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二次密封软质结构的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526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罩,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二次密封软质结构的面罩。



背景技术:

佩戴面罩能有效的过滤雾霾颗粒,因此人们在出行或户外运动时会选择佩戴面罩,面罩不仅能起到过滤雾霾的作用,还能起到防寒的作用。

然而,目前市面上通用的面罩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每个人的脸型都不一样,市面上通用的面罩边缘与面部的贴合性差,微小的污染物颗粒仍然会通过面罩与面部之间的缝隙进入人体呼吸系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二次密封软质结构的面罩,具有密封效果好并且使用舒适度高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二次密封软质结构的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其中,所述面罩本体包括前罩以及设置在前罩上的贴合罩;所述贴合罩包括连接于前罩的固定圈以及设置于固定圈上的贴合圈;所述贴合圈包括至少两软质密封圈,即第一软质密封圈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软质密封圈外侧的第二软质密封圈,所述第一软质密封圈和第二软质密封圈具有足以保证至少一软质密封圈贴合使用者面部的高度和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质密封圈和第二软质密封圈之间还设置有一连接圈,形成用于缓冲贴合圈与人体面部紧贴时所产生形变的沟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质密封圈、第二软质密封圈以及连接圈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质密封圈和第二软质密封圈均为中空的硅胶圈,所述连接圈为硅胶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贴合鼻子的突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卡合连接于前罩。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前罩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前罩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固定圈上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罩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模组以及出风模组;所述固定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于进风模组的进风口以及连通于出风模组的出风口,所述面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自动调整进风模组和出风模组送风速度的调速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模组包括转动连接于前罩的进风壳体、设置于进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以及设置于壳体外侧的过滤组件;

所述出风模组包括转动连接于前罩的出风壳体以及设置于出风壳体内部的出风组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软质密封圈和第二软质密封圈能很好的贴合面部,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也不会勒痛面部,使得面罩整体佩戴起来很舒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贴合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全封闭式软质密封圈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开放式软质密封圈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三层软质密封圈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进风模组、出风模组与面罩本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0、面罩本体;11、前罩;111、卡槽;112、定位块;113、安装口;12、贴合罩;121、固定圈;1211、卡块;1212、定位孔;122、第一软质密封圈;123、第二软质密封圈;124、连接圈;125、沟槽;126、中层软质密封圈;13、突出部;14、温湿度感应器;15、调速感应器;16、进风口;17、出风口;20、进风模组;2、进风内壳;3、进风外壳;4、进风风机;52、电池;6、滤芯;7、滤网盖;80、出风模组;81、出风内壳;82、出风外壳;83、出风滤网罩;84、出风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具有二次密封软质结构的面罩,如图1所示,包括面罩本体10,面罩本体10包括前罩11以及设置在前罩11上的贴合罩12,在本实施例中,前罩11优选为弧形透明罩,前罩11弧形内部形成的空腔在容纳人体呼吸部位的同时,有利于面罩本体10内空气的流动。通过透明的前罩11可以看清用户的表情,方便交流。

如图2至图4所示,贴合罩12包括固定圈121和贴合圈,固定圈121卡合连接于前罩11,固定圈121上设置有卡块1211,前罩11上设置有与卡块1211配合的卡槽111,固定圈121卡合连接于前罩11,相比与常见的螺纹连接,方便了贴合罩12与前罩11之间的装配与拆卸。

前罩11上设置有定位块112,固定圈121上设置有与定位块112配合的定位孔1212。

具体的,定位块112为长方体结构,定位块112朝向贴合罩12的一面设置有安装口113。定位块112与定位孔1212配合,在贴合罩12与前罩11连接时起定位作用,在贴合罩12与前罩11安装完成后,安装口113用于装配其他零部件,例如传感器。安装口113设置于定位块112的中心位置,保证了定位块112的结构强度,使得定位块112在发生形变时能承受更大的应力。

结合图2与图7所示,贴合圈固定安装于固定圈121背离前罩11的一端,贴合圈包括至少两软质密封圈,即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设置于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外侧的第二软质密封圈123,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具有足以保证至少一软质密封圈贴合使用者面部的高度和厚度。

