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跟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257发布日期:2018-11-27 21:11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跟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跟帖。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后跟帖只是一张具有一定软度的小帖块,使用时贴在鞋子的脚后跟处,由于具有一定软度,能够增加鞋子脚后跟处与人体脚后跟的接触面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磨脚、打脚和掉跟。现有的后跟帖虽然用于较硬的新鞋时防磨效果还是比较明显,但是其原理只是增大接触面积,避免应力集中,还是无法避免人体脚后跟与后跟帖之间的摩擦,走路时间长了之后还是会出现磨脚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跟帖,能够将人体脚后跟与后跟帖之间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更小范围内,最大程度减小人体脚后跟与后跟帖之间的摩擦;同时利用阻尼层将鞋子与人体脚后跟的相对运动机械能耗散,舒适度高,长时间走路后也不会磨脚。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后跟帖,包括粘胶层、基体层、阻尼层、面料层和防滑条,所述粘胶层的上表面与基体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基体层的上表面与阻尼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层的上表面与面料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条有多条,多条防滑条之间平行设置,防滑条横向固定在面料层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面料层的边缘与基体层的边缘固定连接,面料层的中部与基体层的中部有间隙,所述阻尼层填充在面料层与基体层之间的间隙内,使得面料层的中部向外鼓起。

优选的,所述防滑条位于面料层中部的鼓起处。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条为硅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面料层为防水透气面料。

优选的,所述防水透气面料为PTFE膜。

优选的,所述阻尼层为丁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还包括磁疗石,所述磁疗石固定在阻尼层与基体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磁疗石有两颗,两颗磁疗石分别位于基体层的左部和右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人体脚后跟与后跟帖之间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更小范围内,最大程度减小人体脚后跟与后跟帖之间的摩擦;同时利用阻尼层将鞋子与人体脚后跟的相对运动机械能耗散,舒适度高,长时间走路后也不会磨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粘胶层;2-基体层;3-阻尼层;4-面料层;5-防滑条;6-磁疗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后跟帖,包括粘胶层1、基体层2、阻尼层3、面料层4和防滑条5,粘胶层1的上表面与基体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基体层2的上表面与阻尼层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阻尼层3的上表面与面料层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防滑条5有多条,多条防滑条5之间平行设置,防滑条5横向固定在面料层4的上表面。

使用时,利用粘胶层1把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鞋子脚后跟内侧如图4所示,使得防滑条5横向设置,纵向分布。基体层2通过粘胶层1与鞋子保持固定连接,面料层4通过防滑条5与人体脚后跟保持固定连接,走路时,人体脚后跟与鞋子发生相对运动,由于面料层4和防滑条5跟随人体脚后跟移动,避免了对人体脚后跟的摩擦;基体层2与面料层4之间机械能通过阻尼层3的塑型变形耗散掉,进而最大程度避免磨脚的发生,同时穿着舒适度极高。

为了延长阻尼层3的使用寿命,面料层4的边缘与基体层2的边缘固定连接,面料层4的中部与基体层2的中部有间隙,阻尼层3填充在面料层4与基体层2之间的间隙内,使得面料层4的中部向外鼓起。当面料层4与基体层2发生的相对运动幅度过大时,面料层4的边缘与基体层2的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能够承受一部分力,能够避免阻尼层3受力过大发生非塑性变形。

为了降低成本,避免原料浪费,防滑条5设置于面料层4中部的鼓起处,因为只有鼓起处内部填充有阻尼层3,所以只有鼓起处需要与人体脚后跟接触固定。

具体的,防滑条5为硅橡胶材质,使用寿命长,舒适度高;面料层4可以选用防水透气面料,不仅可以透气排汗,还可以对阻尼层3提供保护,增加使用寿命;基体层可以选用普通的棉布或者皮革。

具体的,防水透气面料可以采用PTFE膜,具有原纤维状微孔结构,孔隙率85%以上,每平方厘米有14亿个微孔,孔径范围0.02mm-15mm。

具体的,阻尼层3可以选用丁基橡胶制成,丁基橡胶分子构造中富含双键,且侧链甲基散布密度较大,因而具有优良的接收震动和冲击能量的特征,在很宽的温度局限内(-30℃至50℃)丁基橡胶的回弹特征都不大于20%,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阻尼耗散性能。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保健功能,还可以增设磁疗石6,磁疗石6固定在阻尼层3与基体层2之间。以磁场作用于人体脚后跟处,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具体的,磁疗石6有两颗,两颗磁疗石6分别位于基体层2的左部和右部。磁疗石6正对脚后跟的太溪穴和大钟穴,通过磁场和阻尼层3产生热效应的共同刺激下,能够对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以及尿潴留、神经衰弱、哮喘等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