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再生氨纶包覆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7733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再生氨纶包覆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再生氨纶包覆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普通的涤纶面料由普通涤纶纱线十字编织法编织而成,易在纤维上积聚电荷,产生静电作用,穿在身上会感觉不舒服、运动弹性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涤纶面料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涤纶面料存在的上述弊端,进而提供一种穿着舒适、便于取材,且运动弹性效果较好的环保再生氨纶包覆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再生氨纶包覆面料,其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紧密贴合,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均由涤纶纱线纺织成形,每一根所述涤纶纱线的外侧由若干根氨纶单丝包覆,所述内层贴近皮肤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向皮肤一侧凸起的纺织凸起,所述纺织凸起为空心结构,所述纺织凸起的尖端设置有用于吸附汗水的吸孔。

优选的,所述纺织凸起为半球形凸起或锥台型凸起或椭圆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内层的贴近所述外层的一侧沿经向或纬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竖条,所述竖条纺织成形,相邻两个所述竖条之间设置有供汗水向下流的汗道。

优选的,所述吸孔为圆形吸孔。

优选的,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通过纺织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再生氨纶包覆面料具有较好的运动弹性功能,并能有效防止外部雨水的侵袭,且穿着舒适性较好,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环保、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再生氨纶包覆面料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多多根氨纶单丝包覆涤纶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内层;2-外层;3-纺织凸起;4-吸孔;5-竖条;6-汗道;10-涤纶纱线;11-氨纶单丝。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一种环保再生氨纶包覆面料,其包括内层1和外层2,所述内层1和所述外层2通过纺织成一体,所述内层1和所述外层2均由涤纶纱线纺织成形,所述外层2由尼龙纺织成细密的面状结构,以便于外层防水,每一根所述涤纶纱线10的外侧由若干根氨纶单丝11包覆,所述内层1贴近皮肤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向皮肤一侧凸起的纺织凸起3,所述纺织凸起3为空心结构,所述纺织凸起3的尖端设置有用于吸附汗水的吸孔4。所述吸孔4为圆形吸孔。设置纺织凸起3便于内层与人体皮肤接触,同时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轻微按摩作用,提高了舒适性,当人体皮肤上集聚汗水时,首先被吸孔4吸收进入纺织凸起3的空腔内,在空腔内汇集后在远离皮肤的一端汇集成较大液滴并排出衣物外侧。所述纺织凸起3为半球形凸起(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纺织凸起3也可为锥台型凸起或椭圆形凸起)

为了进一步提高内层的排汗能力,所述内层1的贴近所述外层2的一侧沿经向或纬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竖条5,所述竖条5纺织成形,相邻两个所述竖条5之间设置有供汗水向下流的汗道6。缝制衣服时,尽量使面料上的竖条5呈竖向设置,以便于汗液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汇集流出。

利用可乐瓶回收、整理,提取再生的涤纶纱线,在将涤纶纱线用氨纶单丝包覆后纺织,形成环保、可再生的氨纶包覆面料。本面料属于具有环保理念的运动弹性面料,在保持舒适,伸展的基础上倡导持续循环意识。该面料符合大户外群体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受到关注,能在可持续性发展趋势下继续研发新的技术应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