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校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3003发布日期:2018-11-16 20:5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具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校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校服。



背景技术:

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校服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由于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上课时很少注意保持坐姿,并且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间,不良的坐姿更加容易引起脊柱弯曲、驼背或近视。

目前的校服只用于学生身份的识别功能,而校服又是学生穿着时间占比较多的衣服,利用校服对学生进行坐姿矫正,从而减少学生因坐姿不良而诱发的驼背或近视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校服,利用校服对学生进行坐姿矫正,同时可将矫姿带与校服分离,便于学生进行其他活动时不受束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校服,包括校服本体,所述校服本体内连接有坐姿矫正带;

所述坐姿矫正带包括内衬,所述内衬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校服本体内部的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肩衬,每一所述肩衬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二连接件,所述内衬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一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所述内衬的两侧还各设置有一矫姿带,所述矫姿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内衬上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腰孔,所述第一腰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腰孔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将两根所述第一连接轴放置到所述第一腰孔内的第一缺口;

每一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连接轴两端的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内衬一侧的所述矫姿带连接,另外一根所述第一连接轴两端的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内衬另一侧的所述矫姿带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内衬包括内衬上部和内衬下部,所述内衬上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校服本体上,所述内衬下部通过子母扣活动连接于所述校服本体上;所述内衬上部和所述内衬下部之间设置有内衬连接部,所述内衬连接部靠近所述校服本体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壳体。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肩衬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腰孔,所述第二腰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腰孔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将两根所述第二连接轴放置到所述第二腰孔内的第二缺口;

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其中一根所述第二连接轴两端的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矫姿带连接,另外一根所述第二连接轴两端的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内衬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肩衬包括两个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校服本体上的肩衬侧部,两个所述肩衬侧部之间设置有肩衬连接部,所述肩衬连接部靠近所述校服本体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壳体。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校服,包括校服本体,校服本体内连接有坐姿矫正带;坐姿矫正带包括内衬,内衬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校服本体内固定连接有肩衬,肩衬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内衬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二连接件上;内衬的两侧还各设置有一矫姿带,矫姿带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件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将校服组装在一起,利用校服对学生进行坐姿矫正,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将矫姿带拆卸出来,便于学生进行其他活动时不受束缚。

由于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腰孔,第一腰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第一连接轴,第一腰孔的侧部设置有第一缺口;每一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其中一根第一连接轴两端的第一限位块与内衬一侧的矫姿带连接,另外一根第一连接轴两端的第一限位块与内衬另一侧的所述矫姿带连接。将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缺口放置入第一壳体内,同时又便于学生将第一连接轴第一壳体内摘取下来,使用方便。

由于内衬包括内衬上部和内衬下部,内衬上部固定连接于校服本体上,内衬下部通过子母扣活动连接于校服本体上;内衬上部和内衬下部之间设置有内衬连接部,内衬连接部靠近校服本体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利用内衬连接部将第一壳体与学生身体之间阻隔开,防止第一壳体触碰学生身体,学生穿戴校服后更加舒适。

由于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腰孔,第二腰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第二连接轴,第二腰孔的侧部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其中一根第二连接轴两端的第二限位块与矫姿带连接,另外一根第二连接轴两端的第二限位块与内衬连接;将两根第二连接轴通过第二缺口放置入第二壳体内,同时又便于学生摘取下来,使用方便。

由于肩衬包括两个均固定连接于校服本体上的肩衬侧部,两个肩衬侧部之间设置有肩衬连接部,肩衬连接部靠近校服本体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利用肩衬连接部将第二壳体与学生身体之间阻隔开,防止第二壳体触碰学生身体,学生穿戴校服后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坐姿矫正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轴或第二连接轴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中:1-校服本体,2-坐姿矫正带,3-内衬,4-第一连接件,5-肩衬,6-第二连接件,7-矫姿带,8-第一壳体,9-第一腰孔,10-第一连接轴,11-第一缺口,12-第一限位块,13-第二壳体,14-第二腰孔,15-第二连接轴,16-第二缺口,17-第二限位块,18-内衬上部,19-内衬下部,20-子母扣,21-内衬连接部,22-肩衬侧部,23-肩衬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校服,包括校服本体1,校服本体1内连接有坐姿矫正带2;坐姿矫正带2包括内衬3,内衬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4;校服本体1内部的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肩衬5,每一肩衬5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二连接件6,内衬3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一第二连接件6上;内衬3的两侧还各设置有一矫姿带7,矫姿带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4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件6上。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由于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6的结构完全相同,图中括号内的标号为第二连接件6的附图说明。

下面对于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6的连接方式详细叙述如下:

第一连接件4包括固定于内衬3上的第一壳体8,第一壳体8内设置有贯穿第一壳体8的第一腰孔9,第一腰孔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第一连接轴10,第一腰孔9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将两根第一连接轴10放置到第一腰孔9内的第一缺口11;

每一第一连接轴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2,其中一根第一连接轴10两端的第一限位块12与内衬3一侧的矫姿带7固定连接,另外一根第一连接轴10两端的第一限位块12与内衬3另一侧的矫姿带7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块12与矫姿带7的连接方式优选为缝制。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第二连接件6包括固定于肩衬5上的第二壳体13,第二壳体13内设置有贯穿第二壳体13的第二腰孔14,第二腰孔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第二连接轴15,第二腰孔14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将两根第二连接轴15放置到第二腰孔14内的第二缺口16;

第二连接轴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7,其中一根第二连接轴15两端的第二限位块17与矫姿带7固定连接,另外一根第二连接轴15两端的第二限位块17与内衬3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限位块17与矫姿带7的连接方式优选为缝制,第二限位块17与内衬3的连接方式也优选为缝制。

如图2所示,内衬3包括内衬上部18和内衬下部19,内衬上部18固定连接于校服本体1上,内衬下部19通过子母扣20活动连接于校服本体1上;内衬上部18和内衬下部19之间设置有内衬连接部21,内衬连接部21靠近校服本体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8。本实用新型中,内衬上部18、内衬下部19和内衬连接部21优选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肩衬5包括两个均固定连接于校服本体1上的肩衬侧部22,两个肩衬侧部22之间设置有肩衬连接部23,肩衬连接部23靠近校服本体1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3。

本实用新型中,肩衬连接部23与两个肩衬侧部22优选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