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防过度变形功能的易折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3105发布日期:2019-03-02 02:2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具防过度变形功能的易折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防过度变形功能的易折鞋底。



背景技术:

足部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脚的运动过程按照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个阶段:后脚跟触地期,中足支撑期和前脚掌蹬伸期,整只脚在运动过程中其受力支点是不断向前移动的,而且由后脚跟到前脚掌逐步弯曲与伸直。而现有鞋底添加了较多的硫化橡胶,鞋底的硬度较大,而且鞋底的花纹较浅,在行走和运动过程中鞋底不容易弯曲,舒适性较差。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公告号:CN203646613U,公开日:2014.06.18)公开了一种易弯折的轻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由位于后脚跟处的防滑部和位于后脚跟处前侧的弯折部构成,该弯折部包括复数个凸块,该复数个凸块沿其鞋底长度方向分为五排,该五排的相邻的两凸块之间形成一条折痕槽,该多个条折痕槽彼此相通形成沿鞋底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条左倾斜槽和多条右倾斜槽,该鞋底可前、后、左、右方向可任意弯曲,而且其受力易分散和回弹好,穿着者穿着更加的舒适性。但是,上述鞋底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容易发生过度弯曲,而且不能够起到辅助控制鞋底内外过度翻转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防过度变形功能的同时还起到辅助控制鞋底内外过度翻转的易折鞋底。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具防过度变形功能的易折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设有沿鞋底本体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沟槽及前后间隔并分别与纵向沟槽相连通的V型沟槽,该易折鞋底还包括连体复位片和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环绕鞋底本体底面边缘上凹设置并分别与各V型沟槽相连通,所述鞋底本体由环形沟槽、V型沟槽及纵向沟槽分隔形成若干支撑台,相邻两V型沟槽之间的所有支撑台上贴合有一个所述连体复位片,各连体复位片的对应纵向沟槽的部分位于纵向沟槽内,所述V型沟槽的与环形沟槽相对接位置处分别具有台阶,所述台阶相对鞋底本体底面的凹陷深度小于V型沟槽的凹陷深度且大于环形沟槽的凹陷深度。

优选地,所述纵向沟槽顶壁与V型沟槽顶壁相平齐。

优选地,所述鞋底本体底面上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地,所述环形沟槽所包围的鞋底本体底面划分为与后脚跟位置对应的第一区域、与前脚掌第一、二跖趾关节位置对应的第二区域以及余下的第三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支撑台上的防滑纹路不同于位于第三区域的支撑台上的防滑纹路。

优选地,所述连体复位片的宽度小于其所在的支撑台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优选地,该易折鞋底还包括耐磨片,所述耐磨片贴合在对应于支撑台的连体复位片上并与支撑台底面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连通的纵向沟槽、V型沟槽以及环形沟槽把鞋底本体底面分隔形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支撑台,便于在运动过程中会随着脚的弯曲而弯曲变形,提高鞋底的柔软性和耐曲折性,可以有效减小鞋底对脚部运动时的阻力,减少运动耗能,脚感舒适轻便、自然灵活,并通过在不同区域的支撑台上设置防滑纹,可保证鞋底的防滑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两V型沟槽之间的所有支撑台上连体贴合一连体复位片,在去力后借助连体复位片的优异弹性而及时回弹,进一步结合V型沟槽两端的台阶设计,可防止鞋底因过度弯曲导致脚部受到伤害,且连体复位片不易热收缩,可保持持续作用并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在相邻两V型沟槽之间的所有支撑台上共同贴合一连体复位片,利用连体复位片的整体相互牵制作用,增强连体复位片所在区域的各支撑台的回弹复位性能,并可起到辅助控制鞋底内外过度翻转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V型沟槽设计有助于相关区域的鞋底向指定方向屈折,更加符合足部生物力学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鞋底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鞋底底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鞋底本体;11、纵向沟槽;12、V型沟槽;13、环形沟槽;14、支撑台;15、台阶;20、连体复位片;30、耐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防过度变形功能的易折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0和连体复位片20。

所述鞋底本体10的底面设有沿鞋底本体10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沟槽11及前后间隔并分别与纵向沟槽11相连通的V型沟槽12,环绕鞋底本体10底面边缘上凹设置有分别与各V型沟槽12相连通的环形沟槽13,所述鞋底本体10由环形沟槽13、V型沟槽12及纵向沟槽11分隔形成若干支撑台14。

所述鞋底本体10底面上设有防滑纹路,优选地所述环形沟槽13所包围的鞋底本体10底面划分为与后脚跟位置对应的第一区域、与前脚掌第一、二跖趾关节位置对应的第二区域以及余下的第三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支撑台14上的防滑纹路不同于位于第三区域的支撑台14上的防滑纹路,比如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支撑台14上的防滑纹路采用L型凸纹,第三区域的支撑台14上的防滑纹路采用波浪凸纹(图中未示出),通过防滑纹路可大大提高鞋底本体10底面的防滑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V型沟槽12之间的所有支撑台14上贴合有一个所述连体复位片20,各连体复位片20的对应纵向沟槽11的部分位于纵向沟槽11内,所述连体复位片20的宽度小于其所在的支撑台14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所述V型沟槽12的与环形沟槽13相对接位置处分别具有台阶15,所述台阶15相对鞋底本体10底面的凹陷深度小于V型沟槽12的凹陷深度且大于环形沟槽13的凹陷深度,所述所述纵向沟槽11顶壁与V型沟槽12顶壁相平齐。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由于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纵向沟槽11、V型沟槽12以及环形沟槽13,而把鞋底本体10底面分隔形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支撑台14,便于在运动过程中会随着脚的弯曲而弯曲变形,提高鞋底的柔软性和耐曲折性,可以有效减小鞋底对脚部运动时的阻力,减少运动耗能,脚感舒适轻便、自然灵活,并通过在不同区域的支撑台14上设置防滑纹,可保证鞋底的防滑效果。同时,在相邻两V型沟槽12之间的所有支撑台14上连体贴合一连体复位片20,连体复位片20采用抗收缩高弹改性EVA而鞋底本体材料10采用普通EVA材料,这样在去力后借助连体复位片20的优异弹性而及时回弹,进一步结合V型沟槽12两端的台阶设计,可防止鞋底因过度弯曲导致脚部受到伤害,且连体复位片20不易热收缩,可保持持续作用并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在相邻两V型沟槽12之间的所有支撑台14上共同贴合一连体复位片20,利用连体复位片20的整体相互牵制作用,增强连体复位片20所在区域的各支撑台14的回弹复位性能。

而抗收缩高弹改性EVA优选采用由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43份的台塑7470、5份的台塑7350、6份的台聚3312、7份的陶氏3745、10份的抗收缩剂203#、1份的氧化锌、7份的耐磨剂、2份的填充剂、0.3份的活性剂、0.65份的交联剂、2.3份的发泡剂、4份的色料。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防过度变形功能的易折鞋底,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耐磨片30,所述耐磨片30贴合在对应于支撑台14的连体复位片20上并与支撑台14底面相平齐,所述耐磨片30底面再增加设置防滑凸纹,所述耐磨片30采用耐磨橡胶片。为增强所述耐磨片30与支撑台14的结合牢固度以及对连体复位片20的固定,所述耐磨片30的边缘及与其相连的支撑台14呈齿状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