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多功能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398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夜间多功能伞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夜间多功能伞,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在夜间进行照明的伞。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雨伞功能简单,尤其是在夜月行走时,缺乏照明功能;为此,有中国专利ZL201010506814.4 公开了一种“照明雨伞”,其只是简单的将手电筒安装于雨伞上,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夜间多功能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夜间多功能伞,所述夜间多功能伞包含有伞柄、以及安装于伞柄顶部的伞架,所述伞架上覆盖有伞面;所述伞面的外缘上挂置有环状结构的灯带,所述伞柄为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孔的中空结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蓄电池和LED灯,所述通孔的顶部安装有凸透镜,且LED灯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所述通孔的底部安装有绝缘片,一旋转盖的中心设置有转轴,该转轴活动插装于绝缘片上,所述转轴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绝缘片上穿接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包含有导电柱一、导电柱二、导电柱三、导电柱四和导电柱五,所述导电柱一、导电柱二、导电柱三、导电柱四和导电柱五均匀分布于同一圆上,该圆的圆心位于转轴的中心轴线上,且导电柱一、导电柱二、导电柱三、导电柱四和导电柱五中相邻两个与圆心之间的夹角为45°;上述转轴位于通孔内的一端上套装有导电环,该导电环固定于绝缘片上,且导电环的内环壁上设置的导电刷与转轴的外壁滑动接触,所述转轴位于通孔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扇形导电片,所述扇形导电片与导电柱滑动接触,且扇形导电片的扇形角为45°;

所述导电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蓄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LED灯的一端,LED灯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导电柱三,且蓄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灯带的一端,所述灯带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导电柱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扇形导电片的巧妙构成,可方便的对LED灯和灯带的导通进行选择,从而便于选择相应的照明模式;便于用户在夜间行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夜间多功能伞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夜间多功能伞的伞柄底部处的局部细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夜间多功能伞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

伞柄1、伞面2、绝缘片3、旋转盖4、转轴5、扇形导电片6、导电柱7;

通孔1.1、凸透镜1.2;

导电环5.1、

蓄电池101、LED灯102、灯带10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夜间多功能伞,所述夜间多功能伞包含有伞柄1、以及安装于伞柄1顶部的伞架,所述伞架上覆盖有伞面2;

所述伞面2的外缘上挂置有环状结构的灯带103,所述伞柄1为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孔1.1的中空结构,所述通孔1.1内设置有蓄电池101和LED灯102,所述通孔1.1的顶部安装有凸透镜1.2,且LED灯102位于凸透镜1.2的焦点上,所述通孔1.1的底部安装有绝缘片3,一旋转盖4的中心设置有转轴5,该转轴5活动插装于绝缘片3上,所述转轴5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绝缘片3上穿接有导电柱7,所述导电柱7包含有导电柱一7a、导电柱二7b、导电柱三7c、导电柱四7d和导电柱五7e,所述导电柱一7a、导电柱二7b、导电柱三7c、导电柱四7d和导电柱五7e均匀分布于同一圆上,该圆的圆心位于转轴5的中心轴线上,且导电柱一7a、导电柱二7b、导电柱三7c、导电柱四7d和导电柱五7e中相邻两个与圆心之间的夹角为45°;上述转轴5位于通孔1.1内的一端上套装有导电环5.1,该导电环5.1固定于绝缘片3上,且导电环5.1的内环壁上设置的导电刷与转轴5的外壁滑动接触,所述转轴5位于通孔1.1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扇形导电片6,所述扇形导电片6与导电柱7滑动接触,且扇形导电片6的扇形角为45°;

所述导电环5.1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01的负极相连,所述蓄电池101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LED灯102的一端,LED灯10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导电柱三7c,且蓄电池101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灯带103的一端,所述灯带10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导电柱四7d;

上述灯带103为有多个LED颗粒串联构成的条状结构;

使用时,转动旋转盖4可带动扇形导电片6在导电柱7之间滑动;

当扇形导电片6位于导电柱一7a和导电柱二7b之间时,电路不导通;

当扇形导电片6位于导电柱二7b和导电柱三7c之间时,LED灯102得电发光,此时可在不下雨的晚上,将雨伞当成手电筒使用;

当扇形导电片6位于导电柱三7c和导电柱四7d之间时,LED灯102和灯带103同时导通发光,此时可便于用户进行双重照明;

当扇形导电片6位于导电柱四7d和导电柱五7e之间时,灯带103导通发光,此时可在雨夜行走时发光照亮路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