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层叠物及具备其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466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板材层叠物及具备其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层叠物及具备其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安装在用于制造拉链链牙被缝制于拉链带的两个面的拉链链条的缝纫机上的板材层叠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实用新型第20287403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涉及安装在缝纫机上的板材层叠物,期望提供一种允许将由左右拉链链牙结合而成的结合链牙对缝制于左右一对拉链带的作业变得高速化的板材层叠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涉及的板材层叠物,其是安装在用于将由左右一对拉链链牙3结合而成的结合链牙对5、6缝制于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缝纫机的板材层叠物100,上述层叠物100包括:

第一板材10,其包括有底或无底的至少一个开口部14;

第二板材20,其以不阻碍在上述开口部14将上述拉链链牙3缝制于上述拉链带2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一板材10上;以及

第三板材30,其至少隔着上述第二板材20配置在上述第一板材10上,并且包括贯穿上述第三板材30以允许上述缝纫机的针到达上述开口部14的至少一个第一针孔31,

在上述第三板材30至少隔着上述第二板材20配置在上述第一板材10上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板材10与上述第二板材20之间的上述拉链带2用的通路由在上述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比上述开口部14更靠上游侧的位置的分隔壁部12划分成左右部分,上述第二板材20与上述第三板材30之间的上述结合链牙对5、6用的通路位于与上述分隔壁部12之间隔着上述第二板材20的位置。

在某些情况下,上述第二板材20包括用于提供上述结合链牙对5、6用的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导向槽21。

在某些情况下,上述第一导向槽21的底面包括相应于沿着上述输送方向延伸而靠近上述第一板材10侧的倾斜面。

在某些情况下,上述第三板材30包括用于提供上述结合链牙对5、6用的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导向槽32。

在某些情况下,上述第二导向槽32的底面包括相应于沿着上述输送方向延伸而靠近上述第一板材10侧的倾斜面。

在将所述结合链牙对5、6设为第一结合链牙对5的某些情况下,上述层叠物还具有第四板材40,该第四板材40与上述第一板材10一起限定由相对于上述左右一对拉链带2被缝制的左右一对拉链链牙3结合而成的第二结合链牙对6用的通路。

在某些情况下,上述第一板材10包括设置在上述分隔壁部12的相反侧的第三导向槽13,上述第三导向槽13用于提供上述第二结合链牙对6用的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在某些情况下,上述第三导向槽13的底面包括相应于沿着上述输送方向延伸而靠近上述第二板材20侧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式涉及的缝纫机具备上述任一所述的层叠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允许将由左右拉链链牙结合而成的结合链牙对缝制于左右一对拉链带的作业变得高速化的板材层叠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涉及的拉链链条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示出了将上部及下部结合拉链链牙对由共用的缝纫线缝制于各拉链带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情况。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涉及的板材层叠物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涉及的组装后的板材层叠物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涉及的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立体图,从第三板材的下表面侧示出层叠物。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涉及的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局部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涉及的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涉及的板材层叠物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包含图6的单点划线XII-XII的位置的截面。在图7中,第一针孔、第二针孔、以及第三针孔的概略位置由虚线表示。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式涉及的第一至第四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局部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式涉及的板材层叠物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包含图8的单点划线X-X的位置的截面。在图9中,第一针孔、第二针孔、以及第三针孔的概略位置由虚线表示。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式涉及的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外又一方式涉及的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例涉及的层叠物的缝纫机的概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拉链链条

2 拉链带

3 拉链链牙

4 缝纫线

5 上部结合链牙对

6 下部结合链牙对

10 第一板材

12 分隔壁部

14 开口部

20 第二板材

30 第三板材

40 第四板材

100 板材层叠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非限定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以及包含在实施方式内的各特征并非彼此独立。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过度说明就能够组合各实施方式和/或各特征。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理解通过该组合所产生的协同效果。实施方式间的重复说明原则上省略。参照附图的主要目的是说明本实用新型,有时为了便于作图而将其进行了简化。

