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及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870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及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在跑步或者行走时,脚后跟着地频繁,人体的很大一部分重量由脚后跟进行承受,因此一双具有鞋跟缓震功能的跑鞋可以较好的保护脚后跟,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在鞋跟部加装气垫可直接达到缓震效果,然而加装气垫在鞋跟部位不仅会增加运动鞋的重量,而且会提高鞋子整体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减震缓冲效果好的后跟高效减震鞋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前脚掌和脚后跟分别设有前掌部和后跟部,前掌部和后跟部之间设有足弓部,鞋底本体对应脚掌内侧的一侧设为内侧,鞋底本体对应脚掌外侧的一侧设为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部的下表面上开凹槽,所述后跟部的侧面上开有通槽。

所述前掌部和所述后跟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

所述凹槽与所述通槽相导通。

所述通槽的数量为2道。

所述鞋底本体由EVA泡棉材料制成。

所述耐磨材料为EVA块。

所述第一耐磨块靠近所述前掌部的内侧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耐磨块靠近所述后跟部的外侧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包括鞋底和设置在鞋底上的鞋面,所述鞋底采用上述的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鞋底的后鞋跟位置设置有凹槽和横向通槽,横向通槽可以接纳鞋底纵向的形变,凹槽可以接纳鞋底横向的形变,起到双重减震缓冲效果,通槽和凹槽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受力面积,使单位面积内受力增加,加快鞋底的回弹速度,同时鞋底开槽的设计可大大减轻鞋底重量,节省鞋底用料,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鞋子,鞋面直接粘合于本实用新型鞋底上,其具有的有益效果:鞋底开槽的设计可大大减轻鞋体整体的重量,节省鞋底用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凹槽和横向通槽的设置使得整个鞋子具有较好的减震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本体、11.前掌部、12.足弓部、13.后跟部、2.凹槽、3.通槽、4.防滑块、51.第一耐磨块、52.第二耐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对应人体的前脚掌和脚后跟分别设有前掌部11和后跟部13,前掌部11和后跟部13之间设有足弓部12,鞋底本体1对应人体脚背内侧的一侧设为内侧,鞋底本体1对应人体脚背外侧的一侧设为外侧,后跟部13朝向前掌部11的方向设为纵向,鞋底本体1的外侧朝向鞋底本体1的内侧的方向设为横向。

后跟部13下底面的中央位置上开有椭圆形的凹槽2,凹槽2由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向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凹陷,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凹槽2延伸至足弓部12,且与鞋底本体1的内侧相交。

后跟部13的内侧和外侧均开有横向贯穿鞋跟部的通槽3,通槽3的纵向截面为椭圆状,优选的通槽3的数量为两道,通槽3与凹槽2的内壁相互导通。

上述鞋底本体1为EVA泡棉材料材质,采用膜内压孔工艺一次成型而成,此外,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上一次成型有凸出的防滑块4,前掌部11和后跟部13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耐磨块51和第二耐磨块52,第一耐磨块51和第二耐磨块52均选用EVA块,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于前掌部11和后跟部13,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第一耐磨块51靠近前掌部11的内侧粘贴设置在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第二耐磨块52靠近后跟部13的外侧粘贴设置在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上述第一耐磨块51和第二耐磨块52上均一次成型有防滑块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运动鞋(图中未标出),包括鞋底和设置在鞋底上的鞋面,鞋底采用上述的一种后跟高效减震鞋底,鞋面以缝接或者粘贴的方式固定在鞋底上。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