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牙型压字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0596发布日期:2019-01-05 09:5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牙型压字拉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尤其涉及一种混合牙型压字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是已老连续排列的链牙,使两缝合有链带的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

目前,很多厂商为了增加自己的产品品牌辨识度,会在服装、包袋、帐篷等物品的显眼位置处打上己家企业的品牌logo,更有甚者拿己家品牌的logo当作是富有美感的图案设计,在服装、包袋等产品的全身均设计有相应的logo,而拉链也不例外,由于传统拉链链牙较小,且表面过度圆弧较大的原因,拉链链牙一般无法印压文字或图案,很多厂家会吧品牌logo缝纫在拉链的链带上,后来,为了在拉链链牙上印压文字和/或图案,拉链生产商把链牙做大,使拉链链牙表面具有足够大的印压文字、图案的空间。

但是,现有的拉链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可印压文字、图案的链牙尺寸相比于传统链牙大,其链牙的啮合流畅度、拉链整体的物理性能会有所下降,在拉动链头并合或分离拉链时时长会出现卡死的状况,且拉链的弯曲性能也大打折扣,并合的状态下也容易出现“爆肚”的现象,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牙型压字拉链,在满足拉链能够印压文字、图案的情况下,保证拉链具有传统拉链的物理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合牙型压字拉链,具有链带、以及间隔排布于所述链带缘部的若干个链牙;所述链牙包括第一链牙以及用于印压文字和/或图案的第二链牙,所述第二链牙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链牙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链牙包括第一固定段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段相连的第一卡接段;所述第二链牙包括第二固定段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段相连的第二卡接段;所述第一固定段和所述第二固定段均固定于所述链带,所述第一卡接段和所述第二卡接段均朝远离所述链带缘部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卡接段可与另一所述第一链牙的所述第一卡接段和/或所述第二链牙的所述第二卡接段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卡接段一侧用于与所述第一链牙的所述第一卡接段或另一所述第二链牙的所述第二卡接段卡接啮合,另一侧用于与另一所述第二链牙的所述第二卡接段卡接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链带的缘部具有安装芯条,所述第一固定段和所述第二固定段的中部均开设有夹持口,所述夹持口包围夹持于所述安装芯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段和所述第一卡接段表面相连形成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链牙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段和所述第二卡接段表面相连形成用于印压文字和/或图案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大致呈平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链牙的所述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链牙的上下两侧均具有所述第二外表面,两所述第二外表面相互平行且均朝相互远离的一侧凸出所述链带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段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对的两侧以形成所述第一卡接段的两侧面;所述第二卡接段具有第二卡接部以及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对的两侧以形成所述第二卡接段的两侧面;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结构一致;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或另一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啮合,所述第三卡接部用于与另一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卡头以及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第一卡槽一端相连,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向外凸出的端头,所述第一卡槽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段,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第一固定段之间收窄的腰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二卡头以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头与所述第二卡槽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卡槽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三卡接部包括第三卡头以及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头与所述第三卡槽一端相连,与所述第二卡头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卡接部向外凸出的端头,所述第三卡槽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段,与所述第二卡槽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卡头、所述第三卡头和所述第二固定段之间收窄的腰部。

进一步地,位于同一所述第二卡接段的所述第二卡头和所述第三卡头的端部间距大于位于同一所述第一卡接段的两所述第一卡头的端部间距。

进一步地,位于同一所述第二卡接段的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的端部间距大于位于同一所述第二卡接段的两所述第一卡槽的端部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卡槽的槽体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体宽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采用第一链牙和第二链牙结合使用,可根据拉链所要印压文字、图案的部位在第一链牙组之间设置第二链牙,使本发明的拉链既能通过第二链牙满足在链牙上印压文字、图案的功能,通过第一链牙保证拉链整体的物理性能,相对于传统的拉链来说,既能印压文字、图案,物理性能也得到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合牙型压字拉链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混合牙型压字拉链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混合牙型压字拉链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链牙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链牙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链牙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链牙结构视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第二链牙结构视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第二链牙俯视图。