图1是表示拉链链条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示出了使用共用的缝纫线将上部及下部结合拉链链牙对缝制于各拉链带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图2是板材层叠物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组装后的板材层叠物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立体图,从第三板材的下表面侧示出层叠物。图5是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部分侧视图。图6是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部分放大侧视图。图7是板材层叠物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包含图6的点划线XII-XII的位置的截面。在图7中,第一针孔、第二针孔、以及第三针孔的概略位置由虚线表示。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至第四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部分侧视图。图9是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板材层叠物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包含图8的点划线X-X的位置的截面。在图9中,第一针孔、第二针孔、以及第三针孔的概略位置由虚线表示。图10是又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又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至第三板材的层叠物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例涉及的层叠物的缝纫机的概略图。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由后述的安装有板材层叠物的缝纫机制造的拉链链条的一个示例。拉链链条1具有:左右一对拉链带2、设置在各拉链带2的上表面的上部拉链链牙3、设置在各拉链带2的下表面的下部拉链链牙3、以及用于将拉链链牙3缝制于拉链带2的缝纫线4。设置在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上表面的左右一对拉链链牙3彼此结合,将其称为上部结合链牙对5。设置在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下表面的左右一对拉链链牙3彼此结合,将其称为下部结合链牙对6。向安装在后文中将详细说明的缝纫机上的板材层叠物供给左右一对拉链带2、上部结合链牙对5、以及下部结合链牙对6,通过缝纫机的动作将各结合链牙对5、6缝制于左右一对拉链带2。另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在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上下设置有上部及下部结合链牙对5、6,与仅设置有上部及下部结合链牙对5、6中的一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拉链链条1中的结合力的提高。另外,也可以将上部及下部结合链牙对称为第一及第二结合链牙对。

左右一对拉链带2具有隔着间隙7相向配置的相向侧缘部2f。各拉链链牙3由缝纫机缝制于拉链带2的相向侧缘部2f。图示例涉及的缝纫机通过双重环缝的缝制方法将上部及下部结合链牙对5、6缝制于拉链带2的相向侧缘部2f的上下表面。

拉链带2包含由织物和编织物中的至少一方的组织构成的基布。在某些情况下,拉链带2包含有在基布上层叠有一层以上的功能层的构造。在某些情况下,功能层是防水层、反射层、保护层等。拉链带2的具体的组织和材料是任意的。

拉链链牙3包含单丝呈螺旋状地卷绕而成的构造。拉链链牙3是由包含下述要素的螺旋单位沿着拉链链牙3的长度方向连续而构成的。各螺旋单位包括:以与拉链带2接触的方式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脚3a;以不与拉链带2接触的方式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脚3b;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而将第一脚3a和第二脚3b的左右方向内侧的各端部结合的头部3c;以及设置在头部3c的相反侧并且延伸而在相邻的螺旋单位间将第一脚3a和第二脚3b的左右方向外侧的各端部结合的连结部3d。左右方向内侧是指在左右方向上靠近图1所示的左右一对拉链带2之间的间隙7的方向。左右方向外侧是指在左右方向上远离图1所示的左右一对拉链带2之间的间隙7的方向。

各螺旋单位包含的第二脚3b具有:在左右方向内侧以远离拉链带2的方式突出的第一棒部3m;以及与第一棒部3m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外侧,比第一棒部3m更靠近拉链带2的第二棒部3n。在第一棒部3m与第二棒部3n之间形成有台阶面3j。利用台阶面3j来阻止挂在第二棒部3n上的缝纫线4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移。上部及下部结合链牙对5、6分别具有由左右各拉链链牙3的第一棒部3m构筑的突出部8。突出部8的左右宽度W8与左右各拉链链牙3的台阶面3j的左右间隔一致。

另外,将左右一对拉链链牙3结合来形成结合链牙对的方法例如使用用于开闭拉链的拉头或与其类似的构造体。缝纫线4可以是各种线。缝纫机可以是本领域中使用的工业用缝纫机。

图1所示的拉链链条1仅是一个示例。在其他示例中,可省略上部及下部结合链牙对5、6中的一方。

在关于板材层叠物100的后面的说明中,左右方向是以上述的左右一对拉链带2为基准来理解的。作为一个示例具体而言,左右方向是沿着拉链带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方向,是拉链带2横向排列的方向。参照后面的说明,也可能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定义左右方向。

