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鞋及智能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9561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智能鞋及智能鞋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鞋及智能鞋底。



背景技术: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于是,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

一般鉴定鞋质量的好坏,需要从外观和内在指标两方面着眼。由于内在指标往往需要借助于检测仪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讲,从外观上来鉴别鞋的质量更具有实际意义。从外观上,主要通过对鞋的材料(包括鞋面、鞋底、鞋里)质量和做工两方面来鉴别鞋质量的好坏。尺码可以度量,工艺以目测、手摸、捏、推为主。

现在人们使用的鞋子种类多样,比如:皮鞋、运动鞋、户外鞋、高跟鞋、旅游鞋、草鞋、布鞋、卷皮鞋、拖鞋、网球鞋、登山鞋、胶鞋、棉拖鞋、帆布鞋、休闲鞋等等。

但是现有的大部分的鞋子不管种类有多少种,鞋底作为鞋子的最底层基本上也都是从使用功能方面出发的,一般也都是用来作为基本的支撑,因此除了支撑作用以外功能单一,而且外在的美观度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多样化多功能的需求,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鞋及智能鞋底,其中的智能鞋底上设置有透明带以及沿鞋底周向布置的LED灯,通过与控制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实现鞋底的外侧面以及底部的周向进行颜色的更替以及闪烁频率的更替,从而实现鞋子本身的美观性和功能性,本结构缓解了现有鞋子功能单一、结构单一的问题,且本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大面积推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鞋,包括:

智能鞋底,所述智能鞋底包括承载部和形成于所述承载部的外边缘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的外边缘与所述智能鞋的鞋面外边缘相对应,所述发光部包括透明带和设置在所述透明带内、且沿所述智能鞋底周向均布设置的若干LED灯;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按钮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LED灯的显示颜色和显示频率。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给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LED灯供电、且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的供电装置。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智能鞋的鞋舌上的USB接口,且所述供电装置采用储电模块,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储电模块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USB接口设置在所述智能鞋的鞋舌的内表面、且远离与所述智能鞋的鞋面连接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鞋的鞋舌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USB接口的遮挡面,所述遮挡面与所述智能鞋的鞋舌的端部连接,且所述遮挡面上朝向所述智能鞋的鞋舌的一端面设有毛贴部,所述智能鞋的鞋舌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毛贴部一一对应的刺贴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智能鞋的鞋舌的外表面上、且远离与所述智能鞋的鞋面连接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装置采用供电电池。

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鞋底采用橡胶材质。

更进一步地,所述LED灯采用至少10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鞋底,包括承载部和形成于所述承载部的外边缘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的外边缘与所述智能鞋的鞋面外边缘相对应,所述发光部包括透明带和设置在所述透明带内、且沿所述智能鞋底周向均布设置的若干LED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鞋及智能鞋底,其中的智能鞋底上设置有透明带以及沿鞋底周向布置的LED灯,通过与控制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实现鞋底的外侧面以及底部的周向进行颜色的更替以及闪烁频率的更替,从而实现鞋子本身的美观性和功能性,且本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图一(遮挡面没有掀开的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图二(遮挡面掀开的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鞋的鞋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承载部;2-透明带;3-LED灯;4-控制按钮;5-USB接口;6-遮挡面;7-毛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鞋及智能鞋底,其中的智能鞋底上设置有透明带以及沿鞋底周向布置的LED灯,通过与控制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实现鞋底的外侧面以及底部的周向进行颜色的更替以及闪烁频率的更替,从而实现鞋子本身的美观性和功能性,且本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大面积推广。

根据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智能鞋,包括智能鞋底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控制系统与智能鞋底的配合,实现鞋底发光的效果。

根据图1至图3所示,智能鞋底包括承载部1和形成于承载部1的外边缘的发光部,发光部的外边缘与智能鞋的鞋面外边缘相对应,发光部包括透明带2和设置在透明带2内、且沿智能鞋底周向均布设置的若干LED灯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承载部用于整个鞋子的支撑作用,以保证鞋子在使用的时候能够保证基本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发光部与承载部一体成型,发光部围绕承载部设置,形成于鞋底的外围,因此,放光部在发光的基础上,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发光部本身又由LED灯和透明带组成,且透明带作为LED灯的载体,在LED灯闪烁或者变更颜色的时候可以清楚的显示出来,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鞋底周向设置的LED灯可以通过透明带进行显示,以满足变化需求。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控制按钮4,控制单元与控制按钮电连接,控制按钮控制LED灯的显示颜色和显示频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控制系统与智能鞋底配合工作,通过控制按钮与控制单元的电连接实现电控制,有效进行LED灯的显示颜色和显示频率的变化,操作一次控制按钮变化一次颜色以及闪烁频率,每次变化后既可以保持一直亮的状态,也可以设置成间隔闪烁的状态,也可以根据喜好设置成频闪的状态,在此不做限制,当然几次变更之后也会实现关闭LED灯的状态,以满足不使用LED灯的需求;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变化的颜色为蓝色、绿色、粉色、黄色以及白色等,当然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不用颜色,在此不做限制。

