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舒适性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8550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舒适性运动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鞋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舒适性运动鞋。



背景技术:

运动鞋时根据人们参加运动的特点设计制造的,高烈度的体能运动必然导致脚底出汗严重,从而整个鞋腔都闷热潮湿,造成脚感不适,且运动持久容易得脚类疾病。另外,剧烈运动时运动鞋减震性能不够好,容易引起足部疲劳甚至扭伤脚踝。因此,运动鞋更注重的性能主要集中在透气性和减震性,市场上的现有鞋子一般通过网格鞋帮面实现增强鞋子的透气性,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透气性,但是脚部是从脚底开始出汗,所以鞋底透气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运动鞋鞋底只在减震回弹性上进行较大改造,透气性普遍不佳,另外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鞋底的结构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舒适性运动鞋,具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能,通过该鞋底快速干燥鞋内腔,并能在受力点较大的部位起减震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多功能舒适性运动鞋,其中,具有鞋底本体、设在鞋底本体大脚趾关节部位的减震柱、盖设在鞋底本体脚趾部位的第一透气垫以及密封盖设在鞋底本体脚后跟部位的第二透气垫,所述鞋底本体分别在脚趾部位和脚后跟部位设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的左右两侧设有透气口,该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透气立柱和若干个透气外管,该第一透气立柱上端设有梯形状凹槽,该透气外管内部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气囊,该第二弹性气囊的开口朝上设置;

所述第一透气垫下表面匹配梯形状凹槽凸设梯形状凸起,该梯形状凸起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透气孔,该第二透气垫下表面设有第二透气立柱,该第二透气立柱的中部对应透气外管设有上下贯通的透气内管,透气内管插设于透气外管内,自然状态时第二弹性气囊不受挤压,受力时透气内管下端挤压第二弹性气囊;

所述减震柱包括沿鞋底本体上下方向延伸的竖向柱和沿鞋底本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向柱,该竖向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抵接鞋底本体的上表面和防滑球的上表面,该横向柱沿竖向柱上下方向等间隔排列,所述竖向柱和横向柱与减震柱槽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第一透气立柱设置至少两列且沿鞋底本体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若干个透气外管设置至少四列且沿鞋底本体的前后方向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柱总共有六个,其中五个减震柱围绕剩下一个减震柱的周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本体采用橡胶材料注塑成型,所述第一透气立柱和透气外管采用硬质tpu材料注塑成型,所述减震柱、第一透气垫和第二透气垫采用软质tpu材料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还凸设有若干个五角防滑件,该五角防滑件以其中一条对角线为平分线将五角防滑件的下表面均分为第一触面和第二触面,该第一触面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触面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五角防滑件分别沿鞋底本体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依次排列形成直线状的多行多列,各五角防滑件的平分线指向鞋底本体的左右方向,并且各五角防滑件的第一触面设在所述平分线的上侧或者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本体分作内踝区和外踝区,分布在外踝区的多列五角防滑件的列间距大于分布在内踝区的多列五角防滑件的列间距,并且内踝区的足弓部不排列五角防滑件。

进一步地,所述五角防滑件采用橡胶材料制作,第二触面的硬度大于鞋底本体的硬度,鞋底本体的硬度大于第一触面的硬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舒适性运动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后帮面采用高帮结构,包裹脚踝,防止脚踝扭伤,弹性护踝水带具有优异的弹性,能产生弹性变形以缓冲脚对鞋的冲力,且弹性护踝水带内的水具有流动性,也能随受力变形,如此后帮面的端口柔软舒适,不会因为磕脚造成不适,还具有优异的缓冲效果。

另外,护掌带可根据脚的大小黏紧,加强对脚的包裹性固定;第一弹性气囊夹设在护掌带与鞋舌之间,于此,抬脚时脚就会挤压鞋舌,使得第一弹性气囊因受到鞋舌和护掌带的双面压力而变形,变形时就能鼓气,从而在导气主管和导气支管内形成流通气流,形成气流既能快速散发热量,也有利于干燥汗液,达到快速排汗透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鞋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透气垫与第一透气立柱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透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透气立柱和透气外管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减震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鞋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鞋垫的下表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透气垫,111、梯形状凸起,1111、透气孔;