图2和图3所示的板材层叠物100安装在将由左右一对拉链链牙3结合而成的结合链牙对5、6缝制于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缝纫机。板材层叠物100包括第一板材10、设置在第一板材10上的第二板材20、隔着第二板材20设置在第一板材10上的第三板材30。板材层叠物100还包括第四板材40、基板材50、冷却部件61、定位部件62、63、以及侧板70以作为可选要素。第四板材40设置在第一板材10的下方。基板材50具有用于收容第一至第四板材10~40的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凹状收容部55。定位部件62、63和侧板70主要用于第一至第四板材10~40在基板材50上的定位。如图示那样,使用多个定位销,构筑或维持板材的适当的层叠。

第一板材10包括有底或无底的至少一个开口部14。第二板材20以不会阻碍在开口部14将拉链链牙3缝制于拉链带2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板材10上。第三板材30至少隔着第二板材20配置在第一板材10上,包括至少一个贯穿第三板材30以允许缝纫机的针到达开口部14的第一针孔31。

在隔着第二板材20将第三板材30配置在第一板材10上的状态下,第一板材10与第二板材20之间的拉链带2用的通路由在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比开口部14靠上游侧的位置的分隔壁部12划分成左右部分,第二板材20与第三板材30之间的结合链牙对5、6用的通路位于与分隔壁部12之间隔着第二板材20的位置。根据该方式,在直至更接近用于提供拉链链牙3相对于拉链带2的缝制场所的开口部14的位置为止,能够确保拉链带2与结合链牙对5、6的上下隔离。由此,能够促进将结合链牙对缝制于左右一对拉链带的高速化。即使缝纫机高速工作,也能够避免或减少左右拉链带2的重叠,避免或抑制左右拉链带2彼此被缝合。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游侧和下游侧要结合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来理解。

在将第二板材20载置在第一板材10上时,拉链带2用的通路被限定在第一板材10与第二板材20之间。换言之,第二板材20与第一板材10一起限定拉链带2用的通路。拉链带2用的通路由在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上比开口部14更靠上游侧地与开口部14相邻设置的分隔壁部12划分成左右部分。

分隔壁部12不一定设置于第一板材10,在另一示例中其被设置于第二板材20。在又一示例中,分隔壁部12由设置于第一板材10的第一分隔壁部和设置于第二板材20的第二分隔壁部构筑。分隔壁部12不需要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连续地延伸。在另一示例中,分隔壁部12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间断设置。也能够设想到上述第一和/或第二分隔壁部连续或间断地设置的形态。

第一板材10是具有上表面15和下表面16的俯视呈矩形的板材,沿着左右方向的左右宽度大于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第二板材20是具有上表面25和下表面26的俯视呈矩形的板材,沿着左右方向的左右宽度大于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的第一板材10的长度大于同方向上的第二板材20的长度。该第二板材20的长度为同方向上的第一板材10的分隔壁部12的长度以上。

在包含图示例的某些情况下,通过设置于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的向上方呈凸状突出的分隔壁部12将拉链带2用的通路划分成左侧通路和右侧通路。左侧的拉链带2在左侧通路输送,右侧的拉链带2在右侧通路输送。另外,还可设想到分隔壁部12与第二板材20的下表面不接触,左右通路在左右方向上空间连通的形态。分隔壁部12的上下高度可以设定得与拉链带2的厚度相同或比其稍大。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以分隔壁部12为边界被划分成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

如上所述,第一板材10具有至少一个有底或无底的开口部14。开口部14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分隔壁部12的下游侧。开口部14贯穿第一板材10,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从分隔壁部12的附近延伸至到达第一板材10的下游侧端部为止。

开口部14将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划分成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在开口部14中,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各拉链带2不会被分隔壁部12阻碍,而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位移,并且同样不会被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和第二板材20的下表面阻碍,而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位移。开口部14提供允许使用针9将拉链链牙3相对于拉链带2缝制的空间的主要部分。

分隔壁部12和开口部14各自实质维持一定的左右宽度地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延伸。分隔壁部12的左右宽度与图1所示的左右一对拉链带2之间的间隙7的左右宽度W7大致相等。开口部14的左右宽度与图1所示的上部及下部结合链牙对5、6的结合宽度W5、W6大致相等。也就是说,分隔壁部12的左右宽度小于开口部14的左右宽度。设分隔壁部12的最大左右宽度=W1、开口部14的最小左右宽度=W2时,满足W1/W2=0.02~0.5、或W1/W2=0.05~0.4、或W1/W2=0.08~0.35、或W1/W2=0.1~0.3、或W1/W2=0.1~0.25。

