板1前部的弧形是根据鞋帮的宽度设定的,该弧形的设定是为了让鞋帮更快捷的套在底板1上,更好的让鞋帮套进去稳定。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盖板3的其中一个边为弧形,该弧形边上固定有一挡块9。盖板3的弧度和鞋后帮的弧度吻合,便于缝线的线迹规整,在盖板3上有一个挡块9,主要是用于鞋帮的定位。

缝接鞋子后帮时,鞋帮后部需要缝制的部位紧贴盖板3边沿,根据需要缝制的鞋号,放下对应鞋号的定位挡块9,鞋帮后部紧紧压在鞋帮前部上,边沿处紧贴在盖板3的边沿,按下快速夹二,压住鞋帮后部,把鞋帮后部也固定在模具上,启动机器,电子花样机缝制。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3、4、5所示,所述底板1、限位板2和合页板4上均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0,三个板通过定位孔进行粘合;底板1、限位板2、合页板4和盖板3上开设有合页定位孔11,合页上的螺钉穿过合页定位孔将盖板3与合页板4连接。在粘合底板1、限位板2和合页板4时,可以先将三个板上的定位孔10对齐,等定位准确后,然后进行粘合,这样可以确保缝制模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盖板3和合页板4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时,合页上的螺钉也同时穿过了底板1、限位板2上的合页定位孔,这样的连接方式,除了起到定位的作用,也可以使合页的的安装更加牢固和稳定。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底板1、限位板2采用绝缘板,盖板3采用透明亚克力板。

底板1、限位板2采用绝缘板,是因为这两个板需要与电子花样机接触,因此为了安全,采用绝缘板,而盖板3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是为了好观察鞋前帮的定位是否和盖板3的弧度吻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缝接鞋子前后帮的模具,首先解决了操作人员在加工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其次使生产工艺程式化、精简化,模板的使用也减少了生产线的人员配备,同时也减少了原生产工艺中的一些辅助工序,并且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对缝纫机不熟悉的也可以操作,无需长时间培训,进一步提升广大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