图中:10、链带;11、安装芯条;20、第一链牙;21、第一固定段;22、第一卡接段;23、第一外表面;221、第一卡接部;2211、第一卡头;2212、第一卡槽;30、第二链牙;31、第二固定段;32、第二卡接段;33、第二外表面;321、第二卡接部;322、第三卡接部;3211、第二卡头;3212、第二卡槽;3221、第三卡头;3222、第三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为了达到能在拉链链牙上印压文字、图案,同时保证拉链的物理性能不会因此丧失或下降,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牙型压字拉链,该拉链具有链带10、以及间隔排布于链带10缘部的若干个链牙,链带10一般具有相对的两条,两链带10间的若干个链牙交替排布于对应的链带10上,使其在并合时可相互卡接啮合;链牙包括第一链牙20以及用于印压文字和/或图案的第二链牙30,第一链牙20优选为传统的树脂拉链链牙,合并后宽度为3.9~6.2毫米之间,体积较小,物理性能较佳,也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为了达到能在第二链牙30上印压文字、图案的效果,第二链牙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面积大于第一链牙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面积,由于传统树脂链牙表面与其侧面间圆弧倒角较大,因此其表面面积过小,链牙间缝隙较大不足以提供印压文字、图案的空间平面,第二链牙30优选增大了上表面和/或下表面面积,且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与其侧面圆弧倒角弧度小于第一链牙20,并合后的第二链牙30拥有更平整和更大的印压平面。

如图4~9所示,具体的,第一链牙20包括第一固定段21以及与第一固定段21相连的第一卡接段22;第二链牙30包括第二固定段31以及与第二固定段31相连的第二卡接段32;第一固定段21和第二固定段31均固定于链带10,使链牙整体固定于链带10之上,第一卡接段22和第二卡接段32均朝远离链带10缘部方向向外延伸,各第一卡接段22和各第二卡接段32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优选的,延伸方向与链带10缘部相互垂直。

为了使第一链牙20和第二链牙30可以相互组合使用,保证拉链具有可印压文字、图案的第二链牙30之余,又能加入第一链牙20保证拉链的物理性能,第一卡接段22可与另一第一链牙20的第一卡接段22和/或第二链牙30的第二卡接段32相互啮合;第二卡接段32一侧用于与第一链牙20的第一卡接段22或另一第二链牙30的第二卡接段32卡接啮合,另一侧用于与另一第二链牙30的第二卡接段32卡接啮合。也就是说,第二链牙30一侧必须与第二链牙30啮合使用,另一侧则可与另一第二链牙30或第一链牙20组合使用,当拉链某个链牙段落需要印压文字、图案时,可在多个第一链牙20组的下端加入第二链牙30,而第二链牙30为至少两个为一组,两个第二链牙30表面组合形成更大的可供印压文字、图案的表面供拉链生产厂商印压所需的内容,如图2所示,两第二链牙30所组成的链牙组可与另一链牙组连接形成一连串的印压表面,可为了保证拉链的物理性能,任意两相邻的由第二链牙30组成的链牙组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链牙20作为链牙组之间的过度衔接组件,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链牙组之间的第一链牙20个数,从而增加印压文字、图案的间距。

为了加强拉链的强度,链带10的缘部具有安装芯条11,安装芯条11沿链带10的缘部延伸设置,第一固定段21和第二固定段31的中部均开设有夹持口(图未示),夹持口包围夹持于安装芯条11。