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各拉链带2的下表面与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接触。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各拉链带2的上表面与第二板材20的下表面接触。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各拉链带2的左右方向内侧的侧缘部与分隔壁部12的侧面接触。在第一板材10的开口部14上通过的各拉链带2的相向侧缘部2f能够与从针9和/或拉链链牙3受到的力相应地上下位移。在开口部14上没有第二板材20,因此在第一板材10与第三板材30之间能够确保允许拉链带2和/或结合链牙对5、6的灵活动作的足够的空间。另外,开口部14可以与图示例的情况不同而设为有底凹部的形态。

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各拉链带2在到达开口部14之前,处于由分隔壁部12限制左右位移并且在第一板材10与第二板材20之间上下位移被限制的状态。这样,在到达开口部14附近之前在空间上制约输送中的各拉链带2,由此能够促进安装有板材层叠物100的缝纫机的更高速的工作。特别是,由于在到达开口部14附近之前拉链带2的上下位移被限制,所以能够避免或抑制在缝纫机高速工作时因尤其有可能造成问题的拉链带2被针9连带等理由而左右拉链带2彼此重叠的情况。

在图示例中,在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具有以分隔壁部12设置在左右方向的中心的方式配置的一对第一台座部17。在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还具有以开口部14设置在左右方向的中心的方式配置的一对第二台座部18。也可以将第一台座部17和第二台座部18分别称为上游侧台座部和下游侧台座部。各台座部可以具有与分隔壁部12的高度相同或其以上的高度。在第一台座部17与第二台座部18之间设置有用于插入定位销的孔。在各台座部也设置有用于插入定位销的孔。

在另一示例中,一对第一台座部17设置于第二板材20的下表面26。在又一示例中,准备一对第一台座部17作为独立的间隔部件,设定成与拉链带2的厚度相对应的适当的厚度。此外,在另外又一示例中,一对第二台座部18设置于第三板材30,或者准备一对第二台座部18作为独立的间隔部件。

第一板材10包括设置在分隔壁部12的相反侧的第三导向槽13。第三导向槽13提供下部结合链牙对6用的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第三导向槽13设置在第一板材10的下表面16。第三导向槽13位于分隔壁部12的正下方,与分隔壁部12同样沿着输送方向从第一板材10的上游侧侧面延伸至到达开口部14为止。

第二板材20在被载置于第一板材10上时从上方封闭拉链带2用的左侧及右侧通路。在图4中清楚地示出了左侧的拉链带2用的通路P1和右侧的拉链带2用的通路P2。通路P1、P2从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延伸时,从通过分隔壁部12至少局部上左右方向的空间连通被隔断的状态转换成在开口部14上在左右方向上空间连通的状态。开口部14提供使用针9将拉链链牙3缝制于拉链带2的场所。在开口部14的上游侧,通路P1、P2的左右方向的空间连通通过分隔壁部12至少局部被隔断,由此能够避免或减少左右一对拉链带2的相互重叠。

在图示例中,第二板材20直接载置在分隔壁部12及各第一台座部17上。在将板材层叠物100安装于缝纫机时,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和第二板材20的下表面26成为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面。能够确保拉链带2在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与第二板材20的下表面26之间水平地移动。

第二板材20包括用于提供上部结合链牙对5用的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导向槽21。第一导向槽21设置在第二板材20的上表面25。第一导向槽21位于分隔壁部12的上方,与分隔壁部12同样沿着输送方向延伸。虽然并不一定限于此,但在包含图示例的某些情况下,第一导向槽21的底面包括相应于沿着输送方向延伸而靠近第一板材10侧的倾斜面27。由此,能够使上部结合链牙对5相对于水平输送的链带2倾斜地输送,能够使拉链带2和上部结合链牙对5在后述的第三板材30的第一针孔31的正下方顺利地合流。倾斜面27相对于第二部件20的下表面26的倾斜角度为2°~10°,优选为4°~8°。在图7的图示例中为6°。

