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水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4784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溅水雨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品,特别涉及一种防溅水雨伞。



背景技术:

实际生活中,下雨天的时候,无论是突然要收伞上车,或者是要收伞做其它的事情,雨伞上面的雨滴通过雨伞周向边缘滴落到地上,造成地面或者车内空间被雨水弄湿,让人很容易滑倒,并且如果是挤公交或者地铁的话,这些雨水还会滴落到别人的身上,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防溅水雨伞,用以解决下雨天收伞,雨伞上的雨滴通过雨伞周向边缘滴落的问题。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溅水雨伞,包括手柄、伞体和伞头,所述伞体一端连接所述伞头,所述伞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包括直柄区和封盖,所述封盖一端通过铰接连接所述直柄区,所述封盖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直柄区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相配合;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弹簧、活动板和袋子,所述活动板一端连接所述弹簧一端,所述活动板另一端连接所述袋子一端,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上端面,所述袋子另一端设置有收紧绳;所述手柄一侧活动设置有卡位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按钮和卡位件,所述按钮穿透所述手柄,所述卡位件在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卡住所述活动板,按下所述按钮,所述卡位件离开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往所述封盖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为了袋子坏的时候,可以直接更换袋子。所述活动板另一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袋子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袋子为尼龙材料。尼龙材料防水效果好,价格便宜,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手握手柄时滑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防滑颗粒。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放置雨伞。所述封盖外侧设置有挂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打开所述封盖,并按下所述按钮,卡位件离开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往所述封盖方向运动,活动板的运动带动袋子运动到封盖处,使用人员解开袋子上的收紧绳,就可以把伞放到袋子里面,再拉紧收紧绳,解决了下雨天收伞雨水溅落造成地面潮湿及衣服被淋湿的问题,并且整个结构设计不占用多余的空间,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雨伞结构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手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伞头,

2、伞体,

3、手柄,

4、直柄区,

5、封盖,

6、第一卡扣结构,

7、第二卡扣结构,

8、弹簧,

9、活动板,

10、袋子,

11、收紧绳,

12、按钮,

13、卡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防溅水雨伞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

包括手柄3、伞体2和伞头1,所述伞体2一端连接所述伞头1,所述伞体2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3,所述手柄3包括直柄区4和封盖5,所述封盖5一端通过铰接连接所述直柄区4,所述封盖5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6,所述直柄区4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7,所述第一卡扣结构6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7相配合;所述手柄3内设置有弹簧8、活动板9和袋子10,所述活动板9一端连接所述弹簧8一端,所述活动板9另一端连接所述袋子10一端,所述弹簧8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3上端面,所述袋子10另一端设置有收紧绳11;所述手柄3一侧活动设置有卡位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按钮12和卡位件13,所述按钮12穿透所述手柄3,所述卡位件13在所述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时卡住所述活动板9,按下所述按钮12,所述卡位件13离开所述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在所述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往所述封盖5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通过打开所述封盖5,并按下所述按钮12,所述卡位件13离开所述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在所述弹簧8弹力作用下往所述封盖5方向运动,所述袋子10随同所述活动板9运动到所述封盖5处,使用者解开所述袋子10上的收紧绳11,并将雨伞放置到所述袋子10中,并拉紧收紧绳11。解决了下雨天收伞雨水溅落造成地面潮湿及衣服被淋湿的问题,并且整个结构设计不占用多余的空间,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完后,使用者把所述袋子10放回手柄3,并上压直到所述活动板9再次被所述卡位件13卡住,再盖上所述封盖5,整个过程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袋子10坏的时候,可以直接更换袋子10。所述活动板9另一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袋子10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袋子10为尼龙材料。尼龙材料防水效果好,价格便宜,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手握手柄3时滑动。所述手柄3上设置有防滑颗粒。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放置雨伞。所述封盖5外侧设置有挂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