12、第二透气垫,121、第二透气立柱,1211、透气内管;

13、第一容腔,131、第一透气立柱,1311、梯形状凹槽,132、透气口;

14、第二容腔,141、透气外管、1411、第二弹性气囊;

24、减震柱,241、竖向柱,242、横向柱;

25、减震柱槽;

31、五角防滑件,311、第一触面,312、第二触面;

41、弹性护踝水带,42、护掌带,43、弹性气囊,44、导气主管,45、导气支管,46、倒u型tpu护片,47、v型tpu护片,48、导水槽;

51、鞋垫本体,511、扇形沉槽,5111、弧状沉槽,5112、条状沉槽;

52、弹质垫片;

53、护足块;

54、u形凹部,541、容置槽,5411、拉链开口;

55、弹质硅胶条;

56、硬质支撑条;

57、吸湿填充条;

58、支撑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图中坐标x、y、z分别表示鞋子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参照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舒适性运动鞋,包括鞋帮面、鞋底和鞋垫,该鞋帮面在鞋底发泡成型过程中与鞋底固定相连,鞋垫可拆装置于鞋底之上。该鞋帮面包括鞋舌、前帮面、后帮面以及两个侧帮面,该鞋帮面还包括弹性护踝水带41,护掌带42、第一弹性气囊43、导气主管44以及若干根导气支管45。该弹性护踝水带41由弹性材料和水组成,该弹性护踝水带41环设在后帮面的端口上,具体地,可以往弹性材料里注入水,制好后利用强力粘合胶粘附在后帮面上。弹性护踝水带41本身具有优异的弹性,能产生弹性变形以缓冲脚对鞋的冲力,且弹性护踝水带41内的水具有流动性,也能随受力变形,如此后帮面的端口柔软舒适,不会由于磕脚而造成脚感不适,且兼具优异的缓冲效果。

该护掌带42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并且固定端和活动端分设在两个侧帮面上,并且该护掌带42盖设在所述鞋舌上,具体地,所述活动端设有魔术扣母面,所述侧帮面对应魔术扣母面设有魔术扣子面。护掌带42可根据脚的大小黏紧,加强对脚的包裹性固定,使得鞋腔能达到最适应脚的大小,不紧不松,提高舒适度。

该导气主管44从鞋舌延伸至前帮面的脚趾位置,导气主管44两端是不封闭设置,并与外界相通,该导气支管45沿导气主管44等间隔连通设置,具体地,在前帮面的脚趾位置设有导气支管45。

优选地,每一导气支管45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导气孔(图未示),导气孔有助于气体流通。该第一弹性气囊43接入导气主管44,所述第一弹性气囊43设在护掌带42下面,即第一弹性气囊43夹设在护掌带42与鞋舌之间,于此,抬脚时脚就会挤压鞋舌,使得第一弹性气囊43因受到鞋舌和护掌带42的双面压力而变形,变形时就能鼓气,从而在导气主管44和导气支管45内形成流通气流,形成气流既能快速散发热量,也有利于干燥汗液,达到快速排汗透气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护掌带42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沿帮面结构左右方向延伸的导水槽48,当水滴到鞋舌时就会直接滴在导水槽48上,导水槽48能将水引向鞋子两边,可避免水从鞋舌流入鞋内。

更选地,所述帮面结构还包括两片倒u型tpu护片46和两片v型tpu护片47,采用高硬度的tpu的制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两片倒u型tpu护片46分设在后帮面两侧,具体地,倒u型tpu护片46的弯部靠近后帮面的端口设置,可顶住脚踝,从而稳定脚踝。该两片v型tpu护片47分设两个侧帮面的脚趾位置,并且v型tpu护片47的折弯部设在脚趾关节处,如此,做剧烈弹跳运动时v型tpu护片47既能对脚趾起到保护作用,且折弯部给脚趾弯折空间,非常方便。

