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及口罩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97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口罩及口罩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罩及口罩套装。



背景技术: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花粉过敏,预防流行疾病,都需要使用口罩。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口罩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雾霾天或者晚上等可视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口罩,司机或行人不容易发现戴口罩的使用者;

整体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口罩,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反光贴和荧光贴,两者的双重作用,使使用者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或灰暗背景),在灯光照射下都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显得清晰可见,使司机有足够的时间停车或者采取避让行动,从而能更加有效的对使用者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使用者戴上该口罩后,在可视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该口罩,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口罩套装,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口罩,其具有该口罩的全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其包括口罩体、反光贴、荧光贴和至少两个系带,口罩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口罩体向内凹陷且使第一侧形成用于贴合人体口鼻的内侧,系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二侧,反光贴和荧光贴与口罩体连接且位于第二侧。

具体的,该口罩能够通过反光贴和荧光贴,两者的双重作用,使使用者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或灰暗背景),在灯光照射下都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显得清晰可见,使司机有足够的时间停车或者采取避让行动,从而能更加有效的对使用者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使用者戴上该口罩后,在可视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该口罩,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可选的,反光贴和荧光贴呈条状且间隔分布于第二侧。

可选的,反光贴呈环状且沿口罩体的边沿分布,荧光贴位于反光贴的中部。

可选的,反光贴或荧光贴呈X型。

可选的,魔术贴包括钩面部和毛面部,钩面部呈条状且固定连接于第二侧,毛面部也呈条状且固定连接于系带的一端。

可选的,反光贴或荧光贴缝制于第二侧。

可选的,反光贴或荧光贴粘接于第二侧。

可选的,系带采用荧光材料或反光材料制成,或系带的外表面附着有荧光材料或反光材料。

可选的,在第二侧到第一侧的方向上,口罩体依次包括口罩基层、保暖层和过滤层,保暖层的边沿粘接于口罩基层的边沿,过滤层的边沿也粘接于口罩基层的边沿,保暖层位于口罩基层与过滤层之间,且完全被口罩基层与过滤层包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口罩套装,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口罩,其具有该口罩的全部功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该口罩能够通过反光贴和荧光贴,两者的双重作用,使使用者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或灰暗背景),在灯光照射下都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显得清晰可见,使司机有足够的时间停车或者采取避让行动,从而能更加有效的对使用者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使用者戴上该口罩后,在可视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该口罩,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口罩中口罩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口罩体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口罩中口罩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口罩中口罩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口罩;10-口罩体;102-第二侧;11-钩面部;12-口罩基层;13-保暖层;14-过滤层;20-系带;21-毛面部;30-反光贴;40-荧光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100,其包括口罩体10、反光贴30、荧光贴40和至少两个系带20,口罩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102,口罩体10向内凹陷且使第一侧形成用于贴合人体口鼻的内侧,系带20的两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二侧102,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与口罩体10连接且位于第二侧10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侧用于贴合人体的口鼻,其为内侧。该第二侧102用于接触外部空气,其暴露在外,其为外侧。

该反光贴30部分或全部采用反光材料制成。

反光材料可以将照在其表面上的光迅速地反射回来。材料不同,反射的光的波长范围也就不同。反射光的颜色取决于材料吸收何种波长的光并反射何种波长的光,因此必须要有光照在材料表面,材料表面才能反射光,如各种执照牌、交通标志牌等。

该反光材料可以选用晶彩格。

晶彩格是一种新型的可喷绘的反光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特点是:

一、超强的反光强度:基于微棱镜回归反射技术,反光强度较高。

二、可直接进行喷绘:其面层为PVC高分子材料,吸墨性强、可直接进行喷绘。

三、使用方便:其基材类型有纤维合成布和PVC压延膜,纤维合成布基层有超强的抗拉强度,可像普通的纤维合成喷绘布一样使用,直接喷绘,直接绷紧安装;PVC压延膜在涂布不干胶后可直接在任何光洁的面料上进行粘贴使用。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该反光贴30可以是与口罩体10一体成型的,也就是说,是在该口罩体10的第二侧102上喷绘该反光材料,从而形成该反光贴30。也可以是两者均是单独的结构,该反光贴30的一侧采用反光材料制成,另一侧用于与口罩体10连接。

该荧光贴40部分或全部采用荧光材料制成。

荧光材料:吸收一定波长的光,立刻向外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称为荧光。当入射光消失时,荧光材料就会立刻停止发光。更确切地讲,荧光是指在外界光照下,人眼见到的一些相当亮的颜色光,如绿色、橘黄色、黄色,人们也常称它们为霓虹光。

该荧光贴40可以选用的荧光材料为荧光布、荧光PVC料和荧光粉。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该荧光贴40可以是与口罩体10一体成型的,也就是说,是在该口罩体10的第二侧102上喷绘该荧光材料,从而形成该荧光贴40。也可以是两者均是单独的结构,该荧光贴40的一侧采用荧光材料制成,另一侧用于与口罩体10连接。

图1中展示的系带20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位于口罩体10的两端,系带20的两端通过魔术贴与口罩体10连接后,其中部的结构用于悬挂在人体的耳朵上,形成挂耳式。

