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组件及其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50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组件及其鞋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鞋子的减震组件。



背景技术:

减震性能是鞋子的最基本功能之一,对于运动鞋而言尤其如此。因此,减震性能也是鞋科研机构和运动鞋制造企业的研发重点。

迄今为止,关于运动鞋减震性能的技术专利数量繁多,总体来说,这些数量繁多的技术专利的改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是结构减震,即通过特殊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来延长鞋底冲击力的作用时间,从而降低触底瞬间冲击力峰值,减少足底对膝盖的损伤;另一种是通过缓冲性能较好的软质材料来实现减震功能,其本质也是通过材料微观上的分子结构之间的缝隙、孔洞等的变形来实现降低接触瞬间的冲击力峰值,从而达到减震效果。

然而,无论是结构减震还是材料减震,缓冲过程中的力都是沿着垂直方向进行传递和延伸的,材料或结构的变形形式都仅限于压缩和弯曲变形,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可沿其他方向传递力,结构变形方式更为灵活多变的运动鞋减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组件,以改善鞋的变形减震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减震组件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震组件,用作鞋子的组成部件,包括第一受力部件,第二受力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之间的螺旋连接件,受外力作用时,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可相向移动以挤压螺旋连接件,螺旋连接件受压时可旋转以驱动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为减震组件提供变形缓冲和转动功能。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包括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第一螺旋部与第一受力部件相连,第一螺旋部受压时可驱动第一受力部件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第二螺旋部与第二受力部件相连,第二螺旋部受压时可驱动第二受力部件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第一旋转方向与第二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中部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的螺旋方向相反,以允许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受压旋转。

进一步,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的连接位置位于螺旋连接件的中部。

进一步,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的结构相同且关于螺旋连接件的中心对称。

进一步,减震组件呈柱状,螺旋连接件环绕减震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关于减震组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为螺旋连接片,螺旋连接片环绕设置在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之间的外侧,螺旋连接片的内侧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包括单个螺旋连接片,单个螺旋连接片延伸布满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之间的整个侧部空间。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螺旋连接片,至少两个螺旋连接片间隔着环绕减震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

进一步,至少两个螺旋连接片关于减震组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为螺旋连接块,螺旋连接块的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均为柔性材料制成实心体,减震组件为实心结构。

进一步,第一受力部件,第二受力部件与螺旋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均为圆板状,圆板状的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可同步且均匀地向螺旋连接件的两端传递压力。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的弧形边缘相连。

进一步,螺旋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的中部相连。

进一步,第一受力部件为上层鞋底或上层鞋底的组成部分,第二受力部件为下层鞋底和下层鞋底的组成部分,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受压时可同步且均匀地向螺旋连接件的两端传递压力。

进一步,减震组件的第一受力部件与上层鞋底相连,减震组件的第二受力部件与下层鞋底相连,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受压时可向第一受力部件和第二受力部件传递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鞋底,该鞋底包括上述减震组件。

进一步,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鞋底的脚后跟区域。

本发明的减震组件同时具备压缩变形和扭转变形功能,在为减震组件提供压缩缓冲效果的同时还能产生结构的扭转,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缓冲减震体验。由于人们在跑步过程中,小腿胫骨会有一定角度的转动,当将本发明的减震组件应用到鞋子时,减震组件同时具备缓冲和小角度转动的功能,可减小人体小腿胫骨转动的角度,从而有效减弱运动过程中由于转动带来的膝盖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减震组件中的螺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减震组件受力作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减震组件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减震组件10包括第一受力部件12,第二受力部件13,以及设置在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之间的螺旋连接件11,受外力作用时,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可相向移动以挤压螺旋连接件11,螺旋连接件11受压时可旋转以驱动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为减震组件10提供变形缓冲和转动功能。

减震组件10整体上呈柱状,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对齐设置,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与螺旋连接件11为一体成型结构。柱状的减震组件10具有中心轴线,该中心轴线穿过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的中心点,螺旋连接件11环绕减震组件10的中心轴线设置,螺旋连接件11优选关于减震组件10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如图2所示,螺旋连接件11包括第一螺旋部111和第二螺旋部112,第一螺旋部111和第二螺旋部112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旋部111的一端与第一受力部件12相连,第二螺旋部112的一端与第二受力部件13相连,第一螺旋部111和第二螺旋部112的另一端为锥形尖端,第一螺旋部111的锥形尖端与第二螺旋部112的锥形尖端相连,也即螺旋连接件11中部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以允许第一螺旋部111和第二螺旋部112受压旋转。

