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06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防滑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具有保暖驱寒、承受摩擦冲击、防滑减震的作用,从而对人体足部施以保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运动,从而对鞋子性能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运动中,运动者脚根处和脚掌所承受的冲击力是其自身体重的三倍,该力会对人体产生有较大危害的震荡波,使骨骼、肌肉或关节等组织产生损伤和病变。目前减震鞋底多通过增设如气垫、硅胶垫、弹簧等弹性体的减震装置,以达到减震的目的,但是该类鞋底存在有结构复杂、生产工艺繁琐、占用鞋底体积等问题,并且该类鞋子通常在防滑和耐磨损等方面难以兼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减震鞋底,以解决现有鞋子鞋底减震结构复杂、生产工艺繁琐、防滑耐磨难以兼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大底底面嵌入固定有多个减震防滑单元,所述减震防滑单元中心相互交叉有多条交叉凹条,所述交叉凹条将减震防滑单元等分呈成若干减震区,所述减震区上设有若干减震凹条,且所述减震防滑单元中心区呈向内凹陷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防滑单元设置位置分别与脚掌大拇指、前脚掌、脚跟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大底底面减震防滑单元周围环绕设有多层波纹凹条。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防滑单元采用耐磨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大底底面设有若干防滑凹条。

进一步地,所述中底脚掌处设有多条倾斜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中底脚跟处设有多个透气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大底腰部和中底腰部分别粘设有支撑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片的硬度大于所述大底和中底的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大底采用橡胶底制成,所述中底采用EVA材质制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当踩踏力作用于减震防滑单元时,受力点由减震防滑单元中心向四周各个减震区传导,由交叉凹条和减震凹条分散力量,同时分散的力量由环绕于减震防滑单元周边的波纹凹条吸收,从而降低震荡波,很好地保护足部。另外,减震防滑单元中心向内凹陷设置,当踩踏变形时,能够形成一个起到类似吸盘作用,并与交叉凹条和减震凹条协同作业,为鞋底提供一个很好的抓地力,加强鞋底的防滑性能。

2、当人行走运动时,通常是脚跟先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迅速移到脚掌上,所以鞋底和脚的脚跟处、脚掌处以及大拇指所受到的踩踏力和摩擦力度最大也最频繁,而采用耐磨橡胶材质制成的减震防滑单元设置位置与脚跟处、脚掌处以及大拇指相对应,最大的发挥其减震、防滑、耐磨作用。

3、大底和中底腰部分别粘设有支撑片,通过硬度更高的支撑片支撑鞋底腰部来达到更好的抗扭转作用,使得鞋底对穿戴者足弓部有一个平衡支撑,增加运动中足部的稳定性,保障运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防滑单元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包括中底1和大底2,中底1采用橡胶底制成,大底2采用EVA材质制成。大底2底面嵌入固定有多个减震防滑单元3,减震防滑单元3采用耐磨橡胶材质制成,且减震防滑单元3设置位置分别与脚掌大拇指、前脚掌、脚跟相对应。减震防滑单元3中心相互交叉有多条交叉凹条31,交叉凹条31将减震防滑单元3等分呈若干减震区32,本实施类优选为3条交叉凹条31,将减震防滑单元3等分为六个减震区32,减震区32上设有若干减震凹条33。减震防滑单元3中心区呈向内凹陷设置,且大底2底面上减震防滑单元3周围环绕设有多层波纹凹条4。

参照图1和图2,大底2底面还是设有若干防滑凹条5,部分防滑凹条5形状与减震防滑单元3相似,从而进一步增加鞋底的防滑性能。大底2和中底1腰部分别粘设有支撑片6,支撑片6的硬度大于大底2和中底1的硬度,通过硬度更高的支撑片6支撑鞋底腰部来达到更好的抗扭转作用,使得鞋底对穿戴者足弓部有一个平衡支撑,增加运动中足部的稳定性,保障运动安全。

参照图4,中底1脚掌处设有多条倾斜凹槽11,当鞋底弯折时,倾斜凹槽11为中底1提供变形空间,方便鞋底弯折以及减轻弯折负担。中底1脚跟处还设有多个透气通孔12。

参照图1至图4,当人行走运动时,通常是脚跟先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迅速移到脚掌上,所以鞋底和脚的脚跟处、脚掌处以及大拇指所受到的踩踏力和摩擦力度最大也最频繁,而设置于大底2脚跟、脚掌和大拇指处的耐磨橡胶材质制成的减震防滑单元3能够很好的起到减震、防滑、耐磨作用。当踩踏力作用于减震防滑单元3时,受力点由减震防滑单元3中心向四周各个减震区32传导,由交叉凹条31和减震凹条33分散力量,同时分散的力量由环绕于减震防滑单元3周边的波纹凹条4吸收,从而降低震荡波,很好地保护足部。另外,减震防滑单元3中心向内凹陷设置,当踩踏变形时,能够形成一个起到类似吸盘作用,并与交叉凹条31和减震凹条33协同作业,为鞋底提供一个很好的抓地力,加强鞋底的防滑性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