如图3所示,所述鞋垫具有鞋底本体、密封盖设在鞋底本体脚趾部位的第一透气垫11以及密封盖设在鞋底本体脚后跟部位的第二透气垫12,密封盖设具体可采用强力黏合剂黏合等等,透气垫表面有一层透气的无纺布层,鞋腔通过无纺布层与鞋底通气。所述鞋底本体分别在脚趾部位和脚后跟部位设有第一容腔13和第二容腔14,第一容腔13的左右两侧设有透气口132,鞋底本体通过该透气口132与外界通气。

该第一容腔13和第二容腔14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透气立柱131和若干个透气外管141,优选地,所述若干个第一透气立柱131设置至少两列且沿鞋底本体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若干个透气外管141设置至少四列且沿鞋底本体的前后方向排列,每一列第一透气立柱131和透气外管141均等间隔排列。

如图4所示,该第一透气立柱131上端设有梯形状凹槽1311,所述第一透气垫11下表面匹配梯形状凹槽1311凸设梯形状凸起111,梯形状凹槽1311与梯形凸起能完全嵌合,该梯形状凸起11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透气孔1111,抬脚时梯形状凸起111与梯形状凹槽1311之间存有间隙,利用该间隙、梯形状凸起111的透气孔1111以及第一容腔13左右两侧透气口132即可形成一个空气流通通道,使得鞋底上部可直接与外界通气,达到快速风干脚趾部位汗液的效果,踩踏时第一鞋垫受力向下沉,使得梯形状凸起111堵住梯形状凹槽1311,此时,空气通道就被阻断,进而起到防水作用。

如图5、6所示,该透气外管141内部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气囊1411,该第二弹性气囊1411的开口朝上设置,该第二透气垫12下表面设有第二透气立柱121,该第二透气立柱121的中部对应透气外管141设有上下贯通的透气内管1211,透气内管1211插设于透气外管141内,透气内管1211的长度要与第二弹性气囊1411的直径,第一透气垫11不受力时透气内管1211的下端只能刚好抵触第二弹性气囊1411的上表面,即自然状态时第二弹性气囊1411不受挤压,受力时透气内管1211下端挤压第二弹性气囊1411。

踩踏时脚后跟受力后第二弹性气囊1411受到透气内管1211的挤压后出气,即使第一容腔13无法透气,通过第二弹性气囊1411对鞋底内部的补气,可加快鞋底内部的空气流通,抬脚时脚后跟不受力第二弹性气囊1411不受挤压后会吸气收缩,此时,吸入从第一容腔13内进入的空气,吸气过程既能让第一容腔13传来的气体传到第二容腔14,使得整个鞋底都充满流通空气,并且吸气过程加快了空气流速,有利于加快空气流通。综上,本发明通过第一容腔13和第二容腔14的有机配合,将鞋底运用在运动鞋上,让运动鞋内腔时刻保持有流通的空气,从而鞋腔内不易闷热,可保持干爽的脚感。

在大拇指关节部位受力比较大且容易扭伤,如图8所示,所述鞋垫本体还包括设在鞋底本体大脚趾关节部位的减震柱24,所述减震柱24包括沿鞋底本体上下方向延伸的竖向柱241和沿鞋底本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向柱242,该竖向柱24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抵接鞋底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竖向柱241的上端呈倒三角形结构,利于将足部压力最大限度传导给竖向柱241,同时防滑球3的球形结构也具有受力分散均匀的特点,一方面能将足部压力扩散,另一方面能将地面的反冲力集中向竖向柱241传导。

