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处作业工器具防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1547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处作业工器具防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处作业工器具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电力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电压等级不断增高,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相继投入使用,为电力输送提供有力保障,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高处作业开展也越来越频繁。现检修公司共管辖17座750千伏变电站,检修工作量大,高处作业频繁,高处作业存在很多危险点,主要表现在高空坠落和坠物伤人两方面,针对高处作业危险点公司指定诸多防范措施,为防止坠物伤人要求检修人员正确使用工具包,工器具不得随意摆放,工具包承载工器具容易造成工器具滑落,尤其在使用过程中机率更大,若发生工器具掉落,将可能发生误伤工作人员和设备,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增加检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高处作业工器具防脱装置,其从根本上解决在工器具使用过程在易脱离的问题,此专利为一种高处作业工具防脱装置,提高检修工作安全性,降低了检修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处作业工器具防脱装置,包括带护腕运动手套、弹力绳和魔术贴;所述弹力绳左端缝制在带护腕运动手套上,所述魔术贴缝制在弹力绳右端,所述弹力绳长度约30~80cm,所述魔术贴的宽度为3~2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魔术贴由上带体、上防滑凸起、第一毛面、第一勾面、第二勾面、第二毛面、下防滑凸起、下带体、第三毛面、第三勾面、第四勾面和第四毛面组成,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中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上带体的顶面上设有上防滑凸起,所述第一毛面安装在上带体左侧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勾面安装在上带体左侧的底面上,所述第四毛面安装在上带体右侧的顶面上,所述第四勾面安装在上带体右侧的底面上,所述下带体的底面上设有下防滑凸起,所述第二勾面安装在下带体左侧的顶面上,所述第二毛面安装在下带体左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三毛面安装在下带体右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三勾面安装在下带体右侧的顶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毛面由公面体和公凸贴块组成,所述公面体的底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公凸贴块,所述公凸贴块为倒梯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勾面由母面体和母凸贴块组成,所述母面体的顶面上安装有若干个母凸贴块,所述母凸贴块为梯形结构且母凸贴块卡在第一毛面上的相邻两公凸贴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空作业工具防脱装置是根据高空作业时使用工具的结构特点,结合多年高空作业经验,最初的使用细绳绑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现使用护腕手套通过弹力绳与魔术贴扎带三者连接制成现在的高空作业防脱装置,护腕有效的将防脱装置固定在手臂上;弹力绳可以有效的将工具脱落时的力缓冲,同时起到连接作用;魔术贴扎带可以牢固快速固定工器具,若工器具发生脱落,此装置可以将其固定住,高空作业工具防脱目的因此而实现,因装置使用魔术贴扎带绑扎工器具,承受重量不易过大于2kg,一般正常力矩扳手重量,电钻、角磨机等设备严禁使用此装置。

目前,此种护腕手套有效的将防脱装置固定在手臂上,并对工作人员手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弹力绳可以有效的将工具脱落时的力缓冲,为魔术贴扎带降低工具脱落时冲力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魔术贴扎带内侧为防滑材质可以增大与工器具间摩擦力,从而牢固快速固定工器具,高空作业工具防脱因此而实现。一端为运动手套,既可以保护手腕又可以参与工作,弹力绳具有弹性,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并且可以缠绕在手腕上,魔术贴扎带可以快速绑扎工器具,绑扎非常牢固,拆卸方便,既保证工器具不易滑脱,又减少绑扎、拆卸工器具时间,这是使用绳索绑扎方式无法比拟的。改造前绳索绑扎方式的绑扎不牢固、不易拆卸,拆卸时间长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处作业工器具防脱装置,结构简单,彻底解决由高处作业使用工器具时易发生坠物危险,同时解决使用绳索绑扎工器具带来的绑扎不牢固、不易拆卸、拆卸时间长、安全可靠性低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增强了设备检修效率,750kV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魔术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毛面和第一勾面粘结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护腕运动手套,2:弹力绳,3:魔术贴;

301:上带体,302:上防滑凸起,303:第一毛面,304:第一勾面,305:第二勾面,306:第二毛面,307:下防滑凸起,308:下带体,309:第三毛面,310:第三勾面,311:第四勾面,312:第四毛面;

3031:公面体,3032:公凸贴块,3041:母面体,3042:母凸贴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3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处作业工器具防脱装置,包括带护腕运动手套1、弹力绳2和魔术贴3;所述弹力绳2左端缝制在带护腕运动手套1上,所述魔术贴3缝制在弹力绳2右端,所述弹力绳2长度约50cm,所述魔术贴3的宽度为10cm。

优选的,所述魔术贴3由上带体301、上防滑凸起302、第一毛面303、第一勾面304、第二勾面305、第二毛面306、下防滑凸起307、下带体308、第三毛面309、第三勾面310、第四勾面311和第四毛面312组成,所述上带体301和下带体308中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上带体301的顶面上设有上防滑凸起302,所述第一毛面303安装在上带体301左侧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勾面304安装在上带体301左侧的底面上,所述第四毛面312安装在上带体301右侧的顶面上,所述第四勾面311安装在上带体301右侧的底面上,所述下带体308的底面上设有下防滑凸起307,所述第二勾面305安装在下带体308左侧的顶面上,所述第二毛面306安装在下带体308左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三毛面309安装在下带体308右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三勾面310安装在下带体308右侧的顶面上。根据工具的外形和重量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当工具比较重或工具外形大时,此时采用第一毛面303和第四勾面311配合,或者采用第一勾面304与第四毛面312配合,或者采用第二毛面306与第三勾面310配合,或者采用第二勾面305与第三毛面309配合;当工具外形小或工具比较轻时,此时可以绑住4个工具,此时第一毛面303与第一勾面304配合,第二毛面306与第二勾面205配合,第三毛面309与第三勾面310配合,第四毛面312与第四勾面311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毛面303由公面体3031和公凸贴块3032组成,所述公面体3031的底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公凸贴块3031,所述公凸贴块3032为倒梯形结构。此时采用锥面接触,提高了接触面积且锥面具有自锁能力,提高了魔术贴3的承载力和防脱能力,稳定性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勾面304由母面体3041和母凸贴块3042组成,所述母面体3041的顶面上安装有若干个母凸贴块3042,所述母凸贴块3042为梯形结构且母凸贴块3042卡在第一毛面303上的相邻两公凸贴块3032之间。此时采用锥面接触,提高了接触面积且锥面具有自锁能力,提高了魔术贴3的承载力和防脱能力,稳定性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带护腕运动手套一只(根据工作人员用力手可定制),弹力绳长度约50cm,魔术贴内侧为防滑凸起,可以增大摩擦力,起到绑扎牢固作用。

第二步:将弹力绳的一端缝制在带护腕运动手套上,另一端缝制在魔术贴上,应多股缝制保证连接紧固可靠。

第三步:将带护腕运动手套带于手上,另一端绑扎在使用的工器具最窄处。

使用绳索绑扎方式存在不易牢固、不易拆卸、拆卸时间长,安全性能差,致使检修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增加经济成本。新型高处作业工器具防脱装置,拆装速度快,绑扎效果好,杜绝了工作中使用工器具时发生脱落,大大的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安全的可靠性,节约了经济成本,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