对于某些耳朵较小的人来说,或者悬挂在耳朵上不稳定的人来说,则可以增加一个系带20,该系带20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连接于口罩体10的两端,其中部用于套设在头上,形成头戴式。

具体的,该口罩100能够通过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两者的双重作用,使使用者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或灰暗背景),在灯光照射下都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显得清晰可见,使司机有足够的时间停车或者采取避让行动,从而能更加有效的对使用者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使用者戴上该口罩100后,在可视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该口罩100,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结合图2,可选的,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呈条状且间隔分布于第二侧102。

可以理解为该第二侧102上密布有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并且两者相互间隔设置。图2中展示的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的数量均为四个,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是五个或者更多个。

其也可以在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上打印多种图案,以增强时尚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实施中,第二侧102上也可以是部分分布有该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也就是说第二侧102上也有部分是空白的,并没有设置反光贴30或荧光贴40。

可选的,魔术贴包括钩面部11和毛面部21,钩面部11呈条状且固定连接于第二侧102,毛面部21也呈条状且固定连接于系带20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展示的钩面部11位于第二侧102上,毛面部21位于系带20上。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是钩面部11位于系带20上,毛面部21位于第二侧102上。

魔术贴,又名粘扣带或吱啦扣(一拉吱啦响,有扣子的作用),分子母两面,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

该圆毛的部分可以理解为毛面部21,该刺毛的部分可以理解为钩面部11。

该毛面部21和钩面部11均呈条状,钩面部11相对来说长度更长,每个毛面部21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粘接在不同的位置。

当使用者的脸颊较大时,可以将毛面部21的末端与钩面部11粘接,当使用者的脸颊较小时,可以将毛面部21的靠近系带20中部的位置处与钩面部11粘接。以便使用者将其更好的悬挂在耳朵上。

该系带20可以选用皮筋,其伸缩性强。

可选的,反光贴30或荧光贴40缝制于第二侧102。

该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可以采用缝制的方式与口罩体10连接。

可选的,反光贴30或荧光贴40粘接于第二侧102。

该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与口罩体10连接,其可以采用不干胶实现两者的粘接,也可以选用魔术贴实现两者的粘接。

可选的,系带20采用荧光材料或反光材料制成,或系带20的外表面附着有荧光材料或反光材料。

该系带20也具有反光特性。也能起到一定的标识作用。

请参考图3,可选的,在第二侧102到第一侧的方向上,口罩体10依次包括口罩基层12、保暖层13和过滤层14,保暖层13的边沿粘接于口罩基层12的边沿,过滤层14的边沿也粘接于口罩基层12的边沿,保暖层13位于口罩基层12与过滤层14之间,且完全被口罩基层12与过滤层14包覆。

该口罩基层12可以选用抗菌的面料,其材质可以为碳纤维毡垫、高分子织物、无纺布等。该保暖层13位于中部,其可以分布有用于保温的填充物。该过滤层14可以分布有滤片,滤片中间加入了无粉尘颗粒活性炭,滤片经过纳米银杀菌剂的处理,滤性在95%到99%左右。

该保暖层13与过滤层14均是通过粘接的方式,实现其边沿与口罩基层12的边沿粘接,更换方便。一般的,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使用,过滤层14可以经常更换,而保暖层13和口罩基层12更换不那么频繁,通过粘接,以提高部分材质的重复使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罩100,其原理是:

通过增设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在雾霾天气下,或者在可视度较低的傍晚,使用者戴上该口罩100后,能够被司机或者行人注意到,其可以起到标识警示的作用。通过佩戴该口罩100,能够明显降低事故发生率。

该系带20通过魔术贴与口罩体10实现可拆卸连接,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适时调节系带20的有效长度,使其能够较佳的悬挂在耳朵上。整体使用效果较佳,实用性强。

实施例2

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口罩100,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反光贴30呈环状且沿口罩体10的边沿分布,荧光贴40位于反光贴30的中部。

该反光贴30呈“口”字型,能够起到较佳的标识警示作用。司机或者行人能够很快的看到佩戴该口罩100的使用者。

同理,其也可以是荧光贴40呈环状,反光贴30位于荧光贴40的中部。

实施例3

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口罩100,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反光贴30或荧光贴40呈X型。

图5中展示的是反光贴30呈X型,荧光贴40位于第二侧102上的其他位置。同理,其也可以是荧光贴40呈X型,反光贴30位于第二侧102上的其他位置。

X型的设计,其能够起到较佳的标识警示作用。司机或者行人能够很快的看到佩戴该口罩100的使用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口罩套装,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口罩100,其具有该口罩100的全部功能。

口罩100的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3,该口罩套装具有口罩100的所有功能。

该口罩套装还可以包括口罩盒,其用于放置口罩体10和系带20,该系带2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其中的两个用于粘接在口罩体10上,则余下的那个系带20可以做备用,也可以将其套设在头上,以起到稳固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罩100,该口罩100能够通过反光贴30和荧光贴40,两者的双重作用,使使用者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或灰暗背景),在灯光照射下都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显得清晰可见,使司机有足够的时间停车或者采取避让行动,从而能更加有效的对使用者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使用者戴上该口罩100后,在可视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该口罩100,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