优选的,第一固定段21和第一卡接段22表面相连形成第一外表面23,第一外表面23形成第一链牙2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如图2所示,为了达到传统链牙的物理性能,保证拉链并合与分离时的流畅性,第一固定段21和第一卡接段22外缘倒角较大,以减小第一链牙20间的摩擦力,因此两相邻的第一链牙20的缝隙较大,在两第一链牙20并合后,两相邻的第一卡接段22和第一固定段21无法提供足以让印压设备印压文字、图案的平面空间;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段31和第二卡接段32表面相连形成用于印压文字和/或图案的第二外表面33,为了让印压出来的文字、图案更清晰,第二外表面33大致呈平面,当然,也可根据具体印压出来的文字、图案对第二外表面33做相应的加工处理,使其富有立体感,第二外表面33形成第二链牙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第二固定段31与第二卡接段32连接形成可供印压文字、图案的第二外表面33,在两第二链牙30卡接啮合后,两第二外表面33进一步拼接形成更大的印压表面,这里,为了提高两第二链牙30间的拼接平整度,进而提高印压文字、图案的清晰度,第二固定段31和第二卡接段32的外缘倒角相对于第一链牙20更小,保证第二链牙30并合后两第二外表面33衔接更加平整。

为了让拉链正反两面皆可使用,第二链牙30的上下两侧均具有第二外表面33,两侧第二外表面33均可印压文字、图案,两第二外表面33相互平行且均朝相互远离的一侧凸出链带10表面,凸出的高度与第一链牙20凸出于链带10表面高度一致,满足印压文字、图案的下沉高度即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卡接段22具有第一卡接部221,第一卡接部221位于第一外表面23相对的两侧以形成第一卡接段22的两侧面,同时,为了保证第一链牙20的物理性能,第一卡接段22设置在第一固定段21的中部,但也由于第一卡接段22设置在第一固定段21的中部,两第一链牙20并合后轴向、径向重合面过小,更加不足以印压文字、图案;第二卡接段32具有第二卡接部321以及第三卡接部322,第二卡接部321和第三卡接部322分别位于第二外表面33相对的两侧以形成第二卡接段32的两侧面;第二卡接部321与第一卡接部221结构一致,使第二卡接部321与第一卡接部221可卡接啮合,这里,第二固定段31的轴向长度要比第一固定段21更长,而第二卡接段32设置在第二固定段31的一侧,使两第二链牙30并合时,第三卡接部322延伸长度更大,提供更大的印压空间,使第二链牙30的轴向重合面和径向重合面更大,更适合印压文字、图案。

第二卡接部321用于与第一卡接部221或另一第二卡接部321卡接啮合,第三卡接部322用于与另一第三卡接部322卡接啮合。

作为上述的优选结构,第一卡接部221包括第一卡头2211以及第一卡槽2212,第一卡头2211与第一卡槽2212一端相连,形成第一卡接部221的向外凸出的端头,第一卡槽2212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段21,形成第一卡接部221位于第一卡头2211与第一固定段21之间收窄的腰部,两相邻的第一链牙20的第一卡头2211可嵌合卡置于与之相邻的第一链牙20的第一卡槽2212内,形成相互扣合的形式;第二卡接部321包括第二卡头3211以及第二卡槽3212,第二卡头3211与第二卡槽3212一端相连,第二卡槽3212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段31,两相邻的第二链牙30间,第二卡头3211可卡置于与之相邻的第二链牙30的第二卡槽3212内,也可卡置与与之相邻的第一链牙20的第一卡槽2212内,而第一链牙20的第一卡槽2212则卡置与第二卡槽3212内;第三卡接部322包括第三卡头3221以及第三卡槽3222,第三卡头3221与第三卡槽3222一端相连,与第二卡头3211共同形成第二卡接部321向外凸出的端头,第三卡槽3222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段31,与第二卡槽3212共同形成第二卡接部321位于第二卡头3211、第三卡头3221和第二固定段31之间收窄的腰部,此处与上述卡置方式同理,不再详细赘述。

具体的,如图5和图9所示,位于同一第二卡接段32的第二卡头3211和第三卡头3221的端部间距为a1,a1大于位于同一第一卡接段22的两第一卡头2211的端部间距d1,为所印压的文字、图案提供更广的高度。

位于同一第二卡接段32的第二卡槽3212和第三卡槽3222的端部间距为a2,a2大于位于同一第一卡接段22的两第一卡槽2212的端部间距d2,进一步提高所印压的文字、图案的高度空间。

第三卡槽3222的槽体宽度为a3,a3大于第一卡槽2212的槽体宽度d3,为印压的文字、图案进一步提供更大的宽度。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