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安全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515发布日期:2019-10-19 02:4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安全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安全鞋底。



背景技术:

儿童鞋一般针对12周岁以下的儿童设计的鞋子,童鞋不但在性能上有很高的要求(如:稳定后跟骨、保护脚踝、具备很强的耐磨性、防滑性、还要保证更高的舒适性),而且还要在色彩搭配、环保材料的应用、儿童脚型方面进行研究。现有的儿童鞋在下雨天踩踏在积水中时,鞋底的水难以快速排出,容易导致脚底抓地力不足摔倒,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脚底积水排出速度,提升安全性的儿童安全鞋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儿童安全鞋底,包括外底面和内底面,外底面和内底面位于鞋底两侧,外底面具有排水部和环形部,环形部环绕外底面的边缘设置,排水部设置在环形部中,环形部设有排水槽,多条排水槽间隔设置,所述排水部包括基座和弹性块,弹性块和基座连接且呈V形,弹性块有多个,相邻弹性块之间具有第一凹槽,相邻排水部之间具有第二凹槽,弹性块与基座之间具有第三凹槽,所述内底面设有支撑部,支撑部凸设在内底面上方。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底面具有环形槽,环形槽位于环形部一侧,环形槽低于排水槽。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排水部排列成一列,外底面具有多列排水部,相邻两列排水部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块为平行四边形。

作为优选方案,弹性块和基座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安全鞋底能够提升鞋底排水效率,增强抓地力,降低儿童摔倒风险,提升安全性;此外,能够对脚踝进行防护,降低脚踝扭伤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儿童安全鞋底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儿童安全鞋底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儿童安全鞋底包括外底面1和内底面2,外底面1和内底面2位于鞋底两侧。外底面1具有排水部3和环形部4,环形部4环绕外底面1的边缘设置,排水部3设置在环形部中。环形部4设有排水槽41,多条排水槽41间隔设置。所述排水部3包括基座31和弹性块32,弹性块32和基座31连接且呈V形,弹性块有多个,相邻弹性块之间具有第一凹槽10,相邻排水部之间具有第二凹槽20,弹性块32与基座31之间具有第三凹槽30。所述内底面2设有支撑部5,支撑部5凸设在内底面上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底面的积水能够通过第一至第三凹槽排出,然后通过排水槽从四周排出,增强了鞋底的排水能力,避免滑倒。此外,通过内底面的支撑部5,能够对脚踝进行防护,降低脚踝扭伤风险。支撑部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底面具有环形槽6,环形槽6位于环形部4一侧,环形槽6低于排水槽41,以图3为参照,环形槽比排水槽更接近地面,从而积水由排水部排入环形槽,积水可在环形槽中流动,然后通过排水槽排出,进一步增强了排水效率。

本实施例中,多个排水部3排列成一列,外底面具有多列排水部,相邻两列排水部交错设置(如图2所示),从而使积水能够从相邻两列排水部之间的通道排出,同时能够增强抓地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块32为平行四边形。

本实施例中,弹性块32和基座31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的一种儿童安全鞋底能够提升鞋底排水效率,增强抓地力,降低儿童摔倒风险,提升安全性;此外,能够对脚踝进行防护,降低脚踝扭伤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