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95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着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鞋的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鞋来说,由于个体差异,经常会出现在鞋底已经出现磨损的情况下,鞋面等鞋的其它部位仍然处于非常完好的状态,而此时如果将这样的鞋舍弃,会显得有些浪费,而如果继续穿着的话,穿鞋体验又会降低,尤其是那些单侧鞋底磨损习惯的穿着者来说,鞋的使用寿命会显得更短。

现有技术中,许多鞋的制造商会通过选用不同的鞋底材料来减少鞋底的磨损,增加整鞋的使用寿命,但是新材料的选择所增加的生产成本通常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并且这种改变也仅是减缓了磨损并不能杜绝磨损。因此,这种改变所带来的效果是有限的,或者说是高成本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由于鞋底损坏或磨损带来的穿着成本,进而增加鞋的使用寿命。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鞋,包括鞋体和鞋跟,其特点为,所述鞋跟为可替换式鞋跟;所述鞋体上开设有相对脚底走向垂直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的槽底相较槽口要宽,所述鞋跟上设有凸出的滑块,沿所述水平滑槽,所述滑块定位于所述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鞋体和鞋跟上开设有相匹配的一组定位销孔,相匹配的一组所述定位销孔内安插有一定位销。

进一步,所述定位销与鞋底相垂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鞋体和鞋跟上开设有相匹配的一组以上所述定位销孔。

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鞋跟的长度为所述鞋体长度的1/3-1/2。

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鞋跟包括靠内侧的基体层和表面的耐磨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鞋,通过将鞋跟和鞋体设计成可替换式,以方便鞋跟受损后对受损部位进行替换,进而增加了鞋子整体的使用寿命,减轻了消费者的使用负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减少了浪费的发生,并且提升了穿着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鞋体 110、120——凹槽 130、140——定位孔 150——鞋底 200——鞋跟 210——基体 220——耐磨层 221、222——滑块 223、224——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鞋的结构,图中示意了本实用新型鞋的分解示意图,该鞋的主体分为鞋体100和鞋跟200两部分,鞋跟200为可替换式。鞋跟200受到磨损或因个人喜好可以进行替换。

其中,其替换的结构采用组装式滑槽来实现,在鞋底150的后部的鞋跟安装位置,设置了两个横向的凹槽110和120,两凹槽的槽底相较槽口要宽。鞋跟200则分为基体210和穿着时与地面接触的耐磨层220;其中,基体210上设有凸出的滑块221和222(滑块本身是相对于基体是一体或固定的),两滑块221和222的结构与间隔与凹槽110和120是相匹配的,在后续安装或替换时,从鞋底150后部跟部位置的侧面将滑块221和222分别安装定位于凹槽110和120的槽体内,进而实现了鞋跟和鞋体的定位。

为了安装的更稳定,在鞋底150后部的鞋跟安装位置,开设了两个定位孔130和140,同样的在鞋跟上也开设有与其对应的销孔223和224,采用定位销,进一步利用这些定位孔和销孔,实现了鞋跟和鞋体的更紧密安装配合。

此外,鞋跟200的长度大概为鞋底150长度的1/2到1/3。

采用上述结构的鞋,由于将鞋跟设计为可替换式,对于那些鞋跟磨损情况严重的穿着者来说,避免了由于鞋跟磨损而换鞋的较高成本,减少了浪费,提升了穿鞋体验,同时也有利于矫正不良的行走习惯。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社会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