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手机装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055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盗手机装饰链。



背景技术:

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娱乐工具,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与日俱增,一些不法分子却正在利用人们疏于防范的拥挤场合,如地铁、商场、候车室等人流密集且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场所实施偷窃等不法行为,这一不法行为给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手机装饰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盗手机装饰链,包括防盗装置,所述防盗装置包括防盗装置外壳,所述防盗装置外壳的表面底端螺接有外壳盖,所述防盗装置外壳的内腔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扬声器,所述防盗装置外壳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贯穿防盗装置外壳的上表面,所述开关的内腔底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杆,所述触杆的上表面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铜片,且铜片的上表面与开关的内腔顶端紧密贴合,所述开关的顶端开设有装饰链孔,所述装饰链孔的内环插接有装饰链,且装饰链连通至限位柱的上表面,所述开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电池与开关电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扬声器分别通过导线与开关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触杆为两个,且左右对称放置。

优选的,所述防盗装置外壳的右侧壁开设有扬声孔。

优选的,所述防盗装置外壳与开关的衔接处设有固定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娱乐工具,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与日俱增,一些不法分子却正在利用人们疏于防范的拥挤场合,如地铁、商场、候车室等人流密集且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场所实施偷窃等不法行为,这一不法行为给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通过给装饰链加装报警器和开关,实现了拉动手机链时报警器能发出提示,达到了降低手机丢失的效果,通过给防盗装置外壳加装外壳盖,实现了防盗装置外壳可拆卸,达到了可以电池电量耗尽后可以更换、以便装饰链可重复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盗装置、2防盗装置外壳、3外壳盖、4扬声器、5开关、6限位柱、7触杆、8弹簧、9铜片、10装饰链孔、11装饰链、12报警器、13电池、14扬声孔、1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盗手机装饰链,包括防盗装置1,所述防盗装置1包括防盗装置外壳2,所述防盗装置外壳2的表面底端螺接有外壳盖3,所述防盗装置外壳2的内腔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扬声器4,所述防盗装置外壳2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有开关5,且开关5贯穿防盗装置外壳2的上表面,所述开关5的内腔底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柱6,所述限位柱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杆7,所述触杆7的上表面通过弹簧8固定连接有铜片9,且铜片9的上表面与开关5的内腔顶端紧密贴合,所述开关5的顶端开设有装饰链孔10,所述装饰链孔10的内环插接有装饰链11,且装饰链11连通至限位柱6的上表面,所述开关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器12,所述报警器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池13,所述电池13与开关5电连接,所述报警器12与扬声器4分别通过导线与开关5电连接,通过给装饰链11加装报警器12和开关5,实现了拉动手机链11时报警器12能发出提示,达到了降低手机丢失的效果,通过给防盗装置外壳2加装外壳盖3,实现了防盗装置外壳2可拆卸,达到了可以电池13电量耗尽后可以更换、以便装饰链11可重复使用的效果。

具体而言,为了使开关5内的触杆7在装饰链11被拉动时,触杆7在接触铜片9时能受力均匀,不易损坏,所述触杆7为两个,且左右对称放置。

具体而言,为了使装饰链11被拉动时,扬声器4所发出的提示音不被防盗装置外壳2阻隔,声音能更加清晰的传递出来,所述防盗装置外壳2的右侧壁开设有扬声孔14。

具体而言,为了使装饰链11被拉动时,开关5不会因受力过大,致使防盗装置1损坏,所述防盗装置外壳2与开关5的衔接处设有固定块1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盗手机装饰链,当通过拉动装饰链11取出手机时,因受力,装饰链11带动限位柱6向上移动,限位柱6挤压弹簧8至触杆7抵住铜片9时,电池13、报警器12、铜片9、触杆7和扬声器4组成闭合回路,报警器12通过扬声器4发出提示音,声音通过扬声孔14传递到人的耳朵,给手机主人以提示,当松开装饰链11时,弹簧8复位,回路断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