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可折叠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0472发布日期:2018-08-28 22:21阅读:25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的结构,尤其是一种具有折叠功能以实现减少储藏空间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现在的行李箱由于具有容装空间大、耐磨性好、防撞抗压等优点,成为了人们外出工作和长途旅游的必备工具。目前的行李箱按材料来分,主要可分为硬箱和软箱两大类;软质行李箱通常是由牛皮、帆布等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但是防水性能和防撞抗压性较差;相比较于软箱,硬质行李箱则有较好的刚性结构,具有保护箱内物品受损、防止其受压变形等优点,但也存在因箱体的体积不能改变,在不使用时仍占用极大的空间等缺陷,尤其是大型的行李箱,极不方便进行储藏。

另外,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行李箱,尽管箱内没有任何物品,携带起来也相当不便。如果能事先将空的行李箱进行折叠,减少箱体的体积,这样携带起来会轻便许多。

基于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折叠行李箱,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普遍使用的行李箱无法进行有效折叠的缺陷,特别是对于大型的硬质行李箱,从而实现减少行李箱闲置时的占用空间,方便人们对行李箱进行储藏和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采用合页连接箱体的可折叠行李箱,该行李箱通过对构成箱体的各个挡面进行顺序折叠以实现箱体体积的缩小。该可折叠的行李箱是由箱体、拉杆A、拉杆B、拉杆收纳盒18、拉链17、合页12、手柄14及万向轮19组成。所述的箱体包括箱顶盖1、箱底板8、箱左盖、箱右盖、箱前盖及箱后盖;所述的箱顶盖1为L型,在其L型短边面内侧设有4个螺纹孔,用于安装合页12;所述的箱底板8为矩形平板,在其上表面靠近长边处设有4个螺纹孔,用于固定合页12;所述的箱左盖由箱左挡面A13、箱左挡面B11和箱左挡面C10组成;所述的箱左挡面A13通过合页12分别与箱顶盖1的左端、箱左挡面B11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左挡面B11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左挡面C10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左挡面C10的下端通过螺钉9同箱底板8的左端面固定;所述的箱右盖由箱右挡面A2、箱右挡面B3和箱右挡面C4组成;所述的箱右挡面A2的上端通过合页12与箱顶盖1的右端连接,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右挡面B3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右挡面B3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右挡面C4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右挡面C4的下端通过螺钉9同箱底板8的右端面连接;所述的箱前盖由箱前挡面A5、箱前挡面B6和箱前挡面C7组成;所述的箱前挡面A5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前挡面B6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前挡面B6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前挡面C7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前挡面C7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底板8的前端连接;所述的箱后盖由箱后挡面A23、箱后挡面B22和箱后挡面C21组成;所述的箱后挡面A23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后挡面B22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后挡面B22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后挡面C21连接;所述的箱后挡面C21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固定板20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固定板20为矩形平板,其左右两端面通过螺钉分别与箱左挡面C10、箱右挡面C4连接;所述的拉杆A15通过滚珠与拉杆B16配合,实现沿拉杆B16轴向伸缩;所述的拉杆B16通过滚珠可收缩储藏与拉杆收纳盒18内;所述的拉杆收纳盒18固定于箱后挡面C21上;所述的拉链17一共2条,分别用于箱前盖、箱后盖同箱顶盖1、箱左盖、箱右盖的连接;所述的手柄14为塑料制件,固定于拉杆A15的上端,方便手持推拉行李箱;所述的万向轮19一共4个,通过螺钉固定于箱体的箱底板8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行李箱,采用可动的合页连接行李箱箱体,实现了箱体的各个板面之间可以顺序折叠的功能,有效的克服了目前行李箱因刚性的结构导致的体积不易改变的缺陷。