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流水线式鞋面冷热压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2102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流水线式鞋面冷热压合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面制作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功能流水线式鞋面冷热压合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鞋面压合机中当粘满胶水的鞋面材料遇到冷压时,鞋面材料内的胶水溢出边缘,造成在后一道的工序中需要清理胶水;运动鞋鞋面在随着工艺改革及更新,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工艺上采用无车缝作业,很多组合成鞋面的部件均采用直接上强力粘接胶水在焊接部位,目前工艺是工人将部件摆放在被压鞋面上,先定位好再拿到压机上进行热压后在拿到冷压上压合定型,冷热压分开工作需要由工人手工传送到热压及冷压上面进行压合,等待时间长效率低,带有粘性的胶水在鞋面上压合还要盖上防粘蜡纸才不会导致材料黏在压合工作台板上,增加耗材成本浪费,另外传统压合机内设置的特氟龙输送带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走偏的现象,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挡板,当输送带偏离正常位置时,输送带碰到挡板而被挡住,但这种纠偏方法存在以下缺陷:输送带和挡板之间接触而产生摩擦,长时间容易造成输送带和挡板的磨损,设备易损坏,而且挡板只能起到阻挡输送带偏移的作用,而不能将已偏移的输送带纠正到正常的位置上。

原来市场上使用的机型只有靠电热管摩擦上下特弗龙输送带产生热能软化材料最后用滚轮滚压被贴合的材料,只有加热输送没有制冷作业的方式产生胶水会粘合在输送带上不易清理及黏着效果不理想,压合材料容易变形,或传统只有靠手工传送进行热冷压合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力高。

鉴于以上技术缺点,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流水式冷热压合代替传统人工冷热压合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带有自动纠偏传送带结构并且有效降低工厂耗材成本支出的多功能流水线式鞋面冷热压合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多功能流水线式鞋面冷热压合机,是由机架、安装在机架上并且相互之间错位上下安装的上纠边传送带机构和下纠边传送带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设置在上纠边传送带机构上方呈并排方式的热压驱动气缸和冷压驱动气缸;所述的上纠边传送带机构和下纠边传送带机构本申请人已申请专利,其专利名称是:自动纠边传送带机构,在此不再详述。

所述的上、下纠边传送带机构中均是采用特氟龙传送带进行传输,并且上纠边传送带的下侧部位还安装设置有下加热铝板。

所述的热压驱动气缸与下加热铝板在上纠边传送带机构上形成一个热压区域。

所述的冷压驱动气缸在上纠边传送带机构上形成一个冷压区域。

与上纠边传送带机构相错位设置的下纠边传送带机构上的下特氟龙传送带区域形成前端进料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流水式冷热压合代替传统人工冷热压合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在该机架上安装两组自动纠边传送带机构进一步解决了传送带在传动过程中跑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压合机动作灵敏,精度高,纠边效果好并智能控制压合时间、冷热温度、传送速度等优点;通过被压合材料自带有强力粘接胶水,经传送带输送至热压区域活化及冷压区域短时间内迅速定型的工作原理,进行多次压合焊接效果强,代替传统针车工艺,采用流水式压合代替传统人工压合作业,提升品质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侧视图。

下列是本实用新型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前端进料区域;2、上特氟龙传送带;3、热压驱动气缸;4、热压区域;5、冷压驱动气缸;6、冷压区域;7、上纠边传送带机构;8、下加热铝板;9、下纠边传送带机构;10、机架;11、下特氟龙传送带;12、步进电机;13、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多功能流水线式鞋面冷热压合机,是由机架10、安装在机架10上并相互错位上下安装的上纠边传送带机构7和下纠边传送带机构9、安装在机架10上并设置在上纠边传送带机构7上方呈并排设置的热压驱动气缸3和冷压驱动气缸5;所述的上纠边传送带机构7和下纠边传送带机构9本申请人已申请专利,其专利名称是:自动纠边传送带机构,在此不再详述。

所述的上、下纠边传送带机构中均是采用上特氟龙传送带2和下特氟龙传送带11进行传输,并且该上特氟龙传送带2的下侧还安装设置有下加热铝板8。

所述的热压驱动气缸3与下加热铝板8在上纠边传送带机构7上形成一个热压区域4,被贴合的产品在热压区域4内进行若干次热压和保压,其热压力可达0.5-2.5吨,最终使得被贴合产品脱水融化并贴紧密合而成。

所述的冷压驱动气缸5在上纠边传送带机构7上形成一个冷压区域6,该冷压区域6用于经热压之后的贴合产品在此冷压区域6冷压若干次使得胶水遇冷收缩至材料内部不溢出边缘使得被压合材料压合粘着效果强,并能顺利脱离特氟龙传送带。

与上纠边传送带机构7相错位设置的下纠边传送带机构9上的下特氟龙传送带11区域形成前端进料区域1,被贴合产品由前端进料区域1进入热压合和冷压合工序。

每进行一个工序上纠边传送带机构7和下纠边传送带机构9随时可以监控到其上安装的上、下特氟龙传送带是否跑偏情况,并能及时进行纠边处理。

所述的上纠边传送带机构7和下纠边传送带机构9的驱动力来自于步进电机12和同步带13进行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被压合材料自带有强力粘接胶水,经传送带输送至热压区域活化及冷压区域定型的工作原理,进行多次压合焊接效果强,代替传统针车工艺;被贴合产品由前端区域经下特氟龙传送带传送到热压区域,经过若干热压次数和保压时间,使得被贴合产品上的胶水融化并用压力贴紧密合,其热压力由0.5-2.5吨可调使得被贴材料效果更好,并且在上纠边传送带机构7的作用下,防止产品向两边跑偏的情况发生;热压之后再经冷压区域冷压若干次和冷压时间,并且在下纠边传送带机构9的作用下,防止产品向两边跑偏的情况发生,使得胶水遇冷收缩到材料内部不溢出边缘并能顺利脱离传送带!热压之后再经冷压区域冷压若干次和冷压保压时间,使得胶水遇冷收缩至材料内部使得被压合材料压合粘着效果强,带有胶水粘性被压合材料不会黏在传送带上,并能顺利脱离特氟龙传送带;本实用新型突破了行业内目前鞋面部件压合工序手工传送焊接压合作业效率低,用流水线式传送冷热多次压合作业代替现有手工压合作业,在同个区域短时间内迅速传送冷热压合作业,增强材料黏着效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鞋面采用无车缝做法减少针车劳动强度,鞋面多个配件直接多次冷热压合焊接无需针车作业,飞织鞋面上补强、鞋头衬布热熔胶压合; 鞋面上加强稳型配件直接压合,被压合材料自带有强力粘接胶水,经传送带输送至热压区域活化及冷压区域短时间内迅速定型,经冷冻压合胶水不黏在输送带上方材料可以迅速脱离传送带的工作原理,进行多次冷热压合焊接效果强,代替传统针车工艺,采用流水式冷热压合代替传统人工压合作业,提升品质及工作效率;本机器代替原来市场上的机型只有靠电热管摩擦上下特弗龙输送带产生热能软化材料最后用滚轮滚压被贴合的材料,只有加热没有制冷输送作业的方式产生胶水会粘合在输送带上不易清理及黏着效果不理想,压合材料容易变形,或传统只有靠手工传送进行热冷压合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力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