在第二板材20设置有与第一台座部17的孔同轴配置的一个以上的孔,在图示的情况下,在第二板材20的左侧部分20m的左端部设置有一个孔,在右侧部分20n的右端部设置有一个孔。

第三板材30是具有上表面35和下表面36的俯视呈H形的板材,沿着左右方向的左右宽度大于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在第三板材30被载置在第二板材20上时,上部结合链牙对5用的通路被限定在第二板材20与第三板材30之间。换言之,第三板材30与第二板材20一起限定由相对于左右一对拉链带2被缝制的左右一对拉链链牙3结合而成的上部结合链牙对5用的通路。

第三板材30包括用于提供上部结合链牙对5用的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导向槽32。第二导向槽32设置在第三板材30的下表面36,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延伸。第二导向槽32配置在第二板材20的第一导向槽21的正上方,与第一导向槽21在空间上连通,构成上部结合链牙对5用的通路。也就是说,上部结合链牙对5用的通路包括第二板材20的第一导向槽21和第三板材30的第二导向槽32,由它们构成。

虽然并不一定限于此,但在包含图示例的某些情况下,第二导向槽32的底面包括相应于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延伸而靠近第一板材10侧的倾斜面32r。如上所述,第一导向槽21的底面包括相应于沿着输送方向延伸而靠近第一板材10侧的倾斜面27。第一导向槽21的倾斜面27与第二导向槽32的倾斜面32r平行配置,构筑上部结合链牙对5的适当的通路。倾斜面32r相对于第三部件30的下表面36的倾斜角度为2°~10°,优选为4°~8°。在图7的在图示例中为6°。

在包含图示例的某些情况下,在第二导向槽32的左右方向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引导上部结合链牙对5的突出部8的第一辅助导向槽32g。由此,促进上部结合链牙对5的输送更加稳定化。

另外,也可以设想到省略第一及第二导向槽21、32中的一方,仅由单个一方的槽21、32构成上部结合链牙对5用的通路的形态。

如上所述,第三板材30包括贯穿上述第三板材30的至少一个第一针孔31。在第一针孔31供插入为了将各拉链链牙3缝制于各拉链带2而运动的各针9。在图示例中,第一针孔31包括:供插入用于将左侧上部及下部拉链链牙3缝制于左侧拉链带2的左针9的左针孔31m、以及供插入用于将右侧上部及下部拉链链牙3缝制于右侧拉链带2的右针9的右针孔31n。左针孔31m位于比右针孔31n稍靠上游侧的位置。各针孔呈现朝向下游侧左右宽度变窄的锥形。在另一形态中,采用其他形状的针孔。也可以设想到针对左右各针9设置共用的单个针孔的形态。

图示例的第三板材30包括:沿着左右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一棒部30a和第二棒部30b、以及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延伸而将第一棒部30a和第二棒部30b结合的结合部30c。在第三板材30的左端部,在第一及第二棒部30a、30b的突出部之间设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切口39。在第一棒部30a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台座部17的孔同轴的第一孔37。在第二棒部30b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二台座部18的孔同轴的第二孔38。

第四板材40是具有上表面45及下表面46的俯视呈矩形的板材,沿着左右方向的左右宽度大于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第四板材40与第一板材10一起限定由相对于左右一对拉链带2被缝制的左右一对拉链链牙3结合而成的下部结合链牙对6用的通路。换言之,在第一板材10被载置在第四板材40上时,由相对于左右一对拉链带2被缝制的左右一对拉链链牙3结合而成的下部结合链牙对6用的通路被限定在第四板材40与第一板材10之间。

第四板材40包括贯穿第四板材40的第二针孔41。第二针孔41允许为了将各拉链链牙3缝制于各拉链带2而运动的各针9的插入。第二针孔41与第一针孔31同轴地配置,具有与第一针孔31相同的针孔形状。在图示例中,第二针孔41包括:供插入用于将左侧上部及下部拉链链牙3缝制于左侧拉链带2的左针9的左针孔41m、以及供插入用于将右侧上部及下部拉链链牙3缝制于右侧拉链带2的右针9的右针孔41n。也可以设想到为了左右的针9而设置共用针孔的形态。