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之间还设置有一连接圈124,形成用于缓冲贴合圈与人体面部紧贴时所产生形变的沟槽125。第一软质密封圈122、第二软质密封圈123以及连接圈124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式制造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在贴合圈与面部贴合时,其中一软质密封圈受到人面部挤压后形变,其形变将通过连接圈124传递至另一软质密封圈,使得另一软质密封圈也随之形变,从而两软质密封圈均能够紧密的贴合面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软质密封圈122、第二软质密封圈123以及连接圈124还可以为分体式,具有可单独更换软质密封圈的优点。

第一软质密封圈122与前罩11之间的距离比第二软质密封圈123与前罩11之间的距离近,在用户佩戴面罩本体10时,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的高低搭配能够更好的与面部轮廓贴合。并且,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形成双密封结构,在用户佩戴面罩本体10时,至少保证第一软质密封圈122或第二软质密封圈123的其中一个与面部轮廓贴合,从而保证密封性。

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均为中空的硅胶圈,连接圈124为硅胶垫片。在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受到挤压时,沟槽125给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提供形变的空间。同时,由于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均为中空的硅胶圈,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即使硅胶圈紧贴面部,也会由于先行挤压硅胶圈内的中空结构,而减弱硅胶圈对面部的挤压,使硅胶圈不会挤痛用户的面部。即使由于用户脸型原因导致密封圈的中空结构挤没,还可以通过硅胶垫片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保证佩戴的舒适度。

如图8所示,软质密封圈采用全封闭中空式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弹性好的优点,因此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如图9所示,软质密封圈还可以采用开放式中空结构,这种结构相比与全封闭式中空结构更软,使得用户佩戴面罩时更加舒适。

贴合圈还可以设置为波浪形,如图10所示,第一软质密封圈122与第二软质密封圈123之间还设置有中间软质密封圈126,中间软质密封圈126在横截面上的高度高于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软质密封圈的高低搭配使得贴合圈与面部的密封性更好。

如图7与图11所示,面罩本体1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贴合鼻子的突出部13,突出部13一体成型于面罩本体10。在面罩本体10上设置突出部13可以很好的避免佩戴时鼻子被挤压,保证了用户的正常呼吸以及用户佩戴的舒适度,同时突出部13还能起到支撑面罩本体10的作用。

前罩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模组20以及出风模组80,固定圈1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于进风模组20的进风口16以及连通于出风模组80的出风口17。

面罩本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自动调整进风模组20和出风模组80送风速度的调速感应器15。面罩本体10内还设置有温湿度感应器14,温湿度感应器14用于检测面罩主体内的湿度,进而控制出风模组80排除多余的温度和湿度。

如图2所示,进风模组20包括转动连接于前罩11的进风壳体、设置于进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以及设置于壳体外侧的过滤组件。出风模组80包括转动连接于前罩11的出风壳体以及设置于出风壳体内部的出风组件。

具体的,进风壳体包括进风内壳2以及通过螺钉固定于进风内壳2的进风外壳3。进风组件包括卡合连接于进风内壳2的进风风机4和电池52。过滤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进风外壳3的滤芯6以及盖设于滤芯6外侧的滤网盖7,滤网盖7上设置有通风孔且卡合连接于进风外壳3。

出风壳体包括出风内壳81以及通过螺钉固定于出风内壳81的出风外壳82,出风外壳82上一体成型有出风滤网罩83。出风组件包括卡合连接于出风内壳81的出风风机84和电池5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软质密封圈122和第二软质密封圈123能很好的贴合面部,由于密封圈采用中空的硅胶圈,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也不会勒痛面部,使得面罩本体10佩戴起来很舒适。这种面罩由于在脸颊附近密封,所以在人说话时口罩的密封性也不会受到影响,不会影响电动口罩整体的过滤效果。

同时,在用户骑行锻炼的时候,本发明的面罩本体10可以通过进风口16和出风口17保证面罩内空气的正常流通,而且通过安装的温湿度感应器14,可以检测面罩主体内的湿度,进而通过出风口17排除多余的湿度;通过调速感应器15自动调整进风模组20和出风模组80的送风速度,从而实现送风量的自动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