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速干不粘身T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9773阅读:8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速干不粘身T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湿速干不粘身T恤。



背景技术:

出于对穿着舒适性的考量,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棉质T恤作为日常穿着服饰,然而棉材质虽然对于日常环境具有很好的吸湿透气性,但在激烈运动大量出汗后,棉质T恤大量吸收汗液后不能及时排出,服装变重且会产生闷热感,影响穿着体验。所以消费者选择化纤材质作为运动T恤的首选材质,其中以涤纶材质的最多。化纤材质的T恤,可以在运动初期将人体汗液迅速的排出,但在运动中后期,人体分泌的汗液急剧增加,服装的放湿速度已不能满足持续增加的汗液排放需求,导致运动T恤饱和吸水,造成运动T恤紧紧粘在人体皮肤表面,影响人体的穿着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有如下两种方案:

(1)对使用的化纤材质面料进行吸湿速干助剂整理,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吸放湿能力;经吸湿速干整理的运动T恤存在如下问题:(a)此为市场上采用最多的改善方式,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本身竞争力不高;(b)用于后整理的吸湿速干助剂品种繁多,品质参差不齐,且服装在多次洗涤后吸湿速干功能会逐次减弱,同时款式不能再进行大面积印花等设计,亦会对吸湿速干效果产生影响;(c)吸湿速干助剂还会影响面料的手感,使其软滑粘腻,与时下对化纤材质面料要求的干燥手感背道而驰。

(2)采用底面有凹凸肌理感的面料制成运动T恤,面料底面的凹凸组织可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以减少T恤饱和洗水后紧贴皮肤的不舒适感。底面有凹凸肌理感的运动T恤存在如下问题:(a)可使用的织物组织大量减少,不利于产品的多样化;(b)机理组织一般需要对机台进行针对性调试,有别于常规组织所使用的机台,甚至是提花机等特殊机台,机台资源有限,产能较低,成本较高。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恤饱和吸水后不易粘皮肤、制作方便、能够丰富产品组织并使得产品多样化的吸湿速干不粘身T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湿速干不粘身T恤,包括由针织衣片缝制而成的T恤本体,所述针织衣片包括由针织大圆机交织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以及中间纱线,第一纱线交织成与皮肤接触的里层,第二纱线交织成与皮肤相背的表层,中间纱线连接在里层与表层之间,所述第一纱线、所述第二纱线以及所述中间纱线均为涤纶,所述第一纱线中的纤维根数设为A,中间纱线中的纤维根数设为B,第二纱线中的纤维根数设为C,A小于B,且B小于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的纱线支数为d,所述中间纱线的纱线支数为e,所述第二纱线的纱线支数为f,d小于f,e小于f。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的规格为24F,所述中间纱线的规格为72F,所述第二纱线的规格为144F。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的纱线支数为75D,所述中间纱线的纱线支数为75D,所述第二纱线的纱线支数为100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所述第二纱线以及所述中间纱线以集圈组织交织成所述针织衣片。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选用涤纶作为T恤的材质,可以在运动初期将人体汗液迅速排出,运动中后期,人体分泌的汗液急剧增加,与皮肤接触的第一纱线中,一根第一纱线中纤维根数较少,里层与人体的皮肤形成点接触获得卓越的吸湿能力,里层的保水率低,能够更好的吸收汗液且饱和吸水后不至于粘皮肤,保持皮肤干燥。表层与空气接触的第二纱线中,一根第二纱线中含的纤维根数较多,与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很大,一根中间纱线中的纤维根数介于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之间,使得里层与表层形成毛细效应,能迅速把汗液由里层向表层传递,且很快的使表层速干,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湿排汗效果好,不粘身、穿着舒适,能够采用现有设备进行多种组织变化,丰富产品款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针织衣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织图;

图中:

10-针织衣片 11-第一纱线

12-中间纱线 13-第二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中,F表示一根化纤里面细微纤维的根数。D为丹尼尔数,表示9000米长的纱线的重量克数。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吸湿速干不粘身T恤,包括由针织衣片10缝制而成的T恤本体,所述针织衣片10包括由针织大圆机交织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纱线11、第二纱线13以及中间纱线12,第一纱线11交织成与皮肤接触的里层,T恤穿着时,里层与皮肤接触,第二纱线13交织成与皮肤相背的表层,中间纱线12连接在里层与表层之间用于将里层与表层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纱线11、所述第二纱线13以及所述中间纱线12均为涤纶,一根所述第一纱线11中的纤维根数设为A,一根中间纱线12中的纤维根数设为B,一根第二纱线13中的纤维根数设为C,A小于B,且B小于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11的纱线支数为d,所述中间纱线12的纱线支数为e,所述第二纱线13的纱线支数为f,d小于f,e小于f。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11的规格为24F,所述中间纱线12的规格为72F,所述第二纱线13的规格为144F。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11的纱线支数为75D,所述中间纱线12的纱线支数为75D,所述第二纱线13的纱线支数为100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11、所述第二纱线13以及所述中间纱线12以集圈组织交织成所述针织衣片10。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采用如下步骤制作:

步骤1、织造:选用优质涤纶,使用针织大圆机,织造集圈组织,第一纱线11的规格为75D/24F,中间纱线的规格为75D/72F,第二纱线100D/144F。

步骤2、染整:胚检后,进入染缸使用分散染料染色,出缸后定型成检;

步骤3、制版:依据设计款式图,制版排唛,打印纸样;

步骤4、裁剪:根据纸样剪裁面料,获取成衣裁片;

步骤5、车缝整烫:将准备好的成衣裁片,搭配相关辅料,进行缝制、整烫。

本实用新型制得的针织T恤,里层具有很好的吸湿能力,吸水时间达1.22S,表层与里层的扩散面积比达到8倍,里层保水率为5%,面层保水率高至60%,能迅速地将汗液由里层向面层传递,使面层速干,残留水分为0%时,干燥时间只有30min。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过纱线及组织搭配实现,吸湿排汗效果不受日常穿着次数影响,效果持久,本实用新型不使用特殊纱线或特殊助剂,成本优势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