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营用防护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762发布日期:2018-09-18 19:5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野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营用防护垫。



背景技术:

野营垫又称帐篷底垫、草地垫或户外野餐垫,野营垫作为铺垫使用。

现有技术可参照授权公告号为CN2048617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野营垫,包括垫子以及毯子,毯子覆盖在垫子顶端且毯子的一侧与垫子的一侧连接,垫子上设置有枕头,枕头上设置有联结环,同时在垫子的底端设置有与联结环配合的连接带。

但是,该野营垫使用后需要将垫子收卷起来,收卷后的野营垫较为松散,不便于对垫子进行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营用防护垫,其优点是通过若干连接块的折叠,从而将防护垫连接在一起,减少折叠后垫子之间的空隙,从而便于对垫子进行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野营用防护垫,包括防护垫本体,其特征是:所述防护垫本体包括若干个连接块,所述两个连接块为一组,每组内两个连接块的连接处均连接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组内的两个连接块折叠后相互抵接;每组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分别设置在连接块的顶端和底端,每组间的连接块折叠后相互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截面均呈“Ω”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组内的连接块以及每组间的连接块在翻折后抵接在一起,翻折后的连接块之间相互抵接,从而减小连接块之间的空隙,从而便于对垫子进行携带;第一连接面以及第二连接面呈“Ω形,便于连接块之间的翻折,从而便于对连接块的整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中部和第二连接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转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上均设置辅助转块,从而使连接块沿着辅助转块翻折,从而便于连接块进行翻折。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通过接触从而使组内的连接块或组间的连接块进行插接的插接组件。

优选地,所述插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块顶端和底端的若干凸块和若干凹槽,所述凸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每组内的连接块在折叠后,连接块上的凸块与相邻连接块的凹槽插接;每组间的连接块折叠后,连接块上的凸块与下一组连接块上的凹槽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上的凸块与相邻连接块上的凹槽插接,从而在连接块折叠后能够增加连接块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对翻折后的连接块进行携带。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固接有挡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上设置挡边,防护垫本体在使用时,挡边能够减少进入到防护垫本体上的杂质,从而便于对防护垫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相邻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通过抵接从而将相邻连接块连接起来的连接组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接在连接块沿宽度方向一侧的锯齿以及开设在相邻连接块上的锯齿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邻连接块通过锯齿和锯齿槽连接,加强连接块之间的联系,从而使连接块在平铺时更加平整,从而便于防护垫本体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每组内的连接块以及每组间的连接块在翻折后抵接在一起,翻折后的连接块之间相互抵接,从而减小连接块之间的空隙,从而便于对垫子进行携带;第一连接面以及第二连接面呈“Ω形,便于连接块之间的翻折,从而便于对连接块的整理;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上均设置辅助转块,从而使连接块沿着辅助转块翻折,从而便于连接块进行翻折;连接块上的凸块与相邻连接块上的凹槽插接,从而在连接块折叠后能够增加连接块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对翻折后的连接块进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体现图1中第二连接面的示意图;

图3是体现图1中辅助转块的示意图;

图4是体现图3中挡边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垫本体;11、连接块;111、挡边;12、第一连接面;13、第二连接面;14、辅助转块;2、插接组件;21、凸块;22、凹槽;3、连接组件;31、锯齿;32、锯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野营用防护垫,如图1所示,包括防护垫本体1、设置在防护垫本体1上的插接组件2以及设置在防护垫本体1上的连接组件3。

防护垫本体1包括若干连接块11,插接组件2设置在连接块11上;插接组件2包括固接在连接块11顶端和底端的若干凸块21以及开设在连接块11上与凸块21交错分布的凹槽22;两个连接块11为一组,组内连接块11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面12(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面12的截面为“Ω”形,第一连接面12设置在连接块11的顶端,第一连接面12的中部固接有辅助转块14(如图3所示);组内连接块11通过第一连接面12进行翻折后,相邻连接块11相互抵接,且连接块11上的凸块21与相邻连接块11上的凹槽22插接。

每组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面13(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面13的截面为“Ω”状,第二连接面13设置在连接块11的底端,第二连接面13上也固接有辅助转块14(如图3所示);每组间的连接块11通过第二连接面13进行折叠后,每组间的连接块11相互抵接,且连接块11上的凸块21与相邻组内的连接块11上的凹槽22插接。

连接组件3设置在相邻连接块11之间,连接组件3包括设置在连接块11上的锯齿31(如图2所示)以及设置在相邻连接块11上的锯齿槽32(如图2所示),锯齿31与锯齿槽32相互啮合;连接块11顶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固接有挡边111(如图4所示),挡边111竖直设置。

使用原理:在对防护垫进行使用时,将若干连接块11展开,使得连接块11上的锯齿31与锯齿槽32相互啮合;连接块11两侧的挡边111对连接块11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减少进入到连接块11上的杂质。

当对防护垫进行收卷时,组内和组间的连接块11相互抵接,使得连接块11上的凸块21与相邻连接块11上的凹槽22插接,从而对防护垫进行收卷;防护垫收卷后,连接块11之间通过凸块21与凹槽22的配合,从而减小连接块11之间的空隙,从而便于对收卷后的防护垫进行携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