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更换的鞋跟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94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便于更换的鞋跟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跟,尤其涉及了便于更换的鞋跟组件。



背景技术:

现代职业女性,办公或者日常需要穿高跟鞋。而细跟的高跟鞋又不方便开车,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开车时,可跟换成适合开车规格(如高度、跟粗)的鞋跟,或者直接去掉鞋跟。并且现有的跟固定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的鞋跟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便于更换的鞋跟组件,包括鞋跟、鞋跟连接板,鞋跟连接板上设有燕尾槽,鞋跟连接板上设有与燕尾槽形状相匹配的凸块,鞋跟和鞋跟连接板通过凸块和燕尾槽卡合连接,鞋跟连接板设有卡件,卡件包括杠杆件、转轴和复位件,杠杆件中间段设有转轴孔,转轴穿过转轴孔将杠杆件固定在鞋跟连接板上,杠杆件一端设有卡勾,杠杆件另一端连接复位件;凸块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卡勾卡合的固定件。

凸块和燕尾槽卡合在鞋跟左右方向上加固了鞋跟,卡勾卡合固定件在鞋跟前后方向固定了鞋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换跟鞋跟固定不牢固的技术问题。

作为优选,燕尾槽沿着鞋长方向分布。

作为优选,燕尾槽开口处宽度大于另一端宽度。燕尾槽开口处宽度大方便凸块套入燕尾槽中。燕尾槽开口处宽度大于另一端宽度,相同宽度的凸块和燕尾槽才能卡合在一起,鞋跟和鞋跟连接板固定时便于定位。

作为优选,鞋跟和鞋跟连接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5°<α<50°。鞋跟和鞋跟连接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5°<α<50°,按下按键后,斜向上才能拔出鞋跟;解决了现有的可更换鞋跟容易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作为优选,杠杆件另一端下侧连接复位件,上侧设有按键。

作为优选,固定件为圆柱形,卡勾与固定件的接触面为与固定件形状相同的弧形。定件为圆柱形,卡勾与固定件的接触面为与固定件形状相同的弧形,更精准的固定鞋跟与鞋跟连接板。

作为优选,燕尾槽底边设有一个开口,杠杆件设有卡勾一端穿过开口与固定件卡合。

作为优选,复位件为弹簧。

作为优选,固定件一侧紧贴凹槽一侧壁,凹槽内容纳卡勾和固定件。凹槽内空间为卡勾和固定件相互卡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作为优选,固定件一侧紧贴凹槽靠下的侧壁,凹槽内容纳卡勾和固定件。凹槽内空间为卡勾和固定件相互卡合提供了空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凸块和燕尾槽卡合在鞋跟左右方向上加固了鞋跟,卡勾卡合固定件在鞋跟前后方向固定了鞋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换跟鞋跟固定不牢固的技术问题。鞋跟和鞋跟连接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按下按键后,斜向上才能拔出鞋跟;解决了现有的可更换鞋跟容易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鞋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鞋跟和鞋跟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鞋跟连接板的俯视图。

图5是鞋跟连接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便于更换的鞋跟,如图1-5所示,包括鞋跟1、鞋跟连接板2,鞋跟连接板2上设有燕尾槽21,鞋跟连接板2上设有与燕尾槽21形状相匹配的凸块11,鞋跟1和鞋跟连接板2通过凸块11和燕尾槽21卡合连接,鞋跟连接板2设有卡件,卡件包括杠杆件3、转轴4和复位件5,杠杆件3中间段设有转轴孔,转轴4穿过转轴孔将杠杆件3固定在鞋跟连接板2上,杠杆件3一端设有卡勾31,杠杆件3另一端连接复位件5;凸块11表面设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有与卡勾31卡合的固定件13。

实施例2

便于更换的鞋跟,如图1-5所示,包括鞋跟1、鞋跟连接板2,鞋跟连接板2上设有燕尾槽21,鞋跟连接板2上设有与燕尾槽21形状相匹配的凸块11,鞋跟1和鞋跟连接板2通过凸块11和燕尾槽21卡合连接,鞋跟1和鞋跟连接板2的连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5°<α<50°。鞋跟连接板2设有卡件,卡件包括杠杆件3、转轴4和复位件5,杠杆件3中间段设有转轴孔,转轴4穿过转轴孔将杠杆件3固定在鞋跟连接板2上,杠杆件3一端设有卡勾31,杠杆件3另一端下侧连接复位件5,上侧设有按键32。复位件5为弹簧。凸块11表面设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有与卡勾31卡合的固定件13。固定件13为圆柱形,卡勾31与固定件13的接触面为与固定件13形状相同的弧形。

燕尾槽21沿着鞋长方向分布。燕尾槽21开口处宽度大于另一端宽度。燕尾槽21底边设有一个开口,杠杆件3设有卡勾31一端穿过开口与固定件13卡合。

实施例3

便于更换的鞋跟,如图1-5所示,包括鞋跟1、鞋跟连接板2,鞋跟连接板2上设有燕尾槽21,鞋跟连接板2上设有与燕尾槽21形状相匹配的凸块11,鞋跟1和鞋跟连接板2通过凸块11和燕尾槽21卡合连接,鞋跟1和鞋跟连接板2的连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5°<α<50°。鞋跟连接板2设有卡件,卡件包括杠杆件3、转轴4和复位件5,杠杆件3中间段设有转轴孔,转轴4穿过转轴孔将杠杆件3固定在鞋跟连接板2上,杠杆件3一端设有卡勾31,杠杆件3另一端下侧连接复位件5,上侧设有按键32。复位件5为弹簧。凸块11表面设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有与卡勾31卡合的固定件13。固定件13一侧紧贴凹槽12一侧壁,凹槽12内容纳卡勾31和固定件13。固定件13为圆柱形,卡勾31与固定件13的接触面为与固定件13形状相同的弧形。

燕尾槽21沿着鞋长方向分布。燕尾槽21开口处宽度大于另一端宽度。燕尾槽21底边设有一个开口,杠杆件3设有卡勾31一端穿过开口与固定件13卡合。

实施例4

便于更换的鞋跟,如图1-5所示,包括鞋跟1、鞋跟连接板2,鞋跟连接板2上设有燕尾槽21,鞋跟连接板2上设有与燕尾槽21形状相匹配的凸块11,鞋跟1和鞋跟连接板2通过凸块11和燕尾槽21卡合连接,鞋跟1和鞋跟连接板2的连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5°<α<50°。鞋跟连接板2设有卡件,卡件包括杠杆件3、转轴4和复位件5,杠杆件3中间段设有转轴孔,转轴4穿过转轴孔将杠杆件3固定在鞋跟连接板2上,杠杆件3一端设有卡勾31,杠杆件3另一端下侧连接复位件5,上侧设有按键32。凸块11表面设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有与卡勾31卡合的固定件13。固定件13一侧紧贴凹槽12靠下的侧壁,凹槽12内容纳卡勾31和固定件13。固定件13为圆柱形,卡勾31与固定件13的接触面为与固定件13形状相同的弧形。

燕尾槽21沿着鞋长方向分布。燕尾槽21开口处宽度大于另一端宽度。燕尾槽21底边设有一个开口,杠杆件3设有卡勾31一端穿过开口与固定件13卡合。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