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785发布日期:2018-09-18 19:59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水杯,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水杯盖。



背景技术:

目前,己有的便携式水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往往结构设计较复杂,如中国专利201320397301.3揭露了“一种弹跳式水杯盖”,包括顶盖、弹跳开关装置以及盖体,顶盖紧固在盖体上并可相对其进行翻转;弹跳开关装置设置在盖体的内部,顶盖可翻转的紧固在弹跳开关装置上。该实用新型为了满足用户操作方便的需求,特意在杯盖上设置了弹跳开关装置,使得杯盖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成本更高,而且结构的稳定性也大大降低,一旦弹跳开关装置的结构损坏,就会导致杯盖功能失效。

又如中国专利200920188286.5揭露了“一种可单手开启杯盖的水杯”由杯体(1)和杯盖组件(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2)由出水口镶块(3)、杯盖主体(4)和翻盖(5)组成,出水口镶块(3)内旋于杯盖主体(4)上,所述杯盖主体(4)螺纹连接在杯体(1)的杯口上,所述翻盖(5)一侧边以一对挂接耳与杯盖主体(4)相应位置上的转轴形成具有弹性回复力的铰接结构,翻盖(5)的另一侧边设置有扣槽(10),与扣槽(10)相对应的杯盖主体(4)上设置有带锁扣(11)的弹簧按钮(8),所述翻盖(5)的内面还活动连接有用于固定密封圈(7)的密封圈固定座(6)。其中“具有弹性回复力的铰接结构”及“带锁扣(11)的弹簧按钮(8)”均使得该水杯杯盖的结构较为复杂,且结构的复杂同样会使得杯盖的结构稳定性下降,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水杯盖,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

一种便携式水杯盖,包括杯盖和杯扣,其中,杯盖上设有凸孔及相对并横向设置的椭圆形枢接轴孔,杯扣上设有一椭圆形转轴及一扣盖,杯扣通过椭圆形转轴与杯盖杯盖的椭圆形枢接轴孔枢转式连接,而扣盖则与凸孔卡扣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便携式水杯盖,利用椭圆形转轴与横向设置的椭圆形枢接轴孔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杯扣相对杯盖在闭合、半开及全开的位置状态之间进行选择,而且可允许杯扣在进行扣合时,根据杯扣的起落角度进行前后移动调整,防止杯扣与凸孔之间产生刚性挤压而损坏,上述水杯盖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其次,杯盖与杯扣的配合可方便使用者实现单手操作,使用方便。

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案,所述的杯盖上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凸耳,所述的两椭圆形枢接轴孔分别设于两凸耳上。

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案,所述的杯盖上位于凸耳的后侧设有提把,该提把的外轮廓呈流线倾斜向上延伸。该提把的构造不仅使水杯方便携带,而且对杯扣在全开状态的打开角度进行限位,可进一步方便使用者操作使用。

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案,所述的凸孔孔口设有向孔口内侧延伸的第一凸缘,相应地,扣盖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挡垣,且环形挡垣自由端设有向外侧延展的可与第一凸缘构成卡扣连接的第二凸缘。

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案,所述的凸缘外侧设有向内侧倾斜的导向斜面,该导向斜面使得第二凸缘与第一凸缘更容易构成卡扣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凸缘的外侧还设有第三凸缘,第三凸缘的纵高小于第二凸缘的纵高,第三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构成凸孔及其第一凸缘的容纳空间。该结构使得水杯杯盖与杯扣之间的密封是通过材质侧面的紧压配合实现的,减少了密封矽胶的使用,使得装配得到简化且成本更低。

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案,所述的扣盖在与椭圆形转轴相对的一侧设有操作舌。在扣盖上设置操作舌,可进一步方便使用者的单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便携式水杯在扣合状态的整体结构示图。

图2所示为便携式水杯在扣合状态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所示为便携式水杯在半开状态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所示为便携式水杯在打开至全开状态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5所示为便携式水杯在全开状态的整体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便携式水杯,包括杯盖1、杯扣2和杯体3。

其中,杯盖1与杯体3螺旋连接,且杯盖1的一侧设有可以插置吸管的凸孔11,另一侧具有成对设置的凸耳12,该凸耳12上具有横向相对设置的椭圆形枢接轴孔121,凸耳12的后侧设有提把13,该提把13的外轮廓呈流线型向上倾斜延伸。杯扣2上设有一椭圆形转轴21及一扣盖22,其中,扣盖22的大小以大致适配凸孔11为宜,且椭圆形转轴21与扣盖22间为带状连接。杯扣2通过椭圆形转轴21与杯盖1的椭圆形枢接轴孔121枢转式连接,其中,椭圆形枢接轴孔121以稍大于椭圆形转轴21为宜,而扣盖22则与凸孔11卡扣连接。

具体地,凸孔11的孔口设有向孔口内侧延伸的第一凸缘111,且第一凸缘111外端面设有向内侧倾斜的导向斜面112。相应地,扣盖22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挡垣221,且环形挡垣221自由端设有向外侧延展的可与第一凸缘111构成卡扣连接的第二凸缘222。导向斜面112可使得第二凸缘222与第一凸缘111之间更容易进行卡扣连接。

第二凸缘222的外侧还设有第三凸缘223,第三凸缘223的纵高小于第二凸缘222的纵高,且第三凸缘223与第二凸缘222之间构成凸孔11及其第一凸缘111的容纳空间。该结构使得水杯杯盖1与杯扣2之间的密封可通过材质侧面的紧压配合实现,减少了密封矽胶的使用,使得装配得到简化且成本更低。

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者的单手操作,扣盖22在与椭圆形转轴21相对的一侧设有操作舌224。

上述结构的水杯盖在扣合时,如图3所示,扣盖22下压,杯扣2自动前移,继续下压,扣盖22的第二凸缘222与凸孔11的第一凸缘111进行卡扣连接固定并密封。

当扣盖22被向上掀起,如图3所示,扣盖22的第二凸缘222与凸孔11的第一凸缘111脱离,当扣盖22运动至半开位置时,即椭圆形转轴21的长轴对应椭圆形枢接轴孔121的短槽时,因为长轴与短槽之间的摩擦作用使得扣盖在此处产生定位,此种状态比较适用于使用者单手操作的情形。

当继续施加外力,如图4和图5所示,椭圆形转轴21继续转动,其长轴转过椭圆形枢接轴孔121的短槽后,摩擦力消除,扣盖22完全打开,此种状态比较适用于使用者双手操作的情形。此时,提把13可对扣盖22在全开状态的打开角度进行限位,方便使用者的操作使用。

在上述过程中,利用椭圆形转轴21与横向设置的椭圆形枢接轴孔121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杯扣2相对杯盖1在闭合、半开及全开的位置状态之间进行选择,而且可允许杯扣2在进行扣合时,根据杯扣的起落角度进行前后移动调整,防止杯扣2与凸孔11之间产生刚性挤压而损坏,上述水杯盖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其次,杯盖1与杯扣2的配合可方便使用者实现单手操作,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创新思想所做的演进及非实质性变化的等同替换,均视为对本专利权的侵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