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穿式改良病员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8286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穿式改良病员服。



背景技术:

职业性腰背痛(occupational low back pain,OLBP)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它是人类脊柱最常见的疾病,以腰背疼痛和运动受限为主要特点,是造成职业人员工作能力下降和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以腰肌劳损的诊断为依据,包括无明显诱因的慢性疼痛、腰酸背痛,休息后可缓解,但卧床过久又感不适,稍活动后又减轻,活动过久疼痛再次加剧;疼痛区有固定压痛点,在压痛点进行叩击,疼痛反而减轻等。翻身操作是导致护士OLBP发生的重要因素,已引起广泛重视。研究表明,护士是发生职业性腰背痛的高危群体,一般人群腰背痛的年患病率15%~20%,而护士则高达50%以上,58%的护士因腰背痛离职。

病员服是住院患者的一种标识,也是避免外来细菌带入病房的统一服装。目前多数医院使用统一的病员服,无针对性,使用时存在许多不便;传统病员服在使用中存在穿脱困难,不便引流和护理观察及操作等,例如:卧床时封裆裤遮挡了会阴部、肛门、肛周及骶尾部皮肤,不便于冲洗会阴及观察骶尾部皮肤受压情况;监护室的重症患者生命垂危、不宜搬动;由于抢救、监护的需要,常常在身体多个部位放置各种治疗、监测导管,颈部及肘部也常有静脉输液输血管道或颈静脉,股静脉置管,有的有气管切开或监测,有创动脉压监测等。护士经常为患者整理、更换病员服;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及各种引流管情况;擦拭分泌物、排泄物时,往往需要反复搬动患者,需长期弯腰操作,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被牵拉状态,久之腰肌产生慢性损伤,引起腰肌劳损。慢性腰肌劳损引起的腰部酸痛或胀痛,严重影响了护士生活质量和工作舒适度。

为减少护士弯腰次数、弯腰时间,减轻护士腰痛,提高护士工作舒适度,根据监护室患者的特殊需求,设计一款病员服,病员服采用吸汗、透气的全棉棉布制作,适合各种危重、手术、瘫痪及卧床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穿式改良病员服,可有效减少护士弯腰次数、弯腰时间,提升患者着装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反穿式改良病员服,包括病员服本体;病员服本体包括上衣和裤腿;上衣呈敞开反穿衣式,双侧均至腋后线,其包括领口、衣袖、第一肩布和第二肩布;上衣左右上胸和左肋处均开有用于插入心电监护导联线的缝隙,并在左右上胸的缝隙和左肋处的缝隙之间设置有若干纽扣;衣袖为短袖;

裤腿成片状结构,其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系带;裤腿上设置有盖布。

优选地,第一肩布和第二肩布呈敞开式,且均能盖过双肩,向下延伸至腋窝,第一肩布与第二肩布上均设置有第二系带。

优选地,领口为方领,领口深15cm,宽15cm。

优选地,盖布长60cm,宽40cm,覆盖于裤腿上,其下缘与裤腿下缘平齐。

优选地,缝隙为竖向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方领适合颈部粗细不同的患者,便于观察和护理气管切开、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处情况,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方领比圆领、V领更安全、美观,更实用。

衣服双侧至腋后线,可防止压痕及擦伤,进行翻身、擦澡时便于护士整理;观察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情况时,可解开需要观察部位的扣子,避免患者反复穿脱病员服。

裤腿成片状,在两侧加用第一系带,长至膝关节处,便于患者下肢活动,第一系带随时可以解开,便于观察腿部皮肤、足背、足跟情况。

为便于监护仪监护,在上衣的左、右上胸处和左肋处的缝隙,连接或更换电极片时不需完全解开病员服,只需从开缝处粘贴即可,避免监护仪导线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导线扭曲影响监测结果,减轻导联线由颈部穿出带来的不适感。

为保护患者肩部在坐起或翻身时受凉,两侧肩部为双层魔术贴设计,并设置有能盖过双肩向下至腋窝的盖布,既保护患者肩部,又可防止患者受凉。

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减少护士弯腰时间及弯腰次数,在提升患者着装舒适度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护士患职业性腰背痛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病员服本体;2、上衣;3、领口;4、短袖;5、缝隙;6、裤腿;7、第一系带;8、第一肩布;9、盖布;10、第二肩布;11、第二系带;12、纽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改反穿式改良病员服包括病员服本体1,包括上衣2和裤腿6,上衣2呈敞开反穿式,其双侧均开至患者腋后线,可防止压痕及擦伤,进行翻身、擦澡时便于护士整理。

如图1所示,上衣2的左右上胸及左肋处均开有缝隙5,缝隙5为竖向结构,便于监护仪监护,连接或更换电极片时不需完全解开病员服,只需从开缝处粘贴即可,避免监护仪导线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导线扭曲影响监测结果,减轻导联线由颈部穿出带来的不适感。

如图1所示,在左右上胸的缝隙5和左肋处的缝隙5之间设置有若干纽扣12,纽扣12位于腋下,处于同一水平线,并开至上衣两侧边缘,在观察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情况时,解开纽扣12,掀起需要观察部位的衣服即可,避免患者反复穿脱病员服。

如图1所示,领口3设计为方领,领口深15cm,宽15cm,方领适合颈部粗细不同的患者,便于观察和护理气管切开、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处情况,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方领比圆领、V领更安全、美观,更实用。

如图1所示,衣袖4设置为长20cm的短袖,上衣2的肩部处设置有第一肩布8和第二肩布10,第一肩布8和第二肩布10呈敞开式,且均能盖过双肩,向下延伸至腋窝,在第一肩布8和第二肩布10上均设置有第二系带11,通过第二系带11可使第一肩布8和第二肩布10合拢,这样即可保护患者肩部,又能防止患者呈坐立姿态或翻身时着凉。

如图1所示,裤腿6呈片状,长40cm,延伸至膝关节处,便于患者下肢活动,裤腿6上均设置有第一系带7,用于固定裤腿6,第一系带7随时可以解开,便于观察患者腿部皮肤及足背等处情况。

如图1所示,在裤腿6表面上,患者下腹部处设置有盖布9,盖布9长60cm,宽40cm,覆盖于裤腿6上,其下缘与裤腿6下缘平齐,可有效遮挡患者前胸、腹部、会阴等位置,以保护患者隐私。

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