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84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折叠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用的杯子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由于杯子有具有一定强度的材质构成,使得杯子始终保持这种形态。虽然这种杯子饮水是比较方便,但是由于杯子的形态固定不能改变,造成占用空间大,使得杯子不便携带,特别是一家人外出游玩时,往往需要带上多个杯子,使得这些杯子占用空间大,增加了人们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式漱口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杯,包括杯口、杯身和杯底,所述杯口和杯底外侧设置有加强环,杯身纵截面为锯齿状,且材质为防水的柔性材质;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设置有插头,加强环上对应设置有插孔,支撑杆竖直布置并可与加强环插接;所述杯口处的加强环上设置有卡头,杯底处的加强环上设置有适配的卡槽,所述两个加强环可卡接。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2~4根,且均匀布置。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卡头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制作成本低廉。本装置使用时可将支撑杆两端与上下加强环插接即可使用,而放置时,只需拆出支撑杆,将杯口处的加强环的卡头卡入杯底处的加强环上即可。本装置通过插接和卡接的连接方式,通过改变杯身的长度,实现储水和减小占用空间。同时本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适合外出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是加强环,11是插孔,12是卡头,13是卡槽,2是杯身,3是支撑杆,31是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杯,包括杯口、杯身2和杯底,所述杯口和杯底外侧设置有加强环1,杯身2纵截面为锯齿状,且材质为防水的柔性材质;还包括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两端设置有插头31,加强环1上对应设置有插孔11,支撑杆3竖直布置并可与加强环1插接;所述杯口处的加强环1上设置有卡头12,杯底处的加强环1上设置有适配的卡槽13,所述两个加强环1可卡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制作成本低廉。本装置使用时,可将支撑杆3两端与上下加强环1插接即可使用,而放置时,只需拆出支撑杆3,将杯口处的加强环1的卡头11卡入杯底处的加强环1上的卡槽13即可。本装置通过插接和卡接的连接方式,通过改变杯身2的长度,实现储水和减小占用空间。同时本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适合外出携带。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杆3的数量为2~4根,且均匀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通过支撑杆3固定上下两个加强环1的距离,由于加强环1为圆环状结构,当装有水后,杯身2的重量主要是通过支撑杆3支撑加强环1,实现固定杯身2,故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支撑杆3的数量为2~4根,且均匀布置,使得加强环1受力均匀,能够延长使用。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卡头12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通过杯口处的加强环1上的卡头12与杯底处的加强环13的卡槽卡接,实现本装置的折叠功能,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卡头12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布置,故卡槽13的数量也为两个,并与卡头12适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