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机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472发布日期:2018-06-30 01:1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手机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包,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手机包。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手机慢慢开始取代电话、电脑、书本、游戏机等物品,成为了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人们外出时穿着的衣服没有口袋时,手机就很不方便携带,很容易将手机摔落到地上而损坏,也很容易遗失手机。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用于装手机的手机包,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点:人们一般需要手拿,不够方便;且其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人们放置多种物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手机包,包括包盖和包主体;所述包主体包括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的顶部设有开口,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的下端通过两个暗扣连接;所述第一包体的背面与第二包体的正面均设有若干卡包二;所述第一包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布块,第二布块中部固定连接有磁扣二,所述包盖的背面上固定连接部有磁扣一,磁扣二与磁扣一的位置相对应,包盖盖在包主体上时,磁扣一与磁扣二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包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布块,第一布块的上下端均设有水平的腰带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布块上端通过连接带连接有扣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的上端通过连接布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暗扣包括设于第一包体上的暗扣一和设于第二包体上的暗扣二,暗扣一和暗扣二的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布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包体缝合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布块上设有若干水平的卡包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布块下端固定连接有logo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多功能手机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可实现手机包固定在腰带上,携带方便;还可将手机包挂在包、裤子上;且功能更多,可容纳银行卡、手机等物品,市场推广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手机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手机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手机包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手机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包盖;2-包主体;3-logo牌;4-扣环;5-连接带;6-第一布块;7-腰带孔;8-磁扣一;9-卡包一;10-第二布块;11-磁扣二;12-第一包体;13-第二包体;14-卡包二;15-暗扣一;16-暗扣二;17-连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多功能手机包,包括包盖1和包主体2;所述包主体2包括第一包体12和第二包体13;第一包体12和第二包体13的顶部设有开口,第一包体12和第二包体13的上端通过连接布17缝合连接,第一包体12和第二包体13的下端通过两个暗扣连接,所述暗扣包括设于第一包体12上的暗扣一15和设于第二包体13上的暗扣二16,暗扣一15和暗扣二16的位置一一对应;包盖1与第二包体13背面顶部缝合连接,包盖1与第二包体13背面也可采用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包体12的背面与第二包体13的正面均设有若干卡包二14;所述第一包体12的正面缝合连接有第二布块10,第二布块10上设有若干水平的卡包一9,第二布块10中部固定连接有磁扣二11,第二布块10下端固定连接有logo牌3,所述包盖1的背面上固定连接部有磁扣一8,磁扣二11与磁扣一8的位置相对应,包盖1盖在包主体2上时,磁扣一8与磁扣二11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包体13的背面缝合连接有第一布块6,所述第一布块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包体13缝合固定,皮带可由左至右穿过第一布块6,第一布块6的上下端均设有水平的腰带孔7,皮带还可由下至上穿过两个腰带孔7;所述第一布块6上端通过连接带5连接有扣环4,扣环4可实现将该手机包放置在包上或裤子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该装置时,皮带可由左至右穿过第一布块6,皮带还可由下至上穿过两个腰带孔7,从而将该手机包固定在腰带上;还可通过扣环4实现将该手机包放置在包上或裤子上;可将银行卡等卡片放置在卡包中;同时还可通过包主体放置手机及其物品,功能更多。

该多功能手机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可实现手机包固定在腰带上,携带方便;还可将手机包挂在包、裤子上;且功能更多,可容纳银行卡、手机等物品,市场推广价值高。

在本多功能手机包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