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457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具体涉及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



背景技术:

鞋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大量应用于制鞋业。目前市场上的儿童鞋垫款式较为陈旧、单一,鞋垫扁平,质地较硬,对高足弓的儿童的脚掌缺乏针对性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的鞋垫本体包括前脚掌区、脚掌心区和脚后跟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后跟区底部设置硬质支撑层,所述的硬质支撑层延伸至脚掌心区并形成弧形的硬质支撑层延伸部,所述的硬质支撑层与足弓外踝对应处的长度大于与足弓内踝对应处的长度。

所述的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支撑层与足弓外踝对应处的长度为鞋垫本体总长的55-65%,硬质支撑层与足弓内踝对应处的长度为鞋垫总长的30-40%。

所述的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脚掌区设置缓冲部。

所述的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部包括大拇趾缓冲部和趾跟缓冲部。

所述的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拇趾缓冲部上部距五趾跖线20-30mm,所述的趾跟缓冲部上下边缘距五趾跖线各7-12mm。

所述的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支撑层中设置减震部。

所述的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部为椭圆形。

所述的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垫本体沿脚后跟区和脚掌心区边沿设置限位侧壁。

所述的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侧壁高度为鞋垫本体总长的5-6%。

本实用新型前脚掌区设置了缓冲部,减缓儿童走路过程中前掌的集中受力,并提供一定的能量反馈;脚后跟区设置了减震部,有效吸收脚后跟着地瞬间所受到的冲击力;鞋垫本体底部设置了硬质支撑层,对脚后跟区起支撑、塑形作用,对儿童行走起到稳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垫本体,101-前脚掌区,102-脚掌心区,103-脚后跟区,104-限位侧壁,2-缓冲部,201-大拇趾缓冲部,202-趾跟缓冲部,3-硬质支撑层,301-硬质支撑层延伸部,4-减震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童用高足弓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所述的鞋垫本体1包括前脚掌区101、脚掌心区102和脚后跟区103。所述的前脚掌区101设置缓冲部2。所述的脚后跟区103底部设置硬质支撑层3,所述的硬质支撑层3中设置减震部4,所述的硬质支撑层3向鞋垫本体1上与小趾对应的区域的方向延伸,延伸至脚掌心区102并形成弧形的硬质支撑层延伸部301,硬质支撑层3与足弓外踝对应处的长度大于与足弓内踝对应处的长度,硬质支撑层3与足弓外踝对应处的长度为鞋垫本体1总长的55-65%,最好为59%,硬质支撑层3与足弓内踝对应处的长度为鞋垫总长的30-40%,最好为34%。

本实用新型的鞋垫本体1主体采用EVA塑料材料,质轻,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有助于提高其缓冲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鞋垫主体1上设置面衬,所述的面衬选用高档大豆纤维面料,其富含的大豆蛋白质与皮肤具有极佳亲和力,手感柔软,吸湿导湿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部2为POE塑料结构,缓冲部2包括大拇趾缓冲部201和趾跟缓冲部202,所述的大拇趾缓冲部201上部距五趾跖线20-30mm,最好为25mm,所述的趾跟缓冲部202上下边缘距五趾跖线各7-12mm,最好为10mm,缓冲部2可减缓儿童走路过程中前掌的集中受力,并提供一定的能量反馈。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部4为椭圆形硅胶结构,有效吸收足部着地瞬间所受到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硬质支撑层3与硬质支撑层延伸部301为整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结构,对脚后跟区103及脚掌心区102的支撑区域起支撑、塑形作用,对儿童行走起到稳定的作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鞋垫本体1上表面沿脚后跟区103和脚掌心区102边沿设置限位侧壁104,所述的限位侧壁104是由硬质支撑层3与硬质支撑层延伸部301的边沿向上翻起以支撑鞋垫主体1变形形成,所述的限位侧壁104高度为鞋垫本体1总长的5-6%,最好为5.5%,限位侧壁104的作用是使本实用新型有效贴合足后跟形态,穿着更舒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