并不一定限于此,但在第四板材40的上表面45具有第二辅助导向槽。第二辅助导向槽设置在分隔壁部12和第三导向槽13的下方,与分隔壁部12及第三导向槽13同样地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第二辅助导向槽引导下部结合链牙对6的突出部8。第二辅助导向槽的左右宽度设定为该突出部8的左右宽度以上或与其相同。第二辅助导向槽的左右宽度小于第三导向槽13的左右宽度。也可以设想到省略第二辅助导向槽的形态。

基板材50是用于维持第一至第四板材10~40的适当的层叠状态的主部件,具有与第一至第四板材10~40同等的左右宽度,并且具有比第一至第四板材10~40大的长度。

开始所说的基板材50的收容部55包括:用于收容第一至第三板材10~30的第一横槽55m、以及设置在第一横槽55m的底面的用于收容第四板材40的第二横槽55n。第四板材40被收容配置于基板材50的第二横槽55n。第一板材10被收容配置于基板材50的第一横槽55m,与基板材50之间隔着第四板材40。第二板材20在基板材50的第一横槽55m内配置在第一板材10上。第三板材30在基板材50的第一横槽55m内配置在第二板材20上,与第一板材10之间隔着第二板材20。另外,载置在第二板材20上的第三板材30的第一棒部30a设定得比第二棒部30b薄相当于第二板材20的厚度的量。

在基板材50的收容部55的第二横槽55n的底面设置有第三针孔51。第三针孔51是左针和右针9共用的单个的俯视呈正圆形的孔。在将板材层叠物100安装于缝纫机时,第一针孔31、开口部14、第二针孔41、以及第三针孔51沿着铅垂方向同轴地配置。在包含图示例的某些情况下,在第三针孔51的下方设置有缝纫机的弯针(looper)。

基板材50具有跨越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收容部55而延伸的第一及第二长槽52、53。第一长槽52以收容输送中的左右一对拉链带的方式设置。第二长槽53设置在第一长槽52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以收容输送中的下部结合链牙对6的方式设置。在第二长槽53的左右方向的中心设置有第三辅助导向槽53g,引导下部结合链牙对6的突出部8。

基板材50包括:在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收容部55更靠上游侧位置的第一部分50m、以及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收容部55更靠下游侧位置的第二部分50n。在第一及第二部分50m、50n分别设置有第一及第二长槽52、53。在第一及第二部分50m、50n分别设置有第三辅助导向槽53g。另外,拉链链牙3通过基板材50的第一部分50m上时,没有相对于拉链带2进行缝制。拉链链牙3通过基板材50的第二部分50n上时,相对于拉链带2进行缝制。

第一及第二定位部件62、63与基板材50和/或第一至第四板材10~40进行协调来将第一至第四板材10~40定位在基板材50上。由此,构筑并维持第一至第四板材10~40的适当的层叠状态。

冷却部件61是用于对缝纫机的针进行气冷的冷却部件,与外部的冷却源例如珀尔帖元件进行热连接。冷却部件61包括:配置在基板材50的第二部分50n上的横棒61a、以及在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上从横棒61a的左右端部向上游侧延伸的一对突起61m、61n。在冷却部件61的各突起61m、61n设置有与位于第三板材30的第二棒部30b的左右端部的第二孔38、第一板材10的第二台座部18的孔、以及基板材50的第一横槽55m的底面的孔同轴地配置的孔,这些部件由共用定位销进行定位。

第一定位部件62包括:插入到第三板材30的左侧的切口39的主体部62a、以及在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上从主体部62a向上游侧延伸的突起62b。在第一定位部件62的该突起62b设置有与位于第三板材30的第一棒部30a的左端部的第一孔37、位于第二板材20的左端部的孔、第一板材10的第一台座部17的孔、以及基板材50的第一横槽55m的底面的孔同轴地配置的孔,这些部件由共用定位销进行定位。

第二定位部件63具有插入到第三板材30的右侧的切口39的主体部。在第二定位部件63的该主体部设置有与第一板材10的第一台座部17和第二台座部18之间的孔、第四板材40的右端部的孔、以及基板材50的第二横槽55n的底面的孔同轴地配置的孔,这些部件由共用定位销进行定位。