该横向柱242沿竖向柱241上下方向等间隔排列,类似丰字结构,即相邻两个横向柱242之间有鞋底本体支撑,所述竖向柱241和横向柱242与减震柱槽25留有间隙以提供减震柱弹簧变空间,如此,鞋底本体受到踩踏力时,横向柱242在受力后会向向下收缩形变,由于每一横向柱242的下表面都有鞋底本体支撑,因此不仅不会持续向下变形,反而有一个鞋底本体对横向柱242产生一个向上的支撑力,该向上支撑力和从防滑球3传来的地面反作用力共同形成推动人体前进的动力,综上,本发明兼具减震性能和支撑性能,不易变形,耐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如图7、9所示,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还凸设有若干个五角防滑件31,具体呈正五角星的形状,该五角防滑件31以其中一条对角线为平分线将五角防滑件31的下表面均分为第一触面311和第二触面312,该第一触面311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触面312的水平高度,如此踩踏到水面时,第一触面311先着地,此时,水从第一触面311和第二触面312存在的高度差间隙流过,即整个水面被五角防滑件31隔开,从而破坏了水的成型流体膜,达到防滑作用。

更优选地,所述若干个五角防滑件31分别沿鞋底本体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依次排列形成直线状的多行多列,即五角防滑件31沿鞋底本体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一一对齐排列,各五角防滑件31的平分线指向鞋底本体的左右方向,并且各五角防滑件31的第一触面311设在所述平分线的上侧或者下侧,即保证所有的五角防滑件31全部在平分线的同一侧,如此,多个高度比较高的第二触面312在鞋底本体的左右方向形成多条流水通道,使得流向第二触面312的水能顺势通过流水通道从鞋底本体的左右两侧排出。另外,第二触面312的高度比较高也就是厚度比较小,且第二触面312比第一触面311比较高,第一触面311的侧壁有部分没有与第一触面311的侧壁相互支撑,从而更易变形,因此由第二触面312形成的流水通道实际上更加容易弯折,从而让鞋底保持柔软性和延展性,提高鞋底穿着舒适度。

由于脚部运动时内踝受力大于外踝受力,更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鞋底本体分作内踝区和外踝区,分布在外踝区的多列五角防滑件31的列间距大于分布在内踝区的多列五角防滑件31的列间距,并且内踝区的足弓部不排列五角防滑件31,如此,五角防滑件31在内踝区排列更加密集,在外踝区排列更松疏,使得内踝区比外踝区的摩擦力更强,以适应鞋底本体内外踝的受力特点。

制作本发明可有md、tpu、橡胶、eva等多种材料可供选择,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效果,tpu材料耐磨、承载能力强,硬度范围广,所述鞋底本体采用橡胶材料注塑成型,所述第一透气立柱131和透气外管141采用硬质tpu材料注塑成型,所述减震柱24、第一透气垫11和第二透气垫12采用软质tpu材料注塑成型,硬质tpu材料的硬度大于橡胶材料的硬度,橡胶材料的硬度大于软质tpu材料的硬度。

具体地,减震柱的硬度小于鞋底本体的硬度,如此鞋底本体硬度大可增强承载能力和保形能力,配合减震柱,可兼顾减震性能,尤其是减震柱在弹变过程中有鞋底本体的支撑下保形更持久。

此外,第一透气立柱131和透气外管141硬度大于鞋底本体有利于保形,第一透气垫11和第二透气垫12的硬度也比鞋底本体的硬度小既能保持鞋底本体的稳固性,同时在脚趾部位和脚后跟部位保持柔软舒适感。

最后,所述五角防滑件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橡胶材料耐磨防滑,所述五角防滑件采用橡胶材料制作,第二触面的硬度大于鞋底本体的硬度,鞋底本体的硬度大于第一触面的硬度,如此,弯折时第一触面更易变形,第二触面为整个鞋底提供支撑性,从而鞋底有效兼顾弯折性和支撑性能。

