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128发布日期:2018-11-07 20:1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静电手套。



背景技术:

防静电手套用于需用手套操作的防静电、净化无尘车间的环境。而且,穿戴防静电手套可避免操作人员手指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元器件,并能安全泄放操作人员所带的人体静电荷。它是半导体工业、光电工业、半导体制造业、电子显像管制造业、电脑主板生产企业、手机生产厂等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需穿戴的劳动用品。但是,目前的防静电手套大多为具有光滑的外表面,故此,用户在佩戴防静电手套后拿取物品时容易出现物品难以拾取、物品难以握紧的问题,以致大大影响工作效率。还有的是,目前的防静电手套大多是仅仅具有除静电功能,而当用户需要接触一些带有腐蚀性、带有强紫外线等的物品时,目前的防静电手套难以对用户的手部起到较好的保护。

可见,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目前的防静电手套由于缺乏防滑功能而致用户拿取物品时容易出现物品难以拾取、物品难以握紧的问题,以及目前的防静电手套由于功能单一而难以对用户的手部起到较好保护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防静电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静电手套由于缺乏防滑功能而致用户拿取物品时容易出现物品难以拾取、物品难以握紧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静电手套由于功能单一而难以对用户的手部起到较好保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静电手套,包括:

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用以包裹用户手掌的手掌包裹部、及用以包裹用户手指的手指包裹部,所述手掌包裹部与所述手指包裹部相连接;所述手掌包裹部包括从外至内依序设置的第一防静电外层、第一绝缘层、第一阻燃纤维层及第一加强内层;所述手指包裹部包括从外至内依序设置的第二防静电外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阻燃纤维层及第二加强内层;

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设于所述手掌包裹部和所述手指包裹部的正面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防静电外层包括沿所述手套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经纱、沿所述手套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纬纱、及第一防静电纤维,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一纬纱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防静电纤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内。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静电纤维之间的距离为8mm-12mm。

具体地,所述第二防静电外层包括沿所述手套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经纱、沿所述手套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纬纱、及第二防静电纤维,所述第二经纱与所述第二纬纱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防静电纤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经纱和所述第二纬纱内。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防静电纤维之间的距离为8mm-12mm。

具体地,所述手掌包裹部还包括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设于所述第一阻燃纤维层和所述第一加强内层之间。

具体地,所述手指包裹部还包括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设于所述第二阻燃纤维层和所述第二加强内层之间。

具体地,所述手指包裹部的外顶端为半圆状结构。

具体地,所述手套主体还包括用以包裹用户手腕的手腕包裹部,所述手腕包裹部与所述手掌包裹部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布置在所述手掌包裹部和所述手指包裹部的正面上的凸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借由防滑结构的设置,用户在拿取物品时可以较容易地拾取物品,并且可较好地将该物品握紧,以避免物品脱落掉下,既保证物品拿取的安全性,还有利于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由于手掌包裹部包括从外至内依序设置的第一防静电外层、第一绝缘层、第一阻燃纤维层及第一加强内层,而手指包裹部包括从外至内依序设置的第二防静电外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阻燃纤维层及第二加强内层,据此,使到该防静电手套除了具有除静电功能外,还具有隔热、防紫外线、阻燃等其它功能,有利于扩大防静电手套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静电手套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防静电手套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静电手套的手套主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静电手套的手套主体的手掌包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静电手套的手套主体的手指包裹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而本实施例中的防静电手套1,其包括手套主体10及防滑结构20,下面对防静电手套1的各组成部件作进一步说明:

手套主体10包括用以包裹用户手掌的手掌包裹部11、及用以包裹用户手指的手指包裹部12,手掌包裹部11与手指包裹部12相连接;其中,手掌包裹部11远离手指包裹部12的一端设有供用户手部进入的开口,且该手掌包裹部11包括从外至内依序设置的第一防静电外层111、第一绝缘层112、第一阻燃纤维层113及第一加强内层114;而手指包裹部12包括从外至内依序设置的第二防静电外层121、第二绝缘层122、第二阻燃纤维层123及第二加强内层124,而且该手指包裹部12具有与用户每只手掌五个手指对应的五个手指套;较佳地,为了缓解作业时指尖产生的压力,手指包裹部12的外顶端为半圆状结构,相应地,五个手指套的外顶端为半圆状结构;

防滑结构20设于手掌包裹部11和手指包裹部12的正面上,需要说明的是,手掌包裹部11的正面为覆盖手掌手心的端面,而手掌包裹部11的背面为覆盖手掌手背的端面;手指包裹部12的正面为覆盖手指正面的端面,手指包裹部12的背面为覆盖手指背面的端面。