另外,在第一定位部件62的主体部62a的下方配备有进一步追加的定位销。该定位销的下端部被收容在基板材50的第二横槽55n的底面的孔。该定位销的头部被收容在第四板材40的左端部的切口和第一板材10的第一台座部17与第二台座部18之间的孔。

此外,另一定位销穿过第三板材30的第一棒部30a的右端部的第一孔37、第二板材20的右端部的孔、第一板材10的右侧的第一台座部17的孔、以及基板材50的第一横槽55m的底面的孔,这些部件由共用定位销进行定位。

侧板70以封闭基板材50的第一及第二横槽55n的右端口的方式由螺钉固定于基板材50的侧面。侧板70具有用于允许第二定位部件63位移的向下方凹陷的凹部、以及在输送方向上位于该凹部的两侧的一对突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板材30隔着第二板材20配置在第一板材10上的状态下,第一板材10与第二板材20之间的拉链带2用的通路由在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上设置于比开口部14更靠上游侧的位置的分隔壁部12划分成左右部分,第二板材20与第三板材30之间的结合链牙对5、6用的通路位于与分隔壁部12之间隔着第二板材20的位置。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确保在到达更接近用于提供拉链链牙3相对于拉链带2的缝制场所的开口部14的位置为止拉链带2与结合链牙对5、6的上下隔离。由此,能够促进将结合链牙对缝制于左右一对拉链带的高速化。即使缝纫机高速工作,也能够避免或减少左右拉链带2的重叠,避免或抑制左右拉链带2彼此被缝合。

另外,第二板材20以不阻碍第三板材30的第一针孔31与第一板材10的开口部14的空间连通的方式构成及配置。更具体而言,第二板材20以不覆盖第一板材10的开口部14的方式构成及配置。第二板材20虽然存在于第一板材10的分隔壁部12上,但是不存在于第一板材10的开口部14上,因此能够确保在到达用于提供将拉链链牙3缝制于拉链带2的场所的开口部14附近的位置为止拉链链牙3与拉链带2的上下空间的隔离。即使缝纫机高速工作,也能够抑制可以与针9物理接触而被连带的拉链带2和/或拉链链牙3的位移,能够避免或减少拉链链牙3相对于拉链带2的缝制的不良情况。

在将第一导向槽设置于第二板材20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相当于第二板材20的板厚的结合螺旋链牙对5的急剧的上下位移。通过使第一导向槽21的底面为倾斜面来确保结合链牙对5的缓慢的上下位移。上部结合链牙对5随着向下游侧输送而逐渐靠近拉链带2。通过针9的运动被缝纫线4缝制于拉链带2之后,上部结合链牙对5与拉链带2同样地沿着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被输送。可预期的是,通过像这样使结合链牙对的输送方向相对于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倾斜,能够提高拉链链牙3相对于拉链带2的缝制强度。

从在空间上有效地制约上部结合链牙对5用的通路的观点出发,在包含图示例的某些情况下,在第三板材30的第二导向槽32的底面也包括相应于沿着输送方向延伸而靠近第一板材10侧的倾斜面32r。如图7所示,第三板材30的第二导向槽32的底面的倾斜面32r比第二板材20的第一导向槽21的底面的倾斜面27在输送方向上延伸得更长。

安装有上述板材层叠物100的缝纫机如下述那样动作。将左右一对拉链带2、上部结合链牙对5、以及下部结合链牙对6供给到板材层叠物100。各拉链带2经由位于第一板材10与第二板材20之间的分隔壁部12的左右的开口被导入到通路P1、P2内。各拉链带2在第一板材10的上表面15与第二板材20的下表面26之间的通路P1、P2行进,到达第一针孔31的下方的空间。

上部结合链牙对5被导入到第二板材20与第三板材30之间的通路内。上部结合链牙对5在第二板材20的第一导向槽21的底面的倾斜面27与第三板材30的第二导向槽32的底面的倾斜面32r之间的通路行进,到达第一针孔31的下方的空间。

下部结合链牙对6一边由基板材50的第二长槽53引导,一边向其输送方向下游行进,被导入到由基板材50的第二长槽53和第一板材10的第三导向槽13构成的通路内。接着,在第一板材10与第四板材40之间的通路内行进,然后到达第一针孔31的下方的空间。

