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握持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812发布日期:2018-10-19 21:05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雨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握持的雨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雨伞的英文Umbrella来自拉丁文的Umbra,有遮阳、阴影处的意思。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工具。

传统的雨伞手柄通常较短,对于正在上小学的孩童来说,碰到风较大的天气的时候不容易拿住雨伞,因此,本案的发明人设计一种便于力气小的人用双手握持雨伞。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握持的雨伞,包括固定伞柄、中杆、上巢、下巢和若干伞骨,还包括活动伞柄,所述活动伞柄设于所述伞柄上方,并套设于所述中杆上,所述下巢与所述活动伞骨可拆装连接;所述活动伞柄下方环绕设有若干沿中杆延伸的固定条,所述伞柄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固定条相匹配的条形槽,所述固定条上设有固定凸块,所述条形槽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凸块配合固定的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分别设于所述伞柄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条外套设有环形卡箍,所述固定条下方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块。

环形卡箍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条外侧壁呈弧面状,所述固定条下方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伞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伞柄长度与所述固定条、所述条形槽长度相同。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伸长手柄,使力气较小的人在大风的天气可以用双手握持雨伞,更加方便,同时在结构设计上比较简单,不容易出现故障而且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伞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伞柄另一角度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伞柄;11、条形槽;111、固定凹槽;2、中杆;3、上巢;4、下巢;5、伞骨;6;活动伞柄;61、固定条;611、固定凸块;612、限位块;613、外螺纹;7、环形卡箍;71、内螺纹;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握持的雨伞,包括固定伞柄1、中杆2、上巢3、下巢4和若干伞骨5,还包括活动伞柄6,所述活动伞柄6设于所述伞柄1上方,并套设于所述中杆2上,所述下巢4与所述活动伞骨5可拆装连接;所述活动伞柄6下方环绕设有若干沿中杆2延伸的固定条61,所述伞柄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固定条61相匹配的条形槽11,所述固定条61上设有固定凸块611,所述条形槽11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凸块611配合固定的固定凹槽111,所述固定凹槽111分别设于所述伞柄1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条61外套设有环形卡箍7,所述固定条61下方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块612。

实施例一、先将伞撑开,当一只手难以握持住雨伞的时候,现将环形卡箍7向上拉动,固定条61脱离环形卡箍7的固定容易发生形变,从而使固定凸块611从下方的固定凹槽111取出来,使活动伞柄6可以上下滑动;将活动伞柄6向上移动,直至固定凸块611嵌入于上方的固定凹槽111,然后再向下套拢环形卡箍7,完成移动伞柄1的固定。

环形卡箍7内设有内螺纹71,所述固定条61外侧壁呈弧面状,所述固定条61下方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71相匹配的外螺纹613。环形卡箍7设置内螺纹71可以防止卡箍脱离移动,当在使用过程中活动杆出现上下滑动的时候,固定条61与条形槽11容易夹到手上的肉。

伞柄1下方设有底座8,所述伞柄1长度与所述固定条61、所述条形槽11长度相同;伞柄1下方设置底座8可以防止活动伞柄6向下脱落出来;固定条61、条形槽11和伞柄1的长度相同可以使伞柄1和活动伞柄6合起来的时候仿佛变成一个独立的整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