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齿密度的梳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7851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变齿密度的梳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改变齿密度的梳子。



背景技术:

梳子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物品,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梳子,不同的梳子对应不同的应用情况。当为卷发或者易打结的头发时,需要使用梳齿间距较大的梳子将纠缠的头发分开,若使用梳齿间距较密的梳子就很难梳理,并容易拉伤头皮及拉断头发,而对于直发或比较细的头发,间距大的梳子则难以将头发梳理整齐,此时往往采用细齿的梳子进行梳理。因此,人们往往需要准备两把梳子,甚至更多,使用及收纳时不方便,出行时也不容易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改变齿密度的梳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改变齿密度的梳子,包括主梳体、副梳体、双向燕尾隼及梳体定位装置,所述主梳体与副梳体的结合面上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双向燕尾隼将所述副梳体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主梳体上,所述梳体定位装置用于限定所述主梳体与副梳体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燕尾隼与所述主梳体紧配合,与所述副梳体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梳体定位装置为对吸磁铁,所述副梳体的前后端均设有磁铁,所述主梳体的前后端错开设置有两对磁铁,每对磁铁的间距与副梳体的磁铁间的距离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主梳体与副梳体的齿间距离相同,所述齿间距离为5-7mm,所述主梳体上的两对磁铁错开的距离为齿间距的二分之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梳齿的密度可调,可适应不同的头发,一把梳子就能起到两把梳子的效果;

2、使用整条的双边燕尾槽隼连接简单可靠,不仅是滑动部件,还加强了产品纵向结构;

3、使用对吸磁铁作为定位装置,不仅操作简单,更增加了产品的使用手感,提升了产品档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梳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副梳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向燕尾隼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宽梳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窄梳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可改变齿密度的梳子,包括主梳体1、副梳体2、双向燕尾隼3,主梳体1与副梳体2的结合面上分别开设有燕尾槽11及12,双向燕尾隼3将副梳体2可滑动地安装在主梳体1上,其中双向燕尾隼3与主梳体1紧配合,与副梳体2间隙配合(当然,双向燕尾隼3也可以采用与主梳体1间隙配合,与副梳体2紧配合的连接方式)。

梳子还包括用于限定主梳体1与副梳体2的相对位置的梳体定位装置。具体为分别设置在主梳体1及副梳体2上的对吸磁铁组。其中,副梳体2的前后端均设有磁铁组22,主梳体1的前后端则错开设置有两对磁铁组12及13,磁铁组12及13的磁铁的间距与副梳体2上的磁铁组22的间距一致。

本实施例中主梳体1与副梳体2的齿间距离均为6.8mm,主梳体1上的两对磁铁错开的距离为齿间距的二分之一3.4mm。如图5所示,当磁铁组12与磁铁组22对吸时,主梳体1与副梳体2的梳齿完全重合,此时梳齿的间距为6.8mm,梳齿的强度增大。如图6所示,当磁铁组12与磁铁组23对吸时,主梳体1与副梳体2错开,此时梳齿间的距离变成3.4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