借由防滑结构20的设置,用户在拿取物品时可以较容易地拾取物品,并且可较好地将该物品握紧,以避免物品脱落掉下,既保证物品拿取的安全性,还有利于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由于手掌包裹部11包括从外至内依序设置的第一防静电外层111、第一绝缘层112、第一阻燃纤维层113及第一加强内层114;而手指包裹部12包括从外至内依序设置的第二防静电外层121、第二绝缘层122、第二阻燃纤维层123及第二加强内层124,据此,使到该防静电手套1除了具有除静电功能外,还具有隔热、防紫外线、阻燃等其它功能,有利于扩大防静电手套的使用范围。

请参阅图3,并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防静电外层111的优选结构为,其包括沿手套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经纱1111、沿手套主体10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纬纱1112、及第一防静电纤维(图中为标示),第一经纱1111与第一纬纱1112交叉设置,第一防静电纤维分别设置在第一经纱1111和第一纬纱1112内,以保证所制成的手掌包裹部11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其中,第一经纱1111和第一纬纱1112为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以使手掌包裹部11具有足够的弹性及耐磨性。而该第一防静电纤维可以采用直径约为8μm的不锈钢制成;亦可选择地,该第一防静电纤维为金属纤维、碳素复合纤维或腈纶铜络合纤维。

为了在保证导电效果的同时可有效控制制造成本,相邻的两个第一防静电纤维之间的距离为8mm-12mm,优选为10mm。

请参阅图3,并结合图5,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防静电外层121优选结构为,其包括沿手套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经纱1211、沿手套主体10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纬纱1212、及第二防静电纤维(图中为标示),第二经纱1211与第二纬纱1212交叉设置,第二防静电纤维分别设置在第二经纱1211和第二纬纱1212内,以保证所制成的手指包裹部12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其中,第二经纱1211和第二纬纱1212为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以使手指包裹部12具有足够的弹性及耐磨性。而该第二防静电纤维可以采用直径约为8μm的不锈钢制成;亦可选择地,该第二防静电纤维为金属纤维、碳素复合纤维或腈纶铜络合纤维。

为了在保证导电效果的同时可有效控制制造成本,相邻的两个第二防静电纤维之间的距离为8mm-12mm,优选为10mm。

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绝缘层112和第二绝缘层122可采用聚碳酸酯、聚乙稀、聚氯乙烯或其它绝缘材料制备,以便于加工与取材。第一阻燃纤维层113和第二阻燃纤维层123可采用二氧化硅耐火纤维布制备,以保证良好的阻燃效果的同时,可合理控制生产成本。第一加强内层114和第二加强内层124可均采用纳米二氧化钛纤维层制备,其中,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线、抗菌、自洁净、抗老化性能,以此保证防静电手套1的多功能作用。且而该第一加强内层114、第二加强内层124均主要由高分子聚合物绝缘薄膜压合而成,且膜的厚度为0.02㎜-0.05㎜。

再有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防滑结构20包括多个布置在手掌包裹部11和手指包裹部12的正面上的凸点,而借由该多个凸点,可有利于增加防静电手套1与物品接触时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用户握紧物品,而且其结构简单,有利于加工设置。

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作详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手掌包裹部11还包括第一抗菌层115,第一抗菌层115设于第一阻燃纤维层113和第一加强内层114之间,以使手掌包裹部11能够有效地抗击细菌的进入,增加防静电手套1的功能性。

而该第一抗菌层115可选择为纳米银镀层,以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其中,纳米银(Nano Silver)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用纳米银和精梳棉纤维制成的棉袜,具备很好的抗菌防臭的效果。

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作详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手指包裹部12还包括第二抗菌层125,第二抗菌层125设于第二阻燃纤维层123和第二加强内层124之间,以使手指包裹部12能够有效地抗击细菌的进入,增加防静电手套1的功能性。而该第二抗菌层125可选择为纳米银镀层,以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作详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手套主体10还包括用以包裹用户手腕的手腕包裹部13,以保护用户的手腕,该手腕包裹部13与手掌包裹部11相连接。其中,手腕包裹部13远离手掌包裹部11的一端设有供用户手部进入的开口,且该手腕包裹部13的开口与手掌包裹部11上的开口连通。

该手腕包裹部13可以由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制成,以使手腕包裹部13具有足够的弹性及耐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