由此,第一螺旋部111受压时可驱动第一受力部件12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第二螺旋部112受压时可驱动第二受力部件13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第一旋转方向与第二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地,第一螺旋部111和第二螺旋部112在螺旋连接件11的中部相连,并且第一螺旋部111和第二螺旋部112的结构相同且关于螺旋连接件11的中心对称,从而使减震组件10结构美观且各部分的受力对称分布。

由此,当减震组件10受外部力作用时(如冲击力),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可进行相向压缩移动,可为减震组件10提供压缩缓冲效果,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受压的同时挤压螺旋连接件11,螺旋连接件11受压后驱动或带动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可为减震组件10提供转动功能。

螺旋连接件11可以是螺旋连接片,螺旋连接片环绕设置在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之间的外侧,螺旋连接片的内侧为空心结构,在这种情形下,螺旋减震片呈空间S型,螺旋减震片的第一螺旋部111和第二螺旋部112的螺旋方向相反,以在减震组件受压时允许第一螺旋部111和第二螺旋部112彼此沿相反方向转动,减震组件10的整体形状类似于空心的沙漏结构。

螺旋连接件11可以是单个的螺旋连接片,螺旋连接片布满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之间的外侧空间,也即螺旋连接片沿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之间整个侧部设置,螺旋连接片包覆了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之间的整个侧部空间。

螺旋连接件11还可以是至少两个螺旋连接片,例如2-5个螺旋连接片,各个螺旋连接片可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或者仅具有宽度的区别。至少两个螺旋连接片间隔着环绕减震组件10的中心轴线设置。优选地,上述至少两个螺旋连接片关于减震组件10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多个螺旋连接片具有相同的结构且两端平齐设置,从而使减震组件10结构美观,且各螺旋连接片受力均匀。

螺旋连接片的第一螺旋部111从端部向内螺旋,螺旋连接片的第二螺旋部112从另一端部向内螺旋,多个螺旋连接片的中部围成的直径小于两端边缘围成的直径。

螺旋连接件11还可以是螺旋连接块,此时螺旋连接块需为柔性材料制成的实心体,减震组件10为实心结构。此外,螺旋连接件11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其他可受压旋转的部件,如螺旋钢丝,或其他丝状、片状、块状的螺旋结构。

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呈板状,尤其是圆板状,板状的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可由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制成。圆板状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可同步且均匀地向螺旋连接件11的两端传递压力。螺旋连接件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的弧形边缘相连,螺旋连接件11的两端也可以分别与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的中部相连,也即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弧形边缘不与螺旋连接件11的端部相连而向外伸出,螺旋连接件11的端部直径小于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的直径。

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可以是鞋底的组成部分,也即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由鞋底的一部分充当,例如第一受力部件12为上层鞋底的局部,第二受力部件13为下层鞋底的局部,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受压时可同步且均匀地向螺旋连接件11的两端传递压力。或者,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是与鞋底相连的单独部件,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受压时先将压力向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传递,第一受力部件12和第二受力部件13再将压力同步且均匀地向螺旋连接件11的两端传递。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减震组件10通过设置螺旋连接件11,改变了冲击力的传递方向,将冲击力沿着结构的走向进行传递,而不是沿传统的垂直方向传递,沿非垂直方向(或者沿第一螺旋部111和第二螺旋部112)传递的冲击力产生了沿切向方向的分力,多个螺旋连接件11产生多个切向分力,多个切向分力会产生垂直于减震组件10竖向中心轴线的力矩,多个力矩合成后使得减震组件10可进行扭转,从而使减震组件10具备压缩缓冲效果的同时还具备转动功能。

本发明是在两个相互间隔的受力面(受力面可以是上述的受力部件或者鞋子上间隔设置的鞋底)之间设置螺旋连接件11,将螺旋连接件11的两端与两个受力面相连,螺旋连接件11受压时旋转以驱动或带动两个受力面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在实现传统的压缩变形缓冲的同时,还可使两个受力面产生扭转。

此外,通过选择不同材料、不同厚度,以及不同扭转角度的螺旋连接件11,可获得不同的减震及扭转效果。本发明的减震组件10可用于鞋子的组成部件,尤其是健步鞋、篮球鞋、跑步鞋等的缓冲部件,减震组件10优选竖向设置在鞋子的脚后跟区域,以为鞋子提供竖向的压缩减震效果和横向的旋转功能。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