在第一针孔31的正下方设有开口部14、第二针孔41、以及第三针孔51,第一针孔31与开口部14空间连通,开口部14与第二针孔41空间连通,第二针孔41与第三针孔51空间连通。针9能够依序穿过第一针孔31、开口部14、第二针孔41、以及第三针孔51。针9能够依序穿过第三针孔51、第二针孔41、开口部14和第一针孔31。通过这样的针9的运动,被供给到第一针孔31的正下方空间的上部及下部结合链牙对5、6分别由缝纫线4被缝制于拉链带2。例如通过双重环缝将拉链链牙3由缝纫线4缝制于拉链带2。穿过针9的针尖的缝纫线缠在由第三针孔51下方的弯针形成的缝纫线4的环(loop)。

在图8至图9的另一示例中,在板材层叠物100中下部结合链牙对6也被倾斜地输送。由此,可预期能够提高下部拉链链牙3相对于拉链带2的缝制强度。从图8至图9可知,基板材50的第二长槽53的底面包括相应于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延伸而逐渐靠近第一板材10的倾斜面57。倾斜面57相对于第四部件40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2°~10°,优选为4°~8°。在图9所示的情况下,倾斜面57的倾斜角为6°。此外,在第四板材40设置有用于提供下部结合链牙对6用的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四导向槽。第四导向槽的底面包括相应于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延伸而逐渐靠近第一板材10的倾斜面47。此外,在第四导向槽的底面设置有上述的第二辅助导向槽44g。第二辅助导向槽44g的底面包括相应于沿着拉链带2的输送方向延伸而逐渐靠近第一板材10的倾斜面。倾斜面47相对于第四部件40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2°~10°,优选为4°~8°。在图9所示的情况下,倾斜面47的倾斜角为6°。

在拉链链牙3的大小较大的情况下,当将下部拉链链牙3与拉链带2同样地水平输送时,拉链链牙3相对于拉链带2的缝制强度可能有时会稍稍变差。通过将上部及下部结合链牙对5、6双方相对于拉链带2对称地倾斜输送,能够避免或减少该问题。

在图示例中,倾斜面47和倾斜面57具有相同的倾斜角,但是在另一示例中它们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倾斜面47和倾斜面57提供在下部结合链牙对6的输送方向上连续的倾斜面,但是在另一示例中倾斜面47和倾斜面57非连续地设置。倾斜面32r、27的倾斜角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例相同的6°。

图10和图11表示非常简化了的示例。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的几个方面相同或同样的效果。图10和图11的板材层叠物100仅由第一至第三板材10~30构成,用于仅将一方结合链牙对缝制于拉链带2的情况。在图10的示例中,在第二板材20没有设置第一导向槽21。在图11的示例中,在第二板材20设置有第一导向槽21,但是第一导向槽21的底面是非倾斜面。第一至第三板材10~30通过任意方法进行层叠及定位。

图12示出了安装或组装有层叠物100的缝纫机200。缝纫机200可以是市售的各种缝纫机。缝纫机的种类多种多样,不限于图示例的构造及形状。在某些情况下,缝纫机可以是特别定制的产品。

基于上述的教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写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符号仅用于参考,并非用于参照来限定解释权利要求的范围。

“板材”应进行广义解释,不限于平板材。“板材”不限于矩形,可以是棒状、圆形、方格状、星形等各种形状。“板材”可以具有固定或变动的左右宽度、长度和/或上下高度。“板材”可以由金属、陶瓷、石英、树脂等各种材料构成。所有板材并非要由相同材料制造。各板材能够使用注塑成形、切削加工、3D打印机等现有技术制造。

“分隔壁部”不限于与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中的至少一方结合的情况,可以是与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独立的另一部件。“分隔壁部”不限于一个连续的壁部,可以是间断的壁部。“分隔壁部”可以具有固定或变动的左右宽度、长度和/或上下高度。

通过层叠各板材来限定的通路可设想到:由各板材的槽构筑的情况,由一方板材的槽构筑的情况,通过各板材之间的间隔部件的存在来构筑的情况,但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各种方式。通路的倾斜角可根据拉链链牙3的尺寸等适当地设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