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箱,尤其涉及一种变形式可载人移动的旅行箱,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外出或旅行时往往会使用到旅行箱,出行时往往会在旅行箱中放置各种物品,导致旅行箱的体积和重量都会较大。现有拖行旅行箱的方式在距离较远时对人的体力消耗较大,外出旅行不太方便,一直缺乏一种既能够拖行,又能够让人乘坐实现自动行走的旅行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旅行箱结构简单,不具有变形和乘坐功能,不具有自动移动功能,无法实现载人移动,使用不太方便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紧凑,能够根据需要变形,不仅能够拖行,而且还能供人乘坐,能够实现载人移动,使用很方便的一种变形式可载人移动的旅行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变形式可载人移动的旅行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在底架上,箱体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坐垫,底架的前端开设有滑槽,滑槽上安装有滑动头,滑动头的底部通过转向座安装有转向轮,转向座的上端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把手,底架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与电机相连接,驱动轮经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伸缩杆的中部表面安装有固定件,箱体的外侧面设置有锁扣件,固定件的外端设置有与锁扣件相对应的环形扣,固定件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端也设置有与锁扣件相对应的环形扣。
所述底架为金属框架式结构,底架的底部为平板结构,底架的内部设置有电机、蓄电池以及控制器。
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底架的外侧设置有外接电源接口,外接电源接口与蓄电池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动头在滑槽上的前后移动实现了不同状态下的变形,有效解决了乘坐过程中控制方向和手扶的问题,伸缩杆能够在不同状态下都可以进行连接固定,不仅能够拖行,而且还能供人乘坐实现载人移动,使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底架2,坐垫3,滑动头4,滑槽5,转向座6,转向轮7,伸缩杆8,把手9,驱动轮10,电机11,蓄电池12,控制器13,固定件14,连接杆15,锁扣件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式可载人移动的旅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在底架2上,箱体1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坐垫3,底架2的前端开设有滑槽5,滑槽5上安装有滑动头4,滑动头4的底部通过转向座6安装有转向轮7,转向座6的上端固定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顶端固定有把手9,底架2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10,驱动轮10与电机11相连接,驱动轮10经控制器13与蓄电池12相连接,伸缩杆8的中部表面安装有固定件14,箱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锁扣件16,固定件14的外端设置有与锁扣件16相对应的环形扣,固定件14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外端也设置有与锁扣件16相对应的环形扣。
所述底架2为金属框架式结构,底架2的底部为平板结构,底架2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1、蓄电池12以及控制器13。
所述把手9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控制器13相连接。
所述底架2的外侧设置有外接电源接口,外接电源接口与蓄电池12相连接。
本方案的箱体1的底部固定在底架2上,底架2为金属框架式结构,底架2的底部为平板结构,底架2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底架2为金属框架式结构,底架2的底部为平板结构,底架2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1、蓄电池12以及控制器13。箱体1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坐垫3,坐垫3便于使用者直接乘坐。底架2的前端开设有滑槽5,滑槽5上安装有滑动头4,滑动头4能够方便的在滑槽5上前后滑动,并能实现锁紧固定。在需要乘坐时将滑动头4沿着滑槽5向外滑出,便于控制方向,不乘坐时就将滑动头4滑入以减小占用空间。
滑动头4的底部通过转向座6安装有转向轮7,转向座6转动时就能够带动转向轮7转动。转向座6的上端固定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顶端垂直固定有把手9,伸缩杆8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高度,不仅能够起到操控方向的作用,还能起到旅行箱拉杆的作用。底架2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10,驱动轮10与电机11相连接,电机11带动驱动轮10转动,驱动轮10经控制器13与蓄电池12相连接。
伸缩杆8的中部表面安装有固定件14,箱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锁扣件16,固定件14的外端设置有与锁扣件16相对应的环形扣,在不需要骑行和控制方向时,就将滑动头4以及伸缩杆8滑入内侧,并通过环形扣将伸缩杆8固定在箱体1上。固定件14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外端也设置有与锁扣件16相对应的环形扣,在需要骑行和控制方向时,就将滑动头4以及伸缩杆8向外滑出,并通过连接杆15将伸缩杆8固定在箱体1上,以提高连接强度。把手9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控制器13相连接,通过控制按钮就能够实现对电机11的转速和启停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