本方案还包括用于给控制系统和LED灯供电、且设置在承载部上的供电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灯的变更或者使用都需要有电源供给,同时控制系统的操作实现也需要一定的电源供给,因此,本装置中提供的供电装置正好满足供电需求,供电装置设置在承载部上,既可以设置在承载部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承载部与发光部之间的连接处,只要满足安装放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承载部的内部。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根据图4所示,本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智能鞋的鞋舌上的USB接口5,且供电装置采用储电模块,USB接口与储电模块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SB接口可以用于连接电源从而给储电模块充电,储电模块作为一个临时储电装置,这样,当充满后或者充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通过储存在储电模块中的电量来供给使用,而且,这种结构使用寿命较长,可以保证长期使用,且随时可以充电,随时可以使用。另外,USB接口设置在鞋舌上,鞋舌本身的柔软度方便充电的操作,且不会影响穿着者的舒适度。

USB接口设置在智能鞋的鞋舌的内表面、且远离与智能鞋的鞋面连接的一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SB接口设置在鞋舌的内表面上,这样就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度,也不会因为裸露在外面而容易脏或者坏掉影响其使用寿命,且该USB接口设置在远离与智能鞋的鞋面连接的一端,也就是鞋舌的自由端面上,这样可操作的灵活性更高,更方便使用。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根据图4所示,智能鞋的鞋舌上设有用于遮挡USB接口的遮挡面6,遮挡面与智能鞋的鞋舌的端部连接,且遮挡面上朝向智能鞋的鞋舌的一端面设有毛贴部7,智能鞋的鞋舌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毛贴部一一对应的刺贴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有用于遮挡USB接口的遮挡面,该遮挡面的一端面与鞋舌的端部连接,该端部也就是远离与智能鞋的鞋面连接的一端,遮挡面的设置,可以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防止该USB接口摩擦使用者的脚背,同时,通过一一对应的毛贴部和刺贴部就可以有效将该遮挡面与鞋舌固定住,即防止变形又提高使用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在遮挡面上设有毛贴部,鞋舌的内表面上设有刺贴部,当然也可以在遮挡面上设有刺贴部,鞋舌的内表面上设有毛贴部,只要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另外,关于遮挡面与鞋舌的连接方式除了上面的毛贴部和刺贴部的结合,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具体见下面的描述。

方式一

将遮挡面与鞋舌之间通过子母隐形扣实现连接,将子母隐形扣其中的一个设置在遮挡面上、且朝向智能鞋的鞋舌的一端面上,将子母隐形扣的另外一个设置在鞋舌的内表面上,且子母隐形扣一一对应。在本方式中,采用子母隐形扣实现遮挡面与鞋舌之间的连接,既不影响脚面的舒适性,也方便操作,且子母隐形扣的嵌扣连接基本不会影响鞋舌的厚度,从而不会影响到脚面的舒适性。

方式二

将遮挡面与鞋舌之间通过纽扣与扣套实现连接,将纽扣或者扣套其中的一个设置在遮挡面上、且朝向智能鞋的鞋舌的一端面上,将纽扣或者扣套其中的另外一个设置在鞋舌的内表面上,且纽扣与扣套一一对应。在本方式中,采用纽扣与扣套配合的方式实现遮挡面与鞋舌之间的连接,既不影响脚面的舒适性,也方便操作,且纽扣一般均是扁平状的结构,其厚度一般不会影响到鞋舌本身的厚度,从而不会影响到脚面的舒适性。

控制按钮设置在智能鞋的鞋舌的外表面上、且远离与智能鞋的鞋面连接的一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控制按钮设置在鞋舌的外表面上、且远离与智能鞋的鞋面连接的一端,这样便于操作控制按钮,提高整体的使用便捷性。

供电装置采用供电电池。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电装置采用USB接口与储电模块配合的方式进行供电操作,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供电电池,供电电池可拆卸更换,也很方便,同样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的供电,只要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智能鞋底采用橡胶材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鞋底采用橡胶材质,采用这种材质,可以有效进行缓冲,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橡胶材质也很容易满足透明带的设计需求。

LED灯采用至少10个。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灯采用至少10个的设置,可以将鞋底上的布置不至于太稀松影响整体的美观,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数量,只要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鞋,通过操作控制按钮可以实现LED灯的颜色更换或者闪烁频率的更换,以满足不同颜色的鞋底状态或者灯光闪烁状态,另外可以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与电源的连接以实现充电,以实现电量的储备,本方案设置的智能鞋实现了鞋子的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LED灯的颜色更换和闪烁频率的更换实现多功能状态,尤其在晚上使用的时候,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有效提醒其他路人防止碰撞。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鞋,其中的智能鞋底上设置有透明带以及沿鞋底周向布置的LED灯,通过与控制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实现鞋底的外侧面以及底部的周向进行颜色的更替以及闪烁频率的更替,从而实现鞋子本身的美观性和功能性,且本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大面积推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鞋底,包括承载部和形成于承载部的外边缘的发光部,发光部的外边缘与智能鞋的鞋面外边缘相对应,发光部包括透明带和设置在透明带内、且沿智能鞋底周向均布设置的若干LED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鞋底,其中的智能鞋底上设置有透明带以及沿鞋底周向布置的LED灯,可以实现鞋底的外侧面以及底部的周向进行颜色的更替以及闪烁频率的更替,从而实现鞋子本身的美观性和功能性,且本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大面积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