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型防雾霾光触媒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6764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型防雾霾光触媒口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船型防雾霾光触媒口罩。



背景技术:

普通的口罩纤维过滤材料主要依靠机械阻挡作用来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因此对粒径小的粒子过滤效果不理想,同时多数细菌病毒微生物的大小都是微米级和亚微米级,只有当过滤材料纤维十分细小和密实时才能高效地捕获这些微小的颗粒,这导致过滤材料空气阻力增大,使得呼吸负担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型防雾霾光触媒口罩。

静电驻极体简称驻极体,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储存空间电荷和偶极电荷的电介质材料,即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它们的电荷衰减时间常数比驻极体形成的周期长得多。驻极体的电荷可以是真实电荷(或称空间电荷),也可以是偶极电荷,或者两者都有之。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就是利用电荷的静电力作用捕集尘粒。

驻极体静电合成纤维过滤材料是对聚丙烯纤维在熔喷制造过程中进行静电充电,使其成为静电型驻极体熔喷非织造布(滤纸),纤维直径为2~5μm。这种过滤材料除了利用传统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机理外,同时利用荷电纤维的库仑力去实现对微粒的捕获,因此效率增加,阻力下降。目前国际上有预防病毒功能(包括SARS病毒)的手术口罩中就采用了这种过滤材料,美国2003年4月推出的抗SARS空气过滤器中也采用了这种材料。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船型防雾霾光触媒口罩,口罩由三层缝合而成,最外面为第一过滤层,中间为聚丙烯喷融无纺布,第三层为第二过滤层,聚丙烯喷融无纺布为静电型驻极体熔喷非织造布,纤维直径为3μm,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为经过光触媒溶液浸泡的无纺布,聚丙烯喷融无纺布通过第一道缝合线和第二道缝合线缝制在第一过滤层内侧。

底面左右两侧有耳环,耳环有弹性,底面上下两侧针织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底面和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展开后为船型。

第一侧面上有鼻托和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型防雾霾光触媒口罩,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当迎风面风速为0.5m/s时,对PM2.5的过滤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空气阻力只有40Pa,而传统的双层口罩的过滤效率只能达到70%。

2)滤芯上产生的静电场和微电流会损伤细菌病毒的细胞膜,破坏细菌病毒的表面结构,刺激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变异,导致细菌病毒死亡,因此口罩具有杀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底面,2、第一侧面, 3、耳环,4、第二侧面, 5、聚丙烯喷融无纺布,6、第一过滤层,7、第一道缝合线, 8、第二道缝合线, 9、散热孔 ,10、鼻托,11、第二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口罩由三层缝合而成,最外面为第一过滤层6,中间为聚丙烯喷融无纺布5,第三层为第二过滤层11,聚丙烯喷融无纺布5为静电型驻极体熔喷非织造布,纤维直径为3μm,第一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层11为经过光触媒溶液浸泡的无纺布,聚丙烯喷融无纺布5通过第一道缝合线7和第二道缝合线8缝制在第一过滤层6内侧。

底面1左右两侧有耳环3,耳环3有弹性,底面1上下两侧针织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4,底面1和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4展开后为船型。

第一侧面2上有鼻托10和散热孔9。

使用时,口罩外层的纺粘无纺布6通过机械阻挡作用将空气中的大颗粒阻挡在外,同时,由于空气在聚丙烯喷融无纺布5的纤维中流动,会增加无纺布纤维的静电力,依靠静电力将空气中的带电微粒捕获,或诱导空气中的中性微粒产生极性再将其捕获,从而更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亚微米粒子,在不增加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显著提高过滤效率。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