脚部运动量最大的是脚趾关节部位、脚后掌部位以及脚后跟部位,由于现有鞋垫表面平整,因此上述部位仅靠鞋帮面支撑,支撑不足且贴合度不高。参照图10所示,所述鞋垫具有鞋垫本体51,弹质垫片52以及两块护足块53,该两块护足块53对称分设在鞋垫本体51的脚趾关节部位的两侧,可将脚稳定在两块护足块53之间,脚趾部通过倚靠护足块53就不易偏位扭伤,起到稳固作用。具体地,护足块53用强力粘合剂与鞋垫本体51粘合。并且两块护足块53的相对面呈弧面,即与脚接触的面呈弧面,与脚部贴合度更高。

该鞋垫本体51的后脚掌部位到脚后跟部位形成一个u形凹部54,该u形凹部54可以将脚后跟全包裹,使得脚后跟稳定地置于u形凹部54内,能有效缓冲脚后跟对鞋垫本体51施加的压力。

该u形凹部54的两侧围分别开设容置槽541,容置槽541设有拉链开口5411,所述弹质垫片52可拆装插入该容置槽541内并与容置槽541匹配设置,该弹质垫片52具有一个向外拱起α弧度的弧面,其中,所述α弧度为0°、10°或者20°,根据人的脚形特点进行选择,将具有不同弧度弧面的弹质垫片52插入容置槽541内,并利用拉链开口5411封合。弹质垫片52特有的弹性性质使其能根据人的脚形的特点以及脚后掌的运动状态始终与脚后掌贴合,为脚后掌的两侧提供支撑力,提高脚后掌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鞋垫本体51包括弹质硅胶条55,若干条硬质支撑条56以及吸湿填充条57,所述鞋垫本体51的脚趾部位设有扇形沉槽511,于该扇形沉槽511直边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弧状沉槽5111,更具体地,该弧状沉槽5111正好对应人的脚趾关节处。所述弹质硅胶条55嵌设固定在该弧状沉槽5111内并与弧状沉槽5111的形状相匹配,于此,弹力硅胶垫正好与脚趾关节位置对应,因此行走过程中,落脚时弹力硅胶垫正好可以吸收脚趾关节处弯曲的力并在抬脚时为脚趾关节回弹力,具有减震助力功能,使得人的脚趾关节不易疲劳,脚感柔软。

沿扇形沉槽511的弧边间隔排列若干条硬质支撑条56以隔出若干个条状沉槽5112,所述吸湿填充条57嵌设固定在该条状沉槽5112内并与硬质支撑条56的形状相匹配,具体生产中,条状沉槽5112的宽度最优选为是硬质量支撑条的两倍,使得吸湿填充块的面积较大以加强吸湿性能。如此,硬质支撑条56与吸湿填充条57间隔布设在整个脚趾部位,从而该吸湿填充条57能大范围将脚部汗液吸掉,大大提高整个鞋底的吸湿性能,同时硬质支撑条56则可以承载脚趾部位的,提高脚趾部位的强度,有效防止脚前掌扭伤。其中,所述吸湿填充条57为椰须材料压制而成的条状体,具有低成本的优点。至此,整个脚趾部位兼具吸湿排汗性,缓解脚趾关节疲劳,同时结构稳定防扭伤。

综上,本发明根据足部的运动原理和状态,在脚部运动量较大且容易扭伤的脚趾关节部位、脚趾部位、脚后掌部位以及脚后跟部均设置保护措施,通过护足块53、硬质支撑条56、吸湿填充条57、u形凹部54以及弹质垫片52的有机配合,可对整只脚全方位保护整个脚,避免各种扭伤情况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如图11所示,所述鞋垫本体51下表面嵌设支撑垫片58,该支撑垫片58两边呈对称设置的折线状,支撑垫片58硬度比鞋垫本体51大,具有保形作用,折线状更利于鞋垫本体51弯折。

其中,所述鞋垫本体51采用eva材料注塑成型,柔软舒适。由于tpu材料的硬度范围比较广,所述硬质支撑条56、护足块53以及支撑垫片58均采用tpu材料注塑成型。如此,既保证了鞋垫本体51的柔软性,同时有硬度较高的硬质支撑条56、护足块53以及支撑垫片58提供相比鞋垫本体51更大的支撑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