既有效的减少了行李箱闲置时占用的空间,又方便人们对其进行储藏和携带。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时并不需要对行李箱的拉杆和万向轮进行拆卸,相比较于其他方法显得更加方便、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前盖打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从箱后盖正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中1.箱顶盖,2.箱右挡面A,3.箱右挡面B,4.箱右挡面C,5.箱前挡面A,6.箱前挡面B,7.箱前挡面C,8.箱底板,9.螺钉,10.箱左挡面C,11.箱左挡面B,12.合页,13.箱左挡面A,14.手柄,15.拉杆A,16.拉杆B,17.拉链,18.拉杆收纳盒,19.万向轮,20.固定板,21.箱后挡面C,22.箱后挡面B,23.箱后挡面A。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采用合页连接箱体的可折叠行李箱,该可折叠的行李箱是由箱体、拉杆A、拉杆B、拉杆收纳盒18、拉链17、手柄14及万向轮19组成。所述的箱体包括箱顶盖1、箱底板8、箱左盖、箱右盖、箱前盖及箱后盖;所述的箱顶盖1为L型,在其L型短边面内侧设有4个螺纹孔,用于安装合页12;所述的箱底板8为矩形平板,在其上表面靠近长边处设有4个螺纹孔,用于固定合页12;所述的箱左盖由箱左挡面A13、箱左挡面B11和箱左挡面C10组成;所述的箱左挡面A13通过合页12分别与箱顶盖1的左端、箱左挡面B11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左挡面B11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左挡面C10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左挡面C10的下端通过螺钉9同箱底板8的左端面固定;所述的箱右盖由箱右挡面A2、箱右挡面B3和箱右挡面C4组成;所述的箱右挡面A2的上端通过合页12与箱顶盖1的右端连接,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右挡面B3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右挡面B3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右挡面C4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右挡面C4的下端通过螺钉9同箱底板8的右端面连接;所述的箱前盖由箱前挡面A5、箱前挡面B6和箱前挡面C7组成;所述的箱前挡面A5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前挡面B6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前挡面B6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前挡面C7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前挡面C7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底板8的前端连接;所述的箱后盖由箱后挡面A23、箱后挡面B22和箱后挡面C21组成;所述的箱后挡面A23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后挡面B22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箱后挡面B22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箱后挡面C21连接;所述的箱后挡面C21的下端通过合页12与固定板20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固定板20为矩形平板,其左右两端面通过螺钉分别与箱左挡面C10、箱右挡面C4连接;所述的拉杆A15通过滚珠与拉杆B16配合,实现沿拉杆B16轴向伸缩;所述的拉杆B16通过滚珠可收缩储藏与拉杆收纳盒18内;所述的拉杆收纳盒18固定于箱后挡面C21上;所述的拉链17一共2条,分别用于箱前盖、箱后盖同箱顶盖1、箱左盖、箱右盖的连接;所述的手柄为塑料制件,固定于拉杆A15的上端,方便手持推拉行李箱;所述的万向轮19一共4个,通过螺钉固定于箱体的箱底板8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行李箱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行李箱的拉链17用于箱前盖、箱后盖同箱顶盖1、箱左盖、箱右盖和箱底板8之间的连接,使得行李箱的箱体能构成稳定的密闭空间;当拉开拉链17,箱体由固定的结构转变为各个挡面可绕合页12转动的状态,从而实现可折叠;首先是由箱前盖通过箱前挡面A5、箱前挡面B6和箱前挡面C7之间的合页12实现Z字型的折叠,进而通过箱前挡面C7与箱底板8之间的合页12,实现折叠好的箱前盖与箱底板8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固定板20的高度是与折叠后的箱前盖等高的,同时拉杆A15和拉杆B16收缩储藏与拉杆收纳盒18内;接着是由箱后板通过箱后挡面A23、箱后挡面B22和箱后挡面C21之间的合页12连接实现Z字型折叠,进而通过箱后挡面C21与固定板20之间的合页12,使得折叠后的箱后盖恰与已折叠好的箱前盖紧密贴合;最后分别由箱左盖和箱右盖通过合页12向里折叠,直至各个挡面都紧密贴合,实现行